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罔吾清點損失的時候,痛苦地發現號稱精銳的老兵損失近兩千人,這些損失對他來說絕對是不能容忍的,他手下這些在山地健步如飛的部屬是無法取代的,一些新兵一年來都訓練不到老兵的戰術技能,大量精銳的損失使他防衛峽口的難度大大增加不少,信心也隨之蒙上了一層濃鬱的陰影。
將近傍晚時分,當宋軍馬隊帶著他們的戰利品揚長而去後,罔吾才率領他的隊伍出了山區,在黑夜中夏軍將吏無不膽戰心驚,生怕宋軍殺個回馬槍,那他們可無法抵擋。但罔吾卻認定宋軍得勝而去,定然是要搶占峽口,根本不會對他這支輕裝部隊感興趣,他決定連夜行軍,白天停止隱蔽。之後的路上又與宋軍遊騎發生幾次遭遇戰,規模都很小,宋軍遊騎不過數十人,多不過百人,無法對他們形成毀滅『性』打擊,但他們也對宋軍遊騎構成威脅。
反倒是在接近峽口時,他的部隊和上千吐蕃軍隊再次遭遇,罔吾豈能放棄這個大好機會,連日來被宋軍摁著頭打的怨恨一股腦地發泄出來,他立即組織兵力對吐蕃軍進行圍殲,吐蕃軍隊突然遭遇夏軍優勢兵力,這群吐蕃人原本就是在劫掠村寨,根本沒想到這裏竟然遇到大隊夏軍,連一點戰鬥**也沒有,罔吾的部隊一路所見所聞處處是暴行,早就憋了口氣,他們如虎狼般地撲了上去把吐蕃軍隊打的落花流水、潰不成軍,總算是挽回了點麵子,出了口惡氣。就這樣走走停停,終於到了峽口,搶占有力的山地,開造營寨關防,開始進行防禦『性』部署。
懷州地麵上,宋軍二十萬大軍嚴陣以待,李彥仙的數萬大軍已經進入西平府境內,宋軍對興慶的夾擊已經即將完成,但宋軍高層又一輪激烈的爭辯爆發了。
一個碩大的沙盤地形前,西征大軍的幾位主要大將在激烈地爭辯,西侍軍都指揮司和樞密院都參軍司的行軍參軍們再次形成尖銳的對立,王宣破例趕到了前線參加軍事會議,這一次他是頂著詔諭處置司的名頭前來,勢頭立即就不一樣了。
“。。。。。。。曲帥之策固然可行,然朝廷通盤戰略決不可改變,在此關鍵時刻,沿省嵬城、地斤澤一線南麵,絕不能與金軍發生任何衝突。吳玠的雲翼侍衛大軍主力將留在省嵬城,由西侍軍另行組織三萬大軍由省嵬城渡河南下,絕不能讓乞顏部與克烈部主力進入省嵬城南麵。。。。。。。”
由於戰事進行頗為順利,曲端根據戰場形勢的發展,對河南府千秋店的會商結果,私自做了部分修改,他主張吳玠的大軍直接渡過大河,立即轉向定州進發,爭取早日配合主力完成對任得敬的圍殲,王擇仁的雲捷侍衛大軍,尤其是駐地斤澤趙懷德部對敢於南下靠近的金軍,主動出擊使之不敢南下,保證整個戰役期間後方的絕對穩定。但封元堅決不同意曲端臨時改變戰略,堅持以吳玠的雲翼侍衛大軍堅守白池城,由已經北上的以北侍軍長從第二軍為主力,把原配屬雲翼侍衛大軍的北侍軍各部轉隸,一同組成一支大軍渡河南下作戰,吳玠要死死穩住省嵬城一線,並伺機北上能爭取多少地域,必要時可以動用武力把乞顏部和克烈部請回大漠。為之他專門請王宣前來為他助陣,而王宣對曲端怨氣未平,來到後剛剛開始會商,就當頭給了曲端一悶棍子。
張昪、王宗尹二人對曲端的策略最是堅持,而高平、徐徽言、邵興、韓世忠、息玉卓與蕭合達六人各有個的心思,並沒有取得相對一致支持曲端。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樞密院都參軍司與西侍軍都參軍司之間的尖銳對立,這個對立麵一旦形成不要說息玉卓和蕭合達,就是高平也收斂三分。
曲端並沒有做聲,隻是若有所思地微閉虎目,張昇立即還以顏『色』,厲聲道:“千秋點會商,本帥亦是參加,朝廷大略自然不能違,然諸位執政坐而論道難免有失偏激,難以透徹前方軍機。各位都是宿將,今時局勢不會看不明白,省嵬城已在雲翼侍衛大軍鼓掌之中,西李叛羌已然是日薄西山,如今是當集中正麵兵力,由吳太尉在北全力配合,對興慶進行最後一擊,何必勞神費力讓長從第二軍繞個大圈子,空靡人力物力。值西李敗亡之際,對於敢於深入的金軍應當給予迎頭痛擊,豈能平白地退讓避戰!話又說回來了,乞顏和克烈二部乃朝廷盟友,縱然是殺戮生靈,卻也把西李北方軍司死死拖住,怎能武力相向?”
王宣冷冷地看著張昇,暗罵這廝還沒有被王澤和唐格修理服氣,這時候自持有曲端撐腰還在呱噪,看來曲端是忌憚王澤與唐格的壓力,讓西侍軍都參軍司的人出頭,他自己躲在後麵算計,好高明的一招。
而此話一出,韓世忠的目光變的有些不太友好,按原計劃他的長從侍衛大軍主力跟隨曲端正麵突破,而第二軍則快速北上,擔負由省嵬城西渡大河的重任,同時配屬雲翼侍衛大軍的北侍軍各營,重新編入長從第二軍從征。這樣一來北侍軍各拔隸部隊就能和長從第二軍組成一支強大的突擊集群,不僅能夠參於主戰場規模空前的大戰役,而且能夠擔當一個小戰略方向的任務,何樂而不為。要是按張昇所言變更,長從侍衛大軍及其它北侍軍拔隸部隊,將徹底歸屬西侍軍節製作戰,被將為北方防線的守備部隊,功勞都是人家的,血汗一點也不少流,天下哪有這樣的冤大頭。
王宗尹接著張昇的話道:“都參軍司參軍使當為方麵大帥拾遺補缺,而今前方局勢正如張帥所言,不應拘泥於規策,而應當臨機權謀,省嵬城之戰進入尾聲,西南高澄在解帥打壓之下,亦是苟延殘喘,李帥的大軍直『逼』靈州,如此大好時機,何須等待長從第二軍北上渡河,耽誤軍機,使西李叛羌有了時間重新布防。”
息玉卓被張昇、王宗尹二人左一個叛羌,右一個叛羌說的他坐不住了,臉上一陣紅、一陣白,這也難怪,兩個西侍軍高等將帥毫不顧忌他的感受,令他這個新附之人感到萬分難堪,不由地暗罵他二人口無遮攔,心下早就問候了他們二人的女『性』先輩多遍,一股子恨意也逐漸升起。
蕭合達雖是以契丹人自居,但當年遼朝與宋號稱南北朝、平分天下南北,每每以華夏文明自居,但他從內心深處亦是對漢人有著自卑得種子,張昇、王宗尹口中的叛羌雖專指仍在抵抗的黨項人,但想想自己也是異族,這足以令他尷尬不已。
徐徽言、邵興二人隻是冷笑,他們對這種爭辯絲毫不感興趣,反正無論如何他二人的大軍,注定是對夏最後一擊的主力,樞密院都參軍司和各方麵都司之間的矛盾他們不感興趣,能讓他二人感興趣的是他們各自馬隊分配的任務,更何況身為西侍軍的侍衛大軍都校,豈能沒有一點上進之心!
高平自始自終都是曲端的熱心卻不堅定支持者,對於心高氣傲得他來說,與曲端能有這份相知,或許可以說是緣分吧!但他注意到了息玉卓與蕭合達的臉『色』。這些時日來,息玉卓、蕭合達、慕鬱、來羅明珠、訛三骨力、董摩坷等黨項、契丹將帥,對宋軍能夠順利進行這場戰爭,有著不可忽視得作用,他是看在眼裏的,盡管內心深處仍然鄙夷這些人是蠻夷,但卻認為至少在表麵上要為他們稍存體麵,也好讓這些羌人死心塌地為朝廷賣力,所以他並不讚成張昇、王宗尹對他們有意無意得侮辱。
他環顧眾人,笑嗬嗬地揶揄地道:“樞參與西參大將各執一詞,近年倒是少見的境況啊!不過是雲翼、長從二軍孰先孰後,不如雲翼侍衛大軍拔隸精銳陸續過河,長從第二軍接防便是。”
這句話意味頗長,從軍中關係上來看,殿前司和北侍軍得關係一向不太融洽,數場對金軍得大的戰役,幾乎都是北侍軍唱主角,殿前司多是配角角『色』,自然而然地引起殿前司大帥們的嫉恨。而且北侍軍高層將帥半數來自西軍,其餘基本是河東軍、河朔軍。西軍還好,河朔軍、河東軍與殿前司素來不善,這是整個禁軍係統中不言而喻得事情,所以他高平並不願意看到長從第二軍獨擋偏師。正如與北侍軍關係一樣,樞密院都參軍司成立之日,殿前司就對之視如眼中釘,由於上百年來,禁軍武職差遣最高等級是殿前都指揮使,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雖與殿前司同級,但都指揮使品級要比殿前司低了好幾個等次,這就造成了殿前司乃軍中魁首得感覺。樞密院都參軍司得設立,都參軍使與殿前都指揮使同品,朝中班位還在殿前司之上,而副都參軍使得官品高過了殿前副都指揮使,等於把殿前司軍中第一得地位降了下來,他們自然不敢對朝廷有何怨言,一肚子氣灑向了樞參,對於樞參參軍與西參都校之間得分歧,他是抱著看笑話的態度。
封元對張昇、王宗尹為首的西侍軍都參軍司,始終沒有一絲好感,在他看來西侍軍都參軍司在這兩個舊派的將領主持下,顯的死氣沉沉,當然其中不乏年輕有思維的參軍,更有些由講武堂出身的參軍,但在戰略問題上他們說不上話。
更令他氣憤的是張昇、王宗尹還是用舊有的手法管理都參軍司,根本容不得下級行軍參軍說話,一些策劃都是出自幾個高等參軍手中,這就極大地消弱了參軍製度設立的本意,更是打擊了中低等參軍的自信。這等事放在樞密院都參軍司中簡直不可想象,即便是名將雲集的北侍軍,中低等參軍的意見也能得到侍衛大軍都校的重視。
當高平那句意猶未盡地話說罷,他決定有必要告誡他們一二,當下朗聲道:“無論前方局勢如何千變萬化,終須按照朝廷大略規策,張太尉主張不過是偏師調換,早行幾日而已,於大局並無多大影響,既然如此,何須違抗朝廷,又使友軍不能建功立業,是非上善,還望太尉三思!”
不僅張昇一怔,就是連曲端亦是玩味三分,封元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他要是堅持變更朝廷大略,不僅會被朝廷所忌諱,還會得罪北侍軍,其結果不能不令人三思而行之。
曲端輕輕一歎,意味深長地看了看封元,他明白張昇、王宗尹已經撐不下去了,到他親自出馬的時候了!
罔吾清點損失的時候,痛苦地發現號稱精銳的老兵損失近兩千人,這些損失對他來說絕對是不能容忍的,他手下這些在山地健步如飛的部屬是無法取代的,一些新兵一年來都訓練不到老兵的戰術技能,大量精銳的損失使他防衛峽口的難度大大增加不少,信心也隨之蒙上了一層濃鬱的陰影。
將近傍晚時分,當宋軍馬隊帶著他們的戰利品揚長而去後,罔吾才率領他的隊伍出了山區,在黑夜中夏軍將吏無不膽戰心驚,生怕宋軍殺個回馬槍,那他們可無法抵擋。但罔吾卻認定宋軍得勝而去,定然是要搶占峽口,根本不會對他這支輕裝部隊感興趣,他決定連夜行軍,白天停止隱蔽。之後的路上又與宋軍遊騎發生幾次遭遇戰,規模都很小,宋軍遊騎不過數十人,多不過百人,無法對他們形成毀滅『性』打擊,但他們也對宋軍遊騎構成威脅。
反倒是在接近峽口時,他的部隊和上千吐蕃軍隊再次遭遇,罔吾豈能放棄這個大好機會,連日來被宋軍摁著頭打的怨恨一股腦地發泄出來,他立即組織兵力對吐蕃軍進行圍殲,吐蕃軍隊突然遭遇夏軍優勢兵力,這群吐蕃人原本就是在劫掠村寨,根本沒想到這裏竟然遇到大隊夏軍,連一點戰鬥**也沒有,罔吾的部隊一路所見所聞處處是暴行,早就憋了口氣,他們如虎狼般地撲了上去把吐蕃軍隊打的落花流水、潰不成軍,總算是挽回了點麵子,出了口惡氣。就這樣走走停停,終於到了峽口,搶占有力的山地,開造營寨關防,開始進行防禦『性』部署。
懷州地麵上,宋軍二十萬大軍嚴陣以待,李彥仙的數萬大軍已經進入西平府境內,宋軍對興慶的夾擊已經即將完成,但宋軍高層又一輪激烈的爭辯爆發了。
一個碩大的沙盤地形前,西征大軍的幾位主要大將在激烈地爭辯,西侍軍都指揮司和樞密院都參軍司的行軍參軍們再次形成尖銳的對立,王宣破例趕到了前線參加軍事會議,這一次他是頂著詔諭處置司的名頭前來,勢頭立即就不一樣了。
“。。。。。。。曲帥之策固然可行,然朝廷通盤戰略決不可改變,在此關鍵時刻,沿省嵬城、地斤澤一線南麵,絕不能與金軍發生任何衝突。吳玠的雲翼侍衛大軍主力將留在省嵬城,由西侍軍另行組織三萬大軍由省嵬城渡河南下,絕不能讓乞顏部與克烈部主力進入省嵬城南麵。。。。。。。”
由於戰事進行頗為順利,曲端根據戰場形勢的發展,對河南府千秋店的會商結果,私自做了部分修改,他主張吳玠的大軍直接渡過大河,立即轉向定州進發,爭取早日配合主力完成對任得敬的圍殲,王擇仁的雲捷侍衛大軍,尤其是駐地斤澤趙懷德部對敢於南下靠近的金軍,主動出擊使之不敢南下,保證整個戰役期間後方的絕對穩定。但封元堅決不同意曲端臨時改變戰略,堅持以吳玠的雲翼侍衛大軍堅守白池城,由已經北上的以北侍軍長從第二軍為主力,把原配屬雲翼侍衛大軍的北侍軍各部轉隸,一同組成一支大軍渡河南下作戰,吳玠要死死穩住省嵬城一線,並伺機北上能爭取多少地域,必要時可以動用武力把乞顏部和克烈部請回大漠。為之他專門請王宣前來為他助陣,而王宣對曲端怨氣未平,來到後剛剛開始會商,就當頭給了曲端一悶棍子。
張昪、王宗尹二人對曲端的策略最是堅持,而高平、徐徽言、邵興、韓世忠、息玉卓與蕭合達六人各有個的心思,並沒有取得相對一致支持曲端。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樞密院都參軍司與西侍軍都參軍司之間的尖銳對立,這個對立麵一旦形成不要說息玉卓和蕭合達,就是高平也收斂三分。
曲端並沒有做聲,隻是若有所思地微閉虎目,張昇立即還以顏『色』,厲聲道:“千秋點會商,本帥亦是參加,朝廷大略自然不能違,然諸位執政坐而論道難免有失偏激,難以透徹前方軍機。各位都是宿將,今時局勢不會看不明白,省嵬城已在雲翼侍衛大軍鼓掌之中,西李叛羌已然是日薄西山,如今是當集中正麵兵力,由吳太尉在北全力配合,對興慶進行最後一擊,何必勞神費力讓長從第二軍繞個大圈子,空靡人力物力。值西李敗亡之際,對於敢於深入的金軍應當給予迎頭痛擊,豈能平白地退讓避戰!話又說回來了,乞顏和克烈二部乃朝廷盟友,縱然是殺戮生靈,卻也把西李北方軍司死死拖住,怎能武力相向?”
王宣冷冷地看著張昇,暗罵這廝還沒有被王澤和唐格修理服氣,這時候自持有曲端撐腰還在呱噪,看來曲端是忌憚王澤與唐格的壓力,讓西侍軍都參軍司的人出頭,他自己躲在後麵算計,好高明的一招。
而此話一出,韓世忠的目光變的有些不太友好,按原計劃他的長從侍衛大軍主力跟隨曲端正麵突破,而第二軍則快速北上,擔負由省嵬城西渡大河的重任,同時配屬雲翼侍衛大軍的北侍軍各營,重新編入長從第二軍從征。這樣一來北侍軍各拔隸部隊就能和長從第二軍組成一支強大的突擊集群,不僅能夠參於主戰場規模空前的大戰役,而且能夠擔當一個小戰略方向的任務,何樂而不為。要是按張昇所言變更,長從侍衛大軍及其它北侍軍拔隸部隊,將徹底歸屬西侍軍節製作戰,被將為北方防線的守備部隊,功勞都是人家的,血汗一點也不少流,天下哪有這樣的冤大頭。
王宗尹接著張昇的話道:“都參軍司參軍使當為方麵大帥拾遺補缺,而今前方局勢正如張帥所言,不應拘泥於規策,而應當臨機權謀,省嵬城之戰進入尾聲,西南高澄在解帥打壓之下,亦是苟延殘喘,李帥的大軍直『逼』靈州,如此大好時機,何須等待長從第二軍北上渡河,耽誤軍機,使西李叛羌有了時間重新布防。”
息玉卓被張昇、王宗尹二人左一個叛羌,右一個叛羌說的他坐不住了,臉上一陣紅、一陣白,這也難怪,兩個西侍軍高等將帥毫不顧忌他的感受,令他這個新附之人感到萬分難堪,不由地暗罵他二人口無遮攔,心下早就問候了他們二人的女『性』先輩多遍,一股子恨意也逐漸升起。
蕭合達雖是以契丹人自居,但當年遼朝與宋號稱南北朝、平分天下南北,每每以華夏文明自居,但他從內心深處亦是對漢人有著自卑得種子,張昇、王宗尹口中的叛羌雖專指仍在抵抗的黨項人,但想想自己也是異族,這足以令他尷尬不已。
徐徽言、邵興二人隻是冷笑,他們對這種爭辯絲毫不感興趣,反正無論如何他二人的大軍,注定是對夏最後一擊的主力,樞密院都參軍司和各方麵都司之間的矛盾他們不感興趣,能讓他二人感興趣的是他們各自馬隊分配的任務,更何況身為西侍軍的侍衛大軍都校,豈能沒有一點上進之心!
高平自始自終都是曲端的熱心卻不堅定支持者,對於心高氣傲得他來說,與曲端能有這份相知,或許可以說是緣分吧!但他注意到了息玉卓與蕭合達的臉『色』。這些時日來,息玉卓、蕭合達、慕鬱、來羅明珠、訛三骨力、董摩坷等黨項、契丹將帥,對宋軍能夠順利進行這場戰爭,有著不可忽視得作用,他是看在眼裏的,盡管內心深處仍然鄙夷這些人是蠻夷,但卻認為至少在表麵上要為他們稍存體麵,也好讓這些羌人死心塌地為朝廷賣力,所以他並不讚成張昇、王宗尹對他們有意無意得侮辱。
他環顧眾人,笑嗬嗬地揶揄地道:“樞參與西參大將各執一詞,近年倒是少見的境況啊!不過是雲翼、長從二軍孰先孰後,不如雲翼侍衛大軍拔隸精銳陸續過河,長從第二軍接防便是。”
這句話意味頗長,從軍中關係上來看,殿前司和北侍軍得關係一向不太融洽,數場對金軍得大的戰役,幾乎都是北侍軍唱主角,殿前司多是配角角『色』,自然而然地引起殿前司大帥們的嫉恨。而且北侍軍高層將帥半數來自西軍,其餘基本是河東軍、河朔軍。西軍還好,河朔軍、河東軍與殿前司素來不善,這是整個禁軍係統中不言而喻得事情,所以他高平並不願意看到長從第二軍獨擋偏師。正如與北侍軍關係一樣,樞密院都參軍司成立之日,殿前司就對之視如眼中釘,由於上百年來,禁軍武職差遣最高等級是殿前都指揮使,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雖與殿前司同級,但都指揮使品級要比殿前司低了好幾個等次,這就造成了殿前司乃軍中魁首得感覺。樞密院都參軍司得設立,都參軍使與殿前都指揮使同品,朝中班位還在殿前司之上,而副都參軍使得官品高過了殿前副都指揮使,等於把殿前司軍中第一得地位降了下來,他們自然不敢對朝廷有何怨言,一肚子氣灑向了樞參,對於樞參參軍與西參都校之間得分歧,他是抱著看笑話的態度。
封元對張昇、王宗尹為首的西侍軍都參軍司,始終沒有一絲好感,在他看來西侍軍都參軍司在這兩個舊派的將領主持下,顯的死氣沉沉,當然其中不乏年輕有思維的參軍,更有些由講武堂出身的參軍,但在戰略問題上他們說不上話。
更令他氣憤的是張昇、王宗尹還是用舊有的手法管理都參軍司,根本容不得下級行軍參軍說話,一些策劃都是出自幾個高等參軍手中,這就極大地消弱了參軍製度設立的本意,更是打擊了中低等參軍的自信。這等事放在樞密院都參軍司中簡直不可想象,即便是名將雲集的北侍軍,中低等參軍的意見也能得到侍衛大軍都校的重視。
當高平那句意猶未盡地話說罷,他決定有必要告誡他們一二,當下朗聲道:“無論前方局勢如何千變萬化,終須按照朝廷大略規策,張太尉主張不過是偏師調換,早行幾日而已,於大局並無多大影響,既然如此,何須違抗朝廷,又使友軍不能建功立業,是非上善,還望太尉三思!”
不僅張昇一怔,就是連曲端亦是玩味三分,封元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他要是堅持變更朝廷大略,不僅會被朝廷所忌諱,還會得罪北侍軍,其結果不能不令人三思而行之。
曲端輕輕一歎,意味深長地看了看封元,他明白張昇、王宗尹已經撐不下去了,到他親自出馬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