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下半場比賽阿聯酋隊也進行了相應的戰術調整,瑪塔爾的位置也從中路移動到了邊路,整個阿聯酋的戰術也從短傳配合,調整成了由瑪塔爾沿邊路控球和突破,到前場之後再進行短傳組織。


    馬赫迪做出這種安排的原因是,他發現了對手圍搶瑪塔爾的球員,基本上都是他們的中前場球員,這樣瑪塔爾一旦被搶斷之後他們很快就能夠組織反擊。


    讓瑪塔爾移動到邊路的話,如果他們依然采取這種策略對瑪塔爾進行局部圍堵,那就勢必會導致他們把進攻球員的位置扯到邊路,即便是搶斷了,從邊路推進到有威脅的位置也會有段距離。


    馬赫迪依然是從打持久戰和消耗戰的角度來考慮的,他對香港隊也做了分析,從他的角度上來看,即便是中間做了節奏上的調整,但是這種戰術對香港隊球員的體能消耗還是很大,如果下半場他們還這樣全場緊逼的話,那麽最後十分鍾,他們就將完全沒有體力!


    西亞球隊對付東亞球隊,很重要的一個策略就是通過加強控製戰術消耗他們的體力,拖垮他們,就像中國隊,他們和西亞球隊比賽的最後五分鍾八分鍾十分鍾,是不是存在著許多黑色的記憶,那並不是他們不夠幸運,而是西亞球隊的戰術運用發揮了應該發揮的作用而已!


    按照這種思路,馬赫迪的安排是,用瑪塔爾這張牌來牽製和消耗香港隊。不讓對手把比分擴大,等到最後十幾分鍾,再讓阿聯酋隊加快節奏,發動絕地反擊!


    (二)


    隨著巴喬的手勢,香港隊進行了防守陣型上的調整,翟廷峰到了右後衛的位置上,左邊前衛郭建邦則回撤到了左後衛的位置上。加森移動到左邊前衛位置。


    經過這麽樣的調整換位之後,香港對的陣型變成了4-5-1,開始收縮防線,從全場逼搶戰術調整成了防守反擊,隻留下陳肇琪一個人在前麵遊弋。


    這種調整。圍搶瑪塔爾的兵力就變成了林智健、歐陽耀衝和翟廷峰的“三人組”,陳灼都隻是在三人組的外圍,做好切斷瑪塔爾橫傳和回傳球路的準備。


    要說馬赫迪的戰術一點作用都沒有起到也是不客觀的,瑪塔爾在邊路的牽扯,使得歐陽耀衝必須要攻守兼顧,下半場進行了不到20分鍾。歐陽耀衝就顯出體力不支的情形,巴喬也不斷的看著時間,場地邊上香港隊的替補隊員已經開始熱身。


    馬赫迪的這種戰術套路。巴喬也是有所準備的,很顯然阿聯酋隊也對香港隊的球員們進行了了解,右路歐陽耀衝的邊路快速盤帶突破作為香港隊的重要進攻套路之一,是他們必然會注意的。上半場的那個任意球,就是歐陽耀衝突破創造的。


    之所以下半場馬赫迪安排瑪塔爾打控球戰術並且扯動到歐陽耀衝這條邊,想要以攻為守的限製歐陽在這條邊路的發揮也是個重要思路!


    歐陽耀衝拚盡全力也沒有能夠追上傳球,一名阿聯酋隊員趕在歐陽耀衝之前護住球路,用身體掩護著皮球滾出了底線,這已經是第二次了。


    上一次還勉強追上了,但是已經沒有力氣做內切動作。隻好踢到對方身上出界要了個角球,這一次更吃力,歐陽耀衝的體能下降很快,在場上已經喪失了他的速度優勢。


    還不錯,原本巴喬預計,在右邊路這樣攻守兼顧,以歐陽耀衝的體能,最多能夠頂住20分鍾,搶斷成功之後能夠發起兩到三次邊路突破。


    結果這家夥頂了26分鍾,搶斷成功之後沿著邊路突破了四次,兩次傳中成功,一次要了個角球,隻有最後一次沒有能夠追上球。


    很不錯了!已經超過了巴喬的預期!趁著這個死球機會,巴喬安排換下歐陽耀衝。


    此時的歐陽耀衝,正在阿聯酋半場的角旗區附近彎著腰,雙手撐著膝蓋,大口大口喘著粗氣,看到換人的指示牌,他舉了下手,掀起衣襟擦著汗,慢慢的向場下走去。


    現場的廣播裏念出換下球員是歐陽耀衝的名字時候,全場觀眾都為他鼓掌,下半場前麵20多分鍾,歐陽耀衝在攻防兩端的表現很是搶眼,而且大家還記得,上半場的那個精彩突破並製造的任意球,就是這個球員努力的成績。


    看到換上場的球員號碼後,阿聯酋的教練員扭頭喊助教,助教也是在翻著手裏的資料,應該是他們對這位替補球員並不熟悉。


    (三)


    馬赫迪的確不熟悉,因為這名球員不光並沒有在歐洲的三場熱身賽中首發,而且一分鍾都沒有替補登場過。


    不僅是在歐洲的熱身賽中一分鍾沒有登場過,這名球員甚至第一次代表香港成年隊正式登場!在去年由於意外受傷,他甚至缺席了那一次的東亞運動會!難怪馬赫迪不認識。


    這名球員的名字叫陳文輝,1988年出生的他是香港08隊也就是北京08奧運隊的成員,在後來的東亞杯以及東亞運動會,也都有入選港隊的集訓名單,但是陳文輝並不走運。


    2008年奧運預選賽的時候他不滿20歲,而且不是天賦超群的那種孩子,與23歲適齡球員相比有著一些差距,因此隻是在一些無關緊要的賽事或者垃圾時間出戰,大部分時間都在板凳上坐著。


    假如說陳文輝小一歲,那麽他還有機會以適齡球員身份參加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然而香港的身份資料和護照管理製度,是沒什麽機會造假的,哪怕隻是修改一歲,北京奧運會的時候他隻能充當替補,而倫敦奧運會的時候。24歲也是超齡球員了,所以說陳文輝不太走運。


    除了年齡上的不走運,在08年之後,陳文輝又遭遇了一個“魔咒”般的經曆,在此後的東亞杯和東亞運動會,陳文輝每一次都是在大賽前夕受傷而缺席,從08年之後。他還沒有為香港隊效力過一次!


    本次亞運會的三名超齡球員,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巴喬的選擇是陳灼、陳肇琪和李威廉,畢竟李威廉是2009年度的香港足球先生,而原本巴喬的選擇也是這樣的。


    然而這一次“魔咒”卻是降臨在的李威廉身上,在意大利集訓中的一次意外拉傷。導致了李威廉沒有能夠參加熱身賽,回到香港之後雖然傷勢恢複,但卻一直沒有能夠調整到最佳狀態,在亞運會參賽名單確定的最後時刻,巴喬放棄了李威廉,陳文輝這才幸運的入選。


    因此陳文輝的入選。也讓香港球迷和媒體產生了不少疑問,不過香港媒體並沒有因此而對巴喬質疑,也沒有向中國媒體那樣。把對中國足球隊和國足主教練指手畫腳當成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四)


    翻查了一下球員資料,馬赫迪發現對這位穿著17號球衣的陳文輝記錄不多,本次香港隊在歐洲的三場公開熱身賽上,這名球員一分鍾都沒有出場過。


    這應該說明這名球員的實力遠遠不如場上這個19號。雖然看上去這個球員個子比19號歐陽耀衝高出一頭,也壯實不少,但是如果他的實力果真出色的話,那應該他打主力才對!


    陳文輝的身高是1米85,可以打中鋒、邊鋒和右邊前衛多個位置。馬赫迪看過去,這名球員和歐陽耀衝擁抱了一下跑進場內,這名球員的個子和提醒都比下場的歐陽耀衝大一號。或者是香港隊的巴喬主教練換上一名防守型的邊前衛,進一步加強在邊路的防禦。


    走到場邊,馬赫迪向遠端喊著瑪塔爾的名字並打著手勢,做出一個前壓的手勢。


    按照馬赫迪的想法,替補球員上場之後總是要有個適應比賽的過程,趁著這個機會讓整個陣型前壓,對方19號球員的速度和盤帶突破能力是馬赫迪一直比較忌憚的,現在這個“快馬”被換下場了,阿聯酋隊肯定想要趁機發動一撥淩厲的攻勢!


    已經二十六七分鍾了,下半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馬赫迪的思路上,讓瑪塔爾再稍微衝一衝,到最後十五分鍾的時候開始開始進行人員調整,全力向香港隊的防線發起進攻!


    阿聯酋隊很快發出球門球,瑪塔爾回撤拿球,馬赫迪看到剛換上場的這名球員居然一直頂到前場來逼搶瑪塔爾,而且他的身邊也沒有其他球員的配合,不禁嗬嗬笑了一下,側臉看了一眼巴喬,香港隊的這位少帥依然是麵無表情,但似乎已經緊張的攥緊了拳頭。


    個子高的球員大部分都是腳下技術稍顯粗糙,移動和轉身較慢,瑪塔爾號稱“海灣馬拉多納”,一對一的突破還是有著把握的!


    果然,瑪塔爾非常輕鬆的就晃過了這個新上場的球員,馬赫迪不禁暗喜……


    怎麽個情況?怎麽陳灼扯動到了右邊路參與對瑪塔爾的防守了?這不是位置重疊嗎?到底這是怎麽回事?


    (五)


    沒等場下的馬赫迪和場上的瑪塔爾想明白,在翟廷峰和林智健的配合下,陳灼卡位之後擠開了瑪塔爾,雖然瑪塔爾踉蹌著倒地,但是裁判並沒有吹罰犯規。


    本場比賽裁判簡直是在吹罰一場友誼賽,比賽打到現在,這位澳大利亞裁判一張紅黃牌都沒有出示!馬赫迪對這個球沒有吹罰顯得很不滿意!


    對於馬赫迪在場邊的牢騷,還有瑪塔爾躺在地上的喊聲,裁判統統無動於衷,雙手平伸示意比賽繼續,隨後還勾了勾手,示意瑪塔爾趕快起來參加比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足球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頓的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頓的盾並收藏足球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