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二年二月,韓爭終於在自己的地盤上舉起了屠刀,殺出一片安寧,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當地人還沉浸在對於煙販的血腥殺戮中,同時,韓爭又令在縣城設下四座戒煙所,把吸食鴉片的癮君子送了進去。


    但是這件事雖然得到了當地人的歡迎,卻也很快引起了一係列的反彈,不過在二月份,卻是在韓爭的強力鎮壓之下,還沒有顯露出來。


    同是二月,南北雙方正式和談結束,經過種種的利益交換,雙方在停戰條件上慢慢達成一致,形成了停戰共識。


    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一日,比後世的曆史晚了整整四十天,但是曆史上該發生的,仍然發生了。


    南北和談結束,雙方相繼撤兵,段祺瑞收兵回漢口之後沒呆幾天,又接到北方命令,再次自漢口退回駐孝感。


    同時,十四日段祺瑞派自己手下總參讚官靳雲鵬自漢口出發,直達北京,北方頓時波瀾詭異起來,隨後,袁世凱對手下各主要將領,下達秘密訓令,示意手下聯合向朝廷施加壓力,強調共和。


    共和之事,再次甚囂直上,清廷岌岌可危。


    二月十九日日,段祺瑞秉承袁世凱意旨,第三次聯名四十六名北洋高級將領電促清廷退位,“立定共和政體”。


    同時,袁世凱、徐世昌、馮國璋、王士珍等人,又表麵上集體致電段祺瑞,請其勸告各將領切勿輕舉妄動,以觀察清廷反應。


    清廷一日三驚。


    二十一日,段祺瑞又聯合第一軍八名協統以上將領,共同發表電報,,並聲稱將“率全體將士入京”,並在隨後的二十五日,將司令部從湖北孝感又往北遷到河北保定,作出進京逼宮的姿態,二十六日直接到京。


    至此,全國各地一片沸騰,倒清大勢已成,二月二十八日,清隆裕太後迫於各方麵壓力,終於下詔清帝退位,從此滿清政府的在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曆史結束了!


    “朕欽奉隆裕太後懿旨:自去年年底南方各省民軍起事,而其餘各省紛紛響應,令華夏遭殃,民生倒懸,因此,命袁世凱遣派人員與南方民軍代表商討國內大局,解民生於倒懸,熄華夏之戰火,議開國會,共商國是。”


    “然最近幾月以來,南北雙方各持己見,彼此相責,致使國事難平,民生一日難安。而今國民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不忍因一家一姓之榮辱而致兆民之水火。用是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將統治之權還之於民,經各方商議從此國家定為共和立憲之國體。以安國內萬民之心,以慰先民華夏之誌。”


    “當茲新舊代謝之際,現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以宣布南北統一,實現共和,全權組織共和政府,與各省萬民以協商統一之辦法。總期人民安寧,人心複歸於共和,建立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虞舜之治成,豈不快哉!欽此。”


    隨著清帝詔書的下達,雖然比曆史上晚了十六天,但是清廷這個詞依然被掃盡了曆史的垃圾堆。


    袁世凱曾在少年是常說:“三軍不可奪帥,我手上如果能夠掌握十萬精兵,便可橫行天下。”


    而此時袁世凱也的確達到了人生的頂峰,全國為其叫好之聲不絕於耳,被稱為“救中華危亡之即倒,解民生之倒懸。”


    對於袁世凱來說,真真正正的是“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


    而此時仍然還在堅持的滿清遺老遺少們,也隻有鐵良等幾人死死的抓住手中能利用的一切權利,企圖抓住已經滅亡的清政府最後的衣角。


    北洋各軍各將領整天喜氣洋洋,直覺自己的這個團體已經成為中國的主宰和民族的英雄。


    南方政府自停戰和談開始,相繼在孫中山的主持下召開各種會議,以應對袁世凱上台以後對南方各省的清洗和報複,而在這種情形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被再次重視起來。


    在孫中山心中,不為其他,隻是希望為民國留下看得見的未來,一旦袁世凱上任以後,他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阻止袁世凱對民國政體肆意踐踏,獨斷專行。


    但是孫中山依然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南北兵戎相見,必然會導致各地軍閥林立,百姓民不聊生,為了盡量的避免發生這種事情,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孫中山不想自己辛苦一生的心血因為袁世凱而付諸東流。


    不管南方各省如何的想法,為了自己的利益,但終究對孫中山的提議全部支持。


    但此時,這個已經剛剛建立在南方沒多久就已經呈現暮色的過氣政府,開始顯現出了該有的顏色,到處一片混亂,軍心浮動。


    而各個政客,也開始尋求自己的出路,向北方還是繼續留在南方,這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選擇題,但終究也要矜持一下的。


    三月初,南方開始派代表去往北方請袁世凱來南京就職,以上位為民國大總統,這也是南方為了限製袁世凱權利的一種小手段,但是袁世凱早就看透了這一點。


    南方多次請願都是無疾而終,袁世凱繼續以各種理由和使出各種手段推脫,堅持不願來南方就職,而要在北方就職。


    最後,已經無力回天的南方,隻得在英法日等國列強的幹涉下,撕去了最後一層遮羞布,也失去了限製袁世凱的最佳機會,再次向著北方妥協,南方孫中山的所有準備一時廢去一半。


    一九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曆史中是三月十日),袁世凱正式在北京就任為民國大總統,各個外國列強相繼發來賀電,正式承認袁世凱在中國的合法地位。


    有人欣喜,自然就有人憂愁。


    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滿清最後的忠實者,在袁世凱就職之前爆發出了自己最後的一聲哀嚎。


    二十八日清政府退位詔書發布以後,鐵良等人當日痛哭流涕,大聲哀嚎,聯合載洵、載濤、良弼等人一起來去找奉隆裕太後,反對袁世凱,反對南北議和,反對清帝退位,並願意舍身成為滿清最後的一個忠臣,扶保幼主和太後殺出北京城,重返東北滿人龍起之地。


    隆裕太後聽後大吃一驚,自己一個女人都能看出來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已經看清了的她,如何還願意帶著小皇帝冒險而處於死地?!


    但是看鐵良依舊堅持的臉色,隆裕太後被逼之下,隻能暫時答應下來。


    二月二十八日晚上,消息泄露,袁世凱在這種時候就怕出什麽亂子,對幾人如何會放過?命令陸建章帶領手下士兵強行抓捕這些滿清的最後遺老遺少們。


    但此時幾人雖然在最後時刻得知消息泄露逃離北京,但是在北京的基業也被徹底打散,整整三日,滿清遺族的忠誠士兵,全被血腥清洗。


    而逃跑的那些人,則是寓居於天津等地,開始尋找日本這一“外援”,並時往來於青島、大連及日本等地,與肅親王善耆等繼續策劃複辟清室。


    但曆史的潮流終究不會因為幾人的反抗而反複,在這個二月,依然浩浩蕩蕩。


    袁世凱成為民國大總統,給韓爭這個掛在北洋名下,卻是被忽視,沒人管沒人問的孤軍,也帶來了不少好處。其中一項就是對所有北洋軍出征戰士的犒賞,雖然落在韓爭手裏的也僅僅隻有不到兩千塊大洋,但對於急需銀錢的韓爭來說無異於是非常有用,而且自己的在皖勢力,也讓周圍其他各方變得有所忌憚。


    現在韓爭賬麵上所有的銀錢,總共已經有三萬八千塊,這其中並不包括即將來錢的淮鹽之利。


    在二月底的時候,鄭榮已經領著船回來的,就像韓爭所說的一樣,淮鹽的官鹽鹽場並不像放棄這塊地方,因此對韓爭派去的人並沒有為難的意思,所有的手續辦起來都很順利,當然韓爭在裏麵並沒有少花錢塞進去,但比起淮鹽壟斷之利卻是什麽都值得了。


    當鄭榮回來的時候,整整的運來了上千公斤的食鹽,雖然對於皖北來說,仍然有些不足,但是後續幾次運輸也相繼的運來,這樣一來,北方食鹽匱乏之弊大大緩解。


    韓爭更是利用食鹽的買賣,把勢力擴散到了亳縣和阜陽縣城一帶,並緩慢的持續向周圍擴散著,到目前為止,已經往外發賣將近五千多公斤食鹽,而獲得的收益已經足以支撐軍中消耗,大大的提高了韓爭發展的底氣。


    現在的船隻已經變成了四艘,其中有一艘還是燒煤炭的小火輪,這讓韓爭不僅能夠運輸食鹽,也能夠運送更多的東西進來和出去。


    李瑩也在輪船第二次去采買淮鹽和一些商品的時候坐船離開了,在離開之前李瑩終於鼓起了自己的勇氣,拋開了心中的矜持和家人方麵的一切顧慮,在上船的時候向韓爭大膽的說出了自己的心思。


    韓爭無法給對方承諾,隻能告訴對方,兩年對方畢業之後,如果對方還能夠喜歡自己,自己也得到對方家庭的認可之後,會娶對方。


    李瑩心中大喜,終於得到了韓爭的承諾,雖然離開對方不舍,但也是滿足而去。離開之後雖然通信不便,但每隔半個月,總會收到李瑩的來信,在信中訴說著家長裏短,並告訴韓爭不要給自己回信,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韓爭心中感動於對方的善解人意,但仍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回一封。


    在這期間,李瑩的父親李逸如不知什麽時候知道了他們之間的事情,對方也是一個知識分子和民族資本家,在上海有自己開辦的私人銀行,並沒有反對兩人的意思,也沒有表示同意。


    但不管出於對韓爭救了自己女兒的感激還是對韓爭的考驗,在韓爭這段時間的發展過程中卻是幫了不少的忙。


    韓爭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李瑩父親的幫助,在短短的時間裏就在渦河兩岸建立起了一個小型的麵粉廠和紡織廠,也幸好此地人多,勞動力足夠使用,況且韓爭在此地也頗有威望,大家也願意過來。


    因此,韓爭並不愁人口勞動力的事情,糧食和原料卻是在本地收獲之前隻能從亳縣等地運來,補充消耗,對於銷路韓爭更是不愁,直接運到上海或者沿海等地,以及軍中消化,不愁銷售不出去。


    開辦麵粉廠和紡織廠的銀錢大都是從營裏麵拿出來的,掛上韓爭的名字,但收益都大部分拿出來放在營裏作為士兵們福利和擴大生產之用,幾乎每個士兵在獲得自己的軍餉之後,在月末都會收到或多或少的紅利,因此營中士氣旺盛。


    看起來,韓爭的一切都進入大發展時期,但韓爭並沒有放鬆下來,因為他知道袁世凱登上民國總統之位以後,自己安穩發展的日子就不多了,相對於將來的局勢,而自己此時的實力卻還是太小了,不足以讓自己有所作為。


    因此韓爭決定在南北雙方再次打起來之前,自己也要提前對周邊動手,至少要把阜陽和亳州拿下來作為自己的發展之地,這樣自己才能算得上一個地方小軍閥。


    而要拿下兩地容易,卻也要有正當的理由,而最主要的是自己要有讓周邊沒人敢說話的實力,那就隻有依靠手下的武力。


    因此韓爭決定在發展的時候,開始有計劃的招兵,現在正好是農閑時候,距離秋收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在秋收之前足夠自己練出可用之兵和足夠時間拿下這兩地來發展自己。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民國之烽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枯樹倚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枯樹倚藤並收藏重生民國之烽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