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師兄眼見說海瑞壞話不太容易,趕緊岔開道:“就算那海欽差真是對咱好,他官職低,又能濟得甚事?單說眼前,大家快要餓死了,他海大人也不能叫官府拿出倉裏的糧食來賑災,反而官府卻要把財主家的糧食都收走。我聽王善人的家仆說,兵丁都派到院子裏了。”
這話的驚悚效果,直把群眾的注意力吸引了。更有個人接口道:“如此說來,王善人他們,又該如何應付?那可是欽差啊,如何抗的過?”
鞏師兄做出痛心疾首的模樣說道:“誰說不是這個道理呢,那是欽差,帶著王命旗牌,王善人又如何敢違抗!他有家有業,得罪了欽差還有個好?沒法子,隻好把家裏的糧食往官府手裏送。隻是這一來,明日裏咱這些苦人兒,怕是沒的粥喝了。”
如今災民生計,全靠幾家粥棚施舍。雖然人多粥少,但終歸還是有個盼頭,隻要趕的上,就能續命。況且入了白蓮教的人,又都能得到粥喝,總歸不會死。可一聽說自明日起就沒了粥,這不等於是逼著大家去死?頓時群情洶洶,越鬧聲勢越大,連遠處早早閉眼睡覺的人都被鬧醒,紛紛加入到討論隊伍中來。
又有幾個漢子道:“娘的,這幫狗官,真不讓人活命了?”
鞏師兄道:“誰說不是呢。大家都是土裏刨食的老實人,隻要有個下力氣的地方,誰不願意平平過日子?可官府催租逼稅,大災之年也不放過,活生生逼得我們背井離鄉。如今,連這最後一絲生路,也不給咱們了!”
這話更是說到了難民們的心坎,一時之間群情激奮。但這幫人多半沒什麽文化,若要他們想什麽好辦法,還不如把他們直接宰了來的便當。左右不過是罵幾句欽差不是東西,罵幾句朝廷昏官當道。
先前想吃孩子的那邋遢漢子老陳,此時又來了精神,忽然道:“要不咱搶了那些糧行?”
鞏師兄聞聽,氣的抬腿踢了他一腳道:“城內的糧行,十家有八家掛著王記招牌,是王員外的產業。咱們吃了他這麽久的飯,卻來搶他的產業,這還是人麽?”
那老陳不敢再說,嘀咕著:“那不還有不是的麽?要不搶那些別的老財的產業,再不然搶官庫也行啊。”
鞏師兄卻沒注意這位潛在的流氓革///命///家,自顧道:“大家隻這樣閑罵,又能濟什麽事?若真想活命的,我這裏倒有個主意,隻是不知道你們敢是不敢?”
眾災民一聽,紛紛道:“如今連活路都沒有了,還有什麽不敢?隻要鞏師兄一句話,水裏水裏去,火裏火裏去。”
鞏師兄也看的明白,這些人是餓的急了,自然膽子大。當下道:“卻也不用這麽個說法,咱們是老百姓,水啊火啊的,跟咱沒什麽相幹。我隻說這欽差既然是朝廷派來的,也得顧著咱老百姓的死活,明日一早,咱就到欽差行轅門前去請願,讓欽差發米發錢,賑濟咱們。自古道人多勢眾,人一多,欽差自然也就知道咱山東的爺們不是好欺的,也就不敢把朝廷的錢糧黑到他自己的腰包裏。況且如今又不是沒糧,德州、臨清有的是糧食,這些糧食還不是從咱們窮苦人的手裏刮來的,現在大災了,拿來救濟咱們,有何不可?隻要咱鬧的夠凶,他們就得把那的糧食運到濟南來,到時候大家到明年都不用餓肚皮。”
災民聞聽,也覺得有道理。更有人道:“我們也沒這麽貪心,隻要把眼前熬過去,明年能種了田地,也就不怕挨餓。”
鞏師兄見上麵交代的事已經辦成,心頭大感快慰。他也知道明日的事一發,到時候動起刀槍,這裏的人十成中怕是連一成也活不下來。瞅瞅姓杜的娘子,還在懷抱著嬰兒,輕聲哄著。鞏師兄不禁歎息一聲,扭頭走去。
次日清晨,嚴鴻還沒起床,就被身旁的孫月蓉推醒。他迷迷糊糊起來,卻聽到行轅外麵,隱約的喧嘩之聲,一浪高過一浪,似是在喊叫什麽。孫月蓉久在綠林,警醒過人,當下起身抄刀道:“聽這聲音,怕不下一兩萬人,難道是鬧了民變?也不用怕,我一人一刀,也保你出去。”
待等嚴鴻出了屋子,奚童已經迎上來道:“回大少,如今這行轅外麵,已被無數災民圍了。大少還請保重身體,不要出去。奚童在此,豁出命不要,也保得大少平安。”
嚴鴻看得明白,奚童這小子,平時隻要看自己和妹子滾床就不順眼。可要是自己有了生命危險時,這小子也絕對會把保住自己的命當做第一要務。再聯想到寶蟾對他的恩惠,想必這小子是寶蟾姐的鐵杆嫡係,有這種表現也不奇怪。
他哈哈一笑道:“奚童放心,你家大少沒這麽容易死,你寶蟾姐也沒那麽容易守寡。待我去看看怎麽回事。你吩咐王霆他們,去把少爺準備那幾箱子法寶拿來,有那個玩意,估計能鎮的住場子。”
又走了兩步,卻看田盼兒帶著寶兒也在候著。盼兒給他畢恭畢敬行了個禮道:“大老爺,您……您老人家多保重。”怯生生說完這句,臉上已是緋紅,躬身退下。
寶兒卻鬧著道:“爹爹,外麵什麽吵,我怕。”嚴鴻摸摸她的頭道:“寶兒別怕,你跟你娘好好待著,別亂跑。”
這小丫頭自來行轅之後,也不知怎麽的,就管嚴鴻叫起爹來。這事兒原本不太對勁,但嚴鴻自個倒不在乎。他如今尚無子息,看寶兒這丫頭雖然瘦小,長得可真端正,而且嘴巴也甜。再則自己如果真的準備把田盼兒收為妾室,那這個拖油瓶丫頭就當閨女養也沒什麽不可以的,三國時候人家操哥最愛人妻,拖油瓶兒子都是有一個養一個的。至於說到禮法規矩,寶兒是女孩,反正早晚都是別家的人,嚴府也不會太在意。
嚴鴻一路到了王宅的大門處,卻見海瑞冠帶整齊,已經肅立在那,身旁李鯤鵬持劍侍衛。隻是門口的錦衣衛卻不敢開門放人出去,相反把三道門閂放下,防備難民衝門。
此時到了門口,外麵呼喊之聲聽的略真切,隻聽外麵一聲聲喊著:“欽差大人請速速開倉放米,給我們一條活路。王善人的粥棚開不下去,官府就要管我們飯吃!”
諸如此類的言語,一浪高過一浪,間或還有人拿了東西亂丟,砸的大門亂響。門後麵的錦衣衛,人人麵帶怒色,隻是未得欽差命令,不敢上牆去還擊。
嚴鴻聽到外麵的嘈雜,也有些緊張。但他畢竟在紹興府也經曆過這種群體性事件,加上從穿越前做保險得來的經驗教訓,知道這種時候,越是怕事回避,越沒法解決問題,倒不如迎難而上。因此他吩咐一聲:“取梯子來,待我上牆一觀。”
前門警戒的邵安忙道:“長官使不得,外麵聚眾不下數萬,裏麵魚龍混雜,長官到牆頭,小心受了暗算。我已吩咐下去,叫弟兄們取了弩箭鳥槍來,看誰敢放肆,便當亂黨斃了!”
正說著,果見一隊錦衣衛,帶著鳥銃、弓弩,扛著幾架梯子過來。嚴鴻忙道:“休得亂來。這外麵的難民,多數是被裹挾,你要隨便開槍放箭,豈不是反而激怒了他們?就打死一百個,一千個,又有何用?任何人不許開槍放箭!且等取法寶來。”
邵安這會兒相當緊張。當初在紹興之時,那情形也是危險,但比起今天卻要好上許多。那會兒麵對的好歹是有家有室的城鎮百姓,鼓噪的多,動手的少,所以聖旨一來,立刻就散了。如今麵對的可是災民,他們原本已經赤條條隻剩這一條命,簡直就是一個火藥桶,一個火星上去就能引起爆炸。曆來大災起時,災民衝擊官府,哄搶官倉的事屢見不鮮,倒黴的官吏被打死的也不在少數。如今不讓開槍放箭,卻又該當如何應對?
邵安等人也知道嚴鴻這一路上帶了幾個大箱子,隻說是法寶。眾人哪個會信他有什麽法寶,可如今眼見群情洶洶,隻怕一個處置不當,真會激起民變,到那時自己被打死是小,嚴鴻可出不得危險。
此時見劉連帶著十餘個民夫,抬了大箱子過來。打開蓋子,裏麵一個個鐵製之物,形製頗似頭盔,下麵多了一個握把,眾人彼此相視,全不知這是什麽玩意,幹什麽用的。
這時有一個錦衣衛小旗來報:“稟欽差,這宅院院牆甚大,外麵的難民雖然大多聚集在前門,卻也有不少在各處圍牆外待著。西邊院牆已經有人試圖攀爬了。王總旗雖然分派了三十名弟兄散布在四麵牆上護衛,但是怕人少不敷用。幸虧雲初起先生一再要求,帶了十名校尉往來巡邏,看哪處吃緊便去協防,如今刁民們總算還沒衝進來。但各處已是防不勝防。還請戶侯速速決策。”
嚴鴻點頭道:“若不快快把這些災民彈壓住,事情卻是麻煩。”說罷讓人架起梯子,自己抓起一個土喇叭,攀著牆頭,將腦袋露出半個在外麵,瞥了一眼。但見外麵人山人海,比當初紹興聚集之人,何止多了數倍。前排看來,這些人多半都是衣衫襤褸,麵有菜色,帶著一股求生的哀怨和憤懣神色。盡管多數有氣無力,可數萬人雜亂喝呼,那聲音還是匯成一股海浪般的亂流,滾滾籠罩而來。
嚴鴻舉起喇叭,一邊向下麵的眾人示意,一邊把喇叭口伸出牆外,高聲喊道:“外麵的人聽著!本欽差與你們分說清楚,不可在此聒噪,有話慢慢說。”(未完待續。)
這話的驚悚效果,直把群眾的注意力吸引了。更有個人接口道:“如此說來,王善人他們,又該如何應付?那可是欽差啊,如何抗的過?”
鞏師兄做出痛心疾首的模樣說道:“誰說不是這個道理呢,那是欽差,帶著王命旗牌,王善人又如何敢違抗!他有家有業,得罪了欽差還有個好?沒法子,隻好把家裏的糧食往官府手裏送。隻是這一來,明日裏咱這些苦人兒,怕是沒的粥喝了。”
如今災民生計,全靠幾家粥棚施舍。雖然人多粥少,但終歸還是有個盼頭,隻要趕的上,就能續命。況且入了白蓮教的人,又都能得到粥喝,總歸不會死。可一聽說自明日起就沒了粥,這不等於是逼著大家去死?頓時群情洶洶,越鬧聲勢越大,連遠處早早閉眼睡覺的人都被鬧醒,紛紛加入到討論隊伍中來。
又有幾個漢子道:“娘的,這幫狗官,真不讓人活命了?”
鞏師兄道:“誰說不是呢。大家都是土裏刨食的老實人,隻要有個下力氣的地方,誰不願意平平過日子?可官府催租逼稅,大災之年也不放過,活生生逼得我們背井離鄉。如今,連這最後一絲生路,也不給咱們了!”
這話更是說到了難民們的心坎,一時之間群情激奮。但這幫人多半沒什麽文化,若要他們想什麽好辦法,還不如把他們直接宰了來的便當。左右不過是罵幾句欽差不是東西,罵幾句朝廷昏官當道。
先前想吃孩子的那邋遢漢子老陳,此時又來了精神,忽然道:“要不咱搶了那些糧行?”
鞏師兄聞聽,氣的抬腿踢了他一腳道:“城內的糧行,十家有八家掛著王記招牌,是王員外的產業。咱們吃了他這麽久的飯,卻來搶他的產業,這還是人麽?”
那老陳不敢再說,嘀咕著:“那不還有不是的麽?要不搶那些別的老財的產業,再不然搶官庫也行啊。”
鞏師兄卻沒注意這位潛在的流氓革///命///家,自顧道:“大家隻這樣閑罵,又能濟什麽事?若真想活命的,我這裏倒有個主意,隻是不知道你們敢是不敢?”
眾災民一聽,紛紛道:“如今連活路都沒有了,還有什麽不敢?隻要鞏師兄一句話,水裏水裏去,火裏火裏去。”
鞏師兄也看的明白,這些人是餓的急了,自然膽子大。當下道:“卻也不用這麽個說法,咱們是老百姓,水啊火啊的,跟咱沒什麽相幹。我隻說這欽差既然是朝廷派來的,也得顧著咱老百姓的死活,明日一早,咱就到欽差行轅門前去請願,讓欽差發米發錢,賑濟咱們。自古道人多勢眾,人一多,欽差自然也就知道咱山東的爺們不是好欺的,也就不敢把朝廷的錢糧黑到他自己的腰包裏。況且如今又不是沒糧,德州、臨清有的是糧食,這些糧食還不是從咱們窮苦人的手裏刮來的,現在大災了,拿來救濟咱們,有何不可?隻要咱鬧的夠凶,他們就得把那的糧食運到濟南來,到時候大家到明年都不用餓肚皮。”
災民聞聽,也覺得有道理。更有人道:“我們也沒這麽貪心,隻要把眼前熬過去,明年能種了田地,也就不怕挨餓。”
鞏師兄見上麵交代的事已經辦成,心頭大感快慰。他也知道明日的事一發,到時候動起刀槍,這裏的人十成中怕是連一成也活不下來。瞅瞅姓杜的娘子,還在懷抱著嬰兒,輕聲哄著。鞏師兄不禁歎息一聲,扭頭走去。
次日清晨,嚴鴻還沒起床,就被身旁的孫月蓉推醒。他迷迷糊糊起來,卻聽到行轅外麵,隱約的喧嘩之聲,一浪高過一浪,似是在喊叫什麽。孫月蓉久在綠林,警醒過人,當下起身抄刀道:“聽這聲音,怕不下一兩萬人,難道是鬧了民變?也不用怕,我一人一刀,也保你出去。”
待等嚴鴻出了屋子,奚童已經迎上來道:“回大少,如今這行轅外麵,已被無數災民圍了。大少還請保重身體,不要出去。奚童在此,豁出命不要,也保得大少平安。”
嚴鴻看得明白,奚童這小子,平時隻要看自己和妹子滾床就不順眼。可要是自己有了生命危險時,這小子也絕對會把保住自己的命當做第一要務。再聯想到寶蟾對他的恩惠,想必這小子是寶蟾姐的鐵杆嫡係,有這種表現也不奇怪。
他哈哈一笑道:“奚童放心,你家大少沒這麽容易死,你寶蟾姐也沒那麽容易守寡。待我去看看怎麽回事。你吩咐王霆他們,去把少爺準備那幾箱子法寶拿來,有那個玩意,估計能鎮的住場子。”
又走了兩步,卻看田盼兒帶著寶兒也在候著。盼兒給他畢恭畢敬行了個禮道:“大老爺,您……您老人家多保重。”怯生生說完這句,臉上已是緋紅,躬身退下。
寶兒卻鬧著道:“爹爹,外麵什麽吵,我怕。”嚴鴻摸摸她的頭道:“寶兒別怕,你跟你娘好好待著,別亂跑。”
這小丫頭自來行轅之後,也不知怎麽的,就管嚴鴻叫起爹來。這事兒原本不太對勁,但嚴鴻自個倒不在乎。他如今尚無子息,看寶兒這丫頭雖然瘦小,長得可真端正,而且嘴巴也甜。再則自己如果真的準備把田盼兒收為妾室,那這個拖油瓶丫頭就當閨女養也沒什麽不可以的,三國時候人家操哥最愛人妻,拖油瓶兒子都是有一個養一個的。至於說到禮法規矩,寶兒是女孩,反正早晚都是別家的人,嚴府也不會太在意。
嚴鴻一路到了王宅的大門處,卻見海瑞冠帶整齊,已經肅立在那,身旁李鯤鵬持劍侍衛。隻是門口的錦衣衛卻不敢開門放人出去,相反把三道門閂放下,防備難民衝門。
此時到了門口,外麵呼喊之聲聽的略真切,隻聽外麵一聲聲喊著:“欽差大人請速速開倉放米,給我們一條活路。王善人的粥棚開不下去,官府就要管我們飯吃!”
諸如此類的言語,一浪高過一浪,間或還有人拿了東西亂丟,砸的大門亂響。門後麵的錦衣衛,人人麵帶怒色,隻是未得欽差命令,不敢上牆去還擊。
嚴鴻聽到外麵的嘈雜,也有些緊張。但他畢竟在紹興府也經曆過這種群體性事件,加上從穿越前做保險得來的經驗教訓,知道這種時候,越是怕事回避,越沒法解決問題,倒不如迎難而上。因此他吩咐一聲:“取梯子來,待我上牆一觀。”
前門警戒的邵安忙道:“長官使不得,外麵聚眾不下數萬,裏麵魚龍混雜,長官到牆頭,小心受了暗算。我已吩咐下去,叫弟兄們取了弩箭鳥槍來,看誰敢放肆,便當亂黨斃了!”
正說著,果見一隊錦衣衛,帶著鳥銃、弓弩,扛著幾架梯子過來。嚴鴻忙道:“休得亂來。這外麵的難民,多數是被裹挾,你要隨便開槍放箭,豈不是反而激怒了他們?就打死一百個,一千個,又有何用?任何人不許開槍放箭!且等取法寶來。”
邵安這會兒相當緊張。當初在紹興之時,那情形也是危險,但比起今天卻要好上許多。那會兒麵對的好歹是有家有室的城鎮百姓,鼓噪的多,動手的少,所以聖旨一來,立刻就散了。如今麵對的可是災民,他們原本已經赤條條隻剩這一條命,簡直就是一個火藥桶,一個火星上去就能引起爆炸。曆來大災起時,災民衝擊官府,哄搶官倉的事屢見不鮮,倒黴的官吏被打死的也不在少數。如今不讓開槍放箭,卻又該當如何應對?
邵安等人也知道嚴鴻這一路上帶了幾個大箱子,隻說是法寶。眾人哪個會信他有什麽法寶,可如今眼見群情洶洶,隻怕一個處置不當,真會激起民變,到那時自己被打死是小,嚴鴻可出不得危險。
此時見劉連帶著十餘個民夫,抬了大箱子過來。打開蓋子,裏麵一個個鐵製之物,形製頗似頭盔,下麵多了一個握把,眾人彼此相視,全不知這是什麽玩意,幹什麽用的。
這時有一個錦衣衛小旗來報:“稟欽差,這宅院院牆甚大,外麵的難民雖然大多聚集在前門,卻也有不少在各處圍牆外待著。西邊院牆已經有人試圖攀爬了。王總旗雖然分派了三十名弟兄散布在四麵牆上護衛,但是怕人少不敷用。幸虧雲初起先生一再要求,帶了十名校尉往來巡邏,看哪處吃緊便去協防,如今刁民們總算還沒衝進來。但各處已是防不勝防。還請戶侯速速決策。”
嚴鴻點頭道:“若不快快把這些災民彈壓住,事情卻是麻煩。”說罷讓人架起梯子,自己抓起一個土喇叭,攀著牆頭,將腦袋露出半個在外麵,瞥了一眼。但見外麵人山人海,比當初紹興聚集之人,何止多了數倍。前排看來,這些人多半都是衣衫襤褸,麵有菜色,帶著一股求生的哀怨和憤懣神色。盡管多數有氣無力,可數萬人雜亂喝呼,那聲音還是匯成一股海浪般的亂流,滾滾籠罩而來。
嚴鴻舉起喇叭,一邊向下麵的眾人示意,一邊把喇叭口伸出牆外,高聲喊道:“外麵的人聽著!本欽差與你們分說清楚,不可在此聒噪,有話慢慢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