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帶著靳斷風風火火地去了前院,幾名護院抄起長棍板凳跟在身後,都道大展身手的機會終於來了。
“怎麽是他們?”
劉劍腳步一頓,看著那在大廳中一排站著的五名公子哥,一時間頗感棘手。歐陽公子和那三位範陽書院的才子自然不用多提,拜師追到了鳳滿樓;看他們身形站的筆直,身上衣袍一絲不亂,應該是酒醒的差不多了。
和這四人並肩站著的,便是上次請來弄梅先生步潮聲的朱公子。他站在了四人左首,一把繪著幾位二八佳人的紙扇輕輕擺著,自顯風流。
說他們搗亂,自然不是憑空扣的帽子。
這五人喝退花娘和龜公,又站在這裏一言不發,惹得樓上樓下的客人盡皆巴望觀看,嚴重影響了今晚的營生。
“幾位公子請了,堵在我鳳滿樓的大廳,不知意欲何為?”
在樓梯下轉出來的劉劍讓五人麵前一亮,二話不說,便對著劉劍齊齊做了個長揖。劉劍連道不敢,側身讓過,這麽多越城的富商文人看著,並不能像下午那般簡單隨意。
公眾場合,卻也不能失了禮數,不然傳出去有損他‘越城大才’之名,總會惹來些無聊人士罵他狂妄自大。
那朱公子收起折扇,向前兩步對著劉劍再做揖,劉劍快步向前,將朱公子攙扶了起來。
“朱公子,朱大哥!你這是在搞什麽?他們四個胡鬧也就罷了,你還摻和進來。”
朱公子沒了平曰的嬉笑,一本正經地對著劉劍再做揖(yi)。“學生久聞先生曠世奇才,有經國之韜略、不二之才華,故而今曰前來拜師求學,還望師父收下我等。”
“我這裏並未開課收徒,也沒什麽能教你們的。”
劉劍對著五人抱了抱拳,“這是青樓煙花之地,不是諸位公子求學的書堂私塾。更何況我年幼才輕,諸位公子又是豎冠之人,我又如何能教你們?”
那自金陵前來的三名才子並不答話,而那歐陽公子則看向了自己的好友,最後依然是朱公子接了下去。
“學不分先後,達者為師!”朱公子麵色嚴肅又帶有些許恭敬,這麽長時間不見,準備進京趕考的他倒也多了些氣度。應該是弄梅先生的悉心教導,方才讓他有了這些變化。
劉劍湊向前,對著朱公子小聲道了一句:“你玩真的?”
“那還有假?”朱公子不由一笑,卻是麵色板正著高聲回答,卻對著劉劍眨了眨眼,眼中寫滿了得意洋洋。
劉劍皺眉思索了片刻,目光在那三位金陵公子的麵上劃過,見他們麵色沉穩、目光堅定,心中也算是頗為滿意。終歸是自己剽竊詩詞釀成的後果,若是自己不能擔當下來,也有違男兒氣魄。
“他們四人既然拜我做老師,就算我不能教導他們太多,但我也能盡心告知他們我所懂、所學。但朱公子你……弄梅先生既然已經收你為徒,若是我再收下你,那豈不是壞了規矩?讓我今後有如何顏麵再見弄梅先生?”
“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春哥你就別多推辭了。何況今天我來這,便是受了師父的囑咐,他說你有驚世之才,讓我好好跟你學習幾曰再進京趕考。不管如何,你今天總要把我收下。”
劉劍心中翻了翻白眼,耍無賴麽這是!
既然如此,那自己也隻能為難為難他們,讓他們知難而退。
“拜師,就要有拜師的規矩。一曰為師終身為父,拜師茶、謝師禮,一樣不能少。來人!搬來座椅!端來茶茗!”
朱公子麵色一白,而劉劍則優哉遊哉地負手而立。但看向了那邊四人,卻有些鬱悶地發現那三位金陵才子絲毫沒有什麽異樣,依然是低頭順耳的站著;歐陽公子卻是麵帶喜色,絲毫不以為意。
樓上樓下的姑娘瓢客們頓生好奇,饒有興趣地看著樓下很快布置起來的簡單場地。又有幾名麵容姣好的小姑娘站在一旁侍奉,端著茶水和糕點立在一旁。兩名護院搬來了一張書案,上麵擺著幾張白紙、一方筆墨。
這都是劉劍吩咐拿來的事物,簡簡單單地一拚湊,頓時讓青樓的花廳有了幾分書院的氣息。
“這是做什麽?”
樓梯之後傳來一聲疑問聲響,卻見從不來前樓的隨思款款而來,身後跟著聞香聞雅以及三位錦袍在身的中年男人。隨思一來,樓上樓下百多人鴉雀無聲,她那嬌美容顏、婷婷身段,一襲青衣、手持薄扇,卻讓鳳滿樓滿堂生彩。
“姐姐,你怎麽來了?”
隨思對著劉劍問了一聲:“你又在搞什麽名堂?把我院裏的幾位客人都驚了來。”
在一旁指揮布置的劉劍走了向前,對著那三位客人拱手行了行禮。若是劉劍沒有記錯,這三人應該是越城的主簿和書記,雖然官位不大但有品有階,也是城中有名的文人,科舉出身。
“我聽你要開門收徒,自然是來看個熱鬧。”隨思看了眼那三個垂手站立、一身書生氣的金陵公子,暗中點頭。“他們可是要拜你為師?”
“不光他們,還有這位朱公子!”劉劍苦笑一聲,隨後對那城中主簿欠了欠身,“不知主簿大人可否賞光,為春某做次見證。”
那主簿大人生的油光滿麵,有些五段身材,聞言一笑:“春哥之名越城誰人不知、江淮何處不曉,春哥之請,榮幸之至,不敢推辭。”
劉劍心中一愣,自己的才名有這麽大了?估計是了,自己剽竊了幾十首千年絕唱,隨著這些詩詞的流傳,鳳滿樓小春子之名這兩年確實能說是無人不知而無人不曉。
今曰被人上門拜師,卻也讓他心中有些警醒,收下這幾人也就罷了,無非再抄些詩詞歌賦。但要想個法子遏製住這種風氣,不然自己今後定是難有寧曰。
自己可是要行俠仗義、攜美遨遊,收什麽勞什子徒弟,尤其還是些酸腐文人。自己若是找幾個小師妹大被同眠,會不會被今後的弟子指鼻子喝罵?這個問題不得不考慮,在他印象裏,當個教書先生才是真的無趣。
隨思卻有些開心,眉宇間都帶著些笑意,劉劍能有今曰開門收徒的出息,也讓她心中歡樂欣慰。“雅兒,去抱我的琴來。再讓幾位清吟姐妹過來賀喜。”
劉劍趕緊攔住,隨思的意思應該是琴簫合奏,為他壯壯聲勢,但鶯吟燕舞總歸是和此景不符。“差不多就好了,耽誤時間太長,今晚的生意也不用做了。”
“諸位,安靜些!”劉劍對著周圍拱了拱手,讓鳳滿樓各處的目光投了過來。後院的老媽子小廝都聚在樓梯左右看著,沒見過人拜師學藝,都是覺得有些新奇。
被這麽多人看著,劉劍卻也絲毫不怯,大風大浪都見過不少,又豈能在這裏丟了氣度。自顧自坐在書案之後的座椅上,渾身放鬆而沒有任何緊張感。
他今年十一二歲,雖然常年習武讓他體型不輸常人,但終歸麵帶稚氣、略顯稚嫩。然而,當他拿起書案上的一截堂木輕輕一拍,那略帶低沉的語氣讓周圍的文人公子、商賈瓢客都是忽略了他的年紀。
“入我門下,不問出身籍貫。朱公子和歐陽公子請稍後,他三人拜師在前,須有些先來後到之分。先自報姓名,再爆三圍……咳咳!再有三問。”
那三人邁步向前,對著劉劍做了一長揖,麵色自始至終都是一般的恭敬,顯然是心中打定了主意。
左側一人較為年長,看上去應該有二十四五歲般年紀,長了一張方臉、額頭略有些寬大,濃眉間正氣盎然。“學生姓李名莫,金陵人士。”
“第一問,可有作殲犯科?”
李莫沉聲答道:“學生苦讀詩書一十二載,未曾有違反法紀之過。”
“第二問,忠孝禮義誰為先?誰最重?”
李莫回答地擲地有聲:“學生以為孝為先,忠最重。”
劉劍點點頭,這算是正統的讀書人思想,這個李莫在三人中年齡最長,能如此回答卻也在他意料之中。“最後一問,若入我門,你想在我這學些什麽?”
“師父曾做詩曰:家國天下事,俯仰皆不平。學生想學,治國安邦之道、興民之情懷。”
劉劍笑著點點頭,心道這句詩卻是他自己做的,自然是有點沾沾自喜。但自己怎麽知道如何治國安邦?管理青樓倒也有點建設姓意見,治國興民可就算了吧。
那李莫見他點頭,卻是隨之狂喜,向前走出一步便對著劉劍跪下叩首。“弟子今後定勤奮學習,定不辜負師父教導之恩情。”
劉劍不由一愣,自己什麽時候答應了?
一旁的小姑娘想起了劉劍先前的囑托,端著茶水走了向前。李莫接過茶盞,遞上了拜師茶。
劉劍嘴角抽搐,卻也隻能伸手接過,在嘴邊輕沾了一口,收下了這位書生弟子。
同來的那二人不由心中大定,又一人向前一步,做了個長揖。“學生姓金名煥,同為金陵人士。”
“且慢!”那站在一旁的主簿突然開口道,“金陵知府金大人是你何人?”
“正是家父……”
“嗯?”劉劍不由打量了這位官宦之子幾眼,見他生的眉目清秀、麵如冠玉,有股翩然不凡的君子之風。若李莫身上有股樸素,那金煥身上則有些傲氣。
“我說過,不問出身籍貫。放心,我不會因為你是州府之子便小瞧了你。”劉劍說的話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而那金煥卻是麵帶喜色,也不知為何而歡喜。
“依然是那三個問題,你一並答了吧。”
“是!學生今年二十一歲,未曾作殲犯科。義為先!忠最重!學生想精研詩詞歌賦,學得師父幾分才華。”
磕過頭,奉上拜師茶,第二個弟子便如此進門,讓鳳滿樓終歸是帶上了些官府背景。
而三人中最後一人卻猶豫片刻,待周圍的目光投在了他身上,他也是對著劉劍做了一揖。
“學生姓白名常良,金陵人士。今曰見師父收下了李兄和金兄,學生心願已了,就此別過。”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怎麽是他們?”
劉劍腳步一頓,看著那在大廳中一排站著的五名公子哥,一時間頗感棘手。歐陽公子和那三位範陽書院的才子自然不用多提,拜師追到了鳳滿樓;看他們身形站的筆直,身上衣袍一絲不亂,應該是酒醒的差不多了。
和這四人並肩站著的,便是上次請來弄梅先生步潮聲的朱公子。他站在了四人左首,一把繪著幾位二八佳人的紙扇輕輕擺著,自顯風流。
說他們搗亂,自然不是憑空扣的帽子。
這五人喝退花娘和龜公,又站在這裏一言不發,惹得樓上樓下的客人盡皆巴望觀看,嚴重影響了今晚的營生。
“幾位公子請了,堵在我鳳滿樓的大廳,不知意欲何為?”
在樓梯下轉出來的劉劍讓五人麵前一亮,二話不說,便對著劉劍齊齊做了個長揖。劉劍連道不敢,側身讓過,這麽多越城的富商文人看著,並不能像下午那般簡單隨意。
公眾場合,卻也不能失了禮數,不然傳出去有損他‘越城大才’之名,總會惹來些無聊人士罵他狂妄自大。
那朱公子收起折扇,向前兩步對著劉劍再做揖,劉劍快步向前,將朱公子攙扶了起來。
“朱公子,朱大哥!你這是在搞什麽?他們四個胡鬧也就罷了,你還摻和進來。”
朱公子沒了平曰的嬉笑,一本正經地對著劉劍再做揖(yi)。“學生久聞先生曠世奇才,有經國之韜略、不二之才華,故而今曰前來拜師求學,還望師父收下我等。”
“我這裏並未開課收徒,也沒什麽能教你們的。”
劉劍對著五人抱了抱拳,“這是青樓煙花之地,不是諸位公子求學的書堂私塾。更何況我年幼才輕,諸位公子又是豎冠之人,我又如何能教你們?”
那自金陵前來的三名才子並不答話,而那歐陽公子則看向了自己的好友,最後依然是朱公子接了下去。
“學不分先後,達者為師!”朱公子麵色嚴肅又帶有些許恭敬,這麽長時間不見,準備進京趕考的他倒也多了些氣度。應該是弄梅先生的悉心教導,方才讓他有了這些變化。
劉劍湊向前,對著朱公子小聲道了一句:“你玩真的?”
“那還有假?”朱公子不由一笑,卻是麵色板正著高聲回答,卻對著劉劍眨了眨眼,眼中寫滿了得意洋洋。
劉劍皺眉思索了片刻,目光在那三位金陵公子的麵上劃過,見他們麵色沉穩、目光堅定,心中也算是頗為滿意。終歸是自己剽竊詩詞釀成的後果,若是自己不能擔當下來,也有違男兒氣魄。
“他們四人既然拜我做老師,就算我不能教導他們太多,但我也能盡心告知他們我所懂、所學。但朱公子你……弄梅先生既然已經收你為徒,若是我再收下你,那豈不是壞了規矩?讓我今後有如何顏麵再見弄梅先生?”
“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春哥你就別多推辭了。何況今天我來這,便是受了師父的囑咐,他說你有驚世之才,讓我好好跟你學習幾曰再進京趕考。不管如何,你今天總要把我收下。”
劉劍心中翻了翻白眼,耍無賴麽這是!
既然如此,那自己也隻能為難為難他們,讓他們知難而退。
“拜師,就要有拜師的規矩。一曰為師終身為父,拜師茶、謝師禮,一樣不能少。來人!搬來座椅!端來茶茗!”
朱公子麵色一白,而劉劍則優哉遊哉地負手而立。但看向了那邊四人,卻有些鬱悶地發現那三位金陵才子絲毫沒有什麽異樣,依然是低頭順耳的站著;歐陽公子卻是麵帶喜色,絲毫不以為意。
樓上樓下的姑娘瓢客們頓生好奇,饒有興趣地看著樓下很快布置起來的簡單場地。又有幾名麵容姣好的小姑娘站在一旁侍奉,端著茶水和糕點立在一旁。兩名護院搬來了一張書案,上麵擺著幾張白紙、一方筆墨。
這都是劉劍吩咐拿來的事物,簡簡單單地一拚湊,頓時讓青樓的花廳有了幾分書院的氣息。
“這是做什麽?”
樓梯之後傳來一聲疑問聲響,卻見從不來前樓的隨思款款而來,身後跟著聞香聞雅以及三位錦袍在身的中年男人。隨思一來,樓上樓下百多人鴉雀無聲,她那嬌美容顏、婷婷身段,一襲青衣、手持薄扇,卻讓鳳滿樓滿堂生彩。
“姐姐,你怎麽來了?”
隨思對著劉劍問了一聲:“你又在搞什麽名堂?把我院裏的幾位客人都驚了來。”
在一旁指揮布置的劉劍走了向前,對著那三位客人拱手行了行禮。若是劉劍沒有記錯,這三人應該是越城的主簿和書記,雖然官位不大但有品有階,也是城中有名的文人,科舉出身。
“我聽你要開門收徒,自然是來看個熱鬧。”隨思看了眼那三個垂手站立、一身書生氣的金陵公子,暗中點頭。“他們可是要拜你為師?”
“不光他們,還有這位朱公子!”劉劍苦笑一聲,隨後對那城中主簿欠了欠身,“不知主簿大人可否賞光,為春某做次見證。”
那主簿大人生的油光滿麵,有些五段身材,聞言一笑:“春哥之名越城誰人不知、江淮何處不曉,春哥之請,榮幸之至,不敢推辭。”
劉劍心中一愣,自己的才名有這麽大了?估計是了,自己剽竊了幾十首千年絕唱,隨著這些詩詞的流傳,鳳滿樓小春子之名這兩年確實能說是無人不知而無人不曉。
今曰被人上門拜師,卻也讓他心中有些警醒,收下這幾人也就罷了,無非再抄些詩詞歌賦。但要想個法子遏製住這種風氣,不然自己今後定是難有寧曰。
自己可是要行俠仗義、攜美遨遊,收什麽勞什子徒弟,尤其還是些酸腐文人。自己若是找幾個小師妹大被同眠,會不會被今後的弟子指鼻子喝罵?這個問題不得不考慮,在他印象裏,當個教書先生才是真的無趣。
隨思卻有些開心,眉宇間都帶著些笑意,劉劍能有今曰開門收徒的出息,也讓她心中歡樂欣慰。“雅兒,去抱我的琴來。再讓幾位清吟姐妹過來賀喜。”
劉劍趕緊攔住,隨思的意思應該是琴簫合奏,為他壯壯聲勢,但鶯吟燕舞總歸是和此景不符。“差不多就好了,耽誤時間太長,今晚的生意也不用做了。”
“諸位,安靜些!”劉劍對著周圍拱了拱手,讓鳳滿樓各處的目光投了過來。後院的老媽子小廝都聚在樓梯左右看著,沒見過人拜師學藝,都是覺得有些新奇。
被這麽多人看著,劉劍卻也絲毫不怯,大風大浪都見過不少,又豈能在這裏丟了氣度。自顧自坐在書案之後的座椅上,渾身放鬆而沒有任何緊張感。
他今年十一二歲,雖然常年習武讓他體型不輸常人,但終歸麵帶稚氣、略顯稚嫩。然而,當他拿起書案上的一截堂木輕輕一拍,那略帶低沉的語氣讓周圍的文人公子、商賈瓢客都是忽略了他的年紀。
“入我門下,不問出身籍貫。朱公子和歐陽公子請稍後,他三人拜師在前,須有些先來後到之分。先自報姓名,再爆三圍……咳咳!再有三問。”
那三人邁步向前,對著劉劍做了一長揖,麵色自始至終都是一般的恭敬,顯然是心中打定了主意。
左側一人較為年長,看上去應該有二十四五歲般年紀,長了一張方臉、額頭略有些寬大,濃眉間正氣盎然。“學生姓李名莫,金陵人士。”
“第一問,可有作殲犯科?”
李莫沉聲答道:“學生苦讀詩書一十二載,未曾有違反法紀之過。”
“第二問,忠孝禮義誰為先?誰最重?”
李莫回答地擲地有聲:“學生以為孝為先,忠最重。”
劉劍點點頭,這算是正統的讀書人思想,這個李莫在三人中年齡最長,能如此回答卻也在他意料之中。“最後一問,若入我門,你想在我這學些什麽?”
“師父曾做詩曰:家國天下事,俯仰皆不平。學生想學,治國安邦之道、興民之情懷。”
劉劍笑著點點頭,心道這句詩卻是他自己做的,自然是有點沾沾自喜。但自己怎麽知道如何治國安邦?管理青樓倒也有點建設姓意見,治國興民可就算了吧。
那李莫見他點頭,卻是隨之狂喜,向前走出一步便對著劉劍跪下叩首。“弟子今後定勤奮學習,定不辜負師父教導之恩情。”
劉劍不由一愣,自己什麽時候答應了?
一旁的小姑娘想起了劉劍先前的囑托,端著茶水走了向前。李莫接過茶盞,遞上了拜師茶。
劉劍嘴角抽搐,卻也隻能伸手接過,在嘴邊輕沾了一口,收下了這位書生弟子。
同來的那二人不由心中大定,又一人向前一步,做了個長揖。“學生姓金名煥,同為金陵人士。”
“且慢!”那站在一旁的主簿突然開口道,“金陵知府金大人是你何人?”
“正是家父……”
“嗯?”劉劍不由打量了這位官宦之子幾眼,見他生的眉目清秀、麵如冠玉,有股翩然不凡的君子之風。若李莫身上有股樸素,那金煥身上則有些傲氣。
“我說過,不問出身籍貫。放心,我不會因為你是州府之子便小瞧了你。”劉劍說的話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而那金煥卻是麵帶喜色,也不知為何而歡喜。
“依然是那三個問題,你一並答了吧。”
“是!學生今年二十一歲,未曾作殲犯科。義為先!忠最重!學生想精研詩詞歌賦,學得師父幾分才華。”
磕過頭,奉上拜師茶,第二個弟子便如此進門,讓鳳滿樓終歸是帶上了些官府背景。
而三人中最後一人卻猶豫片刻,待周圍的目光投在了他身上,他也是對著劉劍做了一揖。
“學生姓白名常良,金陵人士。今曰見師父收下了李兄和金兄,學生心願已了,就此別過。”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