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數月,終於回到了長安,離城十裏,便看到路兩旁迎接的人群,有人來報,軍師親自來迎接了。
我大吃一驚,縱身下馬,急步向前,果然在長亭處,一眼就看到那個雋的身影——布衣長衫,羽扇輕搖,永遠是輕鬆自在,自信滿滿,唇邊也永遠漾著讓人琢磨不透的笑意。蜀漢的靈魂之一,萬民口中的智慧之神就在我的眼前,隻是,先生越發的瘦了。
"先生!"一個頭叩下去,我幾乎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孔明兩手扶起我,目光裏流波閃動,似悲似喜:"殿下快快請起,臣諸葛亮奉大王之命,率領百官前來迎接世子殿下凱旋。"
眾人齊聲應道:"恭迎世子凱旋!"
我連連施禮:"各位長輩,各位大人,劉禪實不敢當此厚愛,涼州之勝,實賴三軍英勇,將士用命,馬將軍、魏將軍等人奮力殺敵,黃老將軍諸人更因此血染疆場,馬革裹屍,劉禪不敢貪功。"
一時馬超張飛也到,大家執手而談,我細看孔明細骨支棱的手,道:"先生,你又瘦了,該休息就休息,不要這樣拚命了吧。"
孔明微笑道:"世子何嚐不是如此。"
我不悅道:"先生,您不要叫我世子好麽,我喜歡聽你叫我阿鬥。"
先生溫和道:"上下之禮不可廢,世子就是世子,習慣不習慣,你也要去習慣它。另外,我聽說你指揮諸將時自居小輩,對孟起諸人乃至黃權閻圃皆呼之為叔叔,此風不可長,軍陣之中,首重名號,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也。"
我求饒道:"是是是,先生,我記下了。不知此次父親宣我等前來,有何吩咐?"
"這個,大王自會說與你聽的。"
我分明看到先生的麵色一車黯,到底出了什麽事了?
長安城,比我們走時更加緊固了許多,雖然遠遠比不上從前西漢的那座萬國之都,卻也已經算得上難以攻克的堅城牢池。城中之人多了起來,麵上也帶了喜色,不似我軍初至時地驚慌失措。據孔明講,今秋算是一個豐收,雖然糧草囤積不算太多,難以支持大規模的陣仗,但明年的春荒卻還是可以應付過去了。
父親的漢中王府占用了原來的就兆府,至於章台長陽各處宮殿,父親連去都沒有去,這是我後來聽說的。我很奇怪,以父親的一生報負,為何到了天下的中央,反而無動於衷了呢?
馬超等人直接去了驛館,要等明日父親親自召見他們之後,才可以穩中有各回各家,這也是先國後家地意思。
但於我,家國是一體的,提前見父親,既是家事,更是國事。我帶著護衛在孔明諸人的陪同下,向漢中王府行去。才來到府門前時,便見到父親的身影,他,竟然站在府門處,親自來迎接了。但是我首先感到的不是激動,而是傷感,那一刻,我深深感到,昔日裏威動天下的君主,已經老了。
大病之後,他消瘦了很多,顯得袍子越發寬大,風吹來,他頭上的白發蕭蕭的飄動,他努力站得筆直威武,卻更象一杆老竹。
又苦又澀的辛酸自心頭火辣辣的湧起,原來地一腔恐懼疑惑飛到九天之外,代之以深深的傷感和愧疚。那一時,我竟忘記了下跪。
我們就這樣站著,對視著,明媚的陽光照進大門洞裏,似有無數的精靈在父親身後飄飄舞著,風從北麵吹過來,涼涼的浸著寒意,吹動了父親的衣袍,吹動了父親的白發,他望著我,嘴唇微微的抽動著,卻沒有說出一個字。
好久,我叫道:"父王!"淚水便淌了下來,我搶前幾步跪倒,膝行到他的身前,仰頭叫道:"父王,孩兒回來了,您還好麽?"
父親默默地看著我,似是有些發癡,像是認出了我,又像是完全認不出來。我不安地抬頭望著他,凝住了眼中地淚水,終於父親拍拍我的頭:"阿鬥,你,長大了。"
我哭道:"父王,孩兒不孝,離開您這麽長時間,所幸雍涼二州俱已平複,父王身體大漸,正可執掌乾坤,重定陰陽,為大漢蕩平奸佞,複我河山。"
父親的淚落了下來,抱著我地頭,他哭道:"哪裏還有什麽大漢的江山,陛下死了,被曹丕害死了!曹丕奪權稱帝,自號大魏。從此大漢沒有了,我還執掌什麽乾坤,重定什麽陰陽?我一生的報負,一腔的心願,如今都化成灰土,我還能做什麽啊!"
我眼前這個大哭的人,是我地父親麽?我莫名的震驚了。
我曾千百次的想象過與父親的見麵,內心的負疚感讓我感到可能會麵臨一場雷霆暴雨;對形勢的分析也曾想象過父親會大笑著扶起我,向眾臣炫耀;更想象過由於我的過份出色,權力過重,我可能會被解除兵權,與馬超一起去負責整理涼州檔案,卻絕對沒有想到,父親會當著我的麵,不顧自己形象的痛哭起來。
父親啊,一向剛強的您,何至於衰弱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呢?僅僅一個曹丕篡位,就能讓您失態如此麽?難道歲月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麽?
算起來,曹丕也應該篡位了。隻是在我的心裏,一直沒拿此事當回事,因為對於知道曆史的我來說,這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沒什麽大驚小怪的。此時,我才想到自己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昔日那個修築長城驅逐匈奴、威加四海平定西域的強盛王朝,實際上在好多人心中還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無論是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是父親的奉衣帶詔討賊,都是借著大漢天子地名義行事。而如今,頭上的天沒了,國家亡了,我們還算什麽呢?
我一邊安慰痛哭的父親,一邊想著:該不該把父親扶上天子寶位呢?
其實,此時父親的消息並不確切,獻帝此時並沒有死,隻是被廢為了山陽公。但我有必要告訴別人麽?
先生走過來,輕輕勸解道:"大王,世子回歸,這是喜事,我們先入府,再行議事,您看如何。"
聽到孔明的話,父親點點頭,站起來就向裏走,全然不顧我還在地上跪著——他並未讓我起來。
孔明苦笑著,扶我起來。
我痛苦的咬著下唇:"父親怎麽會這樣了?"
孔明道:"也不是總這樣,大部分時間,大王還是清醒的。"這麽說,父親的不清醒也是經常地了,難道是因為他年紀大了,還是臥床太久的緣故?
還好,到了廳中,父親似乎忘了適才在府門外的一切。他很開心的看著我,那目光非常象是父親看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君王看他的臣子。
他問我:"在西涼,你受苦了吧。"
"不苦。兒臣代父王出征,軍民擁護,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雖有小寇,然借父王之威名,將士之用命,終克成功。"
父親笑了:"你這孩子,和自己的老子也還弄虛文。我打了一輩子仗,能不知道前線什麽樣子,你長大了,很好。"
我乘父親神智清明,接著奏道:"按照父王的部署,涼州略定,黃權等人牧守西涼,料來不久可得大治。然此番用兵,黃漢升、周倉諸人戰死,西征陣亡將士詳細名單在此,壯士已去,還需撫恤孤弱,萬不能令去者寒心。"說著把名冊呈上。
父親苦笑道:"錢呐,回來什麽事都沒有提,就先和我要錢。孔明啊,你又要發愁了吧。"
先生道:"不敢,撫孤恤幼,本是微臣之責,亮已有準備了。"
父親道:"若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自己還能支持幾天。我,老了,精力不濟,不知什麽時候就會亂說亂做,沒準哪天下道逆令,把自己的兒子都殺了,到時你可要攔我啊。"——
父親這個玩笑開得實在不好笑,我才大勝歸來,卻在父親這裏連著受了兩次窘了。
先生道:"大王說哪裏話來。大王隻是太過辛勞了,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大王必如昔日一般英武雄壯。"
"你淨用好話來哄我。我老了,不知還能活多久。誰也敵不過造化的刀啊。威動九州,神通蓋世地雲長,說歿就歿了;平定漢中的法孝直,那樣一個壞脾氣的人,在我病得不知人事的之時,說去也去了,空留下一紙遺折;還有糜子仲(糜竺),孫公佑(孫乾),簡憲和(簡雍),多少次困頓中同舟,危難時共濟的人呐,眨眼間人鬼殊途;這次又是黃漢升……唉,鬥兒都能平定雍涼了,我又如何能不老?"
我突然聽到說起我,連忙雙膝跪倒:"父王,兒臣之戰,前方*得是眾將同心,後方*得是先生統籌把握,說到底,*的是父王恩澤。不然,以兒之魯頓,安能建此大功!良臣雖去,但我大漢還有父王在,還有先生在,關平、張苞、關興、薑維、諸葛喬,此皆一時之傑,我大漢後繼有人,父王不必憂心如是。"
父親似乎沒聽到我的話一樣,並不理我,還接著適才的話頭:"如今,陛下也沒了,我無能啊,下救不得雲長,上救不得陛下,我好恨啊!"
說著,他突然又顯狂態:"孔明,我要東征,讓益德出益州,鬥兒出上雍,我親自引軍攻潼關,殺曹丕,殺孫權,把大漢奪回來,把荊州奪回來,把你居住的襄陽奪回來!"
PS:這幾章在寫地時候沒查資料,印象裏八月初曹魏就鬧祥瑞,鬧受禪,似乎其後曹丕就登極了,所以我也就寫金城之會後劉備得到地曹丕篡位的消息。其實這裏我搞錯了。曹丕其實是十月二十九日登壇受皇帝璽綬,即皇帝位,十一月初一奉漢帝為山陽公的。而劉禪自金城加長安也不過十來天路程,見到劉備時應是九月份,劉備是不可能未卜先知得到曹丕登極地消息的。不過這隻不是本YY,差這兩個月,對劇情也沒影響,我也就不去修上下文了,朋友不要緊我:)
我大吃一驚,縱身下馬,急步向前,果然在長亭處,一眼就看到那個雋的身影——布衣長衫,羽扇輕搖,永遠是輕鬆自在,自信滿滿,唇邊也永遠漾著讓人琢磨不透的笑意。蜀漢的靈魂之一,萬民口中的智慧之神就在我的眼前,隻是,先生越發的瘦了。
"先生!"一個頭叩下去,我幾乎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孔明兩手扶起我,目光裏流波閃動,似悲似喜:"殿下快快請起,臣諸葛亮奉大王之命,率領百官前來迎接世子殿下凱旋。"
眾人齊聲應道:"恭迎世子凱旋!"
我連連施禮:"各位長輩,各位大人,劉禪實不敢當此厚愛,涼州之勝,實賴三軍英勇,將士用命,馬將軍、魏將軍等人奮力殺敵,黃老將軍諸人更因此血染疆場,馬革裹屍,劉禪不敢貪功。"
一時馬超張飛也到,大家執手而談,我細看孔明細骨支棱的手,道:"先生,你又瘦了,該休息就休息,不要這樣拚命了吧。"
孔明微笑道:"世子何嚐不是如此。"
我不悅道:"先生,您不要叫我世子好麽,我喜歡聽你叫我阿鬥。"
先生溫和道:"上下之禮不可廢,世子就是世子,習慣不習慣,你也要去習慣它。另外,我聽說你指揮諸將時自居小輩,對孟起諸人乃至黃權閻圃皆呼之為叔叔,此風不可長,軍陣之中,首重名號,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也。"
我求饒道:"是是是,先生,我記下了。不知此次父親宣我等前來,有何吩咐?"
"這個,大王自會說與你聽的。"
我分明看到先生的麵色一車黯,到底出了什麽事了?
長安城,比我們走時更加緊固了許多,雖然遠遠比不上從前西漢的那座萬國之都,卻也已經算得上難以攻克的堅城牢池。城中之人多了起來,麵上也帶了喜色,不似我軍初至時地驚慌失措。據孔明講,今秋算是一個豐收,雖然糧草囤積不算太多,難以支持大規模的陣仗,但明年的春荒卻還是可以應付過去了。
父親的漢中王府占用了原來的就兆府,至於章台長陽各處宮殿,父親連去都沒有去,這是我後來聽說的。我很奇怪,以父親的一生報負,為何到了天下的中央,反而無動於衷了呢?
馬超等人直接去了驛館,要等明日父親親自召見他們之後,才可以穩中有各回各家,這也是先國後家地意思。
但於我,家國是一體的,提前見父親,既是家事,更是國事。我帶著護衛在孔明諸人的陪同下,向漢中王府行去。才來到府門前時,便見到父親的身影,他,竟然站在府門處,親自來迎接了。但是我首先感到的不是激動,而是傷感,那一刻,我深深感到,昔日裏威動天下的君主,已經老了。
大病之後,他消瘦了很多,顯得袍子越發寬大,風吹來,他頭上的白發蕭蕭的飄動,他努力站得筆直威武,卻更象一杆老竹。
又苦又澀的辛酸自心頭火辣辣的湧起,原來地一腔恐懼疑惑飛到九天之外,代之以深深的傷感和愧疚。那一時,我竟忘記了下跪。
我們就這樣站著,對視著,明媚的陽光照進大門洞裏,似有無數的精靈在父親身後飄飄舞著,風從北麵吹過來,涼涼的浸著寒意,吹動了父親的衣袍,吹動了父親的白發,他望著我,嘴唇微微的抽動著,卻沒有說出一個字。
好久,我叫道:"父王!"淚水便淌了下來,我搶前幾步跪倒,膝行到他的身前,仰頭叫道:"父王,孩兒回來了,您還好麽?"
父親默默地看著我,似是有些發癡,像是認出了我,又像是完全認不出來。我不安地抬頭望著他,凝住了眼中地淚水,終於父親拍拍我的頭:"阿鬥,你,長大了。"
我哭道:"父王,孩兒不孝,離開您這麽長時間,所幸雍涼二州俱已平複,父王身體大漸,正可執掌乾坤,重定陰陽,為大漢蕩平奸佞,複我河山。"
父親的淚落了下來,抱著我地頭,他哭道:"哪裏還有什麽大漢的江山,陛下死了,被曹丕害死了!曹丕奪權稱帝,自號大魏。從此大漢沒有了,我還執掌什麽乾坤,重定什麽陰陽?我一生的報負,一腔的心願,如今都化成灰土,我還能做什麽啊!"
我眼前這個大哭的人,是我地父親麽?我莫名的震驚了。
我曾千百次的想象過與父親的見麵,內心的負疚感讓我感到可能會麵臨一場雷霆暴雨;對形勢的分析也曾想象過父親會大笑著扶起我,向眾臣炫耀;更想象過由於我的過份出色,權力過重,我可能會被解除兵權,與馬超一起去負責整理涼州檔案,卻絕對沒有想到,父親會當著我的麵,不顧自己形象的痛哭起來。
父親啊,一向剛強的您,何至於衰弱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呢?僅僅一個曹丕篡位,就能讓您失態如此麽?難道歲月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麽?
算起來,曹丕也應該篡位了。隻是在我的心裏,一直沒拿此事當回事,因為對於知道曆史的我來說,這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沒什麽大驚小怪的。此時,我才想到自己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昔日那個修築長城驅逐匈奴、威加四海平定西域的強盛王朝,實際上在好多人心中還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無論是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是父親的奉衣帶詔討賊,都是借著大漢天子地名義行事。而如今,頭上的天沒了,國家亡了,我們還算什麽呢?
我一邊安慰痛哭的父親,一邊想著:該不該把父親扶上天子寶位呢?
其實,此時父親的消息並不確切,獻帝此時並沒有死,隻是被廢為了山陽公。但我有必要告訴別人麽?
先生走過來,輕輕勸解道:"大王,世子回歸,這是喜事,我們先入府,再行議事,您看如何。"
聽到孔明的話,父親點點頭,站起來就向裏走,全然不顧我還在地上跪著——他並未讓我起來。
孔明苦笑著,扶我起來。
我痛苦的咬著下唇:"父親怎麽會這樣了?"
孔明道:"也不是總這樣,大部分時間,大王還是清醒的。"這麽說,父親的不清醒也是經常地了,難道是因為他年紀大了,還是臥床太久的緣故?
還好,到了廳中,父親似乎忘了適才在府門外的一切。他很開心的看著我,那目光非常象是父親看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君王看他的臣子。
他問我:"在西涼,你受苦了吧。"
"不苦。兒臣代父王出征,軍民擁護,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雖有小寇,然借父王之威名,將士之用命,終克成功。"
父親笑了:"你這孩子,和自己的老子也還弄虛文。我打了一輩子仗,能不知道前線什麽樣子,你長大了,很好。"
我乘父親神智清明,接著奏道:"按照父王的部署,涼州略定,黃權等人牧守西涼,料來不久可得大治。然此番用兵,黃漢升、周倉諸人戰死,西征陣亡將士詳細名單在此,壯士已去,還需撫恤孤弱,萬不能令去者寒心。"說著把名冊呈上。
父親苦笑道:"錢呐,回來什麽事都沒有提,就先和我要錢。孔明啊,你又要發愁了吧。"
先生道:"不敢,撫孤恤幼,本是微臣之責,亮已有準備了。"
父親道:"若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自己還能支持幾天。我,老了,精力不濟,不知什麽時候就會亂說亂做,沒準哪天下道逆令,把自己的兒子都殺了,到時你可要攔我啊。"——
父親這個玩笑開得實在不好笑,我才大勝歸來,卻在父親這裏連著受了兩次窘了。
先生道:"大王說哪裏話來。大王隻是太過辛勞了,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大王必如昔日一般英武雄壯。"
"你淨用好話來哄我。我老了,不知還能活多久。誰也敵不過造化的刀啊。威動九州,神通蓋世地雲長,說歿就歿了;平定漢中的法孝直,那樣一個壞脾氣的人,在我病得不知人事的之時,說去也去了,空留下一紙遺折;還有糜子仲(糜竺),孫公佑(孫乾),簡憲和(簡雍),多少次困頓中同舟,危難時共濟的人呐,眨眼間人鬼殊途;這次又是黃漢升……唉,鬥兒都能平定雍涼了,我又如何能不老?"
我突然聽到說起我,連忙雙膝跪倒:"父王,兒臣之戰,前方*得是眾將同心,後方*得是先生統籌把握,說到底,*的是父王恩澤。不然,以兒之魯頓,安能建此大功!良臣雖去,但我大漢還有父王在,還有先生在,關平、張苞、關興、薑維、諸葛喬,此皆一時之傑,我大漢後繼有人,父王不必憂心如是。"
父親似乎沒聽到我的話一樣,並不理我,還接著適才的話頭:"如今,陛下也沒了,我無能啊,下救不得雲長,上救不得陛下,我好恨啊!"
說著,他突然又顯狂態:"孔明,我要東征,讓益德出益州,鬥兒出上雍,我親自引軍攻潼關,殺曹丕,殺孫權,把大漢奪回來,把荊州奪回來,把你居住的襄陽奪回來!"
PS:這幾章在寫地時候沒查資料,印象裏八月初曹魏就鬧祥瑞,鬧受禪,似乎其後曹丕就登極了,所以我也就寫金城之會後劉備得到地曹丕篡位的消息。其實這裏我搞錯了。曹丕其實是十月二十九日登壇受皇帝璽綬,即皇帝位,十一月初一奉漢帝為山陽公的。而劉禪自金城加長安也不過十來天路程,見到劉備時應是九月份,劉備是不可能未卜先知得到曹丕登極地消息的。不過這隻不是本YY,差這兩個月,對劇情也沒影響,我也就不去修上下文了,朋友不要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