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李綱蹙了蹙眉頭,心中暗罵趙鼎孟浪,究其事理連事後諸葛亮也算不上。發兵征討女真、西李——以目前朝廷實力來看,能擋住兩下的攻勢亦是勉強,談何征討,當下不滿地道:“趙大人此言差矣!”
趙鼎眉頭微挑,目光挑釁地瞟著李綱,口氣不悅地道:“不知李大人何意?”
“試問趙大人,朝廷在沿河、陝西與女真、黨項同時開戰勝算幾何?”此言一出則不言而喻,李綱直白地點明趙鼎不識兵,引的眾人側目,他接著毫不客氣地道:“陝西在橫山修築雲澗城,一旦落成,將是進可攻退可守之大城,他日亦是揮兵河曲的要地,西李自然不能坐視無睹,興兵來犯勢在必行。隻是完顏宗弼率兵南下,打著還上皇梓宮的旗號,這明擺是牽製沿河,使朝廷不能馳援陝西。”
女真趁火打劫,緣同前遼一般,朝廷中凡是稍有見識的大臣無不明白,如今兩國勢均力敵,很少有人相信南北會再度爆發全麵激戰,女真此行不過是趁著夏軍進攻橫山,借歸還上皇梓宮,陳重兵於河上,想趁機火中取粟,撈點好處罷了。
但強硬的主戰派卻想借此機會,重新獲取朝廷的主導權力,所以在如何抵禦夏軍犯境、金軍南下的國策上,顯得非常強硬,而主戰派中的老城穩重者,此時卻與主和派中比較理『性』的大臣,有了共同的態度。
王澤暗自歎了口氣,關鍵的節骨眼上,大是大非之下,李綱真君子,趙鼎卻讓他很失望,盡管趙鼎並非針對於他個人,但餘韻中已是在非議他南北通好策略,有意無意地形成對他政略的極大威脅。轉瞬間,他想了很多,甚至閃出了難道趙鼎的宿命真的就無法改變?有時他真的忍不住要出手。
呂好問在李綱話聲放落後,立即朗聲道:“陝西、沿河具有險可守,禦敵並不困難,然兀術挾上皇梓宮而來,萬一大軍渡河,朝廷將如何處置?”
這才是眾人顧慮之所在,雖說金軍是在示威訛詐,但他們一旦要過河兵臨汴梁、洛陽,宋軍倒底是抵抗還是觀望?不打對國人交代不過去,打吧又怕壞了上皇梓宮,有個萬一誰也承受不起這罪名,當真是投鼠忌器。
當眾議紛紛之際,王澤清了清嗓子,道:“陛下,臣以為兀術南下不足畏懼,時下朝廷大患在於西北而非在北麵。”
趙諶麵『色』毫無表情地道:“王卿家細細道來。”
“如今,南北幾乎勢均力敵,兀術此來不過是想趁著西李犯境,索取一些議和條款上未能得到的好處,陛下或可趁此良機,索還上皇梓宮。。。。。。。。”
“這話又從何說起?”趙諶被勾起了興趣,畢竟迎還梓宮對於趙家兒郎來說,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
王澤環顧群臣,慢慢地道:“在邊地修建城池,本就是為下一步進攻西李,打通與草原聯係而準備,李乾順興兵犯境,也算是意料之中,隻不過比預料的早了幾年。朝廷本就想找接口西進而苦無理由,這番他來得正好,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既然是這樣,朝廷何須費力曠時地去尋找借口,這個時候不正是大號的時機!”
在場大臣無不驚愕地意識到,聽口氣屢屢對女真妥協的王澤,這次竟然意欲主動西李用兵,他對兩國的明顯態度,給他人以強烈的衝擊,其中緣由或許有幾人能隱約體察,但王澤的用意,又一次使許多人對他的立場感到困『惑』不解。
“一旦開戰,萬一兀術借口提兵過河,如之奈何?”呂頤浩當即反對,在他看來王澤是本末倒置,再一次兵行險招而求功績。
謝克家立即頷首附和:“不錯——朝廷正是休養生息之時,一旦西、北兩麵開戰,切莫說勝負不可測,便是府庫亦是支撐不起。”
譚世績亦是搖首撚須道:“橫山禦敵即可,要說征伐西李,必然是調傾國之力而行之,女真必然趁虛而入,此非智者所為,王大人當三思而行。”
宇文虛中觀察了良久,聽完眾人見解後,才小心翼翼地道:“今朝廷十餘萬大軍征伐南海,凶險莫測、勝負難料,此時斷不可輕開邊釁,何況兀術擁上皇梓宮而來,其用心正是坐觀成敗而行,朝廷當化解西麵邊事,奉迎上皇梓宮才是。”
秦檜猶猶豫豫地望著王澤,含糊地道:“以橫山關防,陝西必能退敵,但若剿滅洗禮叛羌,隻恐非一二年之功,妄使女真得僥幸之利。”
殿內重臣幾乎都對王澤的進取河套持反對態度,可以說多年來朝廷重臣絕無僅有地一致否定王澤定策,這令趙諶眼前一亮,嘴角掛上升朝後第一個笑容。
王澤不以為然地環顧眾人,淡淡一笑,道:“西、北兩麵開戰,此愚夫所為,為今日有識之士不屑。”
話聲方落,眾亦愕然,感王澤之言自相矛盾,一旦反擊西李,必然遭到其舉國對抗,戰局一旦持久,兀術正在緩緩南下的大軍,就算是本意在於訛詐,但宋軍陷於西北作戰,他又豈能坐失良機,兩線作戰是必然結果。何況,不論朝廷公卿士大夫怎樣認為,十餘萬宋軍已經開始了南征,在樞密院執政的眼中,這是四麵輕開邊釁,為老成謀國者所不為。
李綱想到了法寶寺中,王澤的一番高論,時下所言與西李開戰的目的在於打通草原的通道!而進攻西李在於得到河套馬與不斷地練兵,開通與草原的聯係在於得到草原蠻族的支持,最終是要用於北伐之上,關乎這一點上,他絕對有信心相信王澤是一位不『露』聲『色』的主戰派,而且謀劃都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大手筆。
西李——想到這個被士人蔑稱的羌胡國家,他心底微微一動,如果能成功穩住女真,拿黨項人開刀也不錯,以目前的國力來看,朝廷完全可以支撐對西麵的有限戰爭。況且,禁軍長時間不加曆練,久在地方屯駐,不用多久,一批經曆過殘酷戰火熏陶的老兵或日久生逸、或流失民間,新兵得不到戰火洗禮,對日後北伐影響極大。至於正在進行的征伐三佛齊的戰爭,他——包括很大一部分大臣,在內心深處壓根不在意在遙遠的南海,征服幾個蠻夷小邦,真正讓他們關心的是靈、夏邊塞和燕雲、兩河故土。
在短短的考慮之後,李綱當即附議道:“王大人所言及是,臣亦以為雲澗城決不可棄,陝西宣撫司絕不能讓西李逆臣踏過橫山一步,朝廷或可利用這個大好的時機,一勞永逸地解決百年西患。至於兀術提兵而來,不過是無賴行徑,實不足為慮,北侍軍和殿前司亦有數十萬精銳,但須沿河加強置戍,諒他亦不敢輕入重地。”
王倫淡淡地看了眼王澤,瀟灑自如地道:“兀術用心以明,陛下——臣願赴虜寨,定然叫兀術無功而返,甘心奉還上皇徽聖梓宮。”
由於上次出使北方的洪皓出盡風頭,躍升翰林學士,自引為外事高手的他,心中很不服,總想找個機會,壓一壓洪皓的風頭,這次的機會不錯,既然金軍南下並無戰意,宋軍的防守亦是嚴密,功勞自然不能讓給別人。
許翰素來看不上王倫小人得誌麽樣,冷笑道:“區區小樣,怎能勞動尚書出使,豈不讓韃虜笑我大宋無人。”
一句前後矛盾的話,分明就是在諷刺王倫非士人,雖在尚書高位卻不是個人物,王倫狠狠地瞟了許翰一眼,譏笑道:“許大人多慮了,不過是國家多事之秋,做臣子的食君之祿為君分憂罷了,把差遣辦好,其它事卻不曾想過。”
許翰臉『色』當即赫然,王倫這話是在指桑罵槐,在罵他當年節製太原救援戰失利,致使老將種師中兵敗身故之事,此事是縈繞他多年而不得解的憾事,被人當眾提起,自然使他大為羞愧。
李綱瞪了一眼王倫,心下暗罵這廝輕狂,若不是生逢『亂』世,他王倫區區一個無賴,豈能僥幸禮部尚書高官,與才名譽滿海內的士人坐而論道。
範宗尹心下自然是偏袒許翰,他麵『色』木納地道:“許大人之言頗有幾分道理,持節北上,但須一郎中即可,豈能用上重臣,時下朝廷危機在於陝西,西李號稱百萬大軍,氣勢斷不可輕,還望朝廷宰執能夠三思而後行。”
孫傅暗自點頭稱讚,範宗尹平平淡淡一句話,即給了王倫警示又把紛爭重新轉到話題上來。當下撚須道:“不知有何良策禦敵?”
朱勝非怪怪地看孫傅一眼,愕然道:“樞密都參軍司備檔的兵棋推演,稍後可請劉太尉上殿備陛下與諸位參詳。”
孫傅聞言頓時老臉微紅,神態間尷尬之極。自金軍再陷河朔之前的兵棋推演,其精切程度已經得到禁軍將帥的認可,也得到了朝廷正式列為軍中製度。之後不僅馬步水軍和各方麵都司都熱衷推演戰術,而且樞密都參軍司領頭組織將帥搞了幾次對金、夏二國的推演,考慮了各國之間的政治、民俗、軍力、地形以及相互關係,已經把夏軍入侵的各方麵因素計算進去,並就時下各侍衛大軍布防地域、如何調動兵力應付危機,成功做了各種突**況下的預案。而他一向不慎重視武夫策劃機要,對兵棋推演並不上心,甚至認為用武夫謀劃軍國大事甚微不妥,以至於事到臨頭竟然想不起有應對策略,著實令他丟了臉麵。
趙諶大喜,急忙道:“既然已有良策,速宣劉光世上殿應對。”
王澤冷峻地看著趙諶與殿內眾臣,自劉光世上殿呈上推演方略,他再也沒有說話,此時他的思路已經轉到了其它地方。
正是這次朝會,決定了朝廷對西李的入侵采取主動反擊的策略。按照樞密院都參軍司的預案,駐泊在雲澗城的侍衛步軍司所屬步曲侍衛大軍在延鄜地界拖住夏軍入侵主力,而西侍軍都指揮司轄區內駐泊的馬步軍,按戰時歸屬方麵都司的軍製由西侍軍都指揮司節製,主力在步曲侍衛大軍拖延夏軍主力的時間中完成預定的集結,再尋機與夏軍決戰,而西侍軍可動用機動兵力達十餘萬人,另有簽發六路鄉軍,足以應付一場持久的大戰。同時駐泊京西北路韓世忠的大軍進駐永興軍路擔當後備,沿河其它各軍謹守要衝,殿前司五支侍衛大軍各調一軍參戰,伺機而定下一步戰略。
正當朝廷上下的目光被吸引到新一輪的戰爭上去的時候,李長秋作位樞密都承旨,卻異乎尋常地沒有過多參與樞密院樞機要事,多次去文樓飲酒作樂。李綱雖然感到他行為有些怪異,卻又指責不出什麽,畢竟李長秋把交辦事宜早已辦的穩穩托托。
李綱蹙了蹙眉頭,心中暗罵趙鼎孟浪,究其事理連事後諸葛亮也算不上。發兵征討女真、西李——以目前朝廷實力來看,能擋住兩下的攻勢亦是勉強,談何征討,當下不滿地道:“趙大人此言差矣!”
趙鼎眉頭微挑,目光挑釁地瞟著李綱,口氣不悅地道:“不知李大人何意?”
“試問趙大人,朝廷在沿河、陝西與女真、黨項同時開戰勝算幾何?”此言一出則不言而喻,李綱直白地點明趙鼎不識兵,引的眾人側目,他接著毫不客氣地道:“陝西在橫山修築雲澗城,一旦落成,將是進可攻退可守之大城,他日亦是揮兵河曲的要地,西李自然不能坐視無睹,興兵來犯勢在必行。隻是完顏宗弼率兵南下,打著還上皇梓宮的旗號,這明擺是牽製沿河,使朝廷不能馳援陝西。”
女真趁火打劫,緣同前遼一般,朝廷中凡是稍有見識的大臣無不明白,如今兩國勢均力敵,很少有人相信南北會再度爆發全麵激戰,女真此行不過是趁著夏軍進攻橫山,借歸還上皇梓宮,陳重兵於河上,想趁機火中取粟,撈點好處罷了。
但強硬的主戰派卻想借此機會,重新獲取朝廷的主導權力,所以在如何抵禦夏軍犯境、金軍南下的國策上,顯得非常強硬,而主戰派中的老城穩重者,此時卻與主和派中比較理『性』的大臣,有了共同的態度。
王澤暗自歎了口氣,關鍵的節骨眼上,大是大非之下,李綱真君子,趙鼎卻讓他很失望,盡管趙鼎並非針對於他個人,但餘韻中已是在非議他南北通好策略,有意無意地形成對他政略的極大威脅。轉瞬間,他想了很多,甚至閃出了難道趙鼎的宿命真的就無法改變?有時他真的忍不住要出手。
呂好問在李綱話聲放落後,立即朗聲道:“陝西、沿河具有險可守,禦敵並不困難,然兀術挾上皇梓宮而來,萬一大軍渡河,朝廷將如何處置?”
這才是眾人顧慮之所在,雖說金軍是在示威訛詐,但他們一旦要過河兵臨汴梁、洛陽,宋軍倒底是抵抗還是觀望?不打對國人交代不過去,打吧又怕壞了上皇梓宮,有個萬一誰也承受不起這罪名,當真是投鼠忌器。
當眾議紛紛之際,王澤清了清嗓子,道:“陛下,臣以為兀術南下不足畏懼,時下朝廷大患在於西北而非在北麵。”
趙諶麵『色』毫無表情地道:“王卿家細細道來。”
“如今,南北幾乎勢均力敵,兀術此來不過是想趁著西李犯境,索取一些議和條款上未能得到的好處,陛下或可趁此良機,索還上皇梓宮。。。。。。。。”
“這話又從何說起?”趙諶被勾起了興趣,畢竟迎還梓宮對於趙家兒郎來說,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
王澤環顧群臣,慢慢地道:“在邊地修建城池,本就是為下一步進攻西李,打通與草原聯係而準備,李乾順興兵犯境,也算是意料之中,隻不過比預料的早了幾年。朝廷本就想找接口西進而苦無理由,這番他來得正好,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既然是這樣,朝廷何須費力曠時地去尋找借口,這個時候不正是大號的時機!”
在場大臣無不驚愕地意識到,聽口氣屢屢對女真妥協的王澤,這次竟然意欲主動西李用兵,他對兩國的明顯態度,給他人以強烈的衝擊,其中緣由或許有幾人能隱約體察,但王澤的用意,又一次使許多人對他的立場感到困『惑』不解。
“一旦開戰,萬一兀術借口提兵過河,如之奈何?”呂頤浩當即反對,在他看來王澤是本末倒置,再一次兵行險招而求功績。
謝克家立即頷首附和:“不錯——朝廷正是休養生息之時,一旦西、北兩麵開戰,切莫說勝負不可測,便是府庫亦是支撐不起。”
譚世績亦是搖首撚須道:“橫山禦敵即可,要說征伐西李,必然是調傾國之力而行之,女真必然趁虛而入,此非智者所為,王大人當三思而行。”
宇文虛中觀察了良久,聽完眾人見解後,才小心翼翼地道:“今朝廷十餘萬大軍征伐南海,凶險莫測、勝負難料,此時斷不可輕開邊釁,何況兀術擁上皇梓宮而來,其用心正是坐觀成敗而行,朝廷當化解西麵邊事,奉迎上皇梓宮才是。”
秦檜猶猶豫豫地望著王澤,含糊地道:“以橫山關防,陝西必能退敵,但若剿滅洗禮叛羌,隻恐非一二年之功,妄使女真得僥幸之利。”
殿內重臣幾乎都對王澤的進取河套持反對態度,可以說多年來朝廷重臣絕無僅有地一致否定王澤定策,這令趙諶眼前一亮,嘴角掛上升朝後第一個笑容。
王澤不以為然地環顧眾人,淡淡一笑,道:“西、北兩麵開戰,此愚夫所為,為今日有識之士不屑。”
話聲方落,眾亦愕然,感王澤之言自相矛盾,一旦反擊西李,必然遭到其舉國對抗,戰局一旦持久,兀術正在緩緩南下的大軍,就算是本意在於訛詐,但宋軍陷於西北作戰,他又豈能坐失良機,兩線作戰是必然結果。何況,不論朝廷公卿士大夫怎樣認為,十餘萬宋軍已經開始了南征,在樞密院執政的眼中,這是四麵輕開邊釁,為老成謀國者所不為。
李綱想到了法寶寺中,王澤的一番高論,時下所言與西李開戰的目的在於打通草原的通道!而進攻西李在於得到河套馬與不斷地練兵,開通與草原的聯係在於得到草原蠻族的支持,最終是要用於北伐之上,關乎這一點上,他絕對有信心相信王澤是一位不『露』聲『色』的主戰派,而且謀劃都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大手筆。
西李——想到這個被士人蔑稱的羌胡國家,他心底微微一動,如果能成功穩住女真,拿黨項人開刀也不錯,以目前的國力來看,朝廷完全可以支撐對西麵的有限戰爭。況且,禁軍長時間不加曆練,久在地方屯駐,不用多久,一批經曆過殘酷戰火熏陶的老兵或日久生逸、或流失民間,新兵得不到戰火洗禮,對日後北伐影響極大。至於正在進行的征伐三佛齊的戰爭,他——包括很大一部分大臣,在內心深處壓根不在意在遙遠的南海,征服幾個蠻夷小邦,真正讓他們關心的是靈、夏邊塞和燕雲、兩河故土。
在短短的考慮之後,李綱當即附議道:“王大人所言及是,臣亦以為雲澗城決不可棄,陝西宣撫司絕不能讓西李逆臣踏過橫山一步,朝廷或可利用這個大好的時機,一勞永逸地解決百年西患。至於兀術提兵而來,不過是無賴行徑,實不足為慮,北侍軍和殿前司亦有數十萬精銳,但須沿河加強置戍,諒他亦不敢輕入重地。”
王倫淡淡地看了眼王澤,瀟灑自如地道:“兀術用心以明,陛下——臣願赴虜寨,定然叫兀術無功而返,甘心奉還上皇徽聖梓宮。”
由於上次出使北方的洪皓出盡風頭,躍升翰林學士,自引為外事高手的他,心中很不服,總想找個機會,壓一壓洪皓的風頭,這次的機會不錯,既然金軍南下並無戰意,宋軍的防守亦是嚴密,功勞自然不能讓給別人。
許翰素來看不上王倫小人得誌麽樣,冷笑道:“區區小樣,怎能勞動尚書出使,豈不讓韃虜笑我大宋無人。”
一句前後矛盾的話,分明就是在諷刺王倫非士人,雖在尚書高位卻不是個人物,王倫狠狠地瞟了許翰一眼,譏笑道:“許大人多慮了,不過是國家多事之秋,做臣子的食君之祿為君分憂罷了,把差遣辦好,其它事卻不曾想過。”
許翰臉『色』當即赫然,王倫這話是在指桑罵槐,在罵他當年節製太原救援戰失利,致使老將種師中兵敗身故之事,此事是縈繞他多年而不得解的憾事,被人當眾提起,自然使他大為羞愧。
李綱瞪了一眼王倫,心下暗罵這廝輕狂,若不是生逢『亂』世,他王倫區區一個無賴,豈能僥幸禮部尚書高官,與才名譽滿海內的士人坐而論道。
範宗尹心下自然是偏袒許翰,他麵『色』木納地道:“許大人之言頗有幾分道理,持節北上,但須一郎中即可,豈能用上重臣,時下朝廷危機在於陝西,西李號稱百萬大軍,氣勢斷不可輕,還望朝廷宰執能夠三思而後行。”
孫傅暗自點頭稱讚,範宗尹平平淡淡一句話,即給了王倫警示又把紛爭重新轉到話題上來。當下撚須道:“不知有何良策禦敵?”
朱勝非怪怪地看孫傅一眼,愕然道:“樞密都參軍司備檔的兵棋推演,稍後可請劉太尉上殿備陛下與諸位參詳。”
孫傅聞言頓時老臉微紅,神態間尷尬之極。自金軍再陷河朔之前的兵棋推演,其精切程度已經得到禁軍將帥的認可,也得到了朝廷正式列為軍中製度。之後不僅馬步水軍和各方麵都司都熱衷推演戰術,而且樞密都參軍司領頭組織將帥搞了幾次對金、夏二國的推演,考慮了各國之間的政治、民俗、軍力、地形以及相互關係,已經把夏軍入侵的各方麵因素計算進去,並就時下各侍衛大軍布防地域、如何調動兵力應付危機,成功做了各種突**況下的預案。而他一向不慎重視武夫策劃機要,對兵棋推演並不上心,甚至認為用武夫謀劃軍國大事甚微不妥,以至於事到臨頭竟然想不起有應對策略,著實令他丟了臉麵。
趙諶大喜,急忙道:“既然已有良策,速宣劉光世上殿應對。”
王澤冷峻地看著趙諶與殿內眾臣,自劉光世上殿呈上推演方略,他再也沒有說話,此時他的思路已經轉到了其它地方。
正是這次朝會,決定了朝廷對西李的入侵采取主動反擊的策略。按照樞密院都參軍司的預案,駐泊在雲澗城的侍衛步軍司所屬步曲侍衛大軍在延鄜地界拖住夏軍入侵主力,而西侍軍都指揮司轄區內駐泊的馬步軍,按戰時歸屬方麵都司的軍製由西侍軍都指揮司節製,主力在步曲侍衛大軍拖延夏軍主力的時間中完成預定的集結,再尋機與夏軍決戰,而西侍軍可動用機動兵力達十餘萬人,另有簽發六路鄉軍,足以應付一場持久的大戰。同時駐泊京西北路韓世忠的大軍進駐永興軍路擔當後備,沿河其它各軍謹守要衝,殿前司五支侍衛大軍各調一軍參戰,伺機而定下一步戰略。
正當朝廷上下的目光被吸引到新一輪的戰爭上去的時候,李長秋作位樞密都承旨,卻異乎尋常地沒有過多參與樞密院樞機要事,多次去文樓飲酒作樂。李綱雖然感到他行為有些怪異,卻又指責不出什麽,畢竟李長秋把交辦事宜早已辦的穩穩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