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曰,天高氣爽,陽光和煦。


    雖是臨近嚴酷寒冬,泰山天燭峰頂卻氣氛熱烈,十幾座大小不一的院落裏人流匆匆。眾位弟子依著所屬各派,或著灰布棉袍或著玄色長襖或著藍錦夾襖,甚至還有頭戴僧帽身穿緇袍的女尼,但都無一列外的身帶長劍,奔走輕靈雀躍,麵容上興奮激動,仿佛有什麽高興開心的事情要發生一般。


    東嶽殿前的小廣場,用幾根布條圍出塊空地,許多名弟子正聚在周邊,聽泰山派陸長老在那講說著擂台規則。


    這種熱鬧事情,柳蒙自然缺不了席。跟著幾位師兄混在人群裏,站在那邊聽陸長老解說,邊四處打量著各派弟子。巡視一圈後,遺憾發現,除了恒山派幾位帶發修行的女弟子外,其餘竟全是清一色光棍。不由想起老三龐不語所做的總結:自古五嶽無美女,就像沙漠不下雨。忽然一年下暴雨,雨點全部做女尼。


    規則很細致,據說是幾十年前最鼎盛時期專有的弟子比試競爭規矩,幾位掌門依照著修改而來,無非就是團結第一友誼第二成績第三……這些老一套。


    至於真正關切到攻守擂台本身的,柳蒙大約聽得有那麽幾點。


    首先,參與攻守擂台的弟子,必須是五嶽劍派的年輕一代,各派的掌門大弟子都不許參加,但可以擔任裁判來鎮擂。


    其次,每天守擂當擂主的弟子不許超過五人,即便是場場勝利,也不得連續超過三次上場,而敗一次則換人。


    最後,勝負場次每天一計算,一輪四天過後,勝利場次最高的那名弟子,將獲得獎勵兩壇老白幹的最大殊榮。


    這種如走馬擂台的玩法,遠高於一對一實力之間的對比,套用句俗語那就是寓教於樂,讓一眾弟子們有個宣泄多餘精力的途徑。


    衡山派總共就六名弟子,去除老大何不畏,剩餘五人正是恰好夠守一天擂的,隻是小五侯不樂武功尚淺,還需要多加勤練。經過大家一番商議,被安排了個記錄刺探他派弟子信息的活計。


    商議出來的策略是這樣,先要低調行事,不先參加攻擂,而是仔細觀察其他幾派弟子的武功水平,等過個兩三天,再集體去報名守擂,到時按照武功水平高低,相應排好出場次序。這樣的做法必定能極大提高勝率,如同師叔胡元林所要求那樣:“衡山派不想爭什麽第一,但絕對不能是末尾。”


    作為東道主,第一天自然是泰山派負責守擂。其餘幾派弟子想要攻擂的,可以向當天由恒山派、泰山派、衡山派三位掌門大弟子擔任的裁判提交申請,然後排隊依次上擂台切磋。


    雖然練武之人多爭強鬥勝之輩,但在各派掌門、長老的眼皮底下,弟子們還是不敢放肆張揚。泰山派守擂一人站在場上等了有好大會兒,也沒人上場攻擂。有幾個躍躍欲試的,也是強自忍耐,都想讓別人做這出頭第一樁。


    正在一群人你看我、我看你互相等待時,一聲呼哨忽自峰下傳來,接連數聲,聲聲急切。有那泰山派弟子聽了,均是臉色大變,齊齊看向在場邊站著的陸長老。陸長老也是神情嚴肅,對眾弟子吩咐道:“峰下示警,可能有敵人上山,大家不要亂走,等幾位掌門安排。”


    陸長老說完,點了泰山派大弟子廣義子一起,施展輕功,往警哨傳來的方向撲去。


    幾位掌門聽得稟報,出來查問,知道陸長老已經帶人去查看,當下命令弟子們準備防守,防止有敵人進攻。


    這邊其他幾派的諸位弟子,在各自的大師兄招呼下,按照劍陣劃分各自聚成堆,然後帶著去前後兩處登峰山徑那防守。柳蒙隨著幾位師兄去到後峰,守在條狹窄的小山道旁,靜靜等待著。


    過得約半個時辰,有泰山派弟子前來傳訊,讓守在此處的弟子順小路下山,沿途搜尋行跡可疑之人。何不畏上前問過,那名弟子道:“陸師叔傳來的消息,有少林僧人假扮樵夫,被峰下警衛發現後倉皇逃走。但他們對泰山路途不明,逃錯了方向,陸師叔判斷還藏在天燭峰,掌門令大夥全部下山搜尋,絕不放走這幾名禿頭!”


    少林寺僧人偽裝來泰山?衡山派幾人都知道在嵩山那與少林寺結下梁子,卻沒想到對方竟如此膽大囂張。這幾名僧人顯然是一路跟隨前來,隻是在進了泰山後找不到泰山派駐地,想起了用假扮樵夫的方法在山上亂竄。


    這少林寺僧人一路跟隨,最後竟上山刺探,不消說打的是什麽主意。也難怪幾位掌門火大命令搜山,真要將這幾名僧人放走,天燭峰的安全先不說,五嶽劍派還有什麽臉麵去談複興去談重振聲威?還不給江湖人給笑死!


    當下,柳蒙、何不畏等五名衡山派弟子,在前來傳訊的泰山派弟子帶領下,順著後峰小路下山,一路奔至三折潭附近的岔路口,封鎖住下天燭峰的唯一出口,然後就在這三岔路口邊上藏好,靜待有人經過。


    天燭峰位在泰山後山,險峻巍峨,兼沒什麽名勝風景,平時極少有遊客過來。有山民過來也隻是為了采藥換錢,又哪會爬到這等高峰上去打柴?所以這幾名僧人才被擔任警哨的泰山派弟子一下識破,接下來又驚惶逃竄,竟自慌不擇路,在處處陡峭驚險的峰上迷了路。


    這時趴伏在路旁巨石上,柳蒙聽完這泰山派的方師兄講完發現敵蹤的情景,抬頭看向高聳入雲的山峰,不由疑惑這麽大的後山,憑借寥寥幾十名弟子,找這幾名僧人定然非常困難。用大海撈針有點誇張,但米缸裏找黃豆的難度還是有的。


    可方師兄信心滿滿,道天燭峰雖高大,能藏人的地方卻隻有那麽幾處,隻要守緊了一前一後兩處下峰的要道隘口,這幾名禿頭就是河灘上的烏龜,怎麽也跑不了。


    盡管柳蒙幾人不信,但這位方師兄十足信心,最後竟許下諾言,天黑前搜不到禿頭們的行跡,自己願偷偷下山買壇上等汾酒給大夥兒喝。


    其實沒到天黑,剛過午後不久,守在三折潭的幾人正自沉悶無趣時,忽然從近乎垂直的登山小徑上,有一個黑影從轉彎處出來,扶著石縫裏的木樁,慢慢一步步往下走來。


    都已等得心焦的幾人都是大喜,按捺住激動,依照先前定下的計策,等那黑影下到一多半,再想回身逃離不那麽容易時,這才紛紛現身。嚴格按著掌門們的囑咐,如臨大敵一般,慎重地結成四象陣堵在小徑出口。一時劍光閃耀,呼喝四起,把那黑影嚇得僵在了當場。;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武俠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愛紅燒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愛紅燒肉並收藏奮鬥在武俠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