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修接過郭嘉遞來的軍報,一抹喜色從眼中閃過,不過很快又消失了,隻剩下淡淡的慍怒。他將軍報扔在案上,哼了一聲:“麹義是怎麽回事?”


    郭嘉苦笑,劉和見老爹心情不對,連忙撿起軍報看了一下。軍報上是夏育寫來的,說是他們在高陽亭突襲了蹋頓和彌加,經過一夜惡戰,重創這兩萬胡族騎兵,目前正在派人追殺逃竄的蹋頓、彌加二人雲雲。


    “阿爹,這不是很好嗎?”劉和不解的看著父親。一萬人打敗了兩萬人,截斷了袁紹的退路,這麽大的功勞,父親怎麽還不滿意,而且讓他不高興的是麹義,卻不是寫軍報來的夏育,這讓劉和有些糊塗。


    “麹義貪功,不恤士卒。”郭嘉低聲解釋道:“你看這封軍報中,一點也沒提衛將軍的行動。這種戰事,最穩妥的法子,應該是與衛將軍聯手,那樣傷亡會少得多。”


    劉和恍然大悟,她重新看了一遍軍報,果然這中間沒有提到傷亡的數據,但是既然是以少擊多,又是一夜惡戰,而不是一擊即潰,傷亡肯定不會小,否則夏育肯定會把數字寫上去。夏育寫這封軍報的時候已經是戰後一天,傷亡數字肯定已經統計完畢,之所以不寫,應該就是怕劉修不高興,要等抓到蹋頓、彌加這兩個頭領再說。


    “將士爭功,總比怯戰的好。”虞翻一手提著茶壺,一手托著兩隻青瓷杯走了進來,站在劉和身後瞟了一眼軍報,若無其事的說道:“將軍,鮮卑人、烏桓人都是天生的騎士,要不然袁紹也不會把這麽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現在我軍一戰而殲滅之,而且是以少勝多,足以打擊袁軍的士氣,就算多死幾個人,也是值得的。”


    他在劉修對麵坐定,放下茶杯,提著沉重的茶壺,卻輕若無物,手一偏,冒著熱氣的開水流出,準確的注入茶杯中,一股茶香四溢開來,讓忙了一夜的劉修精神一振。虞翻看著翻滾的茶葉,淡淡的說道:“麹義立了這麽大的功,卻不敢具名,想必是已經知道將軍會不高興,心裏知錯了。將軍,當此用人之計,不宜傷了將士們的心啊。”


    劉修無奈的哼了一聲,端起茶杯,嗅著茶杯,吹去漂浮的茶葉。“你給他們寫封嘉獎令。”


    “喏。”虞翻應了。旁邊的孟達立刻收拾好了筆墨,讓出了正位。雖然虞翻新來,可是孟達很機靈,他看得出虞翻才高,劉修對虞翻另眼相看,是以他雖然資曆比虞翻深,卻很自覺的放低了姿態。


    虞翻喝了兩口茶,坐到孟達讓出的案前,從孟達手中接過蘸飽了墨的筆,手不停揮,文不加點,一揮而就。擱下筆,他自己先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給孟達使了個眼色。孟達心裏不爽,臉上卻笑容滿麵的雙手接過來,小心的拿到劉修麵前。


    劉修一邊喝著茶,一邊斜著眼睛瞟了一眼,不由得暗自歎了一聲。虞翻這麽狂自然有他狂的資本,這封嘉獎令寫得既讓人熱血沸騰,又心生警惕,想必夏育等人看了之後會了解他此刻的心情,不會再做出同樣的事。


    “就這麽發出去吧。”


    “喏。”孟達立刻安排人抄寫存檔,以最快的速度把公文發出去。


    虞翻施施然的起身,回到劉修麵前坐下,提起茶壺給劉修續了點水,然後雙手捧著茶杯,輕聲笑了笑:“將軍,袁紹後路已斷,如果他還不死心,必然會以最快的速度發起攻擊,否則,他就會以最快的速度退兵,我們當做好準備才是。”


    劉修不動聲色的看著虞翻,他當然知道會有這兩個結果。袁紹雖然有些計緩,雖然有些多謀寡斷,但卻不是輕易肯投降的人。現在已經把他逼到了絕路上,袁紹會選擇哪一種方案,他心裏也沒數,不過他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袁紹前進,那就在汝陽一帶與他決戰,用準備好的殺器打得他頭破血流,如果要退,那就由曹艸來截他的後路,自己再趕上去合圍,總之一句話,他決定不了袁紹的選擇,但是他有把握讓袁紹的任何一個選擇都沒什麽好結果。


    對這場決戰來說,最有可能發生變化的階段已經過去,如果袁紹一開始就不顧一切的長驅直入,那他除了和袁紹硬碰硬之外,還真沒什麽好辦法。現在袁紹一拖再拖,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把自己逼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他還有什麽好擔心的。


    “將軍,目前還遠遠沒有到萬無一失的地步啊。”虞翻眉頭輕蹙,直言不諱的提醒道:“將軍不要忘了,我們的身後還有合肥這樣的大城沒有拿下,廣陵還有近三萬的袁軍,一旦他們殺入戰場,我們的包圍圈很容易就會被打破。”


    劉修愣了一下。虞翻提醒的這兩點,他並不是不知道,隻是到目前為止,廣陵的三萬袁軍也好,合肥、六安等城裏的袁軍也罷,都遠離戰場,最近的也在五百裏之外,他也對那部分人保持了足夠的警惕,一旦他們有什麽行動,他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應該不會出什麽問題吧。


    不過虞翻隨後的一句話讓劉修如夢初醒:“將軍,他們不來,如果袁紹去呢?”


    劉修愣了半晌,隨即坐了起來,急聲道:“奉孝,立即召集軍謀團,分析一下仲翔說的這種可能。”


    郭嘉也明白過來了,他們不自然的陷入了一個思維誤區,那就是袁紹要麽進攻平輿,要麽退回冀州,其他的可能幾乎不存在,所以他們一直保持著對廣陵三萬袁軍的監視,在他們有異常舉動之前,沒有做進一步的防範。現在虞翻的話提醒了他們,如果袁紹既不攻擊平輿,也不退回冀州,而是折向東南,和那三萬袁軍匯合呢?曹艸的主力都已經趕到濟陰去堵袁紹的後路了,梁沛之間空虛,又無險可守,如果袁紹揮師東進,形勢將會產生大逆轉。


    軍謀團立刻忙碌起來。劉修雖然沒有起身,可是神色之間已經有些不安,他意識到自己最近走得太順了,不經意間已經成了驕兵。哀兵必勝,驕兵卻是必敗的。


    軍謀團還沒有給出一個詳細的分析報告,最新的軍報送到,袁紹退兵了。他退兵的方向是陳留。


    劉修鬆了一口氣,看了一眼虞翻:“看來袁紹沒有你想的那麽聰明。”


    虞翻卻不以為然,沉思半晌,搖著頭:“將軍,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正如郭嘉猜測的那樣,夏育是統計的傷亡數據之後才發出軍報的,為此,他耽誤了一天時間,而這一天時間讓袁紹搶得了一個先機。


    得知兩萬胡騎被夏育和曹艸伏擊,全軍潰敗,袁紹再也無法保持他的風度,他召集眾將議事。郭圖、審配等人聽了,也是吃驚不已,兩萬胡騎居然被一口吃掉,這是什麽概念?沒有了這些胡騎的助陣,剩下的袁軍戰力大減,再麵對劉修和曹艸的合圍,他們不管是兵力還是氣勢,都嚴重居於劣勢,再不當機立斷,接下來將是一個全軍覆沒的結果。


    撤!幾乎沒有任何異議,這個基本方案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但是在怎麽撤這個問題上,大家有了分歧。郭圖的建議是以最快的速度原路撤回,爭取在劉修趕上之前擊敗曹艸。目前袁紹還有五萬多大軍,劉修的兵力雖然略少,但是他的實力強悍,這裏又是他選定的地形,不宜與他決戰。相比之下,曹艸雖然也有五萬左右,實力相近,但他的身後還有田豐,有田豐的接應,擊破曹艸的阻擊可能姓較大。隻要突破了曹艸的阻擊,與田豐合兵一處,到時候據有濮陽至少在兗州已經踏上了一支腳,這一仗就不算完全失利,。


    但是這個建議被審配否決了。審配反問道,從這裏到陳留不過二百裏,我們就算急行軍,也不能將劉修拉下多遠,我們在前麵逃,劉修在後麵追,誰能保證士氣,誰能保證到了陳留後,還有體力和士氣與曹艸決戰,前有阻擊,後有追擊,不崩潰就算不錯了,還想擊敗曹艸?一旦無法迅速突破,劉修再追上來,前後夾擊,我們還有活路嗎?


    郭圖啞口無言。他惱羞成怒,反問審配,那你有什麽好辦法?


    審配冷笑一聲,撫著頜下的短須:“劉修、曹艸一心想夾擊我們,我們豈能讓他們如願?曹艸從譙沛之間趕到陳留,行軍數曰,又剛剛經曆了一場惡戰,想必體力還沒有恢複過來。他想以逸待勞,我們卻要絕地求生。兵法有雲,避其實,擊其虛,我們不去陳留,我們先佯裝退往陳留,然後轉而向東,取道梁國、濟陰,雖然多繞點路,一樣可以回東郡。”


    袁紹略一思索,頓時明白了審配的意思,他打斷了還想再爭辯的郭圖,立刻下令拔營,以審配、文醜為前軍,以韓馥、顏良為後軍,大軍全部開拔,向陳留急行。審配雷厲風行,率領前軍一路狂奔,走了一天,在扶溝附近渡過沙水後,突然折向東,長驅直入梁國,在所有人反應過來之前,他已經兵臨睢陽城下。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在東漢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周並收藏混在東漢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