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極殿內的文武百官都在望著嶽肅,看嶽肅會如何應對。嶽大人倒是顯得不緊不慢,微微一笑,說道:“泰寧侯,諸位爵爺,諸位大人,你們反對增稅,說這是太祖定下來的,是祖製,還說增加糧稅是與民爭利。那本官現在想反問諸位一句,糧食官價是一兩銀子一石,商人是不是應該遵守呀,這也是太祖皇帝定下來的,也是祖製。商人沒有遵守這個祖製,為什麽隻有我們要遵守這個祖製呢?如果天下的商人都把米價降為一兩銀子一石,那本官就遵守這個祖製,不加賦稅了,你們看怎麽樣?”
“這……”陳少甫猶豫一下,馬上說道:“那商人漲價,該我們什麽事呀,又不是我們讓他漲的。”
“是呀、是呀……商人漲價也不是我們讓他漲的……大人您跟我說有什麽用……”……隨同陳少甫站出來的官員是連忙隨聲附和。
“商人也是大明的子民吧,那他們不尊祖製,你們就不管,本官要增收商稅,你們為何要管呀?要不然這樣,要管就一起管,要不管就都也別管。你們看怎麽樣啊?”嶽肅冷冷地說道。
嶽肅的一番話,把眾人說的是啞口無言,想要把米價降回一兩銀子一石,這怎麽可能,再者說,我們家剛從南方進的糧食,光成本就不止一兩呢。
但很快,有的官員便出來了動靜,“嶽大人,祖製的事,可以放下,但是官家不與百姓爭利,此乃治國之本,朝廷怎麽能夠增加稅賦,與百姓爭利,給百姓增加負擔呢?”
說話的官員是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宋師襄,這位老兄是齊黨官員。因為家中有米鋪,此事涉及到自身利益,才站了出來。
“宋大人,你這話說得好,好一句與民爭利,增加百姓負擔。那本官現在問你,現在糧食十五兩銀子一石,對百姓而言有什麽利呀?百姓都快吃不上飯了,你來說說,對他們有什麽利呀?”嶽肅冷淡地說道。
“這……”嶽肅這一句話就把宋師襄問的是啞口無言,宋大人是言官,嘴皮子一向都厲害的很,可是現在,因為沒有理,所以實在找不出什麽話來反駁。支支吾吾了半天,一句下文也沒有。
他沒有話說,嶽大人現在卻有話了,“與民爭利,百姓都吃不上飯,哪還有利可言,說句實在話,不過是與那些為富不仁、大發國難財的不法殲商爭利才是真的。對於這等人,殺了都不為過,更何況隻是收些稅賦,充實國庫。難道這個天下,隻允許他們這幫人擅自漲價,就不準許朝廷漲點賦稅嗎?你們這些站出來的,本官現在想問問你們,這個天下是他們這些殲商的天下,還是皇上的天下?”
“啊……這……”站出來的官員和勳貴嶽肅再次問的是啞口無言。隻能結結巴巴地說道:“是、是皇上的天下……”
“那就對了,天下是皇上,自然是皇上說的算,他們擅自漲價,而且還翻了幾倍,朝廷隻是小小地增加一點賦稅,這都不可以嗎?諸位要是覺得朝廷現在征稅不對,那也好辦,你們現在就想辦法,讓他們把糧價降回到以前的價格,如果辦不到,就少在本官麵前大言不慚!你們這麽回護那些不法殲商,是不是和他們有什麽關聯,收了他們什麽好處呀?範永鬥他們的那樁案子死了多少人,你們不會不清楚吧!”嶽肅越往後說,聲音變得就越是淩厲。
“沒有、沒有……我等怎麽會和那些殲商有關係……”眾官員和勳貴們是紛紛搖頭。
“那就好,現在還有誰反對增加販糧之稅呀?”嶽肅大聲說道。
“隻是……”官員們一臉苦相,想要反對,實在不知該怎麽說。尤其是這位嶽大人,那可不是好惹的,更不是好欺負的,跟他強詞奪理,決沒有好果子吃,而且現在,辯也辯不過他呀。
“啟稟皇上,臣有話說……”這時,突然有一個官員,站了出來。這個官員,身穿五品官服,這等小官,說句實在話,皇上都不知道叫什麽名。別說是皇上了,連嶽大人都不知道這人叫人名字,似乎都想不出在哪見過。這也是,自從回到燕京,皇上也不上朝,百官難得互相認識。尤其是小官,跟嶽大人根本不在一個檔次,更加不會見到。
“愛卿有何話說?”皇上見不認識,但也不用稱呼名字,統一叫愛卿也就是了。反正朝堂上的官員,有一大半他都不認識,就三品以上的,也是有的能叫出名字,有的不過臉熟。
“臣翰林院侍讀學士陳子壯讚成嶽大人的建議,應該增收販糧之稅!”
陳子壯,字集生,號秋濤,廣東人氏。其父陳熙韶,進士出身,做過吏科給事中,陳子壯更是青出於藍,“七歲能文”,在廣州一帶,是有名的神童。
對於陳子壯,有一個小小的典故,有一年中秋佳節看不見月光,一位在陳家赴宴的嘉賓頗感遺憾,便信口吟兩句古詩:“天公今夜意如何,不放銀燈照碧波”。年僅七歲的陳子壯聽罷,即隨口應句:“待我明年遊上苑,探花因便問嫦娥”。詩句一落,贏得滿堂喝彩讚歎。
無獨有偶,十三年後,二十歲的陳子壯去燕京參加會試,殿試過後,被取了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編修。隨後一直做到左春坊左諭德。可惜幾年前父親去世,陳子壯回鄉丁憂,回來後,吏部考慮到他的成績,授他翰林院侍讀學士。
他回到京師上任,才不到一年,眼下京城米貴,五品官他也有點吃不消。他這個官,本身來沒有什麽油水,平常也不可能有商家到他府上送米,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更的是自己去買米。說來也巧,陳子壯的家人那天也去了劉記米鋪排隊買米,碰上了兩家打仗這一處。
陳府下人很是心細,他知道劉記米鋪的來頭,有人敢去那裏鬧事,想來是大有來頭。所以,這小子一直躲在不遠觀瞧,後來便得知,那前往劉記米鋪鬧事之人是嶽次輔府上的。嶽大人的名頭,在燕京城那是人盡皆知,陳府下人以為,這事或許另有文章,回家之後,便把事情告訴了陳子壯。
陳子壯少年有才,不僅聰明,而且愛國。如果沒有嶽肅,多年之後,陳子壯的結局便是寧死不屈,死在清廷的鋸刀之下。同樣他也會被後人送上一個稱號――嶺南三忠。
陳子壯在聽了下人的講述之後,就考慮起一件事來。這件事是什麽呢,就是現在的米價,米價實在太高,他一個從五品的官員都有點受不了了,更何況是普通百姓。可以說,這些天來他一直都在想解決之法,打算想出主意之後,再上本朝廷。可幾天來,他始終沒有想出一個法子,皇上雖然用自己的糧食賑濟百姓,可又能堅持多久呀。
眼下嶽肅提議增加糧稅,他的眼睛馬上一亮,認為這個法子可行,朝廷從糧商那裏抽重稅,不管是收銀子還是直接收糧食,都可以轉而接濟百姓。
“陛下,當初嶽大人提請封李文彰為伯爵時,臣還上本反對過,認為那是有違祖製,罵嶽大人是任人唯親。但現在想來,臣很是後悔,覺得自己當初太過迂腐。八十萬石糧食,能救多少百姓,這麽多糧食,隻換一個伯爵,可以說,是朝廷占了很大的便宜。如果是現在,再有人願意捐八十萬石糧食來和朝廷換一個伯爵,下官第一個讚成。隻是,現在的糧食比那時更高,而天下間的商人,都恨不得把糧食當金子,哪個會再捐,哪個又會在乎百姓的生死。嶽大人增收販糧稅,隻要殲商販賣,朝廷就能收稅,收到的稅,朝廷可以賑濟百姓,實在是當前解黎民於倒懸的第一良策!”陳子壯大義凜然地說道。
他的話一說完,嶽黨官員這才站出來,一個個躬身說道:“陳大人所言極是,嶽大人增收糧稅之法,實在是當前解黎民於倒懸的第一良策!”……身邊有簇擁者,就是不一樣,這等提議,要是一個沒有什麽勢力的官員說出來,估計馬上就能被陳少甫、宋師襄那些勳貴和官員給罵死。可嶽大人不一樣,手上有權,背後還有一大堆官員。
嶽黨官員一站出來,大殿的氣勢馬上就不一樣了。
他們為什麽不早站出來呢,其實那也是嶽大人平常灌輸的好,有什麽事不要先站出來附和,等有別人讚同的時候,你們再出來。省的讓人以為咱們是以勢壓人。
嶽黨的官員出來後,不少像陳子壯之流的小官也站了出來。比如說國子監、禮部、翰林院裏麵的低級官員。他們所在都是清水衙門,沒有什麽撈頭,當然也沒有什麽權利,也不會有人給他們送禮。有那官員,家境也不太好,現在糧食十五兩一石,讓他們都有些吃不消,要知道五品官員的俸祿,每月才十六兩,而且多少要充點門麵,養幾個下人。往常倒還湊合,現在勉強購買一石米的,這哪裏夠用啊。他們對那些殲商,簡直恨到家了。
因為不容易,所以現在,都站到了嶽肅這一邊。別看增加糧稅對自己並沒有什麽切身利益,但你們不讓我們好過,我們起碼也得讓你難受點。
(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這……”陳少甫猶豫一下,馬上說道:“那商人漲價,該我們什麽事呀,又不是我們讓他漲的。”
“是呀、是呀……商人漲價也不是我們讓他漲的……大人您跟我說有什麽用……”……隨同陳少甫站出來的官員是連忙隨聲附和。
“商人也是大明的子民吧,那他們不尊祖製,你們就不管,本官要增收商稅,你們為何要管呀?要不然這樣,要管就一起管,要不管就都也別管。你們看怎麽樣啊?”嶽肅冷冷地說道。
嶽肅的一番話,把眾人說的是啞口無言,想要把米價降回一兩銀子一石,這怎麽可能,再者說,我們家剛從南方進的糧食,光成本就不止一兩呢。
但很快,有的官員便出來了動靜,“嶽大人,祖製的事,可以放下,但是官家不與百姓爭利,此乃治國之本,朝廷怎麽能夠增加稅賦,與百姓爭利,給百姓增加負擔呢?”
說話的官員是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宋師襄,這位老兄是齊黨官員。因為家中有米鋪,此事涉及到自身利益,才站了出來。
“宋大人,你這話說得好,好一句與民爭利,增加百姓負擔。那本官現在問你,現在糧食十五兩銀子一石,對百姓而言有什麽利呀?百姓都快吃不上飯了,你來說說,對他們有什麽利呀?”嶽肅冷淡地說道。
“這……”嶽肅這一句話就把宋師襄問的是啞口無言,宋大人是言官,嘴皮子一向都厲害的很,可是現在,因為沒有理,所以實在找不出什麽話來反駁。支支吾吾了半天,一句下文也沒有。
他沒有話說,嶽大人現在卻有話了,“與民爭利,百姓都吃不上飯,哪還有利可言,說句實在話,不過是與那些為富不仁、大發國難財的不法殲商爭利才是真的。對於這等人,殺了都不為過,更何況隻是收些稅賦,充實國庫。難道這個天下,隻允許他們這幫人擅自漲價,就不準許朝廷漲點賦稅嗎?你們這些站出來的,本官現在想問問你們,這個天下是他們這些殲商的天下,還是皇上的天下?”
“啊……這……”站出來的官員和勳貴嶽肅再次問的是啞口無言。隻能結結巴巴地說道:“是、是皇上的天下……”
“那就對了,天下是皇上,自然是皇上說的算,他們擅自漲價,而且還翻了幾倍,朝廷隻是小小地增加一點賦稅,這都不可以嗎?諸位要是覺得朝廷現在征稅不對,那也好辦,你們現在就想辦法,讓他們把糧價降回到以前的價格,如果辦不到,就少在本官麵前大言不慚!你們這麽回護那些不法殲商,是不是和他們有什麽關聯,收了他們什麽好處呀?範永鬥他們的那樁案子死了多少人,你們不會不清楚吧!”嶽肅越往後說,聲音變得就越是淩厲。
“沒有、沒有……我等怎麽會和那些殲商有關係……”眾官員和勳貴們是紛紛搖頭。
“那就好,現在還有誰反對增加販糧之稅呀?”嶽肅大聲說道。
“隻是……”官員們一臉苦相,想要反對,實在不知該怎麽說。尤其是這位嶽大人,那可不是好惹的,更不是好欺負的,跟他強詞奪理,決沒有好果子吃,而且現在,辯也辯不過他呀。
“啟稟皇上,臣有話說……”這時,突然有一個官員,站了出來。這個官員,身穿五品官服,這等小官,說句實在話,皇上都不知道叫什麽名。別說是皇上了,連嶽大人都不知道這人叫人名字,似乎都想不出在哪見過。這也是,自從回到燕京,皇上也不上朝,百官難得互相認識。尤其是小官,跟嶽大人根本不在一個檔次,更加不會見到。
“愛卿有何話說?”皇上見不認識,但也不用稱呼名字,統一叫愛卿也就是了。反正朝堂上的官員,有一大半他都不認識,就三品以上的,也是有的能叫出名字,有的不過臉熟。
“臣翰林院侍讀學士陳子壯讚成嶽大人的建議,應該增收販糧之稅!”
陳子壯,字集生,號秋濤,廣東人氏。其父陳熙韶,進士出身,做過吏科給事中,陳子壯更是青出於藍,“七歲能文”,在廣州一帶,是有名的神童。
對於陳子壯,有一個小小的典故,有一年中秋佳節看不見月光,一位在陳家赴宴的嘉賓頗感遺憾,便信口吟兩句古詩:“天公今夜意如何,不放銀燈照碧波”。年僅七歲的陳子壯聽罷,即隨口應句:“待我明年遊上苑,探花因便問嫦娥”。詩句一落,贏得滿堂喝彩讚歎。
無獨有偶,十三年後,二十歲的陳子壯去燕京參加會試,殿試過後,被取了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編修。隨後一直做到左春坊左諭德。可惜幾年前父親去世,陳子壯回鄉丁憂,回來後,吏部考慮到他的成績,授他翰林院侍讀學士。
他回到京師上任,才不到一年,眼下京城米貴,五品官他也有點吃不消。他這個官,本身來沒有什麽油水,平常也不可能有商家到他府上送米,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更的是自己去買米。說來也巧,陳子壯的家人那天也去了劉記米鋪排隊買米,碰上了兩家打仗這一處。
陳府下人很是心細,他知道劉記米鋪的來頭,有人敢去那裏鬧事,想來是大有來頭。所以,這小子一直躲在不遠觀瞧,後來便得知,那前往劉記米鋪鬧事之人是嶽次輔府上的。嶽大人的名頭,在燕京城那是人盡皆知,陳府下人以為,這事或許另有文章,回家之後,便把事情告訴了陳子壯。
陳子壯少年有才,不僅聰明,而且愛國。如果沒有嶽肅,多年之後,陳子壯的結局便是寧死不屈,死在清廷的鋸刀之下。同樣他也會被後人送上一個稱號――嶺南三忠。
陳子壯在聽了下人的講述之後,就考慮起一件事來。這件事是什麽呢,就是現在的米價,米價實在太高,他一個從五品的官員都有點受不了了,更何況是普通百姓。可以說,這些天來他一直都在想解決之法,打算想出主意之後,再上本朝廷。可幾天來,他始終沒有想出一個法子,皇上雖然用自己的糧食賑濟百姓,可又能堅持多久呀。
眼下嶽肅提議增加糧稅,他的眼睛馬上一亮,認為這個法子可行,朝廷從糧商那裏抽重稅,不管是收銀子還是直接收糧食,都可以轉而接濟百姓。
“陛下,當初嶽大人提請封李文彰為伯爵時,臣還上本反對過,認為那是有違祖製,罵嶽大人是任人唯親。但現在想來,臣很是後悔,覺得自己當初太過迂腐。八十萬石糧食,能救多少百姓,這麽多糧食,隻換一個伯爵,可以說,是朝廷占了很大的便宜。如果是現在,再有人願意捐八十萬石糧食來和朝廷換一個伯爵,下官第一個讚成。隻是,現在的糧食比那時更高,而天下間的商人,都恨不得把糧食當金子,哪個會再捐,哪個又會在乎百姓的生死。嶽大人增收販糧稅,隻要殲商販賣,朝廷就能收稅,收到的稅,朝廷可以賑濟百姓,實在是當前解黎民於倒懸的第一良策!”陳子壯大義凜然地說道。
他的話一說完,嶽黨官員這才站出來,一個個躬身說道:“陳大人所言極是,嶽大人增收糧稅之法,實在是當前解黎民於倒懸的第一良策!”……身邊有簇擁者,就是不一樣,這等提議,要是一個沒有什麽勢力的官員說出來,估計馬上就能被陳少甫、宋師襄那些勳貴和官員給罵死。可嶽大人不一樣,手上有權,背後還有一大堆官員。
嶽黨官員一站出來,大殿的氣勢馬上就不一樣了。
他們為什麽不早站出來呢,其實那也是嶽大人平常灌輸的好,有什麽事不要先站出來附和,等有別人讚同的時候,你們再出來。省的讓人以為咱們是以勢壓人。
嶽黨的官員出來後,不少像陳子壯之流的小官也站了出來。比如說國子監、禮部、翰林院裏麵的低級官員。他們所在都是清水衙門,沒有什麽撈頭,當然也沒有什麽權利,也不會有人給他們送禮。有那官員,家境也不太好,現在糧食十五兩一石,讓他們都有些吃不消,要知道五品官員的俸祿,每月才十六兩,而且多少要充點門麵,養幾個下人。往常倒還湊合,現在勉強購買一石米的,這哪裏夠用啊。他們對那些殲商,簡直恨到家了。
因為不容易,所以現在,都站到了嶽肅這一邊。別看增加糧稅對自己並沒有什麽切身利益,但你們不讓我們好過,我們起碼也得讓你難受點。
(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