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人講話完畢之後,便想離開威海衛軍港返回提督署。丁汝昌副提督對方大人說;“方大人,請留步,我有一事想請教你。”方大人說;“丁大人,你如此客氣,你跟我都是副提督,談不上什麽請教不請教的,你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請盡管說好了。”


    丁汝昌副提督說道;“如果我力薦你當第一把手,如果成功的話,能否保留我第一副提督的位置呢?”方大人說道;“這個好說,隻要我當了提督,不僅讓你當第一副提督,而且還可以提拔你的一些親信,安插進提督署的重要崗位。”


    丁汝昌副提督點點頭,他要的就是這句話。當他返回寓所的時候,心裏還在想,這個方大人有後台撐腰,估計這次慈禧太後下諭旨讓他當提督也說不定。畢竟耿子奇太年輕了。而且若是跟方大人比資曆,比不過,比戰功,這次方大人凱旋而歸,功蓋天下,很有可能會代替耿子奇成為北洋水師的掌門人。


    所以說,丁汝昌副提督盡管對方大人居功自傲和目中無人看不慣,但是此人還有利用的價值,若是真的當了北洋水師的第一把手,自己還得被他所使喚。為官之道,就是你上我下,或者是我上你下,如同蹺蹺板一樣的,瞬息萬變,上上下下,誰也說不上自己是在上,還是在下?


    遙想當年,丁汝昌也有輝煌的時候,作為北洋水師的首任提督,也是風光無限,頤指氣使,可是,現在自己退居北洋水師的權力中心的第三,雖然不甘心,但是已經是力不從心了。畢竟上麵沒有自己所依靠的大樹,古人不是常說嗎,背靠大樹好乘涼,朝中有人好做官嘛。


    耿子奇的靠山是誰?不得而知,或許他的靠山就是他自己的能力。那麽方大人的靠山是慈禧太後,自己的靠山是李鴻章總理大臣。現在,李鴻章總理大臣把寶壓在了方大人身上,顯然對自己疏遠不少。因此,丁汝昌副提督對於所處的形勢,大體看得比較清楚。


    所以,才有暗地裏,跟方大人打招呼,在這個時候,取得跟方大人一致的前進方向,為今後自己的位置的穩固而奠定基礎。為官之道,先官才後道。管他什麽時候打小日本呢?管他用什麽手段收拾小日本呢?先得把官坐穩了,才能夠實現抱負呀。丁汝昌副提督想到這裏,不覺有點困倦了。


    連日來,他始終處在一種惴惴不安的境地之中。本來,方大人作為特別情報小組的組長,被耿子奇提督派到日本去刺探軍情。從丁汝昌副提督揣摩的角度,認為這大概是耿子奇提督想除掉方大人的一種策略,因為耿子奇提督執掌北洋水師,對於過去的一些老人,還是比較排擠的。


    因為耿子奇提督年輕氣盛,代表了一種新生的力量,所思所想,都是銳意進取,眼界也是新穎獨到,對於過去沿襲下來的舊的一些管理辦法和思維,大有取締的趨勢。如此一來,便對極力維護舊的東西的一些老人,比如說像自己這樣的,還有方大人這樣的元老級人物,都有架空的意思。


    耿子奇提督上任之初,便提出了攻打小日本的宏偉的目標,為了實現偉大的目標,耿子奇提督大刀闊斧,波瀾壯闊的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把北洋水師搞得氣象萬千,讓人精神一震。作為副提督的丁汝昌雖然也認為新氣象好,可是這個新氣象勢必要危及自己的位置,所以說,為了維護自己的位置,丁汝昌副提督也是百般阻擾。可是又不能表麵上阻擾,引起耿子奇提督的不滿,就隻有陽奉陰違了。


    本來,丁汝昌副提督也認為方大人率領著特別情報小組漂洋過海,東渡日本,凶多吉少,也說不定就回不來了。沒有料到,方大人不僅安全回來了,反而還白撈了日本聯合艦隊的一艘大型巡洋艦,而且還俘虜了一幫日本帝國的海陸軍的高級將領,其中包括了尹騰博文首相,並且還在大秦帝國的近海,率領著投誠號巡洋艦和凱旋號戰列艦還有白馬王子號戰列艦,重創了前來騷擾的日本聯合艦隊的一支輕型艦隊,配合岸基炮兵擊沉了敵艦兩艘,取得了驕人的戰績,此次凱旋而歸,也預示著他的官運亨通的一個轉折點。


    所以,丁汝昌副提督很善於辨別風向,嗅出其中的味道來,及時的傍住方大人這個潛力股,為穩固自己在北洋水師的位置,不惜主動與方大人拉幫結派,這要是放在過去,是不能想象的。過去,隻有方大人來主動的傍自己,豈有自己去傍他的呢?


    唉,前麵不是說了嗎?世道莫測,風雲變幻,不這樣也生存不下去呀。所以說,不能老是抱著固有的思維不變,要順勢而走,見風使舵才行。這就是前麵為什麽丁汝昌副提督讓方大人留步,與他提出聯手的意思。就是要共同對付耿子奇。


    耿子奇提督對於丁汝昌副提督欲與方大人聯手共同對付自己的事情,還一無所知呢。這天,他主持召開提督署高級軍事會議,所有的大型戰艦的管帶都參加了。會議的中心議題就是討論如何進攻小日本的本土的是事情。


    在會議上,丁汝昌副提督首先提出質疑;“爾等認為攻打小日本有多大的把握?如果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看最好不要貿然行事,否則的話,對北洋水師將是很被動的。”耿子奇提督覺得今天丁汝昌副提督的態度轉變的太快了,原來他都是積極奉行攻打小日本的,可是今天怎麽退縮不前了。而且他的潛台詞就是先不要考慮攻打小日本本土。


    “怎麽被動了?”耿子奇問道;“難道說不攻打小日本本土就不被動了嗎?”


    “爾等的準備工作還遠遠不夠,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的話,攻打小日本隻能是自找苦吃。”


    “是的,我讚成丁大人的意見。不如現在還是把精力放在自身的建設上,等到北洋水師的力量足夠強大的時候,再考慮進攻小日本本土的事情。”方大人副提督看起來非常讚同丁汝昌副提督的意見。既然兩個副提督都有一致的意見,那麽下麵的管帶有許多都站在了反對馬上攻打小日本本土的陣營當中。


    這樣的結果,讓耿子奇始料不及,他沒有想到方大人的回來,會讓原來既定的攻打小日本的計劃遭到抵製,假如說,要是要是對此妥協的話,改變目前攻打小日本本土的方案,那麽自己作為北洋水師的第一把手的地位就很危險了。因為自己大力攻打小日本本土的方案都在內部被否決,那麽自己還怎麽樣領導北洋水師呢,如果不能有效的領導北洋水師,那麽這個提督自己坐在上麵還有什麽意思呢?


    這就叫做不攻自破,看來當初清廷和慈禧太後遲遲對北洋水師高層領導的留任遲遲不做出表態,就是最明顯的表態了。大秦帝國的當權者要靜觀一下,看看這個耿子奇有沒有本事坐穩北洋水師第一把手的位置。也看看方伯謙副提督和丁汝昌副提督有沒有本事奪取北洋水師的實際控製權。


    什麽叫當權者的謀略,這就是謀略;什麽是當權者的權術,這就是當權者的權術。耿子奇也不過是二十來歲,當上了北洋水師的提督,可謂是曠世奇才,在少年早成才子當中也算是鳳毛麟角了。現在,這樣的幸運,也需要一定的經曆和體驗,才能夠勝任這樣的官運的。


    所以說,官路險惡就險惡在這裏,都是不顯山不露水的,讓你處處感覺掣肘,處處感覺到危急重重,處處感覺到行之艱難。耿子奇自上任北洋水師的第一把手以來,還是第一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他多麽需要一個知心者能夠給他指點迷津,給他一種能量,讓他獲得一種戰勝險惡的勇氣呀!


    有的時候,無論誰,都會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很大的困難,這種困難可以讓你感覺到前進一步比登天還難,退後一步也是絕無退路,完全是困獸一般,幾乎要困死在困難當中了。這樣的時候,越發考驗一個人的意誌和決心,如果稍微的一鬆勁兒,就會被曆史所無情的淘汰,就會被困難置於死地。


    平常人尚且如此,作為北洋水師的執掌人的耿子奇尤其感覺到了從四麵八方壓到自己身上的萬重困難,他知道,如果對這樣的壓力和困難低頭的話,那麽就會讓自己隨波逐流,成為無所事事的人,成為被曆史所淘汰的人。


    作為有宏偉抱負的耿子奇,怎麽能夠輕言失敗呢?怎麽能夠容忍眼前的困難呢!要有殺出一條血路的大無畏的精神和壓倒一切困難的氣概才行,要從征服麵前的艱難險阻來挽救自己的命運,這才是唯一的一條出路,一個偉人曾經說過;與人鬥其樂無窮,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


    這句話說得何等精辟,好像就是給政治家說得,給耿子奇這樣的曠世奇才說得。那麽,就讓暴風雨來得更加猛烈吧!要拿出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豪邁氣概來,蔑視一切的險惡和重重困難,要做自己命運的主人,要主宰自己的未來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末北洋海軍提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昆侖鳴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昆侖鳴月並收藏清末北洋海軍提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