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章和610章貼一塊了,vip章節又不能修改,見諒)
(慶祝日本投降,今日三更!)
嘉靖皇帝說的鹽稅免稅,則是讓國庫一年少了近20萬兩銀子的收入,這人情也不小。(..tw好看的小說)畢竟嚴鴻力主收鹽稅,打擊偷漏,他自家的兩個女人在揚州開鹽號卻是公然的逃稅,這事兒盡管在官場不算太嚴重,畢竟是個辮子。如今皇帝金口玉言,給他女人的鹽號開綠燈,直接下旨免稅。這也算是對他的犒賞。
嚴鴻道:“多謝老爺子恩典,這一百五十張船引如何調度,小子聽您安排便是。”
嘉靖見這小子倒也識得好歹,更是歡喜。“那一百五十張引,既是賞你的,你也就隻管用。隻是老爺子我有些窮親戚,平日裏想要周濟他們,也不怎麽方便,正好借著這船引,給他們找點錢花。內中三十張引,給他們留著就行,其他一百二十張,任你安排。還有那造船的紅單,老夫也隻信的過你,誰能造大船,誰不能造,便由你做主。”
等嚴鴻再次謝恩後,嘉靖道:“其實這次你立的功勞極大,隻是你年紀太輕,驟居高位,未必是好事。可是有功不賞,也不合道理,隻好將你的封賞拆了一下:加你祖父太師之銜、賜忠勤敏達銀印;加你父中奉大夫階、授正治卿;你兄弟嚴鵠加勳驍騎尉、嚴紹慶特準入國子監就讀。你便隻好委屈一下,等過幾年,再行升賞便是。”
這種封賞方法。類似於把一套三居室拆成了三個一居室。如果仔細算的話。價值還要超過三居室。比如嚴嵩,他之前隻是少傅兼太子少師,如今卻得了三公賞賜,大明朝文官,生晉太傅,死諡文正,就是最高追求。嚴嵩晉了太師,就離太傅近了一大步。嚴世蕃先天殘疾。按國朝規定,做到三品工部左侍郎已經是極限,可是給他加的散官官階及勳,都是從二品大員才能享受,已經算是抬了半格,嚴鵠這種蔭封官,也得到了授勳;嚴紹慶也直接進入國子監,免於參加秀才考試,直接就可以考舉人。相對來說,這哥倆才能遠不如嚴鴻。若不是靠嚴鴻這提攜,隻怕要升上去沒那麽容易。
所謂宗族。便是在此時得到體現。你的官不好升,那好辦,我就讓你的宗族得利,反過來你的族人得利了,難道你還得不到好處麽?
嚴鴻聽完這萬歲的封賞,急忙再次磕頭道:“小子微末功勞,全賴天子洪福庇佑,方才僥幸成功,實不敢言功勞二字。茫茫海上,風雨交加,若非天子神通,小子早已遭遇沒頂,何敢再要賞賜?”
嘉靖道:“不必說了,就衝你今晚磕這上百個頭,這賞賜也是要給的。隻要能給老夫效力,便少不了你的好處。但像你孤身去探荒島那事,今後不許再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的命不光是你自己的,還是老夫的。你再敢以身犯險,我便要重重罰你。”
嚴鴻先是連稱不敢,接著道:“小子是有個不情之請,希望將這次立下的功勞,與開海之功,折與陸世伯。”
嘉靖聽著歡喜,笑道:“你這猢猻,當真是好算計,你自己做人姑爺,卻不肯出錢。反要老夫替你犒勞嶽父,天下沒有這種道理,滾起來吧,文孚的事,老夫自有安排。”
陸炳也道:“不可胡鬧。”
嚴鴻這一說,嘉靖倒是更認定他是站在陸炳一邊,鐵了心的給陸炳做女婿,才肯犧牲這麽大的利益給嶽父換個爵位。而這種場合又不是一個特莊重的君臣奏對,因此說話上,也沒那麽多規矩。陸炳被嘉靖稱為孤之冠蓋,對他無所懷疑。嚴鴻這種要求從親戚角度看,也是天經地義,便是黃錦也不能說出什麽毛病來,難道給自己老嶽父討封是錯的?要知道即使在朝堂上,大臣給自己的親屬討封,勳貴給自己討賞,都不是啥新鮮事。
因此嘉靖隻是笑罵兩句,未加斥責,反安慰道:“文孚的事,一個操持不好,便容易引出大亂子。本來老夫還想,你娶徐階的孫女,我晉文孚的爵,兩下裏互相便利。可是如今麽,這事更是要壓上一壓。”
嘉靖又問了問些出海細節,風土人情,此時便是老少閑聊,嚴鴻也就少了拘束,施展開自己的長項,鼓動唇舌,將所經所見,添油加醋演繹一通。先聽到嚴鴻如何嗬斥夷人,眾夷人又如何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著開海,嘉靖哈哈笑道:“開埠之事,上合天意,下順民心,便是那些夷人,也盼望的很,可恨朝中腐儒,還要蜚短流長。”
黃錦道:“奴婢擔心,夷人貧苦,不似我天朝物產豐富,與之交易難以牟利。再者,從來物以稀缺為貴,若是商家一多,這東西還能賣上價麽?”
嚴鴻道:“黃老,夷人確實不如我天朝物產豐富,這才想要采購我們的貨物。可是夷人亦有出產,一則,堅船利炮,夷人造的甚多,二來便是金銀,他們的船走得遠,從萬裏之外,貿易掠奪,囊中頗豐。與他們做買賣何愁沒有利可言?再者,咱們的船引,就是不讓那些商人隨便賣貨,破壞價格。而夷人人口眾多,與咱們天朝不相上下。咱們的貨物到了夷人那裏,頗受歡迎。更何況海路顛簸,風險甚大,十艘夷船來我大明,能回國者,不過半數。所以實際上還是供不應求,不可能會供大於求,黃老隻管放心。”
雖然沒做過市場調查,但是根據嚴鴻的記憶,好象1840年鴉片戰爭的誘因之一,就是英國人除了鴉片外,沒什麽東西能在中國盈利,相反會被中國賺走大量白銀。即使記憶的不準,想來也不至於出太大偏差。沒道理明朝做買賣就是賠錢賣不上價的。單看那克裏希見了蜜餞跟見了親爹似的模樣,就知道,不會出現黃錦所說,商品供大於求的現象。
嘉靖道:“你接著說。這開海貿易的事,已經定了,便無更改之理。那些夷人麽,聽說弄銀子很有套辦法,老黃就不必太過擔心了。”
嚴鴻接著說了台州大戰的事。嘉靖聽嚴鴻說起那浙兵的威風,以百人隊,大破耿少泉亂軍數千,後又以一營兵力大破真倭過萬,自己傷亡不到百人,不由起了興趣。畢竟如今大明朝部隊多,但是除了邊軍能打仗的少,至少在文官們的奏折裏,隻能看到殺良冒功、虛報戰功等等。
可是聽嚴鴻一說,原來大明還有如此能戰的部隊,老皇帝也覺得心頭舒暢,道:“看來老夫準他擴編十營,還是少了。似這等強軍,便應擴他三、五十個營頭,到時候便是東西蒙古也全都不在話下。”
嚴鴻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嘉靖皇帝聽的入神,便連時間都忘了,足足到了二更時分,老皇帝打了個哈欠。陸炳見狀,眨眼道:“兄長,時候不早,兄弟有些困倦了。”
嘉靖皇帝笑道:“也罷,時候確實不早,那咱便且散了,改日再說。”
嚴鴻要緊又跪下道:“稟告老神仙,老爺子三次會見小子,小子感激不盡。尋思老爺子福壽無雙,也沒什麽好孝敬的。特準備了一點薄利,想請老爺子轉贈給兩位老爺,一位少爺。這是小子一點孝心,還望老爺子成全。”
嘉靖皇帝一聽嚴鴻要給自己的兒子孫子送禮,嗬嗬笑道:“卻看你有什麽東西送來?”
嚴鴻對陸炳道:“陸世伯?”陸炳點一點頭,向樓下呼道:“把嚴小相公給老神仙的禮物抬上來!”
須臾,上來幾個漢子,搬上來三口箱子,又沒聲沒息地下去。嚴鴻起身道:“小子鬥膽,請老神仙賞眼。”打開箱子,一一示範。送給裕王、景王的,無非是些珍珠瑪瑙、金元寶玉馬兒,每一箱價值起碼也有上萬兩銀子。送給皇孫的,卻是些西洋打造的精細玩意,什麽美人鍾、小擊琴,雙輪小馬車,無不鍍金鑲鑽,富麗堂皇。嘉靖皇帝看得龍顏大悅,嗬嗬笑道:“好好,小子,你想的這般周到,老夫便代我家兒孫收下了。”
嚴鴻看嘉靖收下禮物,這才暗自鬆了口氣。心想自家老爹給景王撐腰,這要是裕王繼位,以後麻煩不小。希望自己送這禮物示好,能夠稍微挽回點不良影響。
待等嚴鴻回到府中,嚴家爺倆又在西苑值班,他便徑直來到孫月蓉房中宿下。花耿二女忙端上熱水,伺候嚴鴻更衣,嚴鴻道:“今夜由太太陪我,你們且去休息吧。”便讓二人宿在外間。
孫月蓉心疼晚娘,本要趕他回晚娘院中,但是嚴鴻死活不肯走,反而麵孔一板道:“怎麽,你我分別這麽長時間,你心裏便不想我?”月蓉無法,隻得由他性子,顛狂了一回,這才依偎在一起說著離情。
聽孫月蓉說到刀劈方傑,大鬧東便門碼頭那事,嚴鴻道:“你這膽子也忒大了些,方鈍好歹也是戶部正堂,朝廷二品命官。那也是堂堂的地官大司徒。慢說是你,便是我祖父見他,也要容讓三分,你倒好,拿他當肉票來綁。若非萬歲回護,他自己心灰意懶,掛冠而去,這回的事便有你的苦頭吃。下次做事,可要多動動腦筋,不可再這麽鹵莽。咱惹禍不怕,好歹也要我在家裏時再惹,我才能替你扛,否則你連找個頂災的都沒有。”(未完待續。。)
(慶祝日本投降,今日三更!)
嘉靖皇帝說的鹽稅免稅,則是讓國庫一年少了近20萬兩銀子的收入,這人情也不小。(..tw好看的小說)畢竟嚴鴻力主收鹽稅,打擊偷漏,他自家的兩個女人在揚州開鹽號卻是公然的逃稅,這事兒盡管在官場不算太嚴重,畢竟是個辮子。如今皇帝金口玉言,給他女人的鹽號開綠燈,直接下旨免稅。這也算是對他的犒賞。
嚴鴻道:“多謝老爺子恩典,這一百五十張船引如何調度,小子聽您安排便是。”
嘉靖見這小子倒也識得好歹,更是歡喜。“那一百五十張引,既是賞你的,你也就隻管用。隻是老爺子我有些窮親戚,平日裏想要周濟他們,也不怎麽方便,正好借著這船引,給他們找點錢花。內中三十張引,給他們留著就行,其他一百二十張,任你安排。還有那造船的紅單,老夫也隻信的過你,誰能造大船,誰不能造,便由你做主。”
等嚴鴻再次謝恩後,嘉靖道:“其實這次你立的功勞極大,隻是你年紀太輕,驟居高位,未必是好事。可是有功不賞,也不合道理,隻好將你的封賞拆了一下:加你祖父太師之銜、賜忠勤敏達銀印;加你父中奉大夫階、授正治卿;你兄弟嚴鵠加勳驍騎尉、嚴紹慶特準入國子監就讀。你便隻好委屈一下,等過幾年,再行升賞便是。”
這種封賞方法。類似於把一套三居室拆成了三個一居室。如果仔細算的話。價值還要超過三居室。比如嚴嵩,他之前隻是少傅兼太子少師,如今卻得了三公賞賜,大明朝文官,生晉太傅,死諡文正,就是最高追求。嚴嵩晉了太師,就離太傅近了一大步。嚴世蕃先天殘疾。按國朝規定,做到三品工部左侍郎已經是極限,可是給他加的散官官階及勳,都是從二品大員才能享受,已經算是抬了半格,嚴鵠這種蔭封官,也得到了授勳;嚴紹慶也直接進入國子監,免於參加秀才考試,直接就可以考舉人。相對來說,這哥倆才能遠不如嚴鴻。若不是靠嚴鴻這提攜,隻怕要升上去沒那麽容易。
所謂宗族。便是在此時得到體現。你的官不好升,那好辦,我就讓你的宗族得利,反過來你的族人得利了,難道你還得不到好處麽?
嚴鴻聽完這萬歲的封賞,急忙再次磕頭道:“小子微末功勞,全賴天子洪福庇佑,方才僥幸成功,實不敢言功勞二字。茫茫海上,風雨交加,若非天子神通,小子早已遭遇沒頂,何敢再要賞賜?”
嘉靖道:“不必說了,就衝你今晚磕這上百個頭,這賞賜也是要給的。隻要能給老夫效力,便少不了你的好處。但像你孤身去探荒島那事,今後不許再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的命不光是你自己的,還是老夫的。你再敢以身犯險,我便要重重罰你。”
嚴鴻先是連稱不敢,接著道:“小子是有個不情之請,希望將這次立下的功勞,與開海之功,折與陸世伯。”
嘉靖聽著歡喜,笑道:“你這猢猻,當真是好算計,你自己做人姑爺,卻不肯出錢。反要老夫替你犒勞嶽父,天下沒有這種道理,滾起來吧,文孚的事,老夫自有安排。”
陸炳也道:“不可胡鬧。”
嚴鴻這一說,嘉靖倒是更認定他是站在陸炳一邊,鐵了心的給陸炳做女婿,才肯犧牲這麽大的利益給嶽父換個爵位。而這種場合又不是一個特莊重的君臣奏對,因此說話上,也沒那麽多規矩。陸炳被嘉靖稱為孤之冠蓋,對他無所懷疑。嚴鴻這種要求從親戚角度看,也是天經地義,便是黃錦也不能說出什麽毛病來,難道給自己老嶽父討封是錯的?要知道即使在朝堂上,大臣給自己的親屬討封,勳貴給自己討賞,都不是啥新鮮事。
因此嘉靖隻是笑罵兩句,未加斥責,反安慰道:“文孚的事,一個操持不好,便容易引出大亂子。本來老夫還想,你娶徐階的孫女,我晉文孚的爵,兩下裏互相便利。可是如今麽,這事更是要壓上一壓。”
嘉靖又問了問些出海細節,風土人情,此時便是老少閑聊,嚴鴻也就少了拘束,施展開自己的長項,鼓動唇舌,將所經所見,添油加醋演繹一通。先聽到嚴鴻如何嗬斥夷人,眾夷人又如何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著開海,嘉靖哈哈笑道:“開埠之事,上合天意,下順民心,便是那些夷人,也盼望的很,可恨朝中腐儒,還要蜚短流長。”
黃錦道:“奴婢擔心,夷人貧苦,不似我天朝物產豐富,與之交易難以牟利。再者,從來物以稀缺為貴,若是商家一多,這東西還能賣上價麽?”
嚴鴻道:“黃老,夷人確實不如我天朝物產豐富,這才想要采購我們的貨物。可是夷人亦有出產,一則,堅船利炮,夷人造的甚多,二來便是金銀,他們的船走得遠,從萬裏之外,貿易掠奪,囊中頗豐。與他們做買賣何愁沒有利可言?再者,咱們的船引,就是不讓那些商人隨便賣貨,破壞價格。而夷人人口眾多,與咱們天朝不相上下。咱們的貨物到了夷人那裏,頗受歡迎。更何況海路顛簸,風險甚大,十艘夷船來我大明,能回國者,不過半數。所以實際上還是供不應求,不可能會供大於求,黃老隻管放心。”
雖然沒做過市場調查,但是根據嚴鴻的記憶,好象1840年鴉片戰爭的誘因之一,就是英國人除了鴉片外,沒什麽東西能在中國盈利,相反會被中國賺走大量白銀。即使記憶的不準,想來也不至於出太大偏差。沒道理明朝做買賣就是賠錢賣不上價的。單看那克裏希見了蜜餞跟見了親爹似的模樣,就知道,不會出現黃錦所說,商品供大於求的現象。
嘉靖道:“你接著說。這開海貿易的事,已經定了,便無更改之理。那些夷人麽,聽說弄銀子很有套辦法,老黃就不必太過擔心了。”
嚴鴻接著說了台州大戰的事。嘉靖聽嚴鴻說起那浙兵的威風,以百人隊,大破耿少泉亂軍數千,後又以一營兵力大破真倭過萬,自己傷亡不到百人,不由起了興趣。畢竟如今大明朝部隊多,但是除了邊軍能打仗的少,至少在文官們的奏折裏,隻能看到殺良冒功、虛報戰功等等。
可是聽嚴鴻一說,原來大明還有如此能戰的部隊,老皇帝也覺得心頭舒暢,道:“看來老夫準他擴編十營,還是少了。似這等強軍,便應擴他三、五十個營頭,到時候便是東西蒙古也全都不在話下。”
嚴鴻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嘉靖皇帝聽的入神,便連時間都忘了,足足到了二更時分,老皇帝打了個哈欠。陸炳見狀,眨眼道:“兄長,時候不早,兄弟有些困倦了。”
嘉靖皇帝笑道:“也罷,時候確實不早,那咱便且散了,改日再說。”
嚴鴻要緊又跪下道:“稟告老神仙,老爺子三次會見小子,小子感激不盡。尋思老爺子福壽無雙,也沒什麽好孝敬的。特準備了一點薄利,想請老爺子轉贈給兩位老爺,一位少爺。這是小子一點孝心,還望老爺子成全。”
嘉靖皇帝一聽嚴鴻要給自己的兒子孫子送禮,嗬嗬笑道:“卻看你有什麽東西送來?”
嚴鴻對陸炳道:“陸世伯?”陸炳點一點頭,向樓下呼道:“把嚴小相公給老神仙的禮物抬上來!”
須臾,上來幾個漢子,搬上來三口箱子,又沒聲沒息地下去。嚴鴻起身道:“小子鬥膽,請老神仙賞眼。”打開箱子,一一示範。送給裕王、景王的,無非是些珍珠瑪瑙、金元寶玉馬兒,每一箱價值起碼也有上萬兩銀子。送給皇孫的,卻是些西洋打造的精細玩意,什麽美人鍾、小擊琴,雙輪小馬車,無不鍍金鑲鑽,富麗堂皇。嘉靖皇帝看得龍顏大悅,嗬嗬笑道:“好好,小子,你想的這般周到,老夫便代我家兒孫收下了。”
嚴鴻看嘉靖收下禮物,這才暗自鬆了口氣。心想自家老爹給景王撐腰,這要是裕王繼位,以後麻煩不小。希望自己送這禮物示好,能夠稍微挽回點不良影響。
待等嚴鴻回到府中,嚴家爺倆又在西苑值班,他便徑直來到孫月蓉房中宿下。花耿二女忙端上熱水,伺候嚴鴻更衣,嚴鴻道:“今夜由太太陪我,你們且去休息吧。”便讓二人宿在外間。
孫月蓉心疼晚娘,本要趕他回晚娘院中,但是嚴鴻死活不肯走,反而麵孔一板道:“怎麽,你我分別這麽長時間,你心裏便不想我?”月蓉無法,隻得由他性子,顛狂了一回,這才依偎在一起說著離情。
聽孫月蓉說到刀劈方傑,大鬧東便門碼頭那事,嚴鴻道:“你這膽子也忒大了些,方鈍好歹也是戶部正堂,朝廷二品命官。那也是堂堂的地官大司徒。慢說是你,便是我祖父見他,也要容讓三分,你倒好,拿他當肉票來綁。若非萬歲回護,他自己心灰意懶,掛冠而去,這回的事便有你的苦頭吃。下次做事,可要多動動腦筋,不可再這麽鹵莽。咱惹禍不怕,好歹也要我在家裏時再惹,我才能替你扛,否則你連找個頂災的都沒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