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打算聘請已故太尉張延之長子張範到帳下任職。但張範生性淡泊名利,又知曉袁術有自立的打算,便派遣二弟張承前往辭謝了他的好意。
隨後,袁術將張承留在帳下效力,並問他說:“昔年周室衰落,則有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秦朝因暴虐無道,而由漢室接替;如今我擁有了廣闊的土地,眾多的軍隊及百姓,欲同桓、文媲美,以高祖為榜樣,你覺得怎樣?”
張承則說:“回稟袁公,公先以為此事在於仁德,而不在於兵強;若能以恩德來順應天下所望,即使隻是一名無謀的匹夫,也可以成就霸王功業;但若是想要行篡逆之事,強自逆天而為,便會被世人所唾棄,如此誰又能助他興盛起來呢?”
“唔。”袁術頓時沉下了臉。雖然他沒有說什麽,但心下卻是有些不高興的。
這時,孫策遠在吳郡也聽說了袁術要稱帝的打算,便寫信勸他說:“當初商湯討伐夏桀是因夏桀多罪,周武王討伐殷紂是由殷紂刑重;商湯與周武王雖然聖明仁德,但若夏桀、殷紂當初沒有過失,二者也沒有理由讓他們退位;如今天子並無過失,與夏桀、殷紂事例並不相同,即使連董卓那樣無道之人,也還未敢廢帝自立,您又如何可以做得比董卓還要過份呢?聽說天子聰明睿智,為政仁德,雖然沒有什麽恩澤廣布天下,但世人都還甘願歸心於他;而您祖上四世五公,深受漢室恩寵,理應固守臣子的節操,以匡扶漢室,如此當可以媲美當初周公與召公的功績;常言道忠言逆耳,但身為下屬理應提出對主上有益的建言,方才不負主上的恩澤,望明公能明察。”
此刻,袁術並沒有想到連孫策也會反對他的計劃,一時間不禁憂鬱成疾。後來他又問周瑜怎麽看,周瑜對此則不發表任何意見。袁術不禁心下歎息,盡管連這兩個他最倚重親近的人也不願支持他,但他還是執意要堅持稱帝的計劃。
董承、韓暹得知曹洪率兵西進,打算從轘轅關進入洛陽。於是,二人便率兵據守關卡,不讓曹洪進來。
這時,議郎董昭認為洛陽殘破,不足以長久據守曹操大軍。隨即,他便以曹操的名義送了封書信給楊奉,想要替曹操策反楊奉。而後,楊奉倒戈,上表曹操為鎮東將軍,並承襲其父曹嵩費亭侯的爵位。
於是,曹洪得以往西從梁縣地界進入洛陽。之後,曹洪向劉協表達了曹操的意思,想請他遷都到許縣去。而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都反對遷都之舉,韓暹則直接以武力脅迫曹洪離去。曹洪無可奈何,便隻得又率眾離開。
這時,董昭又去遊說董承,勸他說:“國舅當要看清眼下的情勢以做決擇;此時曹孟德手下有兵有糧,若能助其迎天子遷都許縣,一來可以解除天子當下所處的困境,二來曹孟德必然會對您大加褒獎;既然都有心匡扶漢室,依靠誰不是一樣的呢?”
對於董昭的分析,董承覺著也有道理,於是便派人前往召請曹操來迎駕。而後,曹操親率大軍前往洛陽,繼而又向劉協提出遷都許縣的提議。韓暹、馮碩等人則當即又表示反對。這時,河內的張楊得知此事,也派出使者前來上書表示反對遷都。
曹操見自己的計劃被人橫加阻攔,於是便下令讓曹洪等人將自己屬下的數萬兵馬,開到了洛陽城周邊安營紮寨,想以武力來威懾眾人。而後,麵對如此大的陣仗,眾人一時間都不敢再說些什麽。
隨即,曹操又上奏劉協,認為韓暹、張楊意圖阻撓國家大事,應當治其罪責。劉協則以二人護駕有功,認為不應當予以追究。事後,韓暹害怕自己終會被曹操所殺,於是便單人匹馬離開洛陽,趁夜往南逃去投奔楊奉。
韓暹離去之後,曹操便自領了司隸校尉之職,並錄尚書事。接著,他又找借口殺掉了台崇、馮碩等人,任命董承為輔國將軍,及伏完等十三人都加封列侯。
曹操知道自己如今能來到洛陽,董昭從中使了不少力氣。於是,便委任他為符節令。旋即,又召他前來與自己並排而坐,問道:“如今我來到洛陽,見此地是非甚多;依你之見,我當實施何種策略為好?”
董昭心下了然曹操言下之意,便說:“將軍舉義兵討伐**,又入京朝拜,輔佐王室,此堪比春秋五霸之功業;如今洛陽殘破,周邊統兵之將又多不與將軍同心,守在此地於將軍確有諸多不利;雖然天子與百姓都盼望安定,眼下遷都不合民意,但唯有遷都對將軍來說才是最妥當的決策。”
董昭的分析正中曹操的心思,但他心下還有些許顧慮。卻見他又問:“如今我僅僅隻是代理了司隸校尉之職,而張楊的大司馬、楊奉的車騎將軍之職,全都在我之上;他們若是不肯同意遷都之舉,即使我兵力強,恐怕也不能強自違抗他們的意誌吧?”
董昭則又說:“將軍毋須多慮;張楊此時正在河內,無法及時趕來;而楊奉則因先前的書信眼下已信任將軍,這從他先前的上表是可以看出來的;隻要將軍派人送去謝禮使其安心,再跟借以洛陽無糧,應將天子遷到魯縣,如此可便於從許縣運糧為由,他這人一向有勇無謀,必然不會懷疑;隻要車駕出了轘轅關,量他後悔也來不及了。”
曹操立時笑道:“你說的真的是太好了。”
隨後,曹操按計劃行事。八月二十七日,劉協的車駕順利出了轘轅關,隨後來到許縣。這時,楊奉想要率兵前來追擊,卻已經來不及了。當天便下詔定都於許縣,並改許縣為許昌,稱為許都。繼而,曹操領大將軍之職,加封武平縣候。
對於劉協突然被曹操迎到許縣定都之事,多少還是有些讓我們感到意外的。原本這幾天事情已經安排得差不多了,奉先便打算讓我率領一千人趕往洛陽保駕,但卻沒想到被曹操這家夥給搶先了一步。
不過這樣也好,曹操肯將天子迎到他的地盤,也許是因為他突然想通了的原因。但不管劉協在誰那裏呆著,也總好過四處漂泊的不堪境況。不過唯一教人感到遺憾的是,人人平等的製度又不能得以實施了。照這樣下去,階級之間的鬥爭依舊還是會有爆發的那天。
其實,從表麵上來看,體製本身如何規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凝結一個民族的向心力,以及能否有益於種族的繁衍發展。相反,即使體製規定得再怎樣合理,而掌管體製的人卻無法做到公正處事,那也不過就是一堆死規定而已。
關於事物的運行是相對的這個觀點,其實早在上古時中國人的祖先就已經領悟到了這其中的道理,隻是那時的人們還無法用語言和文字精確地描述罷了。
如今,曹操迎天子遷都許昌之事已經成了定局,我們便不得不暫且改變策略。即使以曹操為主帥,我們為副手,隻要能平息亂世,將我們所提倡的製度貫徹實施,那也是可以的。
所以,我們便派遣使者前往許昌進貢,並將推行新製的提議上報給了朝廷。然而,當曹操收到這份奏章的時候,卻麵無表情地扔在了一旁,不作任何答複。
其實,我們也知道是不可能得到采納的,這是一種人性自私的必然。盡管劉協身為天子,並且本身也已經深刻體會到了舊製的迂腐,但他一直以來都身不由己,沒有能力去改變什麽。
我有些不大明白,為什麽連曹操也會排斥新製,這樣的他似乎跟曆史上所描述的一點都不一樣。也許史書確實有對他進行了粉飾,也許現在他的思想還沒有達到那樣高尚的境界。
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始終不可以放棄。隻因人不可以僅為了活著而活著。(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隨後,袁術將張承留在帳下效力,並問他說:“昔年周室衰落,則有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秦朝因暴虐無道,而由漢室接替;如今我擁有了廣闊的土地,眾多的軍隊及百姓,欲同桓、文媲美,以高祖為榜樣,你覺得怎樣?”
張承則說:“回稟袁公,公先以為此事在於仁德,而不在於兵強;若能以恩德來順應天下所望,即使隻是一名無謀的匹夫,也可以成就霸王功業;但若是想要行篡逆之事,強自逆天而為,便會被世人所唾棄,如此誰又能助他興盛起來呢?”
“唔。”袁術頓時沉下了臉。雖然他沒有說什麽,但心下卻是有些不高興的。
這時,孫策遠在吳郡也聽說了袁術要稱帝的打算,便寫信勸他說:“當初商湯討伐夏桀是因夏桀多罪,周武王討伐殷紂是由殷紂刑重;商湯與周武王雖然聖明仁德,但若夏桀、殷紂當初沒有過失,二者也沒有理由讓他們退位;如今天子並無過失,與夏桀、殷紂事例並不相同,即使連董卓那樣無道之人,也還未敢廢帝自立,您又如何可以做得比董卓還要過份呢?聽說天子聰明睿智,為政仁德,雖然沒有什麽恩澤廣布天下,但世人都還甘願歸心於他;而您祖上四世五公,深受漢室恩寵,理應固守臣子的節操,以匡扶漢室,如此當可以媲美當初周公與召公的功績;常言道忠言逆耳,但身為下屬理應提出對主上有益的建言,方才不負主上的恩澤,望明公能明察。”
此刻,袁術並沒有想到連孫策也會反對他的計劃,一時間不禁憂鬱成疾。後來他又問周瑜怎麽看,周瑜對此則不發表任何意見。袁術不禁心下歎息,盡管連這兩個他最倚重親近的人也不願支持他,但他還是執意要堅持稱帝的計劃。
董承、韓暹得知曹洪率兵西進,打算從轘轅關進入洛陽。於是,二人便率兵據守關卡,不讓曹洪進來。
這時,議郎董昭認為洛陽殘破,不足以長久據守曹操大軍。隨即,他便以曹操的名義送了封書信給楊奉,想要替曹操策反楊奉。而後,楊奉倒戈,上表曹操為鎮東將軍,並承襲其父曹嵩費亭侯的爵位。
於是,曹洪得以往西從梁縣地界進入洛陽。之後,曹洪向劉協表達了曹操的意思,想請他遷都到許縣去。而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都反對遷都之舉,韓暹則直接以武力脅迫曹洪離去。曹洪無可奈何,便隻得又率眾離開。
這時,董昭又去遊說董承,勸他說:“國舅當要看清眼下的情勢以做決擇;此時曹孟德手下有兵有糧,若能助其迎天子遷都許縣,一來可以解除天子當下所處的困境,二來曹孟德必然會對您大加褒獎;既然都有心匡扶漢室,依靠誰不是一樣的呢?”
對於董昭的分析,董承覺著也有道理,於是便派人前往召請曹操來迎駕。而後,曹操親率大軍前往洛陽,繼而又向劉協提出遷都許縣的提議。韓暹、馮碩等人則當即又表示反對。這時,河內的張楊得知此事,也派出使者前來上書表示反對遷都。
曹操見自己的計劃被人橫加阻攔,於是便下令讓曹洪等人將自己屬下的數萬兵馬,開到了洛陽城周邊安營紮寨,想以武力來威懾眾人。而後,麵對如此大的陣仗,眾人一時間都不敢再說些什麽。
隨即,曹操又上奏劉協,認為韓暹、張楊意圖阻撓國家大事,應當治其罪責。劉協則以二人護駕有功,認為不應當予以追究。事後,韓暹害怕自己終會被曹操所殺,於是便單人匹馬離開洛陽,趁夜往南逃去投奔楊奉。
韓暹離去之後,曹操便自領了司隸校尉之職,並錄尚書事。接著,他又找借口殺掉了台崇、馮碩等人,任命董承為輔國將軍,及伏完等十三人都加封列侯。
曹操知道自己如今能來到洛陽,董昭從中使了不少力氣。於是,便委任他為符節令。旋即,又召他前來與自己並排而坐,問道:“如今我來到洛陽,見此地是非甚多;依你之見,我當實施何種策略為好?”
董昭心下了然曹操言下之意,便說:“將軍舉義兵討伐**,又入京朝拜,輔佐王室,此堪比春秋五霸之功業;如今洛陽殘破,周邊統兵之將又多不與將軍同心,守在此地於將軍確有諸多不利;雖然天子與百姓都盼望安定,眼下遷都不合民意,但唯有遷都對將軍來說才是最妥當的決策。”
董昭的分析正中曹操的心思,但他心下還有些許顧慮。卻見他又問:“如今我僅僅隻是代理了司隸校尉之職,而張楊的大司馬、楊奉的車騎將軍之職,全都在我之上;他們若是不肯同意遷都之舉,即使我兵力強,恐怕也不能強自違抗他們的意誌吧?”
董昭則又說:“將軍毋須多慮;張楊此時正在河內,無法及時趕來;而楊奉則因先前的書信眼下已信任將軍,這從他先前的上表是可以看出來的;隻要將軍派人送去謝禮使其安心,再跟借以洛陽無糧,應將天子遷到魯縣,如此可便於從許縣運糧為由,他這人一向有勇無謀,必然不會懷疑;隻要車駕出了轘轅關,量他後悔也來不及了。”
曹操立時笑道:“你說的真的是太好了。”
隨後,曹操按計劃行事。八月二十七日,劉協的車駕順利出了轘轅關,隨後來到許縣。這時,楊奉想要率兵前來追擊,卻已經來不及了。當天便下詔定都於許縣,並改許縣為許昌,稱為許都。繼而,曹操領大將軍之職,加封武平縣候。
對於劉協突然被曹操迎到許縣定都之事,多少還是有些讓我們感到意外的。原本這幾天事情已經安排得差不多了,奉先便打算讓我率領一千人趕往洛陽保駕,但卻沒想到被曹操這家夥給搶先了一步。
不過這樣也好,曹操肯將天子迎到他的地盤,也許是因為他突然想通了的原因。但不管劉協在誰那裏呆著,也總好過四處漂泊的不堪境況。不過唯一教人感到遺憾的是,人人平等的製度又不能得以實施了。照這樣下去,階級之間的鬥爭依舊還是會有爆發的那天。
其實,從表麵上來看,體製本身如何規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凝結一個民族的向心力,以及能否有益於種族的繁衍發展。相反,即使體製規定得再怎樣合理,而掌管體製的人卻無法做到公正處事,那也不過就是一堆死規定而已。
關於事物的運行是相對的這個觀點,其實早在上古時中國人的祖先就已經領悟到了這其中的道理,隻是那時的人們還無法用語言和文字精確地描述罷了。
如今,曹操迎天子遷都許昌之事已經成了定局,我們便不得不暫且改變策略。即使以曹操為主帥,我們為副手,隻要能平息亂世,將我們所提倡的製度貫徹實施,那也是可以的。
所以,我們便派遣使者前往許昌進貢,並將推行新製的提議上報給了朝廷。然而,當曹操收到這份奏章的時候,卻麵無表情地扔在了一旁,不作任何答複。
其實,我們也知道是不可能得到采納的,這是一種人性自私的必然。盡管劉協身為天子,並且本身也已經深刻體會到了舊製的迂腐,但他一直以來都身不由己,沒有能力去改變什麽。
我有些不大明白,為什麽連曹操也會排斥新製,這樣的他似乎跟曆史上所描述的一點都不一樣。也許史書確實有對他進行了粉飾,也許現在他的思想還沒有達到那樣高尚的境界。
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始終不可以放棄。隻因人不可以僅為了活著而活著。(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