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逃避追擊()
“劉公的作為讓階佩服,入主荊州才一年有餘,隨後即滅宗賊,降江夏賊張虎、陳生,讓荊州諸守令聞你威名,多解印綬去。桓階本乃一無名小卒,多虧孫將軍舉薦我為孝廉,而後又任命我為隨軍文書,官職雖然小,但是卻也是吃朝廷俸祿的,如今孫將軍新喪,如若我離開孫家,那麽我就會被天下人指責和唾罵了,還望劉公可以諒解。先前相助劉公乃是人之常情,希望公今後勿以為念。如今天下頗不太平,公卻能讓時下盜賊叢生的襄陽太平下來,著實下了不少工夫。若有朝一日,桓階窮途末路來投,還望公不嫌棄才是!”桓階委婉的拒絕著劉表的邀請,真誠的誇讚著劉表這一年多來的政績,然後才客套了一下。
“既然伯緒公主意已定,表也就不再勉強了!還望公今後多多保重,有空經常來這裏看看老友!”劉表又和桓階拉了會家常後才放桓階回去。
離開襄陽後的桓階,心中暗暗吃驚!雖然此次被孫策委派過來襄陽當說客有一定的生命風險,但是在出發之前,孫策早就和自己說得明明白白。甚至於連蒯氏兄弟可能如何刁難,劉表如何猶豫,以及自己應該怎麽應答竟然提前交代得相差無幾。而這些竟然是出自於一個年僅十六歲,剛剛失去父親的少年身上,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啊。
桓階很快就在一幫護衛的保護下,安全返回漢水孫家大營,把一切如實向孫策稟告。而後孫策和劉表就互相交換了孫堅的靈柩和俘虜黃祖。
“如今父親的靈柩已經換回來了,而我們也暫時沒有能力去和劉表抗衡,不如就禍水北引,讓劉表和袁氏兄弟自己去拚吧!”孫策見到孫堅的靈柩後感慨萬千,雖然不如曆史上那樣寫的初平三年孫堅才殞命,可是也相差沒有半年而已,看來估計孫堅死後,曆史才會真正進入大『亂』時期,孫策曾經想襲擊許都迎接獻帝的,可如今的局勢儼然不好,如果自己可以提前把小皇帝給迎接到某個地方,那自己不也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嗎?隻是這個設想確實很偉大,能完成的幾率也是非常的小,不說目今自己沒有根據地,而且按照曆史描述,自己還得靠袁術這個混蛋過日子,看來確實得動點腦筋才行。
孫策知道,自己並不是說袁術不好,其實袁術的家世也挺不錯的,在目前幾家比較大的勢力當中還算可以的,比如曹『操』、袁紹、公孫瓚、劉表、劉焉、袁術,至於其他幾家就顯得有些落魄,如今的劉備好象還在平原公孫瓚保護下苟活著,而呂布和老董即將翻臉,西涼軍隊也將不足為懼,至於其他諸如孔融、陶謙、劉繇等都不足為濾,幾大外族暫且也沒有什麽好看頭,對付他們到時候隻要恩威並施就行。更何況外族人也是人,大家都隻是求一口飯吃而已,至於誰當皇帝誰來統治,在普通人看來是沒有分別的。至於那些討厭的士人,一切都以朝廷為正統,即使這個小朝廷名存實亡,好象也認為它是正統,比如曹丕竊漢、司馬炎竊曹都以為是正統的傳承,在這點上曹『操』真的是英雄了,懂得挾天子以令諸侯。再說劉備以皇叔身份為幌子,後麵建立了蜀國,算得上也是正統的一點旁支,也勉強有點名正言順。反倒是三國中孫家的皇帝建立得有點不倫不類,實在是沒有話說,一來無皇家貴胄的身份掩飾,二來也並沒有推翻前朝而沿襲帝位,好象是從石頭縫隙裏麵蹦出來的國家,所以雖然後世人有些承認,但是畢竟把它看做是最為不正統的一個政權,更何況這個時代人的觀念還確實有些影響。
因此,當孫策思慮到這些的時候,總想為自己孫家鋪一條順風路,畢竟憑借孫家的家底和自己的努力還是可以打下一片大好江山的。關鍵在於怎麽打,如果目前還是和曆史一樣跟袁術靠在一邊,到時候怕江東四大家族恐不支持自己這個小氏族出身的人,而且是依靠過『亂』臣賊子袁術的小寒族。這個曆史時期的人就是有這些麻煩的臭規矩和臭脾氣。自己在後世的時候可也是無神論者,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碰到於吉,然後不爽把他殺了?記得以前看曆史的時候孫策好象確實殺過江東一個挺有名的名士,不過好象是由於小人從中挑唆才導致如此,因此自己要當好孫策這個角『色』,既要秉承真孫策的某些優點,同時又要兼顧後世人對於這段曆史的喜好,唉,自己可也並不輕鬆啊!當自己容易,當一個不是自己的自己可不容易!
當孫策率領著殘存不到兩千的兵馬打算返回江東曲阿的路上,自己不斷地歎息著古人難做的時候,斥候來報:後方出現劉表的追兵。孫策當下就怒到:“我靠你個劉表,曆史還真把你寫錯了,竟然這麽不守信用!傳令給程將軍、黃將軍、韓將軍,速度和我會合,就說有要事相商。”
不一會,三人都趕來,聽了孫策的話後,四人就一起展開討論。“現在劉表軍不知有多少,正從後麵追趕而來,聽斥候回報追軍兵力至少也不下於一萬,必定是整合了江夏和襄陽的兵力,如此定是劉表想滅我等,先前的談判隻不過是故意令我等鬆懈下來。三位將軍覺得,我們如何應對為好?”孫策看了看三個久經沙場的將領,比起自己這個隻玩過無數遊戲,卻是第一次準備上戰場的人來說,經驗未必豐富,但是實戰肯定是豐富得多了,所以就虛心的請教著,而且心中也有著莫名的興奮,因為這可是自己的處女戰。
“我看這有點不像是劉表的作風,也許是他屬下蒯氏兄弟的主意。”程普有些懷疑的說著。
“不管是誰的主意,終歸是荊州的軍隊,既然已經談判好了,他就不應該不守承信用!”黃蓋有些鄙視的說著。
“如今我們兵力微弱,不堪一擊,不如我們先投靠袁公路將軍!”韓當的話及時的響了起來。
孫策聽完韓當的話後,臉馬上就變得很難看。
“劉公的作為讓階佩服,入主荊州才一年有餘,隨後即滅宗賊,降江夏賊張虎、陳生,讓荊州諸守令聞你威名,多解印綬去。桓階本乃一無名小卒,多虧孫將軍舉薦我為孝廉,而後又任命我為隨軍文書,官職雖然小,但是卻也是吃朝廷俸祿的,如今孫將軍新喪,如若我離開孫家,那麽我就會被天下人指責和唾罵了,還望劉公可以諒解。先前相助劉公乃是人之常情,希望公今後勿以為念。如今天下頗不太平,公卻能讓時下盜賊叢生的襄陽太平下來,著實下了不少工夫。若有朝一日,桓階窮途末路來投,還望公不嫌棄才是!”桓階委婉的拒絕著劉表的邀請,真誠的誇讚著劉表這一年多來的政績,然後才客套了一下。
“既然伯緒公主意已定,表也就不再勉強了!還望公今後多多保重,有空經常來這裏看看老友!”劉表又和桓階拉了會家常後才放桓階回去。
離開襄陽後的桓階,心中暗暗吃驚!雖然此次被孫策委派過來襄陽當說客有一定的生命風險,但是在出發之前,孫策早就和自己說得明明白白。甚至於連蒯氏兄弟可能如何刁難,劉表如何猶豫,以及自己應該怎麽應答竟然提前交代得相差無幾。而這些竟然是出自於一個年僅十六歲,剛剛失去父親的少年身上,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啊。
桓階很快就在一幫護衛的保護下,安全返回漢水孫家大營,把一切如實向孫策稟告。而後孫策和劉表就互相交換了孫堅的靈柩和俘虜黃祖。
“如今父親的靈柩已經換回來了,而我們也暫時沒有能力去和劉表抗衡,不如就禍水北引,讓劉表和袁氏兄弟自己去拚吧!”孫策見到孫堅的靈柩後感慨萬千,雖然不如曆史上那樣寫的初平三年孫堅才殞命,可是也相差沒有半年而已,看來估計孫堅死後,曆史才會真正進入大『亂』時期,孫策曾經想襲擊許都迎接獻帝的,可如今的局勢儼然不好,如果自己可以提前把小皇帝給迎接到某個地方,那自己不也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嗎?隻是這個設想確實很偉大,能完成的幾率也是非常的小,不說目今自己沒有根據地,而且按照曆史描述,自己還得靠袁術這個混蛋過日子,看來確實得動點腦筋才行。
孫策知道,自己並不是說袁術不好,其實袁術的家世也挺不錯的,在目前幾家比較大的勢力當中還算可以的,比如曹『操』、袁紹、公孫瓚、劉表、劉焉、袁術,至於其他幾家就顯得有些落魄,如今的劉備好象還在平原公孫瓚保護下苟活著,而呂布和老董即將翻臉,西涼軍隊也將不足為懼,至於其他諸如孔融、陶謙、劉繇等都不足為濾,幾大外族暫且也沒有什麽好看頭,對付他們到時候隻要恩威並施就行。更何況外族人也是人,大家都隻是求一口飯吃而已,至於誰當皇帝誰來統治,在普通人看來是沒有分別的。至於那些討厭的士人,一切都以朝廷為正統,即使這個小朝廷名存實亡,好象也認為它是正統,比如曹丕竊漢、司馬炎竊曹都以為是正統的傳承,在這點上曹『操』真的是英雄了,懂得挾天子以令諸侯。再說劉備以皇叔身份為幌子,後麵建立了蜀國,算得上也是正統的一點旁支,也勉強有點名正言順。反倒是三國中孫家的皇帝建立得有點不倫不類,實在是沒有話說,一來無皇家貴胄的身份掩飾,二來也並沒有推翻前朝而沿襲帝位,好象是從石頭縫隙裏麵蹦出來的國家,所以雖然後世人有些承認,但是畢竟把它看做是最為不正統的一個政權,更何況這個時代人的觀念還確實有些影響。
因此,當孫策思慮到這些的時候,總想為自己孫家鋪一條順風路,畢竟憑借孫家的家底和自己的努力還是可以打下一片大好江山的。關鍵在於怎麽打,如果目前還是和曆史一樣跟袁術靠在一邊,到時候怕江東四大家族恐不支持自己這個小氏族出身的人,而且是依靠過『亂』臣賊子袁術的小寒族。這個曆史時期的人就是有這些麻煩的臭規矩和臭脾氣。自己在後世的時候可也是無神論者,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碰到於吉,然後不爽把他殺了?記得以前看曆史的時候孫策好象確實殺過江東一個挺有名的名士,不過好象是由於小人從中挑唆才導致如此,因此自己要當好孫策這個角『色』,既要秉承真孫策的某些優點,同時又要兼顧後世人對於這段曆史的喜好,唉,自己可也並不輕鬆啊!當自己容易,當一個不是自己的自己可不容易!
當孫策率領著殘存不到兩千的兵馬打算返回江東曲阿的路上,自己不斷地歎息著古人難做的時候,斥候來報:後方出現劉表的追兵。孫策當下就怒到:“我靠你個劉表,曆史還真把你寫錯了,竟然這麽不守信用!傳令給程將軍、黃將軍、韓將軍,速度和我會合,就說有要事相商。”
不一會,三人都趕來,聽了孫策的話後,四人就一起展開討論。“現在劉表軍不知有多少,正從後麵追趕而來,聽斥候回報追軍兵力至少也不下於一萬,必定是整合了江夏和襄陽的兵力,如此定是劉表想滅我等,先前的談判隻不過是故意令我等鬆懈下來。三位將軍覺得,我們如何應對為好?”孫策看了看三個久經沙場的將領,比起自己這個隻玩過無數遊戲,卻是第一次準備上戰場的人來說,經驗未必豐富,但是實戰肯定是豐富得多了,所以就虛心的請教著,而且心中也有著莫名的興奮,因為這可是自己的處女戰。
“我看這有點不像是劉表的作風,也許是他屬下蒯氏兄弟的主意。”程普有些懷疑的說著。
“不管是誰的主意,終歸是荊州的軍隊,既然已經談判好了,他就不應該不守承信用!”黃蓋有些鄙視的說著。
“如今我們兵力微弱,不堪一擊,不如我們先投靠袁公路將軍!”韓當的話及時的響了起來。
孫策聽完韓當的話後,臉馬上就變得很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