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霆也道:“是啊,嚴欽差萬金之軀,實在不必去履這險地。若要查馬芳,讓咱錦衣弟兄前去,不就得了。”
嚴鴻道:“這可不成,天家教我巡視邊陲,是信任我能忠心辦事。若是畏懼艱難,便裹足不前,那豈不辜負了天家信任。再則,楊順、閻儒等人說馬芳的話,我看多半是不足信的。咱錦衣衛本地的楊大業楊千戶,卻說馬芳是個忠勇的將領。就算真有什麽危險,我隨身多帶些人馬去也便是了。”
雲初起道:“欽差所言,倒也有理。既然一定北上,那麽隨身護衛不可缺少。以我說,錦衣衛主力北上,俞大猷將軍所率的閩軍,也隻留一旅之眾守衛本處的犒賞錢物,其餘大隊人馬,應隨行護駕,這才安全。”
梁如飛點頭道:“正是。孫太太有孕在身,不宜北上,可以留在大同。我等護衛欽差北上,以防萬一。張太太也一起去吧,你武藝高強,更兼頗有謀略,在欽差身邊是個強助。”
張青硯道:“隻要相公有令,我自然遵從。”
俞大猷道:“如此,我所部三千閩兵,留下五百人守禦,其餘盡隨欽差北上。隻是這大同之地,甚是詭異,前番竟然出人鬧餉。我看那楊順作風也不正,前日裏欽差頒賞之日,看那軍士們的模樣,怕是被他克扣得緊。又有傳言說宣大府有白蓮教勢力。這裏欽差大隊人馬北上馬蓮堡之後,若是有人打別樣主意,我怕犒賞錢物有失,這大同城是待不得了。.tw[]聽聞雲初起將軍前些日帶五十名錦衣衛,在大同城北的西村堡駐紮下來,那裏堡牆堅固。地勢高,還有水井,倒恰是個屯駐的好地方。我意欲移營到那裏去,也好保錢物萬無一失。”
嚴鴻點頭道:“俞將軍所言甚是。那麽便將剩餘的錢物都移去彼處。還有。本欽差既然要去馬蓮堡。這欽差行轅中留守的眷屬,便也可移到拿西村堡中。也好一同保衛。隻是這樣一來生活卻沒那麽方便了,卻要委屈月蓉。”
孫月蓉道:“當家的,這個你放心。我在飛虎山也是那麽過來了,西村堡好歹是靠著大同鎮的。還能不方便到哪裏去?更別說還有柳葉、月仙、小鈴鐺和何氏嫂子照顧,一應物品也都齊全,還能苦到那裏去?”
當下主意打定,嚴鴻便令,第二日欽差行轅與校場的護餉閩兵,全部都移到西村堡中。行轅隻留幾個文員駐守。楊順不知欽差為何鬧這麽一出,慌忙叫閻儒來問。勸了幾句,嚴鴻隻是不聽。閻儒也不敢再囉嗦。當天下午,欽差嚴鴻一行便入駐了西村堡。那西村堡容納數百人綽綽有餘,容納三千多人卻是有些緊張。俞大猷的閩兵主力便在堡外按紮營寨暫住。這俞大猷用兵素來有方。雖然隻是住一兩日,卻不紮浮營,而是照舊挖塹築壁,營盤像模像樣。
嚴鴻在西村堡住了一夜,覺得倒也方便,又看孫月蓉的房間已經安排妥當。於是再過一日,即攜王命旗牌,兵發馬蓮堡。
隨行隊伍之中,俞大猷所部三千閩兵,留下士卒五百,偏箱車十輛,使千戶官包有材帶隊,俞大猷自引二千五百餘精兵,偏箱車、正箱車七十餘輛,護衛欽差。
嚴鴻帶來的四百錦衣衛,使陶智帶七十人駐守西村堡,保衛眷屬。並與邵安所率駐紮在沈家莊附近的三十名錦衣衛聯絡,互為犄角。王霆、劉連帶三百餘人,並商子強等“十二生肖”在內,護嚴鴻周全。
嚴鴻左右的人,孫月蓉留在西村堡,花月仙、耿金鈴、柳葉左右保衛,那邊軍眷屬何氏和她的幾個孩子也都留在西村堡中。嚴鴻又留下奚童,想他武藝遠在花月仙等人之上,定能保得周全。嚴鴻本來還想把雲初起、葉正飛也留下,指揮守衛堡壘的士兵。但孫月蓉以嚴鴻此去邊塞,弄不好要打仗,這兩人都有大用,還是讓嚴鴻帶去了。除此之外,左右還有梁如飛、嚴峰、嚴複、嚴靖、嚴過等人,也稱得上人才濟濟。
嚴鴻帶來的其餘隨員,一多半跟隨嚴鴻,一小半留在西村堡中,處理應酬事務。在沈家莊抓獲的七個活口,也都監禁在堡內,由錦衣衛嚴加看守。至於隨軍的民夫,嚴鴻這一路也自征調了數千民夫牲畜,押運大批白銀、綢緞、糧食,以及在大同附近跟晉商采購的美酒臘肉等物,北上犒軍。西村堡也留了人畜數百口,不過俞大猷再三叮囑,這些人隻駐在堡外的營盤裏,不可讓他們進入內堡。那桃鬆寨,依舊放在大同民宅內,由楊大業安排人看守。
眼看諸事安排妥當,一聲號鼓,欽差嚴鴻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奔馬蓮堡去者。這一路數百裏地方,更兼天寒地凍,難免有些辛苦。好在欽差隊伍給養帶的充足,更兼俞大猷用兵有方,行止得法,每到駐紮下來,更巡查營中,讓士兵們吃飽喝足,好生休息。因此一路走來,沒什麽人生病掉隊。雲初起見俞大猷用兵,與戚繼光各有不同,然而都是一等一的名將風範,也不禁大為佩服,經常去和俞大猷討教一二。
嚴鴻所行道路,多在長城內側。一路三裏一墩,五裏一台,都有兵士駐紮。但見長城墩台,多已凋敝破敗,守衛的士兵,也是辛苦得很。嚴鴻心道,韃虜乃是國家大患,如今邊防如此,楊順做了宣大總督,卻一心隻顧著撈錢,這也忒作死了些。他隨行前來,本就有犒賞軍士的想法,便就勢給這些邊境士卒發些犒賞,又與他們攀談邊關之事。一路行來,倒也聽了不少故事,對邊關的局勢,有了不少深入了解。
一路行進,待到萬全右衛城,已是臘月二十五日。那馬蓮堡乃是萬全右衛北麵的一個堡壘。駐守右衛城的參將劉進忠早得知欽差嚴鴻隊伍將到,出右衛十餘裏相迎。見了欽差嚴鴻,要緊下馬參拜:“欽差大老爺,末將有禮。如今副總兵馬將軍正在馬蓮堡築城,曾吩咐下官,若是欽差大老爺將至,便告他前來迎接。”
嚴鴻扶起劉盡忠道:“將軍辛苦了,不必多禮。馬將軍當次臘月寒冬,依然在外築城,我豈能打攪他軍務?待本欽差自引軍出便是。”
劉盡忠道:“此時雖是臘冬,非韃虜往常進犯之期,但若是出長城孤懸野外,恐萬一遭遇遊寇,頗有不便。欽差大老爺還是留駐城中為好。”
嚴鴻嗬嗬笑道:“不妨事的。我正要看看,馬將軍修築的馬蓮堡,卻是何等樣城。劉將軍,你自守萬全右衛,不必送我。”於是隻讓劉盡忠派數十名將士為向導,欽差大隊冒著寒風,出了長城,往馬蓮堡行去。
長城塞外風光,卻又自不相同。平沙枯草,朔風席卷,肅殺之意無形而生。嚴鴻裹著貂皮大衣,看自己欽差的旗號在大風中獵獵抖動,又看背後萬裏長城蜿蜒山脊,麵前則是茫茫原野,想象蒙古人的鐵騎往來縱橫,與邊庭將士一刀一槍,你死我活,端的是血氣衝天。卻見一邊俞大猷早已把劍拊膺,忽地仰天長嘯。嘯聲如鷹飛九霄,甚是豪壯。嘯罷,俞大猷慨然道:“若能率精兵猛將,在此天作的沙場,與韃虜決一死戰,雖馬革裹屍,亦無恨也!”
嚴鴻心道,大哥擺脫你能不能吉利點,你倒是一把年紀了想馬革裹屍,我今年虛歲才二十一,沒活夠呢。他笑道:“俞將軍豪情動人!不過咱為將的,要讓那韃虜馬革裹屍才好,自家還是騎在馬背上,得勝歸來,金殿領賞,方是正道。”
嚴鴻道:“這可不成,天家教我巡視邊陲,是信任我能忠心辦事。若是畏懼艱難,便裹足不前,那豈不辜負了天家信任。再則,楊順、閻儒等人說馬芳的話,我看多半是不足信的。咱錦衣衛本地的楊大業楊千戶,卻說馬芳是個忠勇的將領。就算真有什麽危險,我隨身多帶些人馬去也便是了。”
雲初起道:“欽差所言,倒也有理。既然一定北上,那麽隨身護衛不可缺少。以我說,錦衣衛主力北上,俞大猷將軍所率的閩軍,也隻留一旅之眾守衛本處的犒賞錢物,其餘大隊人馬,應隨行護駕,這才安全。”
梁如飛點頭道:“正是。孫太太有孕在身,不宜北上,可以留在大同。我等護衛欽差北上,以防萬一。張太太也一起去吧,你武藝高強,更兼頗有謀略,在欽差身邊是個強助。”
張青硯道:“隻要相公有令,我自然遵從。”
俞大猷道:“如此,我所部三千閩兵,留下五百人守禦,其餘盡隨欽差北上。隻是這大同之地,甚是詭異,前番竟然出人鬧餉。我看那楊順作風也不正,前日裏欽差頒賞之日,看那軍士們的模樣,怕是被他克扣得緊。又有傳言說宣大府有白蓮教勢力。這裏欽差大隊人馬北上馬蓮堡之後,若是有人打別樣主意,我怕犒賞錢物有失,這大同城是待不得了。.tw[]聽聞雲初起將軍前些日帶五十名錦衣衛,在大同城北的西村堡駐紮下來,那裏堡牆堅固。地勢高,還有水井,倒恰是個屯駐的好地方。我意欲移營到那裏去,也好保錢物萬無一失。”
嚴鴻點頭道:“俞將軍所言甚是。那麽便將剩餘的錢物都移去彼處。還有。本欽差既然要去馬蓮堡。這欽差行轅中留守的眷屬,便也可移到拿西村堡中。也好一同保衛。隻是這樣一來生活卻沒那麽方便了,卻要委屈月蓉。”
孫月蓉道:“當家的,這個你放心。我在飛虎山也是那麽過來了,西村堡好歹是靠著大同鎮的。還能不方便到哪裏去?更別說還有柳葉、月仙、小鈴鐺和何氏嫂子照顧,一應物品也都齊全,還能苦到那裏去?”
當下主意打定,嚴鴻便令,第二日欽差行轅與校場的護餉閩兵,全部都移到西村堡中。行轅隻留幾個文員駐守。楊順不知欽差為何鬧這麽一出,慌忙叫閻儒來問。勸了幾句,嚴鴻隻是不聽。閻儒也不敢再囉嗦。當天下午,欽差嚴鴻一行便入駐了西村堡。那西村堡容納數百人綽綽有餘,容納三千多人卻是有些緊張。俞大猷的閩兵主力便在堡外按紮營寨暫住。這俞大猷用兵素來有方。雖然隻是住一兩日,卻不紮浮營,而是照舊挖塹築壁,營盤像模像樣。
嚴鴻在西村堡住了一夜,覺得倒也方便,又看孫月蓉的房間已經安排妥當。於是再過一日,即攜王命旗牌,兵發馬蓮堡。
隨行隊伍之中,俞大猷所部三千閩兵,留下士卒五百,偏箱車十輛,使千戶官包有材帶隊,俞大猷自引二千五百餘精兵,偏箱車、正箱車七十餘輛,護衛欽差。
嚴鴻帶來的四百錦衣衛,使陶智帶七十人駐守西村堡,保衛眷屬。並與邵安所率駐紮在沈家莊附近的三十名錦衣衛聯絡,互為犄角。王霆、劉連帶三百餘人,並商子強等“十二生肖”在內,護嚴鴻周全。
嚴鴻左右的人,孫月蓉留在西村堡,花月仙、耿金鈴、柳葉左右保衛,那邊軍眷屬何氏和她的幾個孩子也都留在西村堡中。嚴鴻又留下奚童,想他武藝遠在花月仙等人之上,定能保得周全。嚴鴻本來還想把雲初起、葉正飛也留下,指揮守衛堡壘的士兵。但孫月蓉以嚴鴻此去邊塞,弄不好要打仗,這兩人都有大用,還是讓嚴鴻帶去了。除此之外,左右還有梁如飛、嚴峰、嚴複、嚴靖、嚴過等人,也稱得上人才濟濟。
嚴鴻帶來的其餘隨員,一多半跟隨嚴鴻,一小半留在西村堡中,處理應酬事務。在沈家莊抓獲的七個活口,也都監禁在堡內,由錦衣衛嚴加看守。至於隨軍的民夫,嚴鴻這一路也自征調了數千民夫牲畜,押運大批白銀、綢緞、糧食,以及在大同附近跟晉商采購的美酒臘肉等物,北上犒軍。西村堡也留了人畜數百口,不過俞大猷再三叮囑,這些人隻駐在堡外的營盤裏,不可讓他們進入內堡。那桃鬆寨,依舊放在大同民宅內,由楊大業安排人看守。
眼看諸事安排妥當,一聲號鼓,欽差嚴鴻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奔馬蓮堡去者。這一路數百裏地方,更兼天寒地凍,難免有些辛苦。好在欽差隊伍給養帶的充足,更兼俞大猷用兵有方,行止得法,每到駐紮下來,更巡查營中,讓士兵們吃飽喝足,好生休息。因此一路走來,沒什麽人生病掉隊。雲初起見俞大猷用兵,與戚繼光各有不同,然而都是一等一的名將風範,也不禁大為佩服,經常去和俞大猷討教一二。
嚴鴻所行道路,多在長城內側。一路三裏一墩,五裏一台,都有兵士駐紮。但見長城墩台,多已凋敝破敗,守衛的士兵,也是辛苦得很。嚴鴻心道,韃虜乃是國家大患,如今邊防如此,楊順做了宣大總督,卻一心隻顧著撈錢,這也忒作死了些。他隨行前來,本就有犒賞軍士的想法,便就勢給這些邊境士卒發些犒賞,又與他們攀談邊關之事。一路行來,倒也聽了不少故事,對邊關的局勢,有了不少深入了解。
一路行進,待到萬全右衛城,已是臘月二十五日。那馬蓮堡乃是萬全右衛北麵的一個堡壘。駐守右衛城的參將劉進忠早得知欽差嚴鴻隊伍將到,出右衛十餘裏相迎。見了欽差嚴鴻,要緊下馬參拜:“欽差大老爺,末將有禮。如今副總兵馬將軍正在馬蓮堡築城,曾吩咐下官,若是欽差大老爺將至,便告他前來迎接。”
嚴鴻扶起劉盡忠道:“將軍辛苦了,不必多禮。馬將軍當次臘月寒冬,依然在外築城,我豈能打攪他軍務?待本欽差自引軍出便是。”
劉盡忠道:“此時雖是臘冬,非韃虜往常進犯之期,但若是出長城孤懸野外,恐萬一遭遇遊寇,頗有不便。欽差大老爺還是留駐城中為好。”
嚴鴻嗬嗬笑道:“不妨事的。我正要看看,馬將軍修築的馬蓮堡,卻是何等樣城。劉將軍,你自守萬全右衛,不必送我。”於是隻讓劉盡忠派數十名將士為向導,欽差大隊冒著寒風,出了長城,往馬蓮堡行去。
長城塞外風光,卻又自不相同。平沙枯草,朔風席卷,肅殺之意無形而生。嚴鴻裹著貂皮大衣,看自己欽差的旗號在大風中獵獵抖動,又看背後萬裏長城蜿蜒山脊,麵前則是茫茫原野,想象蒙古人的鐵騎往來縱橫,與邊庭將士一刀一槍,你死我活,端的是血氣衝天。卻見一邊俞大猷早已把劍拊膺,忽地仰天長嘯。嘯聲如鷹飛九霄,甚是豪壯。嘯罷,俞大猷慨然道:“若能率精兵猛將,在此天作的沙場,與韃虜決一死戰,雖馬革裹屍,亦無恨也!”
嚴鴻心道,大哥擺脫你能不能吉利點,你倒是一把年紀了想馬革裹屍,我今年虛歲才二十一,沒活夠呢。他笑道:“俞將軍豪情動人!不過咱為將的,要讓那韃虜馬革裹屍才好,自家還是騎在馬背上,得勝歸來,金殿領賞,方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