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抗令兩字,那紅衣女的臉色明顯有點不自在,幹笑一下道:“師妹說的什麽話,教主的命令對咱們就是聖旨,誰敢違抗?他讓我不要練他化自在功改練天狐功,我就得去練天狐功。他讓我去建昌侯府,我就得去建昌侯府,幾曾抗過命了?就像你要我安排一些人進興王府,我不也給你辦了麽。隻是我覺得啊,眼下既然寧藩敗局以定,我們何必在他身上多花時間,劃不來。湖廣分舵經營到今天不容易,石金梁年少有為,教主都說他是聖教的麒麟兒。若是這樣的人物,就這麽糊塗的賠在這,不是太虧了?”
白蓮聖女道:“師姐說的不為不對,隻是你想的不如教主老人家深入。東南為偽朝膏腴之地,糧餉賦稅多賴東南。如果我們能趁此機會把東南搞的糜爛不堪,這稅賦的壓力就會轉移到北方。北方貧瘠,一旦稅收過重,民不得生,必定揭竿而起。聖教在從中引導,奪取江山重建龍鳳聖朝,就有希望了。”
她其實有個心裏話,並不適合對著這紅衣女郎說出來。眼下白蓮教在山西發展,最怕的就是被朝廷找到根腳。東南越亂,朝廷在東南用的注意力就越多,那麽對山西方麵的關注也就越小。換句話說,寧王也好,還是湖廣分舵也好,都是用來替山西方麵分擔壓力的棄子。
教主的謀圖甚大,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想要爭取時間,就得用這些人的命,來分散朝廷的關注度。等到未來準備充足,才能給偽朝致命一擊。而那位石金梁,固然是年少有為的英雄,可正因為他年少有為,比幾位少教主都要出色,所以才要注定成為棄子啊。
這些事涉及到教內機密,還有一些用心與算計,根本不能為外人道。她自然不能跟這紅衣女仔細分說,隻好用這重建江山的事來說。那紅衣女打了個哈欠“無聊。這種口號喊了幾百年了,也沒見哪次成功過。再說就算真的複了江山,對我們女人又有什麽好處?也就是師妹你啊,可得抓緊機會,說不定日後還能做個皇後娘娘呢。我就沒這個好命了,隻好趁著年輕,多賺點錢才是真的,這次張家
做的生意不小,你有沒有興趣插一手?”
次日天明,楊承祖整理好衣冠,拿了文書告身,一路帶到城中興王府內投遞,開始走馬上任。明代親王府仿照皇宮樣式例行削減,擁有王城、四門、前三殿、後三宮、山河社稷壇乃至總廟等建築。換句話說,類似一個迷你皇宮,關上大門,威風不輸天子。
興王府周長三裏又三百零九步,牆高二丈九尺,下寬六丈,金壁輝煌,雕梁畫棟。不管藩王的地位如何,一字親王的王府,依舊是城內最為顯眼的建築。
如今興王世子朱厚熜還沒襲爵,身份依舊是世子,且還在服喪,並不出麵管事。負責整個王府內部事務的,乃是王妃蔣氏。而負責對外事務的,則是王府長史。
王府長史這個職務,簡而言之,就是王府的大管家加背鍋專業戶。藩王如果有行為不檢,或是不法之事,地方上多半會壓下來。地方上壓不下來的,朝廷裏,也多半會想辦法壓下來。
如果都壓不下來,那王府長史往往要先於王爺被治罪,也就是專業背鍋的。不過在他背鍋以前,其在王府內的威權也重,除了王爺之外,往往就是長史說了算。
王府的長史官,一般都會選用進士充當,一方麵負責王府事務,另一方麵,也承擔教導藩王,行為不要太不檢點,欺負人要懂得適可而止這些道理。興王長史袁宗皋乃是弘治三年的進士,也是一位六十幾歲的老人。
原本楊承祖還想著,自己打了烏景和,會不會因此受到什麽刁難。可事實上,袁宗皋對他的態度,倒並沒有什麽特別,最多算是不冷不熱。例行公事的驗看了告身文書,又問了幾個問題之後,就將一應的腰牌等物發下來。最後道:
“孫翁已經給我來過信了,你和他有些關係,這很好。不過咱們王府的人,盡量不要和外麵的人發生太多接觸,尤其現在諸事未定,這方麵更是要謹慎。你的差事也沒什麽,就是保證王府安全就好。現在湖廣不太平,安陸也並
非世外桃源,可不管怎麽說,有膽子來襲擊王府的賊總不會太多。而一些真正會對王府動手的,你自己看著辦,我想你能處理好。”
這幾話話說的雲裏霧裏,接著就不再理他,而是安心的看起了手中的東西,同時還將算盤敲打個不停。想來大概是在算帳,這大管家處理帳務倒是天經地義,隻是堂堂王府,沒有帳房的?
楊承祖不好再問什麽,隻好出了他的房間,來到儀仗所那邊,準備開始接手自己的差事。按說王府門禁森嚴,可是一路上所遇到的巡兵並沒有幾個,遇到之後,也都是無精打采,沒什麽精神。
一聽說他是新來的儀衛正,一名巡兵倒是表現的頗為恭敬,跪地磕頭行禮道:“小人高升,給儀正見禮了。小的們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您給盼來了。您這一來,我們就有了主心骨了。您這是要去哪?道路不熟的話,小的給您帶路。”
楊承祖第一天過來,並不想給人以來搶地盤的錯覺,自己從河南帶的班底一個也沒過來。見這高升能說會道,倒是歡喜的。點頭道:“好啊,你在前麵領著,我先到儀衛所看看,把咱的人集合起來,彼此見個麵,以後的事,也好安排。”
儀衛所這邊,在王府前門與端禮門之間,供侍衛們休息以及換崗之用。正房五間已經打通,形成一個巨大的廳房,外麵二十幾個軍士抱著長槍靠在角落裏打盹。那高升見了之後,衝過去連打帶踹道:“都精神點,別在這裝死,新來的儀正老爺已經來了。”
之後他又一溜小跑跑到大廳裏,接著就聽到他扯脖子喊道:“弟兄們,新來的儀正老爺來了。想要軍餉的,就跟我到外頭來參見大老爺啊。”
這一嗓子喊過去時間不長,從大廳裏呼啦潮奔出一大群漢子,胡亂的跪了一大片,磕頭見禮道:“小人見過儀正大老爺,大老爺高侯萬代,指日高升啊!”
白蓮聖女道:“師姐說的不為不對,隻是你想的不如教主老人家深入。東南為偽朝膏腴之地,糧餉賦稅多賴東南。如果我們能趁此機會把東南搞的糜爛不堪,這稅賦的壓力就會轉移到北方。北方貧瘠,一旦稅收過重,民不得生,必定揭竿而起。聖教在從中引導,奪取江山重建龍鳳聖朝,就有希望了。”
她其實有個心裏話,並不適合對著這紅衣女郎說出來。眼下白蓮教在山西發展,最怕的就是被朝廷找到根腳。東南越亂,朝廷在東南用的注意力就越多,那麽對山西方麵的關注也就越小。換句話說,寧王也好,還是湖廣分舵也好,都是用來替山西方麵分擔壓力的棄子。
教主的謀圖甚大,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想要爭取時間,就得用這些人的命,來分散朝廷的關注度。等到未來準備充足,才能給偽朝致命一擊。而那位石金梁,固然是年少有為的英雄,可正因為他年少有為,比幾位少教主都要出色,所以才要注定成為棄子啊。
這些事涉及到教內機密,還有一些用心與算計,根本不能為外人道。她自然不能跟這紅衣女仔細分說,隻好用這重建江山的事來說。那紅衣女打了個哈欠“無聊。這種口號喊了幾百年了,也沒見哪次成功過。再說就算真的複了江山,對我們女人又有什麽好處?也就是師妹你啊,可得抓緊機會,說不定日後還能做個皇後娘娘呢。我就沒這個好命了,隻好趁著年輕,多賺點錢才是真的,這次張家
做的生意不小,你有沒有興趣插一手?”
次日天明,楊承祖整理好衣冠,拿了文書告身,一路帶到城中興王府內投遞,開始走馬上任。明代親王府仿照皇宮樣式例行削減,擁有王城、四門、前三殿、後三宮、山河社稷壇乃至總廟等建築。換句話說,類似一個迷你皇宮,關上大門,威風不輸天子。
興王府周長三裏又三百零九步,牆高二丈九尺,下寬六丈,金壁輝煌,雕梁畫棟。不管藩王的地位如何,一字親王的王府,依舊是城內最為顯眼的建築。
如今興王世子朱厚熜還沒襲爵,身份依舊是世子,且還在服喪,並不出麵管事。負責整個王府內部事務的,乃是王妃蔣氏。而負責對外事務的,則是王府長史。
王府長史這個職務,簡而言之,就是王府的大管家加背鍋專業戶。藩王如果有行為不檢,或是不法之事,地方上多半會壓下來。地方上壓不下來的,朝廷裏,也多半會想辦法壓下來。
如果都壓不下來,那王府長史往往要先於王爺被治罪,也就是專業背鍋的。不過在他背鍋以前,其在王府內的威權也重,除了王爺之外,往往就是長史說了算。
王府的長史官,一般都會選用進士充當,一方麵負責王府事務,另一方麵,也承擔教導藩王,行為不要太不檢點,欺負人要懂得適可而止這些道理。興王長史袁宗皋乃是弘治三年的進士,也是一位六十幾歲的老人。
原本楊承祖還想著,自己打了烏景和,會不會因此受到什麽刁難。可事實上,袁宗皋對他的態度,倒並沒有什麽特別,最多算是不冷不熱。例行公事的驗看了告身文書,又問了幾個問題之後,就將一應的腰牌等物發下來。最後道:
“孫翁已經給我來過信了,你和他有些關係,這很好。不過咱們王府的人,盡量不要和外麵的人發生太多接觸,尤其現在諸事未定,這方麵更是要謹慎。你的差事也沒什麽,就是保證王府安全就好。現在湖廣不太平,安陸也並
非世外桃源,可不管怎麽說,有膽子來襲擊王府的賊總不會太多。而一些真正會對王府動手的,你自己看著辦,我想你能處理好。”
這幾話話說的雲裏霧裏,接著就不再理他,而是安心的看起了手中的東西,同時還將算盤敲打個不停。想來大概是在算帳,這大管家處理帳務倒是天經地義,隻是堂堂王府,沒有帳房的?
楊承祖不好再問什麽,隻好出了他的房間,來到儀仗所那邊,準備開始接手自己的差事。按說王府門禁森嚴,可是一路上所遇到的巡兵並沒有幾個,遇到之後,也都是無精打采,沒什麽精神。
一聽說他是新來的儀衛正,一名巡兵倒是表現的頗為恭敬,跪地磕頭行禮道:“小人高升,給儀正見禮了。小的們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您給盼來了。您這一來,我們就有了主心骨了。您這是要去哪?道路不熟的話,小的給您帶路。”
楊承祖第一天過來,並不想給人以來搶地盤的錯覺,自己從河南帶的班底一個也沒過來。見這高升能說會道,倒是歡喜的。點頭道:“好啊,你在前麵領著,我先到儀衛所看看,把咱的人集合起來,彼此見個麵,以後的事,也好安排。”
儀衛所這邊,在王府前門與端禮門之間,供侍衛們休息以及換崗之用。正房五間已經打通,形成一個巨大的廳房,外麵二十幾個軍士抱著長槍靠在角落裏打盹。那高升見了之後,衝過去連打帶踹道:“都精神點,別在這裝死,新來的儀正老爺已經來了。”
之後他又一溜小跑跑到大廳裏,接著就聽到他扯脖子喊道:“弟兄們,新來的儀正老爺來了。想要軍餉的,就跟我到外頭來參見大老爺啊。”
這一嗓子喊過去時間不長,從大廳裏呼啦潮奔出一大群漢子,胡亂的跪了一大片,磕頭見禮道:“小人見過儀正大老爺,大老爺高侯萬代,指日高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