觀陣已畢,王煥將關勝、呼延灼、欒廷玉、柴進四人送出陣來,約好破陣之日梁山前來下書,王煥自回。
欒廷玉眾人也回到陣上,見了西門慶,眾人皆讚三才天地陣變化精微,奧妙無窮,一時難以參透。西門慶便道:“既如此,且收兵回山,弟兄們從長計議。”
西門慶也怕了。他倒不是怕死,而是怕自己的能力不夠。。確實,這些天他發現自己的能力就是不夠。
前世今生,他都沒有統率過大軍作戰的經驗,以前的梁山小打小鬧,還顯不出來,但上次青州大戰梁中書,西門慶麾下聯兵數萬,但還是被神將史文恭單人獨馬透陣而入,差點兒萬馬軍中取了大將首級。固然史文恭的勇猛難當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西門慶還沒習慣指揮大軍團作戰,一時的生疏,就足以致命。
隻致自己的命倒也罷了,反正腦袋掉了碗大的疤,萬剮淩遲也不過隻是須臾。。問題是現在西門慶麾下有超過十萬人把性命係在他的身上,他想當光杆司令獨善其身那已經不可能了。
一個行蹤差池,就是十萬人的身家性命,西門慶不得不謹慎了。而且就算他提了小心,但他畢竟不是真能未卜先知的妖孽,還是會出岔子。比如前幾天他隻料到鄆城縣有變,但他卻沒料到朱仝和雷橫把動靜搞那麽大,雞毛信殺賊,一城人皆動,他接應的兵馬去得實在遲了些,若不是朱仝施展了緩兵之計,鄆城百姓必遭大劫。
每當想起這個,西門慶就不由得惶恐不安,雖然身到最高層,不懼浮雲遮望眼了,可這時如果有上一跌,掉下去可就不是小事了,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啊!
尤其是眼前這一陣,雙方投入人馬二十萬,這對西門慶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考驗,二十萬人,就可能是二十萬具屍體,這麽龐大的立屍之地,西門慶戰戰兢兢,謹慎小心也就不足為異了。
不過他很慶幸,自己身邊有一堆交兵見陣的專家,總有商量的餘地,自己需要做的隻是虛驚采納,果斷決議。
回到梁山,眾好漢齊集,關勝、呼延灼、欒廷玉、柴進將自己觀陣時的心得拚湊一番,林衝、花榮等人也來幫著拾遺補闕,可最後大家還是失望了。。畢竟這一座三才天地陣經過數世的演變改進,已經屬於千錘百煉之作,想要憑一時的觀陣就洞燭其所有虛實,那簡直是白日做夢。
最後林衝將眾人拚湊出來的陣勢推演圖往桌上一攤,歎息道:“可惜!沒有陣圖,總是難窺其中的奧妙!”
他們這些專業的軍官在堂上集思廣議地進行戰術推演,象呂方、郭盛、歐鵬這一類軍班子弟還能偶爾插上幾句嘴,其他人就隻剩下幹瞪眼的份兒。現在無所事事的大家聽林衝這麽一歎,很自然的就把目光投到了西門慶的身上。
有困難,找西門慶,這幾乎已經成了梁山上眾人遇事時的本能了。
宋江在的時候,西門慶非常歡迎且享受這種被大家依靠的感覺;但現在他成了一把手了,他又開始痛恨這種盲目的信賴了。他恨不得底下弟兄們個個都是真龍活虎,人人自動自發地去處理問題,那樣省了他多少心。而不是象後世一樣,老總做副總的事,副總做經理的事,經理做手下的事,手下於是統統不做事。。然後老總副總經理們就自豪地說:“看!沒有我不行啊!”。。有沒有搞錯啊!
但是,想要改變這種遇事就找拐棍的風氣,西門慶還有很遠的路要走,這種任重道遠的工作別想立竿見影。。就象現在,三才天地陣就擺在梁山的家門口,他必須當一回拐棍去解決!
西門慶羨慕了一會兒那些帶著加農炮榴彈炮迫擊炮去穿越的豬角們,然後他有主意了。當然他不會去讓轟天雷淩振去炮打三才天地陣,受限於火藥威力,還有煉冶技術等因素,那一類大殺器估計沒個百八十年是研究不出來的。
看著在一旁無所事事的鼓上蚤時遷,西門慶笑了。
眾人順著西門慶的目光延伸過去,眼睛都跟著一亮:“四泉哥哥莫不是想要派時遷兄弟去高俅那裏盜三才天地陣的陣圖?”
西門慶搖頭:“萬馬千軍中盜圖,也太凶險了,時遷兄弟便是想去,我也不準!嘿嘿。。我另有計較!”說著,把時遷叫到身邊,俯耳囑咐了幾句。
時遷聽了,眼睛一亮,轉身拉了通臂猿侯健去了。
眾好漢現在對西門慶天機不可泄露的做派都已經免疫了,雖然心下好奇得要死,卻也能忍住不問,反正問也問不出來,遲早都會水落石出,急什麽?
果然,過不多時,時遷一身光鮮打扮,趾高氣揚地出來了。眾好漢見他穿官衣,戴官帽,踏官靴,卻是標準的貪官門下走狗模樣,都大笑起來。
病關索楊雄邊笑邊道:“時遷兄弟,你這是要鬧哪樣兒啊?”
時遷正色道:“兄弟我一世當賊,今天奉了四泉哥哥將令,卻要往鄆州東平府走一遭,到知府大人程萬裏門下做個心腹的親隨幹辦,也要光宗耀祖一回了!”
雙槍將董平聽了,一時恍然大悟,向西門慶道:“不久前四泉哥哥讓我嶽父給高俅送了一筆重禮,莫非便是料到了今日?妙啊!隻消再讓我嶽父給高俅二次送禮,時遷兄弟隨在旁邊,伺機下手,三才天地陣的那張陣圖還不是手到擒來?”
眾好漢聽了大喜,皆點頭稱善。西門慶和時遷相視而笑,笑容頗為高深莫測。
當日,時遷便下山,坐船往東平府去了。
劉夢龍水軍到來後,妄想封鎖梁山水路,因此和梁山水軍交了一回手。劉夢龍的江南水軍仗著船堅器利,橫衝直撞而來,卻不想被西門慶準備了無數石灰水,盡都潑到了劉夢龍船上。那石灰水滑溜,劉夢龍的水軍猝不及防之下,一步一跟頭,光顧摔跤了,還怎麽打仗?早有準備的梁山水軍沒費吹灰之力,就俘虜了一艘大艨艟,幾十隻小鬥艦,劉夢龍吃了一虧後,結水寨自守,不敢再來招惹,現在的梁山水麵,大規模的調兵遣將是不行的了,但私人細作的來往,依然是暢通無阻。
時遷到了東平府,暗中見了知府程萬裏,送上西門慶書信。上一回程萬裏兵敗被擒,幸虧他有個好女兒,招了雙槍將董平做女婿,西門慶這才饒他不殺,給了他一次悔過自新的機會。程萬裏從此借坡下驢,一門心思為老百姓辦事,他的官聲氣質,這些日子來漸漸變化得好了。嚐到了甜頭後,程萬裏索性肆無忌憚地做起了清官,有梁山給他撐腰,他還怕個屁呀?
當然,這一切都是瞞過了朝廷的耳目。高俅這回進剿梁山到了鄆州,程萬裏依西門慶的吩咐,早早就送了一筆豪禮過去,因此深得高俅賞識,滿口許的都是保舉話,可能是為了把普通的保舉變成重重的保舉,今天程萬裏又來了,而且同樣帶來了豐厚的禮物。
送禮再多,高俅不嫌多;送禮一少,高俅不高興;要是什麽都不送,高俅可就要害人了。眼見程太守這麽知情識趣兒,高俅投桃報李,在軍營中設盛宴款待程萬裏,他從東京教坊司帶出來的歌童舞女筵前助興,一時賓主盡歡。
宴上高俅和九個節度使陪著程萬裏推杯換盞,稱兄道弟,程萬裏帶來的隨行人員自有高俅的隨員來招呼,同樣在偏帳另開數席,三湯五割的盛情款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程萬裏的心腹便對高俅的心腹說:“我家大人還有幾分薄禮要交歡幾位節度使,還請哥哥派人指示幾位節度使的營帳,讓小弟們把禮物送去才好。”
高俅的心腹剛剛收了孝敬,正是騷情得恨不能長出個尾巴來搖的空兒,聽到這合情合理的要求,那還有甚麽說的?當下就安排人手,帶程萬裏的人往幾個節度使營裏送人情去,程萬裏的心腹就隨手點了幾人,讓他們去跑腿,其他人繼續吃吃喝喝。
時遷也在被點的行列,他和其他幾個怨聲載道的伴當捧了禮物,分頭去送。當送到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的營帳時,時遷不動聲色地把一封書信羼進了禮單中去。
荊忠在高俅那裏喝了一場悶酒後,終於回來了。。自從他自告奮勇地出了一回戰之後,他的地位在王煥等人眼裏頗有升高,從前是狗屁不如,一文不值,現在是有如狗屁,值得一文,今日比之昨日,更勝了一籌。
更勝一籌的荊忠還是陪嫁妹子的命,在迎接程萬裏的酒宴上跑了一場龍套後,悶悶不樂地回來了。進到營中,穿著紙盔甲的親兵上來稟告荊大人,剛才鄆州知府程萬裏派人送禮來了。
荊忠就感慨:“果然是他媽的文官啊!做事麵麵俱到,連自己這沒時運的都想著,要不怎麽是讀書人呢?”
感慨完了問:“禮單在哪裏?拿來我看!”
禮單到手,荊忠三翻兩翻,翻出一封書信來,打開一看,荊忠是大吃一驚。這正是:
故人欲走通天路,公子先鋪試金石。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欒廷玉眾人也回到陣上,見了西門慶,眾人皆讚三才天地陣變化精微,奧妙無窮,一時難以參透。西門慶便道:“既如此,且收兵回山,弟兄們從長計議。”
西門慶也怕了。他倒不是怕死,而是怕自己的能力不夠。。確實,這些天他發現自己的能力就是不夠。
前世今生,他都沒有統率過大軍作戰的經驗,以前的梁山小打小鬧,還顯不出來,但上次青州大戰梁中書,西門慶麾下聯兵數萬,但還是被神將史文恭單人獨馬透陣而入,差點兒萬馬軍中取了大將首級。固然史文恭的勇猛難當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西門慶還沒習慣指揮大軍團作戰,一時的生疏,就足以致命。
隻致自己的命倒也罷了,反正腦袋掉了碗大的疤,萬剮淩遲也不過隻是須臾。。問題是現在西門慶麾下有超過十萬人把性命係在他的身上,他想當光杆司令獨善其身那已經不可能了。
一個行蹤差池,就是十萬人的身家性命,西門慶不得不謹慎了。而且就算他提了小心,但他畢竟不是真能未卜先知的妖孽,還是會出岔子。比如前幾天他隻料到鄆城縣有變,但他卻沒料到朱仝和雷橫把動靜搞那麽大,雞毛信殺賊,一城人皆動,他接應的兵馬去得實在遲了些,若不是朱仝施展了緩兵之計,鄆城百姓必遭大劫。
每當想起這個,西門慶就不由得惶恐不安,雖然身到最高層,不懼浮雲遮望眼了,可這時如果有上一跌,掉下去可就不是小事了,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啊!
尤其是眼前這一陣,雙方投入人馬二十萬,這對西門慶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考驗,二十萬人,就可能是二十萬具屍體,這麽龐大的立屍之地,西門慶戰戰兢兢,謹慎小心也就不足為異了。
不過他很慶幸,自己身邊有一堆交兵見陣的專家,總有商量的餘地,自己需要做的隻是虛驚采納,果斷決議。
回到梁山,眾好漢齊集,關勝、呼延灼、欒廷玉、柴進將自己觀陣時的心得拚湊一番,林衝、花榮等人也來幫著拾遺補闕,可最後大家還是失望了。。畢竟這一座三才天地陣經過數世的演變改進,已經屬於千錘百煉之作,想要憑一時的觀陣就洞燭其所有虛實,那簡直是白日做夢。
最後林衝將眾人拚湊出來的陣勢推演圖往桌上一攤,歎息道:“可惜!沒有陣圖,總是難窺其中的奧妙!”
他們這些專業的軍官在堂上集思廣議地進行戰術推演,象呂方、郭盛、歐鵬這一類軍班子弟還能偶爾插上幾句嘴,其他人就隻剩下幹瞪眼的份兒。現在無所事事的大家聽林衝這麽一歎,很自然的就把目光投到了西門慶的身上。
有困難,找西門慶,這幾乎已經成了梁山上眾人遇事時的本能了。
宋江在的時候,西門慶非常歡迎且享受這種被大家依靠的感覺;但現在他成了一把手了,他又開始痛恨這種盲目的信賴了。他恨不得底下弟兄們個個都是真龍活虎,人人自動自發地去處理問題,那樣省了他多少心。而不是象後世一樣,老總做副總的事,副總做經理的事,經理做手下的事,手下於是統統不做事。。然後老總副總經理們就自豪地說:“看!沒有我不行啊!”。。有沒有搞錯啊!
但是,想要改變這種遇事就找拐棍的風氣,西門慶還有很遠的路要走,這種任重道遠的工作別想立竿見影。。就象現在,三才天地陣就擺在梁山的家門口,他必須當一回拐棍去解決!
西門慶羨慕了一會兒那些帶著加農炮榴彈炮迫擊炮去穿越的豬角們,然後他有主意了。當然他不會去讓轟天雷淩振去炮打三才天地陣,受限於火藥威力,還有煉冶技術等因素,那一類大殺器估計沒個百八十年是研究不出來的。
看著在一旁無所事事的鼓上蚤時遷,西門慶笑了。
眾人順著西門慶的目光延伸過去,眼睛都跟著一亮:“四泉哥哥莫不是想要派時遷兄弟去高俅那裏盜三才天地陣的陣圖?”
西門慶搖頭:“萬馬千軍中盜圖,也太凶險了,時遷兄弟便是想去,我也不準!嘿嘿。。我另有計較!”說著,把時遷叫到身邊,俯耳囑咐了幾句。
時遷聽了,眼睛一亮,轉身拉了通臂猿侯健去了。
眾好漢現在對西門慶天機不可泄露的做派都已經免疫了,雖然心下好奇得要死,卻也能忍住不問,反正問也問不出來,遲早都會水落石出,急什麽?
果然,過不多時,時遷一身光鮮打扮,趾高氣揚地出來了。眾好漢見他穿官衣,戴官帽,踏官靴,卻是標準的貪官門下走狗模樣,都大笑起來。
病關索楊雄邊笑邊道:“時遷兄弟,你這是要鬧哪樣兒啊?”
時遷正色道:“兄弟我一世當賊,今天奉了四泉哥哥將令,卻要往鄆州東平府走一遭,到知府大人程萬裏門下做個心腹的親隨幹辦,也要光宗耀祖一回了!”
雙槍將董平聽了,一時恍然大悟,向西門慶道:“不久前四泉哥哥讓我嶽父給高俅送了一筆重禮,莫非便是料到了今日?妙啊!隻消再讓我嶽父給高俅二次送禮,時遷兄弟隨在旁邊,伺機下手,三才天地陣的那張陣圖還不是手到擒來?”
眾好漢聽了大喜,皆點頭稱善。西門慶和時遷相視而笑,笑容頗為高深莫測。
當日,時遷便下山,坐船往東平府去了。
劉夢龍水軍到來後,妄想封鎖梁山水路,因此和梁山水軍交了一回手。劉夢龍的江南水軍仗著船堅器利,橫衝直撞而來,卻不想被西門慶準備了無數石灰水,盡都潑到了劉夢龍船上。那石灰水滑溜,劉夢龍的水軍猝不及防之下,一步一跟頭,光顧摔跤了,還怎麽打仗?早有準備的梁山水軍沒費吹灰之力,就俘虜了一艘大艨艟,幾十隻小鬥艦,劉夢龍吃了一虧後,結水寨自守,不敢再來招惹,現在的梁山水麵,大規模的調兵遣將是不行的了,但私人細作的來往,依然是暢通無阻。
時遷到了東平府,暗中見了知府程萬裏,送上西門慶書信。上一回程萬裏兵敗被擒,幸虧他有個好女兒,招了雙槍將董平做女婿,西門慶這才饒他不殺,給了他一次悔過自新的機會。程萬裏從此借坡下驢,一門心思為老百姓辦事,他的官聲氣質,這些日子來漸漸變化得好了。嚐到了甜頭後,程萬裏索性肆無忌憚地做起了清官,有梁山給他撐腰,他還怕個屁呀?
當然,這一切都是瞞過了朝廷的耳目。高俅這回進剿梁山到了鄆州,程萬裏依西門慶的吩咐,早早就送了一筆豪禮過去,因此深得高俅賞識,滿口許的都是保舉話,可能是為了把普通的保舉變成重重的保舉,今天程萬裏又來了,而且同樣帶來了豐厚的禮物。
送禮再多,高俅不嫌多;送禮一少,高俅不高興;要是什麽都不送,高俅可就要害人了。眼見程太守這麽知情識趣兒,高俅投桃報李,在軍營中設盛宴款待程萬裏,他從東京教坊司帶出來的歌童舞女筵前助興,一時賓主盡歡。
宴上高俅和九個節度使陪著程萬裏推杯換盞,稱兄道弟,程萬裏帶來的隨行人員自有高俅的隨員來招呼,同樣在偏帳另開數席,三湯五割的盛情款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程萬裏的心腹便對高俅的心腹說:“我家大人還有幾分薄禮要交歡幾位節度使,還請哥哥派人指示幾位節度使的營帳,讓小弟們把禮物送去才好。”
高俅的心腹剛剛收了孝敬,正是騷情得恨不能長出個尾巴來搖的空兒,聽到這合情合理的要求,那還有甚麽說的?當下就安排人手,帶程萬裏的人往幾個節度使營裏送人情去,程萬裏的心腹就隨手點了幾人,讓他們去跑腿,其他人繼續吃吃喝喝。
時遷也在被點的行列,他和其他幾個怨聲載道的伴當捧了禮物,分頭去送。當送到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的營帳時,時遷不動聲色地把一封書信羼進了禮單中去。
荊忠在高俅那裏喝了一場悶酒後,終於回來了。。自從他自告奮勇地出了一回戰之後,他的地位在王煥等人眼裏頗有升高,從前是狗屁不如,一文不值,現在是有如狗屁,值得一文,今日比之昨日,更勝了一籌。
更勝一籌的荊忠還是陪嫁妹子的命,在迎接程萬裏的酒宴上跑了一場龍套後,悶悶不樂地回來了。進到營中,穿著紙盔甲的親兵上來稟告荊大人,剛才鄆州知府程萬裏派人送禮來了。
荊忠就感慨:“果然是他媽的文官啊!做事麵麵俱到,連自己這沒時運的都想著,要不怎麽是讀書人呢?”
感慨完了問:“禮單在哪裏?拿來我看!”
禮單到手,荊忠三翻兩翻,翻出一封書信來,打開一看,荊忠是大吃一驚。這正是:
故人欲走通天路,公子先鋪試金石。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