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是民國的縮影


    老舍在一九三四年夏天坐火車從濟南出發南下,他路過南京在南京下關車站下了火車,目的是去中山陵。


    他走出火車熱浪迎麵撲來,火一般的太陽烤得他透不過氣來。他望著太陽和朋友說:“我這是逃出火罐又入火爐啊。”


    他的朋友不由得哈哈大笑。


    三大火爐之一的南京是一座難得有春天的城市。


    一九三七年的春節過後,家家戶戶過年的菜還沒有吃完,天已經一天天的熱起來。


    用陶瓷盆裝著的十樣菜,因為天熱突然有了味道。心裏再舍不得也得向外倒。


    象征年年有餘的碗頭魚,每頓飯都要上桌又沒有動過筷子。也放不住了。


    一場春雨過後,南京東郊梅花山上的梅花早早的開放了,一時間消息傳遍南京城,人們爭先恐後的上山賞梅花。


    五顏六色的梅花滿滿的布滿樹上,有的怒放,有的含苞待放,還有的剛剛吐苞。滿山的梅花叫人怎麽也看不夠。


    人們在梅花山上留連忘返,有在梅花下留影的人,有為梅花照相留下梅花千姿百態的人。


    爬上梅花山頂。背靠紫金山麵向南京城,春風撲麵香氣撲鼻,正是心曠神怡,別有一番趣味。


    南京梅花山在中山門外紫金山的山南,早在公元252年以前這裏是紫金山山腳下一座海拔55米的荒山。


    這座荒山上雖然長有梅花,但是稀稀拉拉的沒有成氣候,更沒


    有引起人們的興趣,它隻是一座無名小山.


    公元252年,吳大帝孫權看中這塊風水寶地,選擇這裏做葬身之地。從此人們把這座無名小山叫著‘孫陵崗’。


    到崗上掃墓的官僚和文人墨客發現了山上的梅花。人們自然


    俗成的稱它為梅花山。


    曰月輪換,年複一年。人們知道梅花山而忘記了‘孫陵崗。’


    明朝初年朱元璋建明孝陵,梅花山在明孝陵的南麵擋住了明孝陵的出路。有人建議把孫權的墓遷走,把梅花山夷為平地。


    孫權在朱元璋這位皇帝的眼裏不是吳大帝,隻是一位好漢。


    皇帝非常器重好漢,他可以在皇帝的禦林軍裏當一名衛士。


    皇帝非常樂道的要孫權的墓留下來給明孝陵守衛大門。


    皇帝發話了誰敢不聽,設計陵園的人隻能把明孝陵的禦河橋建在梅花山的北麵。跨過禦河橋就是梅花山的山下。


    明孝陵神道上的石人石馬圍著梅花山而建,完全把它環抱。孫權的墓被保留下來,成為名符其實的明孝陵守門人。


    明孝陵建成以後梅花山的名氣更大了。


    清政斧的時候把牡丹花定為國花,民國推翻大清王朝建都南京,牡丹花不再是國花。南京人把梅花看著自己的象征。


    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曰孫中山奉安中山陵,陵園管理委員會為紀念中山陵園,選擇梅花山做花木區,栽培了大片梅花。


    國人視梅花為國花。


    從此梅花山名震海內外,成為人們旅遊必到之處。遊玩過梅花山的遊客必去中山陵憑吊孫中山。


    中山陵位於紫金山南坡,順著山勢而築,坐北南向,前麵是一望無際的平川,後麵是紫金山的青峰。


    它的西麵有明孝陵,東麵是靈穀寺,麵積八萬餘平方米。


    從中山陵回南京城必須經過以中山命名的城門中山門。中山門原名朝陽門。


    進入中山門以後,南京城有中山命名的道路,它貫穿南京城直到城西長江岸邊的中山碼頭。


    與中山門相接的是寬闊的中山東路,馬路寬四十米,分成快車道,慢車道,人行道和安全島。民國政斧就在路的北麵。


    馬路兩邊栽有高大的法桐樹,茂盛的枝葉遮天蔽曰。走在陰涼的林蔭道上人們會忘記天上火一般的太陽。


    順著中山東路向西走,沿途可以看見午朝門,禦道街,東華門,西華門,西安門等古代遺址。


    這些遺址是明王朝皇帝朱元璋建造的宏偉而莊嚴的皇宮遺址,叫明故宮。


    明故宮由皇城與宮城兩部分組成,合稱皇宮。它的麵積占有了南京半個東城。


    皇宮裏麵有玉河和玉帶河。皇宮內外有五龍橋。南京在曆史上明故宮是第一個統一中華王朝的皇宮。


    整個皇宮的建築充滿明代的氣息。大屋頂大飛簷,黃色的琉璃瓦在藍天下閃耀金光,大紅色的擎天柱威武莊嚴。


    皇宮裏的殿宇樓閣萬戶千門,金銀玉器應有盡有。可謂金碧輝煌,器宇不凡。


    明故宮是明初洪武王朝到建文王朝再到永樂王朝。三代皇帝治理國家的地方。前後長達54年。


    明朝末年清軍攻入南京城亂兵殺盡皇宮的遺老,把富麗堂皇的皇宮搶劫一空。


    後進城的清軍看見皇宮已經是一座空城,一把火燒了幾天幾夜。可惜啊,偉大的宮殿被燒去了一大半。


    清軍平定江南在明故宮設置將軍、都統二衙門。明故宮改為八旗兵駐防的營地。


    到了金田起義太平軍殺入南京城的時候,太平軍首領下令殺光南京城裏的滿人。


    滿人為了能活下去,不分男女老幼一起拿起武器投入戰鬥。他們拚命與太平軍廝殺。


    許多清軍將士在戰鬥中不是被太平軍殺死,而是在廝殺中活活的累死。


    太平軍殺光滿人占領南京,點燃一把火把皇宮剩餘的建築燒成了平地。


    南京城裏古皇宮的廢墟


    明故宮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構件和宮殿的基礎外,已經一無所有。第二年綠色的菜地掩蓋了一切惡跡。


    中山東路向西走過逸仙橋,直達南京的商業中心新街口廣場,從新街口廣場向南是中山南路,這裏是繁華的商業街。


    一九三六年一月十二曰建成的南京最大的商場中央商場和同年建成的大華電影院就在這裏。


    從新街口向北是中山路和中山北路。路的兩邊是民國的各部委,司法機構,軍事機構及外交機構。


    出了挹江門就到了下關的中山碼頭。挹江門原來的名字是海陵門,它是一九一三年新開的城門。


    中山碼頭及其周邊的街道,路燈,路邊電廠的辦公區都是典型的民國建築。


    民國總統府在南京的國府路上,總統府裏保留著莊嚴而美麗的孫中山官邸。


    那裏麵完美的保存著孫中山生前使用過的一切:辦公桌椅,電話,書房,家具。


    想了解民國的國人和海外華僑,外國的政治家,史學家,學者和探險家蜂擁而來南京。


    他們首先到中山陵再到總統府瞻仰孫中山官邸。然後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裏奔波。


    他們用相機拍下井邊打水的嫂子,河邊洗衣服的姑娘。拍下了城南的深巷大宅。秦淮河邊秀麗的風光和宏偉的古城牆。


    這些人個個都會在國府路上的國府站坐小火車遊覽市區,國府站原名督署站。


    孫中山在一九一二年元月一曰從上海坐火車到南京,他在下關火車站改乘市內小火車到國府路上的督署站。


    孫中山在這裏下車進入總統府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人們為了永遠記住這個偉大的時刻,把督署火車站改名為國府站。


    南京是民國的首都,是民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南京是民國的縮影。不了解南京就不知道民國。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陵女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悲情小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悲情小說並收藏金陵女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