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過華山的時候,四叔對著郭淮發起最後的犯攻,先生取得洛陽,將司馬懿逐到南陽之後,也開始對還在圍中的離淮部進行夾攻。
郭淮雖然也是出色的將領,但趙雲龐德加孔明這樣的超豪華陣容來對付他,還真不是他能承受的起的。每日裏,包石弩箭打得魏軍抬不起頭,城門被打壞,城牆段段開裂,魏軍的屍身狼籍,血流成河。其實早在洛陽大火夜裏,郭淮就發現了事情不妙,他當時膽顫心驚,隻想出城去救,卻知根本來不及,又想。諸葛亮多智,這或許又是季漢之計,故意在野地燒荒好騙自己出城,好在城外聚殲自己,可是時隔不久,消息傳來,洛陽城破,司馬懿六七萬精兵折損過半,勉強闖出重圍,逃到南陽,去匯合徐晃了,聽到這個消息,一向堅強地郭淮險些暈過去。司馬懿倒是走了。自己怎麽辦。函穀關是洛陽的西門,眼下院子都成了別人的了,這個門兒能如何?可是想走已經來不及了。不說趙雲龐德日日攻城,自己走得再快,也快不過趙雲和龐德的騎兵部隊,就算是走,自己又能走哪條路線呢?到處都被季漢占領了啊。正在猶豫,漢軍已把函穀關東西兩側全都堵上了。這函穀關就象人的嗓子眼兒。是細細一條穀道,兩側一堵,插翅難飛,函穀關號稱雄關,堅固之極,可若是對付一般地軍隊也就罷了,偏偏季漢這些年,也不知道從哪裏弄來那麽多的攻城武器,在它們麵前,這堅固地城牆簡直是不堪一擊,有如無物,攻至緊要處,季漢弄來巨大的幾十頭牛拉的投石車,能將數百斤重的巨石投到城牆上,一下下去,城牆坍塌一大片……後來才知道,這東西是準備送到洛陽的,可是沒送到洛陽就完了,他們就近送到這裏來了,可是自己哪裏吃得消?
季漢打一日,宣傳一日,讓函穀關投降,保證全關軍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否則的話,絕不放過一個人。郭淮拚了命,咬牙堅持,開始他還認為,就算季漢再強大,自己也該堅守不屈,保持氣節。可是當他城中人數下到一半時,他開始動搖了。而且這時季漢宣布,誰能把郭淮擒了,獻關投降,可以賞萬錢,封關內侯,這下子,郭淮覺得身邊每個人的目光都不對,他們偷偷自己的眼神,就象是在看一座會動地金山。
終於,在十月初十那天,郭淮獻城歸降了。
我於十月二十五日抵達洛陽,此時關東平定,洛陽八關盡入季漢之手,曆時四個多月洛陽大戰以季漢的大獲全勝而告終。乘曹睿初繼大位,曹魏內部不穩,而季漢早有準備,與東吳聯手,打了曹個措手不及,也算不盡雪前恥,為父親報了當年的大仇。
失了洛陽,曹物舉國震動,曹睿發罪已詔,並要求司馬懿全力回奪洛陽,要曹真擊敗張飛部,進取洛陽,但是司馬懿此時正與陸遜交戰正酣,而曹真被張飛連敗數場,無法正麵其鋒,想要反擊,根本就作不到。
東吳得知我們取了洛陽,也迅速發來賀表,並要季漢出兵幫助共同擊敗司馬懿。
……
“丞相,這次平定洛陽,終於完成了父親生平之願,聯代父親謝謝你!”洛陽內城,我與孔明邊走邊談。
雖然此地已非東漢地南宮北宮,而且由於大火,到處都是來不及整理的斷壁殘垣,滿目荒涼景象,但我還是激動萬分,再殘再破,這也是東漢二百年的都城,功成三分,業複五銖,北定中原,還於舊都,父親生前遺誌,如今一一全都實現了,我如何不感謝先生,如何不感謝他所做的一切比神更偉大,為了完成父親的心願,在曆史上,他六出祈山,活活累死在五丈原。在些世,他盡心竭力幫著我,與我一起來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終於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完美的打敗了司馬懿,證明了他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智者。而先生於是,如父如師,盡管我總是說,我不用人扶,但是,他就如同父親一樣,為我指路,幫我把關,在我做錯事的,悄悄地為我補漏,在我麵臨危險時,勇敢的為我遮擋風雨。其實在很多時候,我真得想叫他一聲相父,如曆史上的自己那樣依賴他,藏在他的翼下,享受從父親那裏極少得到的父愛。但是,不行了。我現在不是原來的我,我沒有軟弱的權利。此時。我的目光早就又投向了東方和南方。
孔明照例是不受我地感謝:“陛下何出此言?攘除奸凶,北定中原,興複漢寶,還於舊都,此乃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何謝之有?”在他心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再正常不過的。這是一個臣子應盡的本份。
其實早知先生會這樣說,不知為什麽,我們兩個誰都明白對方的心意,但心要一開口說話,就是朝中奏對地樣子,絲毫不似我與旁人交流那樣隨意。或許,這就是先生特意培養出的我地“帝王風範”吧。我便也轉換話題:“先生,你如何看待東吳之事?”
“東吳之人,孔明的回答竟是極為迅束果決。”孫權其人……人,且精擅平衡之道。季漢弱時,他與季漢結盟。但季漢強大了。他卻不可能不考慮孫吳的尷尬處境。我季漢立國,陛下稱帝,繼承漢室之正統,曹魏受禪。也稱為帝國,隻有東吳孫權,還是一個王。他這個王名不正,言不順,還是曹魏所封,此後,他能轉而受我季漢封賞麽?還是他也會自己稱帝?陛下,他若是稱帝,我季漢將如何對待他?若是認可,何以麵對漢室老臣,若是不認可,我們又如何來保持與他們的盟好?“
這的確是個問題,直接提到點子上,若是孫權稱帝,我還如何與他保持盟好呢?顯然,眼下的我,是無法曆史上那樣對他的先為進行恭賀的。但是,隨著他力量的增強,肯定會有這方麵地轉變的。眼下季漢才吞下洛陽,不可能同時對付東吳和曹魏,我們的力量並足已司時支撐兩大戰場。
“不過,雖然在未來,東吳肯定是我們的敵人,但眼下他們背叛盟約,還不至於,我軍與東吳接壤之處,原來隻有三峽,現在多了個上庸,三峽數百裏峽口,鳥懼魚愁;上庸漢中,古稱天獄,曹操亦望而興歎。他們進攻這兩處,都是仰攻,東吳人馬,擅於水戰若棄水而登山,卻非其所長,而且必會失去我們這個盟友,對東吳來說,得不償失。眼下奪取利益才是最重要地,荊州,揚州,哪個地方都比益州要富強,眼下來說,爭奪這些地方,才是最重要的,不過,隨著季漢實力增強,利益之爭會越發增多,我們與他反目的風險也會越大。比如我們南下荊州,就會與陸遜起衝突,”孔明顯然是很想拿回荊州的,對於他來說,那是他隱居地成在,是父親與他初見的地方,而我又何嚐不是這樣想,畢竟我在那裏出生啊。
“還是算了,吃得太多,會消化不良,荊州,就便宜東吳吧。”我終於還是忍痛放棄了,“這樣好了,先生,眼下陸遜對付司馬懿殘部和徐晃有些力不從心,我們既然眼下不想與東吳翻臉,那就示一下好,派人去大街他一把,若得了荊州,則與他們劃出界線,不得相爭,以後的事麽,那就隨機應變好了。”
孔明點頭。
十一月初,薑維,王平,王睿奉命前往南陽,匯合諸葛喬,與陸遜配合作戰,迎戰司馬懿,接受陸遜的調遣,趙雲,龐德部東進虎牢關,配合張飛對付曹真……
夏侯霸離開洛陽,化妝東行,他份作流民,雜在百姓之間,結果因為身體強健,竟在半路上被抓了壯丁,修了十幾天的城牆,後來好不容易才找機會逃出,這下子他不敢隨意行動。白天藏在山林草野之間,晚上下班才敢東行,渴了餓了,有時就偷,有時就搶,偷不到搶不到,就忍。有的時候,他甚至以腐屍和老鼠為食。
他從來不知道,自己居然這麽能吃苦,這麽能禁餓。每當這時,他就更恨司馬懿,若不是他的那個狗屁計策,讓自己做伏兵誘敵,自己怎麽會被季漢擒住?他怎麽會吃這麽多若,他不是季漢地細作又是什麽?哪怕就這一點來說,他也該死!
司是,他也知道,司馬家根深葉茂,沒有真憑實據,隻怕搬不倒他。更何況郭太後的家族還在幫著他,難道自己能對陛下說,自己是聽到季漢兩個小兵聊天,這才茅塞頓開,發覺司馬懿是季漢細作,來奪大魏江山麽?這樣說,雖然自己是皇親國戚,也會被罵出去的。就算是司馬懿在此疆用兵不當,在洛陽速敗於敵手,沒有直接證據,那也無法證明他的罪過啊。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陛下對自己的生母之死,應該有所覺察,在北疆時,與曹肇在一起,曾聽曹肇隱約顯露過對郭後的不滿,曹肇那可是陛下最親近的人啊,他對郭後不滿,肯定是陛下對郭後也不滿,陛下下心地仁慈,事母至孝,母親死的不明不白,原來是太子時也就罷了,此時當了皇帝,若是掌握了真相,能不報仇?
可是,陛下事母再教,他現在是皇帝,著眼點是天下,眼下天下大亂,大工業魏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他會不人有采取措施對付司馬懿決心呢?若是陛下為了顧全大局,認為動不得司馬氏,或是認為還不到動司馬氏時候,自己跳出去,豈不是自找苦吃?
不論如何,你害了我,你毛了北疆又送出了洛陽,我也要想辦法殺了你,為大魏除害,為我報仇!
對了,自己何不北進,去可內抽曹真大都督,或許隻有他,才有實力對抗司馬懿吧……
司馬懿萬萬想不到,在北疆之戰中,萬不得已被他當成棄子丟掉的夏侯霸已將他視為平生大敵,要殺他解恨。但是他卻知道一件事,眼下的形勢對他實在太不利了。
諸葛亮給他的信件中,第一條就說,他將在七天內攻破洛陽,然後對外說,是司馬懿將洛陽讓給的季漢,使他在曹魏難以立足。
他不信,結果,根本就沒有用七天,諸葛亮就把洛陽拿了下來。若不是自己跑得快,應變得體,隻怕早就留在洛陽成了戰俘,這樣的慘敗之下,這個謠哪裏還用季漢來造,眼下謠言早就滿天飛了,什麽說主將無能,累死三軍的;什麽說內外勾結,出賣京都的;還有人說他用洛陽來換司馬昭的活命,可發現司馬昭沒有回來,他們轉而又說,這恰恰證明了,司馬昭就是季漢的細作,他回季漢給司馬懿安排去了。
司馬懿遇到過無數的失敗,但從沒有一次失敗如這次這樣慘;司馬懿也遇到過無數的困境,但從沒有一次困境如這次這樣險。
在逃離險境時,隊伍還好帶,可是當漢軍不見了之後,被連續行軍拖垮的魏軍對他已經沒有好臉色了,甚而至於,有人敢當麵把那咱輕視的眼神表露出來。
司馬懿想,他需要一場勝利,隻廖若晨星10打有勝利,才能挽救這支隊伍,才能挽救自己。
“大都督若救自保,向東吳開刀可也!”
司馬懿不由又想起信中的內容。
‘這個妖人!“他恨道。
郭淮雖然也是出色的將領,但趙雲龐德加孔明這樣的超豪華陣容來對付他,還真不是他能承受的起的。每日裏,包石弩箭打得魏軍抬不起頭,城門被打壞,城牆段段開裂,魏軍的屍身狼籍,血流成河。其實早在洛陽大火夜裏,郭淮就發現了事情不妙,他當時膽顫心驚,隻想出城去救,卻知根本來不及,又想。諸葛亮多智,這或許又是季漢之計,故意在野地燒荒好騙自己出城,好在城外聚殲自己,可是時隔不久,消息傳來,洛陽城破,司馬懿六七萬精兵折損過半,勉強闖出重圍,逃到南陽,去匯合徐晃了,聽到這個消息,一向堅強地郭淮險些暈過去。司馬懿倒是走了。自己怎麽辦。函穀關是洛陽的西門,眼下院子都成了別人的了,這個門兒能如何?可是想走已經來不及了。不說趙雲龐德日日攻城,自己走得再快,也快不過趙雲和龐德的騎兵部隊,就算是走,自己又能走哪條路線呢?到處都被季漢占領了啊。正在猶豫,漢軍已把函穀關東西兩側全都堵上了。這函穀關就象人的嗓子眼兒。是細細一條穀道,兩側一堵,插翅難飛,函穀關號稱雄關,堅固之極,可若是對付一般地軍隊也就罷了,偏偏季漢這些年,也不知道從哪裏弄來那麽多的攻城武器,在它們麵前,這堅固地城牆簡直是不堪一擊,有如無物,攻至緊要處,季漢弄來巨大的幾十頭牛拉的投石車,能將數百斤重的巨石投到城牆上,一下下去,城牆坍塌一大片……後來才知道,這東西是準備送到洛陽的,可是沒送到洛陽就完了,他們就近送到這裏來了,可是自己哪裏吃得消?
季漢打一日,宣傳一日,讓函穀關投降,保證全關軍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否則的話,絕不放過一個人。郭淮拚了命,咬牙堅持,開始他還認為,就算季漢再強大,自己也該堅守不屈,保持氣節。可是當他城中人數下到一半時,他開始動搖了。而且這時季漢宣布,誰能把郭淮擒了,獻關投降,可以賞萬錢,封關內侯,這下子,郭淮覺得身邊每個人的目光都不對,他們偷偷自己的眼神,就象是在看一座會動地金山。
終於,在十月初十那天,郭淮獻城歸降了。
我於十月二十五日抵達洛陽,此時關東平定,洛陽八關盡入季漢之手,曆時四個多月洛陽大戰以季漢的大獲全勝而告終。乘曹睿初繼大位,曹魏內部不穩,而季漢早有準備,與東吳聯手,打了曹個措手不及,也算不盡雪前恥,為父親報了當年的大仇。
失了洛陽,曹物舉國震動,曹睿發罪已詔,並要求司馬懿全力回奪洛陽,要曹真擊敗張飛部,進取洛陽,但是司馬懿此時正與陸遜交戰正酣,而曹真被張飛連敗數場,無法正麵其鋒,想要反擊,根本就作不到。
東吳得知我們取了洛陽,也迅速發來賀表,並要季漢出兵幫助共同擊敗司馬懿。
……
“丞相,這次平定洛陽,終於完成了父親生平之願,聯代父親謝謝你!”洛陽內城,我與孔明邊走邊談。
雖然此地已非東漢地南宮北宮,而且由於大火,到處都是來不及整理的斷壁殘垣,滿目荒涼景象,但我還是激動萬分,再殘再破,這也是東漢二百年的都城,功成三分,業複五銖,北定中原,還於舊都,父親生前遺誌,如今一一全都實現了,我如何不感謝先生,如何不感謝他所做的一切比神更偉大,為了完成父親的心願,在曆史上,他六出祈山,活活累死在五丈原。在些世,他盡心竭力幫著我,與我一起來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終於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完美的打敗了司馬懿,證明了他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智者。而先生於是,如父如師,盡管我總是說,我不用人扶,但是,他就如同父親一樣,為我指路,幫我把關,在我做錯事的,悄悄地為我補漏,在我麵臨危險時,勇敢的為我遮擋風雨。其實在很多時候,我真得想叫他一聲相父,如曆史上的自己那樣依賴他,藏在他的翼下,享受從父親那裏極少得到的父愛。但是,不行了。我現在不是原來的我,我沒有軟弱的權利。此時。我的目光早就又投向了東方和南方。
孔明照例是不受我地感謝:“陛下何出此言?攘除奸凶,北定中原,興複漢寶,還於舊都,此乃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何謝之有?”在他心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再正常不過的。這是一個臣子應盡的本份。
其實早知先生會這樣說,不知為什麽,我們兩個誰都明白對方的心意,但心要一開口說話,就是朝中奏對地樣子,絲毫不似我與旁人交流那樣隨意。或許,這就是先生特意培養出的我地“帝王風範”吧。我便也轉換話題:“先生,你如何看待東吳之事?”
“東吳之人,孔明的回答竟是極為迅束果決。”孫權其人……人,且精擅平衡之道。季漢弱時,他與季漢結盟。但季漢強大了。他卻不可能不考慮孫吳的尷尬處境。我季漢立國,陛下稱帝,繼承漢室之正統,曹魏受禪。也稱為帝國,隻有東吳孫權,還是一個王。他這個王名不正,言不順,還是曹魏所封,此後,他能轉而受我季漢封賞麽?還是他也會自己稱帝?陛下,他若是稱帝,我季漢將如何對待他?若是認可,何以麵對漢室老臣,若是不認可,我們又如何來保持與他們的盟好?“
這的確是個問題,直接提到點子上,若是孫權稱帝,我還如何與他保持盟好呢?顯然,眼下的我,是無法曆史上那樣對他的先為進行恭賀的。但是,隨著他力量的增強,肯定會有這方麵地轉變的。眼下季漢才吞下洛陽,不可能同時對付東吳和曹魏,我們的力量並足已司時支撐兩大戰場。
“不過,雖然在未來,東吳肯定是我們的敵人,但眼下他們背叛盟約,還不至於,我軍與東吳接壤之處,原來隻有三峽,現在多了個上庸,三峽數百裏峽口,鳥懼魚愁;上庸漢中,古稱天獄,曹操亦望而興歎。他們進攻這兩處,都是仰攻,東吳人馬,擅於水戰若棄水而登山,卻非其所長,而且必會失去我們這個盟友,對東吳來說,得不償失。眼下奪取利益才是最重要地,荊州,揚州,哪個地方都比益州要富強,眼下來說,爭奪這些地方,才是最重要的,不過,隨著季漢實力增強,利益之爭會越發增多,我們與他反目的風險也會越大。比如我們南下荊州,就會與陸遜起衝突,”孔明顯然是很想拿回荊州的,對於他來說,那是他隱居地成在,是父親與他初見的地方,而我又何嚐不是這樣想,畢竟我在那裏出生啊。
“還是算了,吃得太多,會消化不良,荊州,就便宜東吳吧。”我終於還是忍痛放棄了,“這樣好了,先生,眼下陸遜對付司馬懿殘部和徐晃有些力不從心,我們既然眼下不想與東吳翻臉,那就示一下好,派人去大街他一把,若得了荊州,則與他們劃出界線,不得相爭,以後的事麽,那就隨機應變好了。”
孔明點頭。
十一月初,薑維,王平,王睿奉命前往南陽,匯合諸葛喬,與陸遜配合作戰,迎戰司馬懿,接受陸遜的調遣,趙雲,龐德部東進虎牢關,配合張飛對付曹真……
夏侯霸離開洛陽,化妝東行,他份作流民,雜在百姓之間,結果因為身體強健,竟在半路上被抓了壯丁,修了十幾天的城牆,後來好不容易才找機會逃出,這下子他不敢隨意行動。白天藏在山林草野之間,晚上下班才敢東行,渴了餓了,有時就偷,有時就搶,偷不到搶不到,就忍。有的時候,他甚至以腐屍和老鼠為食。
他從來不知道,自己居然這麽能吃苦,這麽能禁餓。每當這時,他就更恨司馬懿,若不是他的那個狗屁計策,讓自己做伏兵誘敵,自己怎麽會被季漢擒住?他怎麽會吃這麽多若,他不是季漢地細作又是什麽?哪怕就這一點來說,他也該死!
司是,他也知道,司馬家根深葉茂,沒有真憑實據,隻怕搬不倒他。更何況郭太後的家族還在幫著他,難道自己能對陛下說,自己是聽到季漢兩個小兵聊天,這才茅塞頓開,發覺司馬懿是季漢細作,來奪大魏江山麽?這樣說,雖然自己是皇親國戚,也會被罵出去的。就算是司馬懿在此疆用兵不當,在洛陽速敗於敵手,沒有直接證據,那也無法證明他的罪過啊。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陛下對自己的生母之死,應該有所覺察,在北疆時,與曹肇在一起,曾聽曹肇隱約顯露過對郭後的不滿,曹肇那可是陛下最親近的人啊,他對郭後不滿,肯定是陛下對郭後也不滿,陛下下心地仁慈,事母至孝,母親死的不明不白,原來是太子時也就罷了,此時當了皇帝,若是掌握了真相,能不報仇?
可是,陛下事母再教,他現在是皇帝,著眼點是天下,眼下天下大亂,大工業魏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他會不人有采取措施對付司馬懿決心呢?若是陛下為了顧全大局,認為動不得司馬氏,或是認為還不到動司馬氏時候,自己跳出去,豈不是自找苦吃?
不論如何,你害了我,你毛了北疆又送出了洛陽,我也要想辦法殺了你,為大魏除害,為我報仇!
對了,自己何不北進,去可內抽曹真大都督,或許隻有他,才有實力對抗司馬懿吧……
司馬懿萬萬想不到,在北疆之戰中,萬不得已被他當成棄子丟掉的夏侯霸已將他視為平生大敵,要殺他解恨。但是他卻知道一件事,眼下的形勢對他實在太不利了。
諸葛亮給他的信件中,第一條就說,他將在七天內攻破洛陽,然後對外說,是司馬懿將洛陽讓給的季漢,使他在曹魏難以立足。
他不信,結果,根本就沒有用七天,諸葛亮就把洛陽拿了下來。若不是自己跑得快,應變得體,隻怕早就留在洛陽成了戰俘,這樣的慘敗之下,這個謠哪裏還用季漢來造,眼下謠言早就滿天飛了,什麽說主將無能,累死三軍的;什麽說內外勾結,出賣京都的;還有人說他用洛陽來換司馬昭的活命,可發現司馬昭沒有回來,他們轉而又說,這恰恰證明了,司馬昭就是季漢的細作,他回季漢給司馬懿安排去了。
司馬懿遇到過無數的失敗,但從沒有一次失敗如這次這樣慘;司馬懿也遇到過無數的困境,但從沒有一次困境如這次這樣險。
在逃離險境時,隊伍還好帶,可是當漢軍不見了之後,被連續行軍拖垮的魏軍對他已經沒有好臉色了,甚而至於,有人敢當麵把那咱輕視的眼神表露出來。
司馬懿想,他需要一場勝利,隻廖若晨星10打有勝利,才能挽救這支隊伍,才能挽救自己。
“大都督若救自保,向東吳開刀可也!”
司馬懿不由又想起信中的內容。
‘這個妖人!“他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