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詞,鞏師兄卻是早已經背的滾瓜爛熟,深得百姓之心。鞏師兄這一問,隨行的代表中幾個白蓮教徒也跟著應和,而混跡在難民隊伍裏的白蓮教鐵杆紛紛叫嚷“對,對!”帶動數萬百姓,一起發出雷鳴般的吼聲,震得牆頭上眾人耳朵裏一片嘈雜。
嚴鴻也知對方這話裏話外,煽動著百姓的不滿情緒,又吃定了自己手中無米,隻要自己用什麽言辭推辭,他便要咬緊了要吃要喝。人群喊聲越來越大,眼瞅著情緒又要失控了。
好在手中有法寶,當下舉著喇叭,大聲喊道:“說得好!民以食為天,老百姓長了嘴巴,當然要吃飯!本欽差既然奉旨到此,自然要管大家飯吃!但是這糧食總不能屯在這欽差行轅裏吧?”
嚴鴻這幾句話一出來,聲音滾滾,先壓製住了前排的鼓噪。老百姓雖然沒啥知識,卻也懂道理。一聽欽差沒有出聲嗬斥他們,而是順著說就該吃飯,又承諾管他們吃飯,那一股子逆反的勁頭自然先泄了三分,也不張嘴亂喊了。
更有的改去製止身邊的人:“都別嚷嚷,聽欽差說啥理!”前排聲音一小,嚴鴻的喇叭傳得更遠,這麽著,很快黑壓壓的數萬人,大多數都停止了鼓噪。隻有少數人還在發出喧囂,但嚷了一陣發現身邊沒人跟隨,也都沒趣的閉嘴了。
本來按白蓮教的想法,就是不能讓這欽差說話,隻要對方張嘴,自己這邊就發聲喊叫,打噓破壞。想那欽差年紀既輕,為人又驕狂,必然受不得撩撥。隻要喊一聲打,那後麵的事就好辦了。
不想嚴鴻手中那個狀如頭盔的玩意實在太過討厭,饒是這好些白蓮教徒都練過功夫,中氣頗足,卻也喊不過那東西。眼看百姓被嚴鴻的話說得靜了下來,自己人如果搗亂破壞太明顯,露了痕跡,就失了民心,還如何造反?這事隻能做的不顯山不露水,才為上策。
因此,另一名白蓮教的黎師兄上前道:“我說欽差大老爺,我等雖然沒什麽見識,可好歹也被官府欺的次數多了,不這麽容易上當。你們官老爺最擅長的就是一個拖,一個推。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等到把我們餓死大半,你們就憑空省下了大筆銀錢米糧,是也不是?你這到底幾時能給我們飯吃,今天咱就要一個章程。”
這黎師兄態度囂張,言語間全無半點對官長的尊敬之意,院子裏的錦衣衛聽著眉毛上挑,幾乎就要喝罵起來。倒是劉連、邵安等人跟隨嚴鴻也有一段時日,知道這位爺台,素來是個不肯吃虧的主,若是他不肯當麵發作,必是有不能發作的理由,便指點士兵們強壓怒火。
隻見嚴鴻依舊是舉著喇叭,不急不慢,大聲喊道:“鄉親們且聽我說,哪個王八羔子才想故意拖延時間,餓死大家。欽差隊伍前天才到濟南,昨天便已經召集各位員外,商量賑濟的法子。須知朝廷放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這事需要分幾步走,一是官府出錢,從幾位員外那裏買米,然後低價平糶給大家,二是發銀子賑濟窮人,三是給米熬粥,以保證大家不管多窮,都有糧食填肚子。這三件事,哪件也離不開本欽差操辦,你們卻把我的行轅圍了,我出不去,卻又如何操辦法?”
嚴鴻大喇叭聲聲如雷,也不講那些之乎者也的套話,說的都是大白話,聽起來反而可信。前麵十多個代表中,那幾個老人非是白蓮一黨,聽嚴鴻說話有道理,便紛紛點頭。
那黎師兄眼看不對,忙道:“欽差大老爺,話可不能這麽說。你們想把糧食全收到官府裏,到時候不放出來,我們怎麽辦?連一口稀粥都沒得喝了!這樣吧老爺,你若說想要操辦,那我們可以放你出去。或是你需要哪個官,我們就去請哪位大老爺過來。可是要讓我們撤了圍,你回頭卻還是今推明,明推後,幾時是個了?老少爺們,這個圍咱可是撤不得。欽差,你就可憐可憐我們,給點糧食救命吧!”
嚴鴻見這廝胡攪蠻纏,這才把眉毛一豎,口氣中帶上了三分嚴厲:“本官奉了萬歲爺的欽命,來此放賑,就是要救濟南百萬鄉親的命!本官昨日召集各位財主,也是想勸各位財主,一邊賣糧給官府,讓官府低價出糶,一麵多出些糧食來熬粥救濟。卻不知是哪個說我們要把糧食收起來不放,敢出來對質麽?”
他這話義正詞嚴,說得卻是擲地有聲。那黎師兄一時語塞。嚴鴻又冷笑道:“再說,本欽差救命,救的是那些無衣無食,饑寒交迫的難民。這位老鄉啊,我看你,紅光滿麵,中氣十足,實在看不出像是餓了幾天的人啊。也難怪你有力氣嫌這嫌那,挑三揀四。你身後那些鄉親可不成啊,我看大多已經餓的沒了力氣,全等著本欽差辦事,發下糧食才好救命。各位鄉親啊,你們有跟我纏這兒磨牙的時光,還不如早些幫我調來糧食救人,才是正經。”
他最後這幾句話,故意避開了和這幾個帶頭人的糾纏,隻是向著那圍著行轅請願的百姓說話。他這大喇叭聲音傳的遠,本來災民是四麵圍困官邸以造聲勢,一聽到欽差這說話,並非不肯放糧,頓時原本的敵愾之心也就泄了三分。
雖然有白蓮教中的人,想要約束住大家,怎奈災民人數遠多於鐵杆白蓮教徒,而新入教的人,對於無生老母的崇拜信仰顯然抵不過腹內饑餓,不肯聽令。於是原本的黑壓壓圍困之勢,現在是交頭接耳,自相混亂。還有人高喊:“好欽差,快快放糧吧。我等即刻撤圍。”
再聽嚴鴻說的句句不離糧食,眾災民不住紛紛點頭。更有幾個大膽的災民跑上前幾步,對黎師兄道:“黎師兄,我覺得欽差大老爺說的有道理。咱有時間在這費口舌,還不如先自回去,等欽差給咱們放賑。”
還有人心中暗想:這欽差說的有道理,我等餓的麵黃肌瘦,那米粥終究不能吃飽,生龍活虎的漢子都沒了氣力。怎麽這些白蓮教的師兄各個紅光滿麵?難不成那符水法決真能當飯吃?可我們喝了符水卻也沒半點用處啊。
眼看民心渙散,白蓮教的幾位師兄除了暗恨這些百姓有組織無紀律之外,隻得強自說道:“鄉親不要被他騙了!咱這撤了圍之後,欽差他得了空閑,即刻調兵來拿人!到時候刀斧齊施,怕不把咱殺個人頭滾滾?那嚴嵩就是朝中一等的大奸臣,他的孫子能好到哪去?”
此時在災民隊伍裏便有人應和道:“不錯,那嚴嵩乃是朝中頭號的奸黨,咱們百姓吃不上飯,便都是他害的。想當初他害過夏閣老,害過楊司官,咱豈能信他家裏人說的話?這山東的官吏如狼似虎,催租逼稅,抓人搶牲口,禍害了多少家人!像這樣的賊子,又有什麽資格來當欽差?”說話之間,便有人朝牆上的嚴鴻丟起石頭來。
大多數百姓對於什麽夏閣老,什麽楊司官,都表示不知道是什麽東西,跟我們有什麽相幹。但聽到白蓮教說起當初被貪官汙吏害得家破人亡的慘象,許多人卻也動心。雖然大多數人不會去拿石頭丟朝廷欽差,害怕那可是要抄家滅門的大罪。但是也有些青壯年跟著呐喊鼓噪起來。
眼看石頭飛來,嚴鴻身邊之人,皆持盾牌侍衛,便以盾牌去擋。那幾塊碎石,卻是萬難傷人。隻是這些丟石頭的人,手上勁力也都不弱。本來距離甚遠,但仍能打到牆上,而且格擋之下,竟然發覺有幾塊石頭力道頗強。真若是打上,那不光是頭破血流之險,甚至會送命的。牆上護衛的都是練家子,便知發射之人必是深通技擊之術,這石頭根本就是蓄意害人。
孫月蓉柳眉一豎,便要喊一聲“拿刺客”,嚴鴻一扯她胳膊,小聲道:“此時不可聲張,否則就中了反賊奸計。”這時眼看有人丟石頭,場麵再度失控。一些漢子一邊嚷嚷,一邊往前逼近,扔的石頭勁力也越來越大。還有些青壯年開始低頭彎腰撿石頭。扔過來的石頭越來越密,嚴鴻等人雖有盾牌護身,也都隻得低頭到牆後麵躲避。
就在危急關頭,卻聽海瑞高聲喝道:“我乃是朝廷欽點副使海瑞,王命旗牌在此,哪個敢造次!”說罷,一甩袍袖,扶著梯子大步上了,用駕官指頭朝下麵一指:“誰敢亂丟石頭,莫非要害十萬鄉親的性命!”
嚴鴻一見,嚇了一大跳。這個爺可是個不怕死的主,不像自己這般惜命。萬一一個不小心,真被暗器打死,可就是大事。卻看早有李鯤鵬飛身過去,手持一麵盾牌護衛。嚴鴻又吩咐手下人仔細著護住海瑞。
海瑞倒是全不在乎,當真有諸邪辟易的派頭。說也奇怪,他那瘦身子在牆頭上一出來,前排的百姓頓時安靜了許多。原本嚷嚷的,撿石頭的,很多都停了手。(未完待續。)
嚴鴻也知對方這話裏話外,煽動著百姓的不滿情緒,又吃定了自己手中無米,隻要自己用什麽言辭推辭,他便要咬緊了要吃要喝。人群喊聲越來越大,眼瞅著情緒又要失控了。
好在手中有法寶,當下舉著喇叭,大聲喊道:“說得好!民以食為天,老百姓長了嘴巴,當然要吃飯!本欽差既然奉旨到此,自然要管大家飯吃!但是這糧食總不能屯在這欽差行轅裏吧?”
嚴鴻這幾句話一出來,聲音滾滾,先壓製住了前排的鼓噪。老百姓雖然沒啥知識,卻也懂道理。一聽欽差沒有出聲嗬斥他們,而是順著說就該吃飯,又承諾管他們吃飯,那一股子逆反的勁頭自然先泄了三分,也不張嘴亂喊了。
更有的改去製止身邊的人:“都別嚷嚷,聽欽差說啥理!”前排聲音一小,嚴鴻的喇叭傳得更遠,這麽著,很快黑壓壓的數萬人,大多數都停止了鼓噪。隻有少數人還在發出喧囂,但嚷了一陣發現身邊沒人跟隨,也都沒趣的閉嘴了。
本來按白蓮教的想法,就是不能讓這欽差說話,隻要對方張嘴,自己這邊就發聲喊叫,打噓破壞。想那欽差年紀既輕,為人又驕狂,必然受不得撩撥。隻要喊一聲打,那後麵的事就好辦了。
不想嚴鴻手中那個狀如頭盔的玩意實在太過討厭,饒是這好些白蓮教徒都練過功夫,中氣頗足,卻也喊不過那東西。眼看百姓被嚴鴻的話說得靜了下來,自己人如果搗亂破壞太明顯,露了痕跡,就失了民心,還如何造反?這事隻能做的不顯山不露水,才為上策。
因此,另一名白蓮教的黎師兄上前道:“我說欽差大老爺,我等雖然沒什麽見識,可好歹也被官府欺的次數多了,不這麽容易上當。你們官老爺最擅長的就是一個拖,一個推。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等到把我們餓死大半,你們就憑空省下了大筆銀錢米糧,是也不是?你這到底幾時能給我們飯吃,今天咱就要一個章程。”
這黎師兄態度囂張,言語間全無半點對官長的尊敬之意,院子裏的錦衣衛聽著眉毛上挑,幾乎就要喝罵起來。倒是劉連、邵安等人跟隨嚴鴻也有一段時日,知道這位爺台,素來是個不肯吃虧的主,若是他不肯當麵發作,必是有不能發作的理由,便指點士兵們強壓怒火。
隻見嚴鴻依舊是舉著喇叭,不急不慢,大聲喊道:“鄉親們且聽我說,哪個王八羔子才想故意拖延時間,餓死大家。欽差隊伍前天才到濟南,昨天便已經召集各位員外,商量賑濟的法子。須知朝廷放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這事需要分幾步走,一是官府出錢,從幾位員外那裏買米,然後低價平糶給大家,二是發銀子賑濟窮人,三是給米熬粥,以保證大家不管多窮,都有糧食填肚子。這三件事,哪件也離不開本欽差操辦,你們卻把我的行轅圍了,我出不去,卻又如何操辦法?”
嚴鴻大喇叭聲聲如雷,也不講那些之乎者也的套話,說的都是大白話,聽起來反而可信。前麵十多個代表中,那幾個老人非是白蓮一黨,聽嚴鴻說話有道理,便紛紛點頭。
那黎師兄眼看不對,忙道:“欽差大老爺,話可不能這麽說。你們想把糧食全收到官府裏,到時候不放出來,我們怎麽辦?連一口稀粥都沒得喝了!這樣吧老爺,你若說想要操辦,那我們可以放你出去。或是你需要哪個官,我們就去請哪位大老爺過來。可是要讓我們撤了圍,你回頭卻還是今推明,明推後,幾時是個了?老少爺們,這個圍咱可是撤不得。欽差,你就可憐可憐我們,給點糧食救命吧!”
嚴鴻見這廝胡攪蠻纏,這才把眉毛一豎,口氣中帶上了三分嚴厲:“本官奉了萬歲爺的欽命,來此放賑,就是要救濟南百萬鄉親的命!本官昨日召集各位財主,也是想勸各位財主,一邊賣糧給官府,讓官府低價出糶,一麵多出些糧食來熬粥救濟。卻不知是哪個說我們要把糧食收起來不放,敢出來對質麽?”
他這話義正詞嚴,說得卻是擲地有聲。那黎師兄一時語塞。嚴鴻又冷笑道:“再說,本欽差救命,救的是那些無衣無食,饑寒交迫的難民。這位老鄉啊,我看你,紅光滿麵,中氣十足,實在看不出像是餓了幾天的人啊。也難怪你有力氣嫌這嫌那,挑三揀四。你身後那些鄉親可不成啊,我看大多已經餓的沒了力氣,全等著本欽差辦事,發下糧食才好救命。各位鄉親啊,你們有跟我纏這兒磨牙的時光,還不如早些幫我調來糧食救人,才是正經。”
他最後這幾句話,故意避開了和這幾個帶頭人的糾纏,隻是向著那圍著行轅請願的百姓說話。他這大喇叭聲音傳的遠,本來災民是四麵圍困官邸以造聲勢,一聽到欽差這說話,並非不肯放糧,頓時原本的敵愾之心也就泄了三分。
雖然有白蓮教中的人,想要約束住大家,怎奈災民人數遠多於鐵杆白蓮教徒,而新入教的人,對於無生老母的崇拜信仰顯然抵不過腹內饑餓,不肯聽令。於是原本的黑壓壓圍困之勢,現在是交頭接耳,自相混亂。還有人高喊:“好欽差,快快放糧吧。我等即刻撤圍。”
再聽嚴鴻說的句句不離糧食,眾災民不住紛紛點頭。更有幾個大膽的災民跑上前幾步,對黎師兄道:“黎師兄,我覺得欽差大老爺說的有道理。咱有時間在這費口舌,還不如先自回去,等欽差給咱們放賑。”
還有人心中暗想:這欽差說的有道理,我等餓的麵黃肌瘦,那米粥終究不能吃飽,生龍活虎的漢子都沒了氣力。怎麽這些白蓮教的師兄各個紅光滿麵?難不成那符水法決真能當飯吃?可我們喝了符水卻也沒半點用處啊。
眼看民心渙散,白蓮教的幾位師兄除了暗恨這些百姓有組織無紀律之外,隻得強自說道:“鄉親不要被他騙了!咱這撤了圍之後,欽差他得了空閑,即刻調兵來拿人!到時候刀斧齊施,怕不把咱殺個人頭滾滾?那嚴嵩就是朝中一等的大奸臣,他的孫子能好到哪去?”
此時在災民隊伍裏便有人應和道:“不錯,那嚴嵩乃是朝中頭號的奸黨,咱們百姓吃不上飯,便都是他害的。想當初他害過夏閣老,害過楊司官,咱豈能信他家裏人說的話?這山東的官吏如狼似虎,催租逼稅,抓人搶牲口,禍害了多少家人!像這樣的賊子,又有什麽資格來當欽差?”說話之間,便有人朝牆上的嚴鴻丟起石頭來。
大多數百姓對於什麽夏閣老,什麽楊司官,都表示不知道是什麽東西,跟我們有什麽相幹。但聽到白蓮教說起當初被貪官汙吏害得家破人亡的慘象,許多人卻也動心。雖然大多數人不會去拿石頭丟朝廷欽差,害怕那可是要抄家滅門的大罪。但是也有些青壯年跟著呐喊鼓噪起來。
眼看石頭飛來,嚴鴻身邊之人,皆持盾牌侍衛,便以盾牌去擋。那幾塊碎石,卻是萬難傷人。隻是這些丟石頭的人,手上勁力也都不弱。本來距離甚遠,但仍能打到牆上,而且格擋之下,竟然發覺有幾塊石頭力道頗強。真若是打上,那不光是頭破血流之險,甚至會送命的。牆上護衛的都是練家子,便知發射之人必是深通技擊之術,這石頭根本就是蓄意害人。
孫月蓉柳眉一豎,便要喊一聲“拿刺客”,嚴鴻一扯她胳膊,小聲道:“此時不可聲張,否則就中了反賊奸計。”這時眼看有人丟石頭,場麵再度失控。一些漢子一邊嚷嚷,一邊往前逼近,扔的石頭勁力也越來越大。還有些青壯年開始低頭彎腰撿石頭。扔過來的石頭越來越密,嚴鴻等人雖有盾牌護身,也都隻得低頭到牆後麵躲避。
就在危急關頭,卻聽海瑞高聲喝道:“我乃是朝廷欽點副使海瑞,王命旗牌在此,哪個敢造次!”說罷,一甩袍袖,扶著梯子大步上了,用駕官指頭朝下麵一指:“誰敢亂丟石頭,莫非要害十萬鄉親的性命!”
嚴鴻一見,嚇了一大跳。這個爺可是個不怕死的主,不像自己這般惜命。萬一一個不小心,真被暗器打死,可就是大事。卻看早有李鯤鵬飛身過去,手持一麵盾牌護衛。嚴鴻又吩咐手下人仔細著護住海瑞。
海瑞倒是全不在乎,當真有諸邪辟易的派頭。說也奇怪,他那瘦身子在牆頭上一出來,前排的百姓頓時安靜了許多。原本嚷嚷的,撿石頭的,很多都停了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