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蔡琰歸屬
“子布,公瑾的事,你多費心了!至於這些什麽禮單我不用看了,別人送什麽我們就收什麽!隻是不知道有沒有送美女和城池的?”孫策忽然隨意的嘀咕了一聲,張昭趕忙就問到:“主公你說什麽城池?”
還好沒有被張昭聽到,孫策趕緊轉移話題:“哦,對了,子布先生,這段時間辛苦你了,本來我想要和公瑾同時舉行婚禮的。可是大家都說不合禮俗,子布你覺得如何?”
“按照古製,男女成親需要三媒六聘,也叫三書六禮。而且天子、諸侯、文武百官和百姓的訂婚和迎娶時間各不相一。”張昭見孫策問到這個,當下也不知道怎麽說才好,因為他不知道孫策想要什麽答案,隻好把一切推脫給古製。
“這個迎娶時間我明白,至於三書六禮,我有點不大明白,具體是哪三書?哪六禮?”
“三書指分別是:
聘書,在訂婚時交換;
禮書,過大禮時交換;
迎書,在迎接時男女交給女方。
六禮是指由求親,說媒到迎媒,完婚的手續,具體是:
納禮:男家請人預備向女家提親、說媒;
問名:男女問女方的姓名及生日,以卜吉兆,即議婚,也稱合八字;
納吉:問名卜得吉兆後,男方送薄禮至女方家,議婚繼續進行,也叫過文定或小定;
納微:正式送聘禮至女方家,又稱過大禮;
請期:男子決定結婚日期後,征求女方家意見,即擇日;
親迎:正式成婚。
按照古製,主公和公瑾身份不同,不可一起成婚,不過如今並無那麽多的限製,主公和公瑾乃是結義兄弟,若要一同成婚也是一樁千古流傳的美事。不過主公,昭雖然把事情辦妥了,但是昭有一事不明白:公瑾乃是江東英傑,主公讓她娶個犯官之女為妻?這個於理不合,恐怕會被天下人恥笑?”張昭『露』出不解的神情問著孫策。
“唉,子布你都可明白古製今可改,為什麽又犯糊塗。什麽犯官之女?蔡邕隻是感激董卓知遇之恩,想為他收屍盡盡心意而已!而王允本人心胸比較狹隘,才會借此機會殺了蔡邕。此事實乃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雖然我早就知道會發生,但是卻阻止不了……唉,不說這個,其實你隻要想想就米了,公瑾好音律,從小又是隨其父在洛陽長大,早就已經看上蔡大小姐了,隻是因為後來周氏舉家搬遷到江東來,才分開,後來公瑾也沒有再想此事。碰巧的是蔡大小姐從小也好音律,而彼父出事前,她早被乃父派人送往江東顧雍家,你也知道顧雍是蔡邕的得意門生。”孫策為蔡邕辯解之後就把周瑜和蔡琰的事情偷偷的告訴給張昭了,當然這些周瑜的往事也是周瑜和孫策在喝酒的時候,感歎下流『露』出來的,孫策有心玉成自己的結拜兄弟此事而已,所以才派人四處查訪蔡大小姐的下落,終於讓他得到了蔡琰就在江東的消息,因此才會出現孫策拜托張昭代替周瑜去顧家提親一事。
“嗬嗬,昭真的有些糊塗了,主公教訓得是!公瑾他若知道這事,一定會非常高興的。愛好音律的他,若真是娶了蔡小姐,那可真的擁有知音了。我一定幫主公辦妥此事!對了,主公,這次呂布派了自己的首席軍師陳宮前來,並且還送上南陽郡的地圖。”張昭聽了孫策講老半天的話,也明白過來孫策和周瑜那兄弟情深以及周瑜為什麽那麽喜歡音律,也許他那是在借音律思戀曾經的風流往事知音人吧。
“什麽?南陽郡地圖?他怎麽會有的?首席軍師陳宮親自來?”孫策想都不敢想,這麽厲害的人物竟然也會親自前來。
“主公,呂布的意思是他取汝南,主公取南陽!所以才會把南陽的地圖給我們,不過他們真厲害,這麽詳細的地圖都能夠弄到手。這次隨陳宮來的還有兩個人,一人叫諸葛瑾,乃是名士諸葛玄的侄子,另外一人叫徐盛,此人武勇不下於子烈等人,而且此二人年紀都很輕。”張昭的話又馬上引起了孫策的目瞪口呆。
“什麽,諸葛瑾跟徐盛怎麽跑到呂布那,他們不是……”孫策說到這裏才記起來,這可並沒有按照曆史進程來,最多隻能說曆史人物依然是那些,可是曆史事件已經改變了。看來諸葛瑾這個厲害文士和徐盛這個強悍的水將又丟了,好在他們兩人都屬於呂布,而呂布現在和自己既是結盟關係又是親家,一句不客氣的話,呂布好象沒有兒子,那麽她的女婿會不會有機會接手他的事業,未可知也。
“對了,主公,按照你的安排,張魯已經答應把女兒嫁給伯陽(孫賁),曹『操』也答應把女兒嫁給伯高(孫暠)。”張昭繼續報告著這些。
“嘿嘿,這些人就這樣,現在看我們水漲船高就都願意了。曹『操』和張魯,一個青州一個東川,嘿嘿,如果真是可以連接在一起,那麽我們孫家的勢力就可以遍布天下了。”孫策無奈的搖搖頭,這裏麵可都是有些政治因素的存在,就如江東的四大家族,在他們向孫策示好的同時,雖然拒絕和他們聯姻,但是多少也給了些麵子,孫策自然也安排了四大家族的一些有能力的子弟進入各個郡縣任職。
“主公掃平江東也多虧這些世家支持,隻是昭擔心,世家子弟多有不肖,恐怕以後會有麻煩。”張昭也知道世家之事,奈何覺得世家太過於龐大,又不能采取其他措施,暫時隻能如此安排。
“世家之事,日後再做定奪!如今戰事紛『亂』,世家如果不先爭取安撫,我恐無法安心拓開戰事。我可不想前方開戰,後方失火!”孫策雖然也對世家頭疼,甚至明白世家將會帶來的影響有多嚴重!但是暫時確實沒有辦法處理,此刻的他忽然想到,早知道先前不應該把盜賊剿滅光,然後秘密派遣甘寧等慣盜進行搶掠世家,然後再做做樣子,掃掃盜賊,既滅了世家威脅,又增加了軍餉軍需,多好的計策,奈何如今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己可沒有忘記“水至清則無魚”的規則,可怎麽會把江東掃『蕩』得如此“清”。
其實孫策不知道,這裏麵除了自己的不斷奮戰外,還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幕後『操』縱著,隻是這一切都是在幫助孫策,暫時並未有危害到孫策的行為。日後孫策知道這一切後,方恍然大悟,自己為何會以如此速度掃平江東群盜。
“對了主公,朝廷派來使者大人,帶來了皇上的聖旨,其實還不是李傕、郭汜兩人的傑作,還非得要親自向主公賀喜!”張昭這才想起來還有這麽一件事情,剛才進來找孫策這麽久了,不知道外麵那個使者是否等得不耐煩了。
“子布,公瑾的事,你多費心了!至於這些什麽禮單我不用看了,別人送什麽我們就收什麽!隻是不知道有沒有送美女和城池的?”孫策忽然隨意的嘀咕了一聲,張昭趕忙就問到:“主公你說什麽城池?”
還好沒有被張昭聽到,孫策趕緊轉移話題:“哦,對了,子布先生,這段時間辛苦你了,本來我想要和公瑾同時舉行婚禮的。可是大家都說不合禮俗,子布你覺得如何?”
“按照古製,男女成親需要三媒六聘,也叫三書六禮。而且天子、諸侯、文武百官和百姓的訂婚和迎娶時間各不相一。”張昭見孫策問到這個,當下也不知道怎麽說才好,因為他不知道孫策想要什麽答案,隻好把一切推脫給古製。
“這個迎娶時間我明白,至於三書六禮,我有點不大明白,具體是哪三書?哪六禮?”
“三書指分別是:
聘書,在訂婚時交換;
禮書,過大禮時交換;
迎書,在迎接時男女交給女方。
六禮是指由求親,說媒到迎媒,完婚的手續,具體是:
納禮:男家請人預備向女家提親、說媒;
問名:男女問女方的姓名及生日,以卜吉兆,即議婚,也稱合八字;
納吉:問名卜得吉兆後,男方送薄禮至女方家,議婚繼續進行,也叫過文定或小定;
納微:正式送聘禮至女方家,又稱過大禮;
請期:男子決定結婚日期後,征求女方家意見,即擇日;
親迎:正式成婚。
按照古製,主公和公瑾身份不同,不可一起成婚,不過如今並無那麽多的限製,主公和公瑾乃是結義兄弟,若要一同成婚也是一樁千古流傳的美事。不過主公,昭雖然把事情辦妥了,但是昭有一事不明白:公瑾乃是江東英傑,主公讓她娶個犯官之女為妻?這個於理不合,恐怕會被天下人恥笑?”張昭『露』出不解的神情問著孫策。
“唉,子布你都可明白古製今可改,為什麽又犯糊塗。什麽犯官之女?蔡邕隻是感激董卓知遇之恩,想為他收屍盡盡心意而已!而王允本人心胸比較狹隘,才會借此機會殺了蔡邕。此事實乃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雖然我早就知道會發生,但是卻阻止不了……唉,不說這個,其實你隻要想想就米了,公瑾好音律,從小又是隨其父在洛陽長大,早就已經看上蔡大小姐了,隻是因為後來周氏舉家搬遷到江東來,才分開,後來公瑾也沒有再想此事。碰巧的是蔡大小姐從小也好音律,而彼父出事前,她早被乃父派人送往江東顧雍家,你也知道顧雍是蔡邕的得意門生。”孫策為蔡邕辯解之後就把周瑜和蔡琰的事情偷偷的告訴給張昭了,當然這些周瑜的往事也是周瑜和孫策在喝酒的時候,感歎下流『露』出來的,孫策有心玉成自己的結拜兄弟此事而已,所以才派人四處查訪蔡大小姐的下落,終於讓他得到了蔡琰就在江東的消息,因此才會出現孫策拜托張昭代替周瑜去顧家提親一事。
“嗬嗬,昭真的有些糊塗了,主公教訓得是!公瑾他若知道這事,一定會非常高興的。愛好音律的他,若真是娶了蔡小姐,那可真的擁有知音了。我一定幫主公辦妥此事!對了,主公,這次呂布派了自己的首席軍師陳宮前來,並且還送上南陽郡的地圖。”張昭聽了孫策講老半天的話,也明白過來孫策和周瑜那兄弟情深以及周瑜為什麽那麽喜歡音律,也許他那是在借音律思戀曾經的風流往事知音人吧。
“什麽?南陽郡地圖?他怎麽會有的?首席軍師陳宮親自來?”孫策想都不敢想,這麽厲害的人物竟然也會親自前來。
“主公,呂布的意思是他取汝南,主公取南陽!所以才會把南陽的地圖給我們,不過他們真厲害,這麽詳細的地圖都能夠弄到手。這次隨陳宮來的還有兩個人,一人叫諸葛瑾,乃是名士諸葛玄的侄子,另外一人叫徐盛,此人武勇不下於子烈等人,而且此二人年紀都很輕。”張昭的話又馬上引起了孫策的目瞪口呆。
“什麽,諸葛瑾跟徐盛怎麽跑到呂布那,他們不是……”孫策說到這裏才記起來,這可並沒有按照曆史進程來,最多隻能說曆史人物依然是那些,可是曆史事件已經改變了。看來諸葛瑾這個厲害文士和徐盛這個強悍的水將又丟了,好在他們兩人都屬於呂布,而呂布現在和自己既是結盟關係又是親家,一句不客氣的話,呂布好象沒有兒子,那麽她的女婿會不會有機會接手他的事業,未可知也。
“對了,主公,按照你的安排,張魯已經答應把女兒嫁給伯陽(孫賁),曹『操』也答應把女兒嫁給伯高(孫暠)。”張昭繼續報告著這些。
“嘿嘿,這些人就這樣,現在看我們水漲船高就都願意了。曹『操』和張魯,一個青州一個東川,嘿嘿,如果真是可以連接在一起,那麽我們孫家的勢力就可以遍布天下了。”孫策無奈的搖搖頭,這裏麵可都是有些政治因素的存在,就如江東的四大家族,在他們向孫策示好的同時,雖然拒絕和他們聯姻,但是多少也給了些麵子,孫策自然也安排了四大家族的一些有能力的子弟進入各個郡縣任職。
“主公掃平江東也多虧這些世家支持,隻是昭擔心,世家子弟多有不肖,恐怕以後會有麻煩。”張昭也知道世家之事,奈何覺得世家太過於龐大,又不能采取其他措施,暫時隻能如此安排。
“世家之事,日後再做定奪!如今戰事紛『亂』,世家如果不先爭取安撫,我恐無法安心拓開戰事。我可不想前方開戰,後方失火!”孫策雖然也對世家頭疼,甚至明白世家將會帶來的影響有多嚴重!但是暫時確實沒有辦法處理,此刻的他忽然想到,早知道先前不應該把盜賊剿滅光,然後秘密派遣甘寧等慣盜進行搶掠世家,然後再做做樣子,掃掃盜賊,既滅了世家威脅,又增加了軍餉軍需,多好的計策,奈何如今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己可沒有忘記“水至清則無魚”的規則,可怎麽會把江東掃『蕩』得如此“清”。
其實孫策不知道,這裏麵除了自己的不斷奮戰外,還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幕後『操』縱著,隻是這一切都是在幫助孫策,暫時並未有危害到孫策的行為。日後孫策知道這一切後,方恍然大悟,自己為何會以如此速度掃平江東群盜。
“對了主公,朝廷派來使者大人,帶來了皇上的聖旨,其實還不是李傕、郭汜兩人的傑作,還非得要親自向主公賀喜!”張昭這才想起來還有這麽一件事情,剛才進來找孫策這麽久了,不知道外麵那個使者是否等得不耐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