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李墨涵、王詠翎、張雲仁、封元、王直、薛立、殷修平、周良、歐陽倫、徐中、張階、李純、王崇仙、邱雲、王孝仁十五人被那些好事之徒稱之為‘王門神佑十五子’。。。。”趙柔嘉如數家珍地道出十五人的名字,陰沉著口吻道:“除寥寥數人外,恐怕有大半官家尚且不知其詳情,就讓妹子一一道來。嗯——王孝仁現供職於北侍軍常寧侍衛大軍都司,是闔門氐侯的館職、差充長寧第一軍營指揮使,第一軍是常寧精銳所在,他前次在沿河多有戰功,被老將們所看重,已經被宣撫司和北侍軍都指揮司提名舉薦為下一批入鍾山武德院的將校人選,或許不久將有統製官之大用。邱雲雖不過是被罷黜之人,但妹子聽了他的傳聞,倒是同情於他,做為男人能夠對一個女子至死不渝,真是難能可貴,不過此人亦是一員悍將,官家斷不可輕視。王崇仙這個人陛下知道,無須妹子多言,他在樞密院可是李長秋最得力的助手,如今已經掌管機速司,絕對是王黨中的重要人物。李純人稱‘海夜叉’現亦為闔門氐侯館職、差充侍衛水軍的營指揮使,此時或許正在南海率部與三佛齊交戰,隻要他不死或是此戰大勝,回朝必然有大用,此人在侍衛水軍營指揮使一級的將校中最有前途,或許會成為張雲仁第二。”


    “張階此人神出鬼沒,唱名後並沒有入仕,似乎醉心南北營生,倒賣一些私活,勾結邊地一些官員回易,目前來說此人倒是不足為慮。歐陽倫現知海門軍,似乎醉心於擔任海外夷官,時下不好妄自揣測其前程,不過若能順利守住海門城寨,其功業不小,何況王澤不知為何極為重視海外軍州的文臣。徐中現任溫州簽署判官廳公事,任期亦是將滿,妹子揣測不錯的話,下步當是敘館閣,在朝廷某個重要職事衙門任職。雖然仕途不快,但誰能知王澤不是故意將他放在地方多加磨練。”


    “周良倒是老實人,自知縣任後,一直擔任清要朝職,醉心史冊,此人不足為慮。殷修平在兵部頗為得意,王澤亦是對他的職方之能頗為看重,員外郎的差遣恐怕也幹不多久了,早晚朝廷的兩大樞機衙門都被王門子弟占據。薛立由朝廷大縣知縣被京官降為地方小縣令,今主動隨軍海外效力,恐怕亦是循歐陽倫路子,爭海外夷官的功業,目前遠在海外不足為慮。”


    趙柔嘉感到有些口渴,拿起茶水飲了一口,潤潤嗓子又道:“其實說到底,目前對王澤助力最大的還是李、王、張、封四大弟子。”


    話既然已經說到這個份上,趙諶也明白趙柔嘉所指,而且他對王門這四個弟子最為熟悉。李墨涵雖不但當朝廷差遣,確實做了多年的機宜文字,對朝廷政略極為深通,緣由他為人質樸爽快,人脈也很廣泛。王詠翎自辭官擔任鳳凰山書院副山長乃至山長後,名聲日隆,聲望漸高,雖不能與尹焞、葉夢得等當時大儒相提並論,然在學子們中的威望已經隱隱望王澤項背,有自成一家之勢。


    張雲仁做為侍衛水軍、甚至整個禁軍最年輕的侍衛大軍副都指揮使,文狀元從戎,成為侍衛水軍中青年將校的楷模,這次遠赴海外征伐三佛齊若是大功,或許他趙諶就是不想、也不能不除他授都校之任。封元已經由捧日第一軍第一鎮統製使升任第一軍使副,又是武狀元出身,當年第一個登上汴梁城頭的威名,使他與張雲仁一樣,成為殿前司、乃至相當一部分禁軍青年將校的偶像。


    趙諶暗自心揪不已,細細回味孫傅、李綱等人的作態,王澤的勢力竟然如此龐大。


    趙柔嘉見趙諶臉上陰晴不定,她就是要趙諶清楚對手的實力,這才能讓他保持冷靜的頭腦,不要聽信一些人的鼓動,一旦草率行事反誤了大事。


    “王澤行事極為謹慎,或者可以說極為低調,他最擅長的就是搞權力平衡,對朝野主要勢力拉攏是他的絕招。時下朝中大事與李綱、秦檜等人參決,實際由李長秋等人出謀劃策、暗中參與行事,王門子弟除李墨涵外尚無人能參預重事,但以王門子弟年年層出,相信不出二十年,朝廷樞要都要遍布鳳凰山書院出身的大臣。”


    趙諶打了個冷戰,懵然道:“用心極深、果真用心極深。”


    趙柔嘉滿意地笑了,她的目的算是達到了,趙諶必然會重新權衡今後的行事。於是又說道:“其實,王門子弟亦不是鐵板一塊,他們之間與他們和王澤之間還是有一些不合拍的地方。”


    趙諶一喜,急忙問道:“這又怎麽說?或可加以結構。”


    趙柔嘉淡淡地道:“王詠翎與王澤之間,似有爭論,官家不見與女真議和之時,鳳凰山日報等貌似持平而論,實則代表一些王門子弟與鳳凰山書院的士子對王澤政論的發對,若不是王澤平素裏積累的恩威,此時早就不堪請郡了,但官家決不可倉促在書院動手,她們隻是發對與女真議和,王澤畢竟是他們的師長。”


    “那該如何是好?如此說來王澤根基穩固,怎可動搖。”


    “擊倒王澤的辦法倒是有,其實並不是在朝堂,陳東、歐陽轍、範如圭不過是官家的選材,即便他們全心為官家效死,也不是王澤對手,鳳凰山書院隻能加以影響,決不可與之對立。要在名聲清譽上下手,讓他身敗名裂,最少也要主動辭去相位,這才是上策。”


    “名聲清譽——”趙諶意味深長地看著趙柔嘉笑了,道:“難怪,難怪——”


    趙柔嘉淡淡一笑,她是第一個將王澤私藏妃嬪之事告於趙諶的。


    “看來外界傳言王澤私下占用妃嬪並非空『穴』來風,不然以邵成章謹慎之人,斷不會貿然說出。” 趙諶眼中閃出兩道得意的光芒。


    趙柔嘉似笑非笑地道:“官家做得好,用皇城司做擋箭牌,雖說邵成章不一定會盡心辦差,但這也足夠了。”


    “此話怎講?”


    “世事難料,官家怎知不會平地起風波,老樹根盡除呢?”趙柔嘉拿著香帕輕輕掩鼻,有些心不在焉地說道。


    趙諶茫然地看著趙柔嘉,他猜不透這個妹子心底倒是在謀劃什麽,但他認定趙柔嘉正在結構對王澤的謀劃。


    忽然,趙柔嘉那雙秀眸中閃出點點盈光,傷感地道:“官家,過不了多少時日,妹子就要下嫁那個廢物。。。。。。。”說著,聲音有些哽塞。


    趙諶一怔,心下頓生哀傷,他承認公主遲早是要出嫁,範昭也完全符合皇家駙馬的條件,但錯就錯在這門親事是王澤參與其中,他從內心深處不能接受。但看著趙柔嘉楚楚可憐的模樣,他心中對王澤的惱怒又深了幾分,更加堅定了將王澤趕出朝廷的意念。口上卻安慰道:“範昭還是不錯的。。。。。。”


    不經意間,趙柔嘉在絲帕掩飾下的俏臉上,閃過了幾道莫名其妙的神情,是喜?是憂?連她自己瞬間亦是感到茫然——


    臨近東華門,王澤與李綱、孫傅三人緩步走在甬道上,全然不知睿思殿內針對他的陰謀正在醞釀。


    “王大人,行官製乃天下變法最慎要者,莫要『操』之過急。”孫傅邊走便道,雖然他認定可行,但前車之鑒還是令他心有餘悸。


    王澤朗朗地笑道:“文武兩製,一切以二位大人主持,自然是穩妥無疑。”


    李綱聽孫傅言語有異,似乎有離別交代之意,不禁看了看孫傅,道:“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宰執當同心協力,共擔大事,大人乃百官之首,擔子不輕啊——”


    王澤此時才明白孫傅去意甚急,麵對他與皇帝的衝突日益激烈,做為宰相,他自然不願被牽連其中。去心可以理解,換成是自己,也會趕緊離開朝廷,不落井下石就算是仁至義盡了。


    但他已經改變主意,絕不能讓孫傅提前離開朝廷,皇帝又隨著年齡的長大,要求收回權力的**日增,目前朝廷上下的精力由外患逐漸轉入內事,官員們對內政的興趣逐漸遞增,不可避免地要產生很多無法預料的鬥爭,他原本就盡力躲避站在風浪尖上,如過孫傅離朝,他必然無可奈何地親自主持新官製,從而成為矛盾的中心。


    無論如何,他都不能在此時登上人臣的頂峰,他需要如孫傅這樣有名望大臣為他分擔矛盾,使自己能有精力應付最後過渡時期的危局,盡管這樣做很不道義,但他必須要這樣做,沒有別的選擇。


    “此正是朝廷振奮圖強大有為時,孫大人承上皇輔佐官家詔旨,率引群僚共擔國事,下官當在大人左右,為官製厘定,盡綿薄之力。”


    孫傅瞟了王澤一眼,暗自冷笑不已,王澤用心他豈能不知,厘清官製除大宋百年沉屙,這是曆代名相賢士為之最求而不果的理想,他當然想主持這次時逢大好良機的改製,從而流芳千古。但隨著外部形勢的平穩,趙諶與王澤之間的矛盾隱然上升為危及大宋國運的第一大患,他雖不願看到,卻不想被牽連其中。


    他不滿王澤與太後的專權,認為皇帝年長,應當歸政,同時他內心深處亦是感到趙諶並非中興明主,王澤與太後把持朝政,或許是天下生民的一大幸事。王澤的挽留雖說不是真心誠意,甚至可以說是不得以而為之的權宜之計,但他感到自己隱隱有些心動,畢竟他還是留戀宰相地位的。


    李綱亦是不想孫傅離開朝廷,他的存在對王澤也是一大製衡,而王澤又有挽留孫傅之意,正好趁熱打鐵道:“王大人言之有理,孫大人乃百官楷模,我等理應效之。”


    孫傅不再言語,頭腦思緒紛『亂』、心思重重。


    三人到了東華門外,王澤禮送孫傅、李剛二人上馬去後,自己才慢悠悠地走到自家府邸的儀從前,心煩意燥地上了馬,對王安說:“王安——出城、去文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並收藏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