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兒沒想到嚴鴻在這麽多人麵前就與自己如此親熱,直羞的連脖子都紅了,更被對方的手擦過麵頰,身上打了一個寒噤,隻覺得整個人像被放在了火中燒烤一樣,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身子發軟,恨不得倒在這男人的懷裏。可是她也知道,此時此刻,卻是萬萬不能,隻得用袖子一擋臉:“興祖年紀小,我幫姐姐去煮茶”,一路小跑跑向了廚房。
看著女兒這副模樣,劉娘子是過來人不由長歎一口氣。這一聲既是慶幸自己謀劃了兩年的聯姻終於算成功一半,同事也想,既然女兒定了是嚴家的人,以後的路是怎麽樣,就隻能全看女兒的命了。
嚴鴻見清兒跑了,便坐下來,又讓王翠翹等坐下,為她們兩邊一一引見。聽到王翠翹這個名字,雪豔娘冷笑道:“原來這就是那位徐海的夫人王娘子,果真是個妙人兒,不愧是我上行院出身的主啊,今年都快三十了吧,還是這般的風情,真不知道是怎麽保養的。”
王翠翹也道:“邱姨娘就不要拿小輩打趣了,您是行裏的前輩,做晚輩的若是將來的得了時間,還要向您多討教呢。說真的,我還真怕伺候不好男人,惹他生氣呢。”說著話,又是朝嚴鴻曖昧的一瞥。
嚴鴻見這二位舊日同行,居然見麵就有交火趨勢,急忙打岔問道:“家裏怎麽也不見個下人仆役?”
雪豔娘淒然道:“原本是有的,可是自從與張大戶為難,他派人日夜前來聒噪。又使出人去威脅。那幾個仆役隻是幫工。不是家生奴,如何還會陪著我們去跟這大戶為難。再說我們心裏也信不過他們,隻好遣散了,若非之前開那飯堂,手裏有些存糧,怕是如今都要吃不上了飯。”
嚴鴻見她這可憐模樣,又想起當初京師裏那場風情,不由怒道:“好一個姓張的狗賊。.tw[]當真大膽!老虎頭上拍蒼蠅,撩撥到我的頭上了,這回邱姨娘放心,我要讓他見識見識什麽叫小閻王。”
雪豔娘也知來了主心骨,點頭道:“不錯!還有蕭人雄那廝,初時對我們倒還恭敬,自從得罪了張大戶,他便不來幫襯,據說他平日裏使了張大戶的銀錢,因此便把我們賣了。”
王翠翹道:“這事吧。其實也有一半要怪鴻弟。清兒妹子花容月貌,那便是柳下惠再世。一見也要動心。把這麽個大美人扔在外頭,也不給個名分,也就難怪出這樣的事。如今張半城有婚書在手,這事也是麻煩,依我看,還是立個納妾的文書,到時候也好有個應對。”
劉娘子見著王翠翹如此嫵媚,雖然與嚴鴻姐弟相稱,但舉止放肆,絕不是姐弟應有之態,心中大為不悅。可是聽她說的在理,也忍不住道:“嚴公子,你如今乃是朝廷欽差,權柄無二。可是張大戶手裏可拿著婚書呢,又沒法證明那婚書是假的,這叫我們怎麽辦啊。”
清兒此時把茶端了上來,聽到議論,撲通跪倒在地:“娘,我除了嚴公子,誰也不嫁。嚴公子,你帶我走吧,你帶的人多,把我帶出揚州。我什麽都不要,隻要你別再把我扔下。”
嚴鴻冷笑一聲,把她攙扶起來道:“清兒,怕什麽?左右不過是一封婚書,真的也好,假的也罷,對我嚴某來說,有啥區別?嘿嘿,別說這婚書是張半城那廝捏造的,就算你劉娘子真給了他婚書,在我嚴某看來,也和廢紙沒區別!還犯的著私奔?我這回定要給你個名分!那姓張的孫子,這番要他知道朝廷欽差,閣老長孫的威風!”
保揚湖畔,張園之內,揚州城內八大綱商,全都聚集在此,正自商議如何應付欽差嚴鴻之事。(..tw好看的小說)此時的揚州,因為兩淮都轉鹽運司都轉運使及兩淮鹽運禦史皆駐節於此,而大明朝此時有兩淮、兩浙、長蘆、山東、福建、廣東幾大產鹽地,其中淮鹽無論產量還是品質,鹽引數字以及行銷地域大小,都為當時之冠。因此大批鹽商居於此間,使揚州成為大明第一富庶之地,其時天下,論貴當屬京師,論富則唯推揚州。
揚州鹽商的資金達三千萬兩,每年子息可九百萬兩,而大明朝一年財政收入,在不考慮拖欠的情況下,連糧帶錢總合,也還不到五百萬兩。因此揚州鹽商一年的收入,就幾乎是整個大明朝廷收入的兩倍。
鹽商的成分上,當時揚州有秦腔翕語滿天下之說,便是說鹽商大體上可分為西商、徽商兩大支,而西商中,又分為陝西、山西兩支。兩淮鹽,每年共計七十萬又五千七百小引,在場的八大綱商,便瓜分了其中五十餘萬引,而其中淮北的二十三萬又六千三百引,更是被八大綱商瓜分一空。
八大綱商裏,西商五人,徽商三人,西商人數占優。可在淮北鹽引擁有數量上,又是徽商較西商為多,因此還是個平衡局麵。雙方的首領人物共有三名,陝西的王權信、山西馬自勉、徽人張永富。其中王權信家財最厚;馬自勉則與號稱弘治三君子之一的馬文升,乃是同族近支的親戚;張永富雖無前二人的家財豐厚及顯赫門庭,可他交遊廣闊,揚州知府魏誌節、兩淮都轉運使陸鴻漸、以及巡鹽禦史林縉芳都與他極有交情,最近又結交上了前來揚州坐鎮的胡三公子胡柏奇。揚州的徽商多以他馬首是瞻。
這幫人手眼通天,於嚴鴻要來揚州的事,已有耳聞。他們都知,這小閻王極難對付,是個難纏人物,自己又是天下有名的肥羊,這欽差來了之後,還不知道要如何斬法。
卻見張永富哈哈笑道:“幾位兄台,也不必如此模樣,嚴鴻左右不過是要錢而已。咱們又不是沒有,便隻當這一年生意沒做,難道還怕喂不飽個欽差?當初鄢懋卿號稱油鍋裏撈錢,又怎麽樣?不還是拿了一百二十萬銀子走路,那裏麵還有給朝廷繳納的一百萬鹽稅。這回咱拿一百五十萬銀子,給這小閻王自己,難道還買不服他?要知,一個汪五峰也不過賣一百五十萬而已,他還能要多少?”
王權信暗想:要不是你這廝做的事,又何必怕那欽差上門?可是自己手裏沒有證據,又追究不得。隻是說道:“張兄,聽說你最近與保揚湖開飯莊的那一家人有些不便,連邵方邵大俠的麵子都不怎麽給?這可不大好。我怎麽聽說,你看中的那丫頭,據說是欽差的小妾?依我看,還是算了吧。天下間美女有的是,何必單在這一家人身上下功夫,仔細因小失大啊。”
張永富笑道:“王兄,有勞您掛念,這事沒什麽要緊。邵方那邊,他是要操謀天下的,還能真為個小娘就找我麻煩?至於說什麽欽差的小妾,這話可騙不了我,她若是欽差的妾,還能落到揚州?分明就是拿大話訛我,我張某可不吃她這一套。再說了,便是欽差的妾又怎樣,我睡他一個,陪他十個上等的揚州瘦馬,保證是未開封的大姑娘,他這買賣也不虧。我啊,就是喜歡那姑娘那副怯生生的模樣,還有那家的二娘,那份風蚤勁頭,真是一眼就讓我骨頭酥。等我得了手,必然把她們拿出來,款待幾位兄台就是。”
馬自勉道:“老兄好意,我這裏先謝過了。可是你且想想,便是那女子不是欽差愛妾,你這般鬧法,也委實不成話,若是欽差進城後知道了,怕也要不滿。要知嚴鴻成名,就是大破賞春閣,你難道想做第二個常守業?”
張永富道:“多謝馬兄指點,小弟曉得厲害。便是因為欽差要來,我這才下定決心,下個狠注,趁著欽差沒到,今天就派人上門去搶人。等到欽差來了,生米早成了熟飯,還怕個啥來?再說,我又不曾逼良為娼,又不曾把女子賣到蒙古,隻不過娶一二房小妾,犯了哪條律法啊?”
這張永富也是以錢結權,橫行慣了,更兼色迷心竅,見了莫家母女竟然邁不開腿。他生怕夜長夢多,先派了婆子去罵陣,小轎抬人,又吩咐了家中護院等六十多人作為接應。料想莫家終究是個沒根基的普通人家,哪裏還敵的住這許多人?錦衣衛那邊已經買通,還怕她們能飛出手心?當著這幾大鹽商,大家知根知底的,也是毫無顧忌,恣意狂言。
正在張永富說的得意之時,忽然外麵跑進來一名青衣奴仆,正是張永福貼身管家張福。張永富見他狼狽模樣,怒道:“大膽!怎麽越發的沒規矩了?讓幾位員外看了笑話,丟光了我張某人的臉,你這差使是越幹越回去了?”
那張福咽了口唾沫道:“老爺,大事不好,高教習他們,在富貴坊那吃了大虧了。”
張永富一楞,先說了句:“得罪。”拉著張福來到門外,才問道:“吃虧?高教習他們六十多人,難道還製不服那一家四口?她們家連健仆都沒有,三個娘們一個孩子,他們要是都抓不住,就別吃護院這碗飯了。”
張福道:“不是。老爺容稟,我聽高教習他們說,這家裏忽然來了一夥強人,甚是凶悍,人數足有數百,手中還有軍中用的八鬥強弓,咱的人沒有防備,一下便吃了大虧。”(未完待續。。)
看著女兒這副模樣,劉娘子是過來人不由長歎一口氣。這一聲既是慶幸自己謀劃了兩年的聯姻終於算成功一半,同事也想,既然女兒定了是嚴家的人,以後的路是怎麽樣,就隻能全看女兒的命了。
嚴鴻見清兒跑了,便坐下來,又讓王翠翹等坐下,為她們兩邊一一引見。聽到王翠翹這個名字,雪豔娘冷笑道:“原來這就是那位徐海的夫人王娘子,果真是個妙人兒,不愧是我上行院出身的主啊,今年都快三十了吧,還是這般的風情,真不知道是怎麽保養的。”
王翠翹也道:“邱姨娘就不要拿小輩打趣了,您是行裏的前輩,做晚輩的若是將來的得了時間,還要向您多討教呢。說真的,我還真怕伺候不好男人,惹他生氣呢。”說著話,又是朝嚴鴻曖昧的一瞥。
嚴鴻見這二位舊日同行,居然見麵就有交火趨勢,急忙打岔問道:“家裏怎麽也不見個下人仆役?”
雪豔娘淒然道:“原本是有的,可是自從與張大戶為難,他派人日夜前來聒噪。又使出人去威脅。那幾個仆役隻是幫工。不是家生奴,如何還會陪著我們去跟這大戶為難。再說我們心裏也信不過他們,隻好遣散了,若非之前開那飯堂,手裏有些存糧,怕是如今都要吃不上了飯。”
嚴鴻見她這可憐模樣,又想起當初京師裏那場風情,不由怒道:“好一個姓張的狗賊。.tw[]當真大膽!老虎頭上拍蒼蠅,撩撥到我的頭上了,這回邱姨娘放心,我要讓他見識見識什麽叫小閻王。”
雪豔娘也知來了主心骨,點頭道:“不錯!還有蕭人雄那廝,初時對我們倒還恭敬,自從得罪了張大戶,他便不來幫襯,據說他平日裏使了張大戶的銀錢,因此便把我們賣了。”
王翠翹道:“這事吧。其實也有一半要怪鴻弟。清兒妹子花容月貌,那便是柳下惠再世。一見也要動心。把這麽個大美人扔在外頭,也不給個名分,也就難怪出這樣的事。如今張半城有婚書在手,這事也是麻煩,依我看,還是立個納妾的文書,到時候也好有個應對。”
劉娘子見著王翠翹如此嫵媚,雖然與嚴鴻姐弟相稱,但舉止放肆,絕不是姐弟應有之態,心中大為不悅。可是聽她說的在理,也忍不住道:“嚴公子,你如今乃是朝廷欽差,權柄無二。可是張大戶手裏可拿著婚書呢,又沒法證明那婚書是假的,這叫我們怎麽辦啊。”
清兒此時把茶端了上來,聽到議論,撲通跪倒在地:“娘,我除了嚴公子,誰也不嫁。嚴公子,你帶我走吧,你帶的人多,把我帶出揚州。我什麽都不要,隻要你別再把我扔下。”
嚴鴻冷笑一聲,把她攙扶起來道:“清兒,怕什麽?左右不過是一封婚書,真的也好,假的也罷,對我嚴某來說,有啥區別?嘿嘿,別說這婚書是張半城那廝捏造的,就算你劉娘子真給了他婚書,在我嚴某看來,也和廢紙沒區別!還犯的著私奔?我這回定要給你個名分!那姓張的孫子,這番要他知道朝廷欽差,閣老長孫的威風!”
保揚湖畔,張園之內,揚州城內八大綱商,全都聚集在此,正自商議如何應付欽差嚴鴻之事。(..tw好看的小說)此時的揚州,因為兩淮都轉鹽運司都轉運使及兩淮鹽運禦史皆駐節於此,而大明朝此時有兩淮、兩浙、長蘆、山東、福建、廣東幾大產鹽地,其中淮鹽無論產量還是品質,鹽引數字以及行銷地域大小,都為當時之冠。因此大批鹽商居於此間,使揚州成為大明第一富庶之地,其時天下,論貴當屬京師,論富則唯推揚州。
揚州鹽商的資金達三千萬兩,每年子息可九百萬兩,而大明朝一年財政收入,在不考慮拖欠的情況下,連糧帶錢總合,也還不到五百萬兩。因此揚州鹽商一年的收入,就幾乎是整個大明朝廷收入的兩倍。
鹽商的成分上,當時揚州有秦腔翕語滿天下之說,便是說鹽商大體上可分為西商、徽商兩大支,而西商中,又分為陝西、山西兩支。兩淮鹽,每年共計七十萬又五千七百小引,在場的八大綱商,便瓜分了其中五十餘萬引,而其中淮北的二十三萬又六千三百引,更是被八大綱商瓜分一空。
八大綱商裏,西商五人,徽商三人,西商人數占優。可在淮北鹽引擁有數量上,又是徽商較西商為多,因此還是個平衡局麵。雙方的首領人物共有三名,陝西的王權信、山西馬自勉、徽人張永富。其中王權信家財最厚;馬自勉則與號稱弘治三君子之一的馬文升,乃是同族近支的親戚;張永富雖無前二人的家財豐厚及顯赫門庭,可他交遊廣闊,揚州知府魏誌節、兩淮都轉運使陸鴻漸、以及巡鹽禦史林縉芳都與他極有交情,最近又結交上了前來揚州坐鎮的胡三公子胡柏奇。揚州的徽商多以他馬首是瞻。
這幫人手眼通天,於嚴鴻要來揚州的事,已有耳聞。他們都知,這小閻王極難對付,是個難纏人物,自己又是天下有名的肥羊,這欽差來了之後,還不知道要如何斬法。
卻見張永富哈哈笑道:“幾位兄台,也不必如此模樣,嚴鴻左右不過是要錢而已。咱們又不是沒有,便隻當這一年生意沒做,難道還怕喂不飽個欽差?當初鄢懋卿號稱油鍋裏撈錢,又怎麽樣?不還是拿了一百二十萬銀子走路,那裏麵還有給朝廷繳納的一百萬鹽稅。這回咱拿一百五十萬銀子,給這小閻王自己,難道還買不服他?要知,一個汪五峰也不過賣一百五十萬而已,他還能要多少?”
王權信暗想:要不是你這廝做的事,又何必怕那欽差上門?可是自己手裏沒有證據,又追究不得。隻是說道:“張兄,聽說你最近與保揚湖開飯莊的那一家人有些不便,連邵方邵大俠的麵子都不怎麽給?這可不大好。我怎麽聽說,你看中的那丫頭,據說是欽差的小妾?依我看,還是算了吧。天下間美女有的是,何必單在這一家人身上下功夫,仔細因小失大啊。”
張永富笑道:“王兄,有勞您掛念,這事沒什麽要緊。邵方那邊,他是要操謀天下的,還能真為個小娘就找我麻煩?至於說什麽欽差的小妾,這話可騙不了我,她若是欽差的妾,還能落到揚州?分明就是拿大話訛我,我張某可不吃她這一套。再說了,便是欽差的妾又怎樣,我睡他一個,陪他十個上等的揚州瘦馬,保證是未開封的大姑娘,他這買賣也不虧。我啊,就是喜歡那姑娘那副怯生生的模樣,還有那家的二娘,那份風蚤勁頭,真是一眼就讓我骨頭酥。等我得了手,必然把她們拿出來,款待幾位兄台就是。”
馬自勉道:“老兄好意,我這裏先謝過了。可是你且想想,便是那女子不是欽差愛妾,你這般鬧法,也委實不成話,若是欽差進城後知道了,怕也要不滿。要知嚴鴻成名,就是大破賞春閣,你難道想做第二個常守業?”
張永富道:“多謝馬兄指點,小弟曉得厲害。便是因為欽差要來,我這才下定決心,下個狠注,趁著欽差沒到,今天就派人上門去搶人。等到欽差來了,生米早成了熟飯,還怕個啥來?再說,我又不曾逼良為娼,又不曾把女子賣到蒙古,隻不過娶一二房小妾,犯了哪條律法啊?”
這張永富也是以錢結權,橫行慣了,更兼色迷心竅,見了莫家母女竟然邁不開腿。他生怕夜長夢多,先派了婆子去罵陣,小轎抬人,又吩咐了家中護院等六十多人作為接應。料想莫家終究是個沒根基的普通人家,哪裏還敵的住這許多人?錦衣衛那邊已經買通,還怕她們能飛出手心?當著這幾大鹽商,大家知根知底的,也是毫無顧忌,恣意狂言。
正在張永富說的得意之時,忽然外麵跑進來一名青衣奴仆,正是張永福貼身管家張福。張永富見他狼狽模樣,怒道:“大膽!怎麽越發的沒規矩了?讓幾位員外看了笑話,丟光了我張某人的臉,你這差使是越幹越回去了?”
那張福咽了口唾沫道:“老爺,大事不好,高教習他們,在富貴坊那吃了大虧了。”
張永富一楞,先說了句:“得罪。”拉著張福來到門外,才問道:“吃虧?高教習他們六十多人,難道還製不服那一家四口?她們家連健仆都沒有,三個娘們一個孩子,他們要是都抓不住,就別吃護院這碗飯了。”
張福道:“不是。老爺容稟,我聽高教習他們說,這家裏忽然來了一夥強人,甚是凶悍,人數足有數百,手中還有軍中用的八鬥強弓,咱的人沒有防備,一下便吃了大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