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鴻微微一笑,在孫月蓉手背上拍了拍:“月蓉,如何處置楊順,為夫我自有主見,你還是好生照顧腹內孩兒為上。趕緊後麵去休息吧,月仙,金玲,扶她走。”
待等孫月蓉回到後帳,嚴鴻與十多個心腹人再進書房,商議正事。嚴靖道:“大少爺,來時老爺有吩咐,楊軍門是老太爺的養子,對我嚴府一向恭順,應該不至於有太過頭的舉動。隻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大少爺卻也不能大意。”
嚴鴻道:“老兄說的是。我在宣大,該怎麽辦的事還要怎麽辦。楊順既然肯把他在山西積累的這厚厚錢財都拿來與我分享,怕也不至於必起歹意。王老兄,多派些弟兄,今後這些天,好好探尋大同城內外的動靜。我瞧總督標營這回不敢再來攔住了吧。至於這營寨裏的防衛,還請諸位老兄多多留心,我滿門老小這條命就在你們手上了。別再鬧出山東這麽大的亂子,讓人擔驚受怕。”
王霆道:“是,長官放心。本次咱的實力卻和上次山東不同。上次在山東連京軍和錦衣衛一共隻有四百人,這次咱卻有三千閩兵。閩兵戰力非常,在這城關之中,我看就是楊順親自率領標營造反,也不是俞大猷的對手。除非他從外麵調兵,可這外麵的總兵、副將,又怎能真聽他造反?”
雲初起道:“看楊順為人,多半沒膽量造反。但他的手下,卻不要再出個白蓮教沈雲這樣的人物。以我之見,大同城內不太安全。要不欽差移駕他處。.tw[]更為方便。太原城北的西村堡。我看不錯,一則堡牆堅固,二則地勢高,三則還有水井,數百人駐守,足以讓萬人圍攻不下。”
嚴鴻道:“此刻倒還不必急於如此,我乃是朝廷欽差,豈有這會兒跑到城外去的。不過。便請雲大哥帶五十名錦衣衛,今夜便先去西村堡,安排下防務。回頭等有必要時,我再把軍馬調過去。”
雲初起道:“得令。可否讓葉正飛兄弟一起去,他善用火器,提前布置好射孔,倒是有用的。”
嚴鴻道:“有二位老兄,我自是不用操心了。一起去吧。王老兄,你陪他們去點五十名校尉,多領火器。我這裏發一支令箭,若是道上遇見盤問。也好分說。”
三人去後,嚴鴻又吩咐嚴複帶著幾個人,去請大同左近的幾位晉商,明日裏來行轅商議要事。之後散了會議,大家各自休息。
張青硯卻留在書房中,對嚴鴻笑道:“相公,你今天在總督府裏,好生厲害。談笑之間,既把沈煉之死,完完全全推到了標營作亂上,還讓楊總督主動來擔這個擔子,更把他的七成家財弄到了手。古今生意,若比做的劃算,您這也堪稱第一流了。”
嚴鴻也笑道:“楊軍門搜刮不義之財太多了,我是幫他分擔分擔。他在宣大做這許多缺德事,我好歹隻叫他擔個禦下失察之責,也算是對得起他孝敬爺爺的一番心了。青硯,這些日子也辛苦你了,今晚你自休息吧。.tw[]”
說罷嚴鴻回到後帳,卻將花月仙、耿金鈴等叫來,一解數日分別之火氣,自不必說。
再說總督行轅,楊順回到自家書房,屏退左右,隻留閻儒一人在場。方才在外麵盡力繃出來的總督架勢,便如同一個泄氣的皮球般散了,口中長籲短歎:“這回,卻不知楊某能不能過這一關。”
閻儒小心翼翼道:“大帥,今天校場這幫當兵的一鬧,我看事情有些不好。那嚴欽差年少氣盛,原本是好大喜功的。他若要沽名釣譽,怕是對大帥不利。”
楊順道:“我在酒宴之上,已經答應把山西家財的七成都讓給嚴府,莫非他還不肯因此放我一馬?閻先生,這欽差剛來的時候,可是你給我口口聲聲說,他掛念嚴閣老的麵子,不會為難與我。如今,怎麽又換個說法了!”
閻儒歎道:“這也是學生當初無見識,以常理推之。但如今這情形看來,卻是未必可行。”
楊順沉默不語。片刻,閻儒又問:“欽差除了要大帥把七成家財給他,還有什麽條件?莫非家財過去了,便報大帥無事?”
楊順道:“他還要我把標營兵馬中派去的,都列個名單,交付與他。更要我自查自罰標營中士兵不法之事。還要我派兵去剿滅了追風寨的餘黨。”
閻儒道:“剿滅追風寨餘黨這一條,倒是使得。可其餘兩條,豈不是……豈不是反而更受人把柄麽?”
楊順道:“若不從他,那又如何是好?”
閻儒又歎口氣:“也罷,學生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軍門,雖然如此,學生心中還是擔心。嚴欽差在山東做下事情,手段何其狠毒。他叫軍門後日裏去他的行轅裏,若是軍門去了,被他仿濟南的納妾喜宴,來一個擲杯為號,這可如何是好?那趙文華、劉才俱是在赴宴會時被他所害,前車之鑒,軍門不可不防。”
楊順打個寒顫:“先生教我甚麽法子?”
閻儒道:“這樣吧,到時候軍門您稱病不出,學生代您走一遭。欽差如何詢問,學生自有應付。”
楊順見閻儒肯去,千恩萬謝。閻儒又道:“還有一條,看欽差這架勢,此次來大同,是定要大展拳腳了。我欲請欽差移駕馬蓮堡,去看那馬芳。”
楊順道:“馬芳?”
閻儒道:“正是。那馬芳既是大帥的對頭,聽聞小閣老對他也頗有不滿。路老爺也曾在欽差麵前說馬芳的不是。這廝如今硬要在北邊,那不妨請欽差去看他。若是讓欽差大老爺把馬芳收拾一頓,或許這口惡氣出了,對大帥便不如此為難。再則,收拾了馬芳,小閣老麵前也討喜,到時候欽差若不講交情,大帥隻需去小閣老麵前哭訴一二,欽差自也當手下留情。”
楊順聽得連連點頭:“不知閻先生如何讓欽差去收拾馬芳?”
閻儒道:“這個容易。今夜裏那幫丘八鬧事,欽差頗有不快。我隻要說查來是馬芳煽動的,欽差必然前去。”
次日大早,嚴鴻起來用了早點,卻報有本地晉商大戶梁孟明、王成富、範一同、田仲光等,奉命拜訪欽差。嚴鴻忙令請入。賓主坐下,嚴鴻笑謂諸晉商道:“諸位,本官此次奉旨北上,視察宣大防務,犒賞軍卒,是其一事。卻另有幾樁生意,需要與諸位商量。”
晉商團體自明以來,互為奧援。嚴鴻前年破安定門殺人案,尤其將鄭國器治死,雙方結這梁子,自然不淺。然而在商言商,也斷無說因為官司上的事情,便連生意都不做的道理。幾個晉商對看一眼,王成富先道:“不知欽差大老爺,有何生意可做?”
嚴鴻笑道:“生意共有三樁。其一便是我上次所說,為犒賞軍士,須得將庫裏一些元寶折成碎銀銅錢。這其中的火耗,按慣例扣除便是。”
犒賞火耗之事,嚴鴻先前也與晉商打過招呼,但晉商並未明確回應。此時見嚴鴻故事重提,梁孟明道:“朝廷欲犒賞邊疆將士,我等自當報效。隻是這數十萬銀兩之巨,一時之間,卻哪裏兌換得來。”
範一同接口道:“若欽差真是急用,說不得,我等想方設法去辦。隻是這中間經手,下家那邊卻少不得貼些利息。我等看在欽差麵上,幫忙壓到八厘,或許可以。”
嚴鴻心中暗罵,你們那點主意別當我不知道,老子兌換個碎銀子而已,你給老子來個獅子大張口。等著,老子手裏有的是底牌。他笑眯眯道:“此事利息多少,待會在意,本官還有兩樁生意,卻是更加重要。”(未完待續。。)
待等孫月蓉回到後帳,嚴鴻與十多個心腹人再進書房,商議正事。嚴靖道:“大少爺,來時老爺有吩咐,楊軍門是老太爺的養子,對我嚴府一向恭順,應該不至於有太過頭的舉動。隻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大少爺卻也不能大意。”
嚴鴻道:“老兄說的是。我在宣大,該怎麽辦的事還要怎麽辦。楊順既然肯把他在山西積累的這厚厚錢財都拿來與我分享,怕也不至於必起歹意。王老兄,多派些弟兄,今後這些天,好好探尋大同城內外的動靜。我瞧總督標營這回不敢再來攔住了吧。至於這營寨裏的防衛,還請諸位老兄多多留心,我滿門老小這條命就在你們手上了。別再鬧出山東這麽大的亂子,讓人擔驚受怕。”
王霆道:“是,長官放心。本次咱的實力卻和上次山東不同。上次在山東連京軍和錦衣衛一共隻有四百人,這次咱卻有三千閩兵。閩兵戰力非常,在這城關之中,我看就是楊順親自率領標營造反,也不是俞大猷的對手。除非他從外麵調兵,可這外麵的總兵、副將,又怎能真聽他造反?”
雲初起道:“看楊順為人,多半沒膽量造反。但他的手下,卻不要再出個白蓮教沈雲這樣的人物。以我之見,大同城內不太安全。要不欽差移駕他處。.tw[]更為方便。太原城北的西村堡。我看不錯,一則堡牆堅固,二則地勢高,三則還有水井,數百人駐守,足以讓萬人圍攻不下。”
嚴鴻道:“此刻倒還不必急於如此,我乃是朝廷欽差,豈有這會兒跑到城外去的。不過。便請雲大哥帶五十名錦衣衛,今夜便先去西村堡,安排下防務。回頭等有必要時,我再把軍馬調過去。”
雲初起道:“得令。可否讓葉正飛兄弟一起去,他善用火器,提前布置好射孔,倒是有用的。”
嚴鴻道:“有二位老兄,我自是不用操心了。一起去吧。王老兄,你陪他們去點五十名校尉,多領火器。我這裏發一支令箭,若是道上遇見盤問。也好分說。”
三人去後,嚴鴻又吩咐嚴複帶著幾個人,去請大同左近的幾位晉商,明日裏來行轅商議要事。之後散了會議,大家各自休息。
張青硯卻留在書房中,對嚴鴻笑道:“相公,你今天在總督府裏,好生厲害。談笑之間,既把沈煉之死,完完全全推到了標營作亂上,還讓楊總督主動來擔這個擔子,更把他的七成家財弄到了手。古今生意,若比做的劃算,您這也堪稱第一流了。”
嚴鴻也笑道:“楊軍門搜刮不義之財太多了,我是幫他分擔分擔。他在宣大做這許多缺德事,我好歹隻叫他擔個禦下失察之責,也算是對得起他孝敬爺爺的一番心了。青硯,這些日子也辛苦你了,今晚你自休息吧。.tw[]”
說罷嚴鴻回到後帳,卻將花月仙、耿金鈴等叫來,一解數日分別之火氣,自不必說。
再說總督行轅,楊順回到自家書房,屏退左右,隻留閻儒一人在場。方才在外麵盡力繃出來的總督架勢,便如同一個泄氣的皮球般散了,口中長籲短歎:“這回,卻不知楊某能不能過這一關。”
閻儒小心翼翼道:“大帥,今天校場這幫當兵的一鬧,我看事情有些不好。那嚴欽差年少氣盛,原本是好大喜功的。他若要沽名釣譽,怕是對大帥不利。”
楊順道:“我在酒宴之上,已經答應把山西家財的七成都讓給嚴府,莫非他還不肯因此放我一馬?閻先生,這欽差剛來的時候,可是你給我口口聲聲說,他掛念嚴閣老的麵子,不會為難與我。如今,怎麽又換個說法了!”
閻儒歎道:“這也是學生當初無見識,以常理推之。但如今這情形看來,卻是未必可行。”
楊順沉默不語。片刻,閻儒又問:“欽差除了要大帥把七成家財給他,還有什麽條件?莫非家財過去了,便報大帥無事?”
楊順道:“他還要我把標營兵馬中派去的,都列個名單,交付與他。更要我自查自罰標營中士兵不法之事。還要我派兵去剿滅了追風寨的餘黨。”
閻儒道:“剿滅追風寨餘黨這一條,倒是使得。可其餘兩條,豈不是……豈不是反而更受人把柄麽?”
楊順道:“若不從他,那又如何是好?”
閻儒又歎口氣:“也罷,學生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軍門,雖然如此,學生心中還是擔心。嚴欽差在山東做下事情,手段何其狠毒。他叫軍門後日裏去他的行轅裏,若是軍門去了,被他仿濟南的納妾喜宴,來一個擲杯為號,這可如何是好?那趙文華、劉才俱是在赴宴會時被他所害,前車之鑒,軍門不可不防。”
楊順打個寒顫:“先生教我甚麽法子?”
閻儒道:“這樣吧,到時候軍門您稱病不出,學生代您走一遭。欽差如何詢問,學生自有應付。”
楊順見閻儒肯去,千恩萬謝。閻儒又道:“還有一條,看欽差這架勢,此次來大同,是定要大展拳腳了。我欲請欽差移駕馬蓮堡,去看那馬芳。”
楊順道:“馬芳?”
閻儒道:“正是。那馬芳既是大帥的對頭,聽聞小閣老對他也頗有不滿。路老爺也曾在欽差麵前說馬芳的不是。這廝如今硬要在北邊,那不妨請欽差去看他。若是讓欽差大老爺把馬芳收拾一頓,或許這口惡氣出了,對大帥便不如此為難。再則,收拾了馬芳,小閣老麵前也討喜,到時候欽差若不講交情,大帥隻需去小閣老麵前哭訴一二,欽差自也當手下留情。”
楊順聽得連連點頭:“不知閻先生如何讓欽差去收拾馬芳?”
閻儒道:“這個容易。今夜裏那幫丘八鬧事,欽差頗有不快。我隻要說查來是馬芳煽動的,欽差必然前去。”
次日大早,嚴鴻起來用了早點,卻報有本地晉商大戶梁孟明、王成富、範一同、田仲光等,奉命拜訪欽差。嚴鴻忙令請入。賓主坐下,嚴鴻笑謂諸晉商道:“諸位,本官此次奉旨北上,視察宣大防務,犒賞軍卒,是其一事。卻另有幾樁生意,需要與諸位商量。”
晉商團體自明以來,互為奧援。嚴鴻前年破安定門殺人案,尤其將鄭國器治死,雙方結這梁子,自然不淺。然而在商言商,也斷無說因為官司上的事情,便連生意都不做的道理。幾個晉商對看一眼,王成富先道:“不知欽差大老爺,有何生意可做?”
嚴鴻笑道:“生意共有三樁。其一便是我上次所說,為犒賞軍士,須得將庫裏一些元寶折成碎銀銅錢。這其中的火耗,按慣例扣除便是。”
犒賞火耗之事,嚴鴻先前也與晉商打過招呼,但晉商並未明確回應。此時見嚴鴻故事重提,梁孟明道:“朝廷欲犒賞邊疆將士,我等自當報效。隻是這數十萬銀兩之巨,一時之間,卻哪裏兌換得來。”
範一同接口道:“若欽差真是急用,說不得,我等想方設法去辦。隻是這中間經手,下家那邊卻少不得貼些利息。我等看在欽差麵上,幫忙壓到八厘,或許可以。”
嚴鴻心中暗罵,你們那點主意別當我不知道,老子兌換個碎銀子而已,你給老子來個獅子大張口。等著,老子手裏有的是底牌。他笑眯眯道:“此事利息多少,待會在意,本官還有兩樁生意,卻是更加重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