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單福先生
“在下單福,名不見經傳,讓各位將軍見笑了!”孫策腦海中忽然閃這麽一個名字出來,不過本來隨便起個名字都可以的,孫策既然如此起名字肯定有他的意思,當然了,在場的根本就沒有一個人知道,就算是知道孫策身份的袁藝以及一直猜不出孫策來曆的高順也不知道,更何況是眼前這三個剛剛見過一麵的人。
“哦”張飛聽得這個名字並不是他所知道的,因此也就隨便的哦了一聲,然後就站到劉備身後,和關羽一左一右的跟著劉備。
而劉備卻並不死心,仍舊帶有十分熱情的問道:“原來是單先生!不知道先生先鄉何處?”
“哈哈……”孫策哈哈大笑兩聲,讓在場的幾人都是一番『摸』不著北,不知道這個單先生到底是何方神聖,在這個時候孫策繼續笑著笑說道:“在下是誰,微不足道,重要的是將軍是誰。在下乃一介書生,百無一用是也;而將軍乃是堂堂國姓將軍,莫非隻懂得問姓道名之輩?”
“你,你好大膽,知道站在你眼前的是誰嗎?”卻見關羽怒目而視,冷哼一聲,他可是最不屑像單福這種文士了。
“雲長,不可無禮!”
“二哥,先生乃是賢士。”
幾乎同時,劉備和張飛同時向關羽發出了聲音。關羽隻得恨恨的鳳眼瞪了一下孫策。
“先生果然是大賢,劉備有眼無珠,還望先生不棄。”劉備當下就以對待賢士身份的禮儀來對待這個自稱單福的人。
“將軍有此悟『性』,不難成就大事!”孫策說著並未在意剛才關羽的舉動,隻是一個勁的點頭,對於劉備不知道是故意還是有意的讚賞著。
“先生剛才定是受驚了,備欲請先生同行,為先生壓壓驚。”劉備有些討好似的向孫策說著。
“不忙,將軍公務繁忙,小子恐耽誤將軍大事。”孫策仍舊有些推脫。
“不耽誤,不耽誤……”劉備趕緊回答道。
不過關羽可就不依了,他潑冷水道:“依我看,定是隻會耍耍嘴皮子的江湖術士,主公何必跟他一般見識。”
“二哥,先別著急,等下看看再說。”張飛有些冷靜的對關羽勸告著。
“先生,對不起,我這二弟『性』格剛烈,對於江湖郎中都比較不客氣,不過我相信先生非是江湖郎中,不必和他一般見識。”這次劉備再也沒有責怪關羽什麽了,不過跟孫策倒是也打開天窗說亮話了,你若真有本事,趕緊『露』一手吧,否則被我們當做江湖術士騙人的話,那你就是自尋死路了。
孫策怎能看不出劉備此刻的心思,就算看不出,也能感覺得到關羽那雙鳳目下的殺機,以及張飛那雙有著期待的眼神。
“哈哈,好有趣的三個人,分明是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還有一個是雙麵都唱,靠,以為我孫策是白穿越的,沒有三分三,我也不敢上刀山啊!”孫策心中尋思著,要怎麽才能讓這三個家夥既不為難自己,卻也不會想把自己帶走。想了一會,孫策終於再次開出了讓人害怕的尊口:“將軍,還是先讓你的人先走吧,你我再坐下來,慢慢說來。”
“來人啊,吩咐下去,就在此處搭蓋帳篷,我和兩位將軍要在此處和先生商談,你們切不可過來打擾,你讓眾人在四周先安營搭帳,休息幾個時辰。”劉備為了確認自己碰到的到底是不是所謂的賢士,於是做出了一個臨時的決定。
不久,一座帳篷搭蓋起來了,而高順在劉備軍將士的幫忙下也把兩位犧牲的侍衛給埋葬好了,一同返回帳篷中,在劉備軍的照顧下,總算也換了一身衣服,得到了休息。
孫策看了看在場的劉備、關羽、張飛、高順以及跟隨自己的袁藝,然後慢悠悠的說道:“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奈何秦失其鹿,天下人群起而共逐之,高祖得民心,遂有此幾百年基業。奈何朝中不幸,出了個王莽『亂』政,光武應命而生,一統綠林,再續劉氏天下。怎想光武之後,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政,天子年幼,朝政再次失綱常。這才引來了董卓進京,擅自廢立,關東諸侯才會群起而伐董。其實關東諸侯,伐董並非是為了天下,實際乃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孫策說到此處,不管是劉備、關羽、張飛,還是高順和袁藝,聽得都紛紛靜思,竟然沒有半個人出言打擾,孫策自然把這些都看在眼中,而後繼續微笑著說道:“如今的天下就好比是一個大餅,很多人都想得到這個大餅,至於得到這個大餅的目的,有些人也許是為了宗族,有些人也許是為了別人,但是更多的人肯定是為了自己。為了宗族的人是想恢複劉氏江山,為了別人的人是想光宗耀祖可以有個靠山,為了自己的人,目的就路人皆知道。”
“先生此番話聽來讓人心驚肉跳的,但是先生卻說出了實情。”劉備聽到此處,終於感歎的說了一句話,然後又以期待的目光繼續看向孫策。
“既然大餅隻有一個,而想吃的人實在太多,那麽以關將軍之見,應該如何處理?”
“一個大餅,若幹人等,自然就是分而食之。”關羽眼中一副你是白癡的樣子回答著,當回答完話後卻見周圍眾人都是看向自己時,才明白過來自己話中的意思,於是背後連冷汗都出來了。
“哈哈,關將軍的意思沒有錯。如今的形勢正是如此。漢之大餅,諸侯分而食之!猶如秦之鹿,天下人共逐之,道理相通,情景相似。”孫策適可而止的幫關羽解除了一個尷尬的場麵,雖然這也是孫策有意誤導關羽製造的場麵。
“先生,既是眾人都想爭食,那麽如何才能在眾人之中奪冠?”看來還是白麵書生樣的無須將軍張飛比較有知識,聽得懂這單先生的言外之意,也問出了劉備的心中所想。
劉備聽得張飛如此問,當下眼中對於張飛又多了幾分讚賞,而對於關羽剛才的表現則是心中有些無奈,這二弟的武藝雖然高超,是我們三人中的驕傲,但是在知識和待人方麵卻始終比不得有讀過書、寫過字的三弟啊,看來今後非得『逼』迫他讀書了。
話說,正是因為今天這孫策的一番談論才讓劉備日後向關羽勸學,也才有了日後關羽無論日夜隻要不是上戰場,他都有隨身攜帶書籍、閱讀書籍的好習慣,而他最喜歡的則更是日後孫策推薦他看的《春秋》一書。
“在下單福,名不見經傳,讓各位將軍見笑了!”孫策腦海中忽然閃這麽一個名字出來,不過本來隨便起個名字都可以的,孫策既然如此起名字肯定有他的意思,當然了,在場的根本就沒有一個人知道,就算是知道孫策身份的袁藝以及一直猜不出孫策來曆的高順也不知道,更何況是眼前這三個剛剛見過一麵的人。
“哦”張飛聽得這個名字並不是他所知道的,因此也就隨便的哦了一聲,然後就站到劉備身後,和關羽一左一右的跟著劉備。
而劉備卻並不死心,仍舊帶有十分熱情的問道:“原來是單先生!不知道先生先鄉何處?”
“哈哈……”孫策哈哈大笑兩聲,讓在場的幾人都是一番『摸』不著北,不知道這個單先生到底是何方神聖,在這個時候孫策繼續笑著笑說道:“在下是誰,微不足道,重要的是將軍是誰。在下乃一介書生,百無一用是也;而將軍乃是堂堂國姓將軍,莫非隻懂得問姓道名之輩?”
“你,你好大膽,知道站在你眼前的是誰嗎?”卻見關羽怒目而視,冷哼一聲,他可是最不屑像單福這種文士了。
“雲長,不可無禮!”
“二哥,先生乃是賢士。”
幾乎同時,劉備和張飛同時向關羽發出了聲音。關羽隻得恨恨的鳳眼瞪了一下孫策。
“先生果然是大賢,劉備有眼無珠,還望先生不棄。”劉備當下就以對待賢士身份的禮儀來對待這個自稱單福的人。
“將軍有此悟『性』,不難成就大事!”孫策說著並未在意剛才關羽的舉動,隻是一個勁的點頭,對於劉備不知道是故意還是有意的讚賞著。
“先生剛才定是受驚了,備欲請先生同行,為先生壓壓驚。”劉備有些討好似的向孫策說著。
“不忙,將軍公務繁忙,小子恐耽誤將軍大事。”孫策仍舊有些推脫。
“不耽誤,不耽誤……”劉備趕緊回答道。
不過關羽可就不依了,他潑冷水道:“依我看,定是隻會耍耍嘴皮子的江湖術士,主公何必跟他一般見識。”
“二哥,先別著急,等下看看再說。”張飛有些冷靜的對關羽勸告著。
“先生,對不起,我這二弟『性』格剛烈,對於江湖郎中都比較不客氣,不過我相信先生非是江湖郎中,不必和他一般見識。”這次劉備再也沒有責怪關羽什麽了,不過跟孫策倒是也打開天窗說亮話了,你若真有本事,趕緊『露』一手吧,否則被我們當做江湖術士騙人的話,那你就是自尋死路了。
孫策怎能看不出劉備此刻的心思,就算看不出,也能感覺得到關羽那雙鳳目下的殺機,以及張飛那雙有著期待的眼神。
“哈哈,好有趣的三個人,分明是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還有一個是雙麵都唱,靠,以為我孫策是白穿越的,沒有三分三,我也不敢上刀山啊!”孫策心中尋思著,要怎麽才能讓這三個家夥既不為難自己,卻也不會想把自己帶走。想了一會,孫策終於再次開出了讓人害怕的尊口:“將軍,還是先讓你的人先走吧,你我再坐下來,慢慢說來。”
“來人啊,吩咐下去,就在此處搭蓋帳篷,我和兩位將軍要在此處和先生商談,你們切不可過來打擾,你讓眾人在四周先安營搭帳,休息幾個時辰。”劉備為了確認自己碰到的到底是不是所謂的賢士,於是做出了一個臨時的決定。
不久,一座帳篷搭蓋起來了,而高順在劉備軍將士的幫忙下也把兩位犧牲的侍衛給埋葬好了,一同返回帳篷中,在劉備軍的照顧下,總算也換了一身衣服,得到了休息。
孫策看了看在場的劉備、關羽、張飛、高順以及跟隨自己的袁藝,然後慢悠悠的說道:“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奈何秦失其鹿,天下人群起而共逐之,高祖得民心,遂有此幾百年基業。奈何朝中不幸,出了個王莽『亂』政,光武應命而生,一統綠林,再續劉氏天下。怎想光武之後,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政,天子年幼,朝政再次失綱常。這才引來了董卓進京,擅自廢立,關東諸侯才會群起而伐董。其實關東諸侯,伐董並非是為了天下,實際乃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孫策說到此處,不管是劉備、關羽、張飛,還是高順和袁藝,聽得都紛紛靜思,竟然沒有半個人出言打擾,孫策自然把這些都看在眼中,而後繼續微笑著說道:“如今的天下就好比是一個大餅,很多人都想得到這個大餅,至於得到這個大餅的目的,有些人也許是為了宗族,有些人也許是為了別人,但是更多的人肯定是為了自己。為了宗族的人是想恢複劉氏江山,為了別人的人是想光宗耀祖可以有個靠山,為了自己的人,目的就路人皆知道。”
“先生此番話聽來讓人心驚肉跳的,但是先生卻說出了實情。”劉備聽到此處,終於感歎的說了一句話,然後又以期待的目光繼續看向孫策。
“既然大餅隻有一個,而想吃的人實在太多,那麽以關將軍之見,應該如何處理?”
“一個大餅,若幹人等,自然就是分而食之。”關羽眼中一副你是白癡的樣子回答著,當回答完話後卻見周圍眾人都是看向自己時,才明白過來自己話中的意思,於是背後連冷汗都出來了。
“哈哈,關將軍的意思沒有錯。如今的形勢正是如此。漢之大餅,諸侯分而食之!猶如秦之鹿,天下人共逐之,道理相通,情景相似。”孫策適可而止的幫關羽解除了一個尷尬的場麵,雖然這也是孫策有意誤導關羽製造的場麵。
“先生,既是眾人都想爭食,那麽如何才能在眾人之中奪冠?”看來還是白麵書生樣的無須將軍張飛比較有知識,聽得懂這單先生的言外之意,也問出了劉備的心中所想。
劉備聽得張飛如此問,當下眼中對於張飛又多了幾分讚賞,而對於關羽剛才的表現則是心中有些無奈,這二弟的武藝雖然高超,是我們三人中的驕傲,但是在知識和待人方麵卻始終比不得有讀過書、寫過字的三弟啊,看來今後非得『逼』迫他讀書了。
話說,正是因為今天這孫策的一番談論才讓劉備日後向關羽勸學,也才有了日後關羽無論日夜隻要不是上戰場,他都有隨身攜帶書籍、閱讀書籍的好習慣,而他最喜歡的則更是日後孫策推薦他看的《春秋》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