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年2月。
=================
天子準備本月中旬回冀州河間國祭祖,隨著啟程時間的臨近,內宮、內廷和外廷各有關官署的官員越來越忙碌了。天子已經明確表示皇後和大皇子留在洛陽,自己隻帶太後、小皇子以及一幫皇室宗親前往冀州。
最近一段時間,大將軍和門閥世族接觸頻繁,他們天天聚會,或吟詩做賦,或評論時政,或置酒高歌,彼此間的關係越來越融洽,相反,中官們卻循規蹈矩起來,他們待在皇宮裏,盡心盡力地籌辦陛下回鄉的事情。
洛陽門閥世族的關係突然複雜起來。以司空許相為家主的許閥因為新娘子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搶走,顏麵大損,他們痛定思痛之後,決定和樊陵、曹嵩等一幫官宦世家另成一係,他們既不和中官們走得太近,也不和大將軍搞什麽親密關係,同時因為學術、地域和政見的不同,他們和其他各大門閥之間的關係也比較緊張。門閥世族過去的派係就很多很複雜,新年裏給許劭在太學裏說了一番驚人言論之後,現在更加混亂了。
大將軍何進最近寢食難安。過年之後,邊境的形勢突然緊張起來,告急文書就象雪片一樣,一個接一個地送到了京城。大將軍府的幕僚們整天待在議事大堂裏分析局勢,討論外族入侵的問題。
鮮卑大王和連這次召集了四部十幾萬大軍陳兵邊境,其入侵的決心很堅決。
鮮卑人的主攻方向在哪裏?大將軍府的幕僚們為這個問題已經爭論好幾天了。
大將軍府長史趙歧認為,中部鮮卑大人慕容風和東部鮮卑大人彌加前年入侵幽州時,曾經遭到重擊,人員損失嚴重,短期內很難恢複元氣,這次他們再度集結軍隊,陳兵邊境,其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牽製我們的主力。
“和連此次出兵,無非就是想建功立業,重振彈汗山王庭的威信,但你們看看,四部大人,除了北部鮮卑大人拓跋鋒以外,沒有人聽和連的。”趙歧指著地圖上的幽州說道,“慕容風是什麽人?他會在自己元氣未複的時候倉促出兵?現在遼西、遼東的烏丸人蠢蠢欲動,很有謀反之意,在這種情況下,慕容風絕對不會冒著和烏丸人鬧反臉的危險,擅自進入幽州,所以鮮卑人的意圖很明顯,他們想把我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幽州,然後再集中主力,出其不意攻打並州。”
司馬何顒不同意趙歧的說法。
“鮮卑人和居於並州的烏丸人,匈奴的休屠各部族關係一向較好,如果鮮卑人將主攻方向定在並州,他們就要事先和匈奴的休屠部落、烏丸人結盟,否則鮮卑人入侵,首先就要和他們打起來,但我們一直沒有接到這方麵的消息。”何顒說道,“那個休屠部落極端仇視我們大漢人,對羌渠單於也是陰奉陽違,數次起兵謀反,所以我們一直對他們很注意,尤其是羌渠單於,對他們盯得更緊,但我們確實沒有得到這方麵的消息。”
他抬頭看看圍坐四周的府中掾史,鄭重地指著西涼說道:“我認為和連和拓跋鋒會攻擊西涼。”
大將軍何進和府內眾人一片驚愣,大家疑惑地望著地圖上的西涼,覺得何顒的話有點不可思議。
“伯求兄,李弘的七萬大軍如今就駐紮在長安附近,和連除非是瘋子,否則他絕不會攻擊西涼。”王允笑道,“伯求兄,你想錯了。”
“李弘的這七萬大軍在我眼裏,它就是一盤散沙,毫無威脅可言。”何顒傲然一笑道。
“伯求,你能解釋一下嗎?”何進慎重地問道,“如果李弘的七萬大軍就是一盤散沙,我們必須要重新考慮兵力的分配問題,實在不行,北軍就要再次西上。”
何顒望了一眼袁紹。袁紹馬上躬身回道:“李弘的七萬大軍裏,有三萬是湟中羌,先零羌和其他種羌士兵,這三萬人除了李弘,誰能控製?李弘的風雲鐵騎和黑豹義從都是鮮卑人和烏丸人,這一萬多人除了李弘,誰又能控製?剩下三萬步兵,一部分是西涼本地的邊軍,一部分是李弘從冀州帶到西涼的黃巾降兵。我們除了西涼邊軍可以完全控製以外,那些黃巾降兵誰敢放心使用?”
大家恍然。
“盧龍塞大戰之後,李弘所在的部隊死傷慘重,而當時幽州戰事又非常頻繁,他在沒有時間征募訓練士兵的情況下,隻好征用北疆的馬匪、胡人甚至胡人的俘虜來補充部隊,所以他的手下一直都是以胡人為主,這種情況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袁紹繼續說道,“胡人隻服李弘這種狠人,如果李弘死了,現在的這支七萬大軍瞬間就會崩潰。我們即使讓威名天下的皇甫嵩去統領這支部隊,其命運也不會改變,那些黃巾降兵首先就會造反。”
“我們這麽想,和連也會這麽想,所以李弘現在在冀州的安全非常令人擔憂。”何顒笑道,“但這個問題我們現在不討論,我們說得是鮮卑人入侵。不論鮮卑人的攻擊方向是並州還是西涼,目前我們的防禦兵力都綽綽有餘,隻要李弘不死。”
“比較穩妥一點的辦法就是征調河東的董卓部到太原,以防止鮮卑人從並州方向攻擊,同時命令李弘立即回到長安統領大軍,以防鮮卑人攻擊西涼。”
大將軍何進沉思良久,緩緩點頭。
“最近陛下和朝中大臣都在忙碌陛下回鄉祭祖的事,這件事我一個人上奏恐怕無人理睬。”何進看看趙歧、王允、荀攸,苦笑道,“老大人、子師、公達,麻煩三位分別跑一趟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你們盡力說服三位大人,希望可以四府同奏,以便引起陛下足夠的重視。”
==================
許攸的密信讓大將軍何進很吃驚,他派人匆匆喊來何顒和袁紹。
“這個宋文是什麽人?子遠怎麽這麽大意?李弘掌握了王芬貪贓枉法的把柄,就有可能抓他。如果李弘派人在冀州大抓一通,所有的事就全暴露了。”何顒惱怒地說道,“我們暗中送了他們幾億錢,怎麽還沒有錢用?錢呢?”
“都給他們拿回家了。”袁紹歎道,“我們的人回稟說,王芬自己就拿了一億錢,許攸也拿了六千萬錢,哪裏還有錢?”
“錢就有那麽好嗎?”何顒憤怒地指著自己的衣服說道,“我這件長袍裏外都打了幾個補丁了,但還不是一樣穿嗎?我家裏一個仆役都沒有,我夫人燒飯給我吃,我還不是一樣吃飯嗎?隻要暖和就行,隻要吃飽就行,為什麽一定要穿錦衣華服?一定要吃山珍海味?這幫貪婪的小人,早該給李弘殺了。我大漢國之所以衰落至此,就是因為這些自私自利的貪婪小吏天天喝著大漢國的血,吃著大漢國的肉,活活把我大漢國喝幹了,吃光了,現在大漢國就剩下一副累累白骨了,他們還趴在上麵啃。”
何進臉色非常難看。
袁紹拍拍激動地何顒,小聲勸慰道:“伯求兄,大將軍就在當麵,說話注意一點吧。你不要太激動嘛。”
“我怎麽能不激動?陛下老家的宗廟可曾修繕?陛下的臨時行宮可曾完工?大概他們連大梁都還沒有架上去吧?難道為了錢,他們可以連自己的性命,自己的祖宗,甚至連自己的大漢國都不要了嗎?他們嘴裏念叨著要為大漢國效忠,其實心裏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把大漢國一口吞下去,一群卑鄙的小人。”何顒大聲罵道,“應該把他們拖去出殺了。”
袁紹無奈地笑笑,說道,“伯求,現在,我們除了立即殺死李弘以外,沒有任何辦法了。”
何進想了一下,說道:“李弘一旦對王芬動手,計謀就會暴露,所有的事情都會功虧一簣,而且這事還會驚動陛下,讓他產生警覺,從此我們就再也找不到這樣的機會了。”
“為什麽鏟除奸閹就這樣難?”何顒歎道,“我努力了幾十年,頭發都快白了,但奸閹依舊還在朝堂上耀武揚威,擅權禍國,難道我大漢國真的氣數已盡?”
“怎麽可能?”袁紹笑道,“伯求兄危言聳聽了。有大將軍在,一切還盡在我們掌握之中嘛。”
“伯求,沒有信心了?”何進笑道。
何顒搖搖頭,苦笑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幹怎麽辦?我立即回信許攸。”
“洛陽的事呢?”袁紹問道,“善後的事要先處理好。”
“想李弘死的人太多了,隨便找幾個理由就行,不愁沒人拍手稱快。”何顒說道,“但李弘死了,我們隻要放棄西涼。”
何進心裏一顫,一股痛楚驀然鑽入了心肺。我這麽做,到底是中興了大漢國還是害了大漢國?失去了西涼,我還有何麵目去見先祖先列?他不由自主地伸手抵住額頭,黯然歎息。
“目前鮮卑人入侵,已經箭在弦上,勢在必發。他們的攻擊時間應該就在三月,最遲不會超過四月。”袁紹無奈地說道:“我們本來打算通過四府聯名上奏,逼迫陛下將李弘調回西涼,以抵擋鮮卑人的入侵,這樣,我們的事即使造成一段時間的中原內亂,但也不至於壞了大漢國的根本,但現在……”
“沒有挽救的辦法嗎?”何進抬頭看看兩位手下,求助地問道,“放棄西涼,我無法做到。”
“董卓的部隊我們肯定無法征調,剩下的就是洛陽的北軍。”袁紹遲疑著說道,“但是……”
何顒思索良久,說道:“大將軍如果不願意放棄西涼,就要放棄……”他沒有說下去,他也不能說下去。
“大將軍願意嗎?”袁紹小聲問道。
何進呆呆地望著案幾,久久無語。
==================
李弘已經進駐香雨山大營五天了,但李弘還是沒有離開鄴城的意思,王芬非常著急。
許攸這兩天天天跑到軍營裏找李弘催討軍資,李弘起先還應付兩句,但後來煩了,讓謝明去接待他。許攸好下棋,他經不起謝明的誘惑,一頭紮到棋盤上去了,全然忘了催錢的事。他一連輸了兩盤,生氣了,竟然連城都不回,要和謝明通宵達旦地連續博弈。
就在王芬焦爛額的時候,他接到了苦酋的密信。
“伯彥,好消息啊。”王芬看完密信,笑道,“李弘這下算是死得其所了。”
陳逸奇怪地看著他,問道:“什麽好消息?”
“李弘手下的那個都尉顏良,他的兩個夫人都是楊鳳的妹妹。”王芬興奮地說道,“李弘私通黃巾蟻賊,意圖劫持天子,證據確鑿,他被我們抓住之後,畏罪自殺了。”
“他有三千黑豹義從。”陳逸提醒道,“我們沒有擊敗黑豹義從的力量,所以也就沒有殺死李弘的機會。”他斜瞅著王芬,無精打采地說道,“這個消息好是好,但對於我們來說,和沒有是一樣的。”
王芬笑了起來。
“李弘不會一直待在香雨山,他必須要到河間國去,所以我估計他這兩天肯定要走了。李弘一走,香雨山大營就要留人統領。你看李弘的手下,隻有顏良一個都尉,隻有他才有統軍資格,李弘除了把他留下,還能留誰?他總不會留下北軍的袁術吧?他能信任袁術嗎?”
“至於黑豹義從……”王芬哈哈一笑道,“顏良留在香雨山,總要帶上兩千人吧,否則,他拿什麽威懾人。黑豹義從一分為二,實力大減,隻能任人宰殺了。”
陳逸連連點頭,隨即他想起什麽,擔心地問道:“元山兄,殺顏良當然要比殺李弘容易多了,但李弘……”
“殺李弘的辦法我要和許子遠商量商量。”王芬笑道,“子遠怎麽還沒有回來?”
他正念叨著,許攸興衝衝地跑回來了。
“大人,我們明天到大營拿軍資。”
===================
李弘請來長水校尉袁術,商議讓誰留下來坐鎮香雨山大營。
“這件事,大人就可以做主,為何要和我商量?”袁術笑道,“我隻管長水營的事,其它的事我不管。”
“依照大漢軍律,別部司馬可以統軍的,因此,我打算讓別部司馬薑舞坐鎮香雨山大營。”李弘笑道,“考慮到香雨山大營的安全,我打算請長水營的軍司馬何風也留下,請他做薑舞的副手。”
袁術稍一錯愣,說道:“我還以為坐鎮香雨山大營的是顏良顏大人呢?”隨即他拱手說道,“大人這個人選大大的不妥。”
“袁大人,你說說,為什麽不妥啊?薑舞薑大人在西涼統率過幾千人的大軍,統軍經驗很豐富啊。”李弘疑惑地問道。
“他是西涼人,冀州士兵不熟悉他,而且也聽不懂他的西疆話,大家不一定能接受。顏大人就不一樣了,他是都尉,又是冀州常山人,還臨時帶了他們好幾天,士兵們熟悉他,當然應該是他留在香雨山了。”袁術笑道,“大人難道另有什麽目的?”
“我主要是想留下你們北軍的何風。我看何風和薑舞很談得來,所以才這麽安排的。”李弘笑道,“大人願意留下何風嗎?”
袁術搖搖頭,無奈地說道:“大人,我離開洛陽前,大將軍一再交待,長水營隻受你指揮,不受你支配,所以……”
“但我的部隊人數太少,如果全部留在香雨山……”
“大人是不相信我,還是不相信長水營的五千士兵?”袁術立即拉下臉,不高興地說道,“難道我長水營五千士兵都不能保證大人的安全嗎?”
“大人誤解了,誤解了。”李弘急忙賠笑說道,“既然這樣,就依袁大人吧。”
送走袁術,李弘坐在大帳內猶豫不決。
“大人,顏大人留在香雨山,有什麽不妥嗎?”李瑋問道,“我看你很猶豫啊。”
李弘苦笑,說道:“黃巾軍的楊鳳是他的大舅子。”
李瑋和謝明聞言大驚。
“大人,那你猶豫什麽?當然是子龍或者薑舞坐鎮香雨山了,顏大人切切不可留下。”謝明說道,“如果王芬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我們豈不是作繭自縛,自找麻煩。”
“我不是擔心王芬利用這事做文章,我是擔心顏良他們的安全。”李弘擔憂地說道,“我們本來就是要逼王芬狗急跳牆的,所以無論他在算計我們,還是我們在算計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實力擊敗他。”
李瑋稍加沉吟,說道:“大人既然探出了袁術的口風,當然也能揣測出袁術的心思。現在長水營我們是指望不上了,我們隻有三千黑豹義從,實力上的確查了一點,除非……”
李弘搖搖手,笑道:“不要除非了,就這麽辦了,否則我們死定了。”
===================
=================
天子準備本月中旬回冀州河間國祭祖,隨著啟程時間的臨近,內宮、內廷和外廷各有關官署的官員越來越忙碌了。天子已經明確表示皇後和大皇子留在洛陽,自己隻帶太後、小皇子以及一幫皇室宗親前往冀州。
最近一段時間,大將軍和門閥世族接觸頻繁,他們天天聚會,或吟詩做賦,或評論時政,或置酒高歌,彼此間的關係越來越融洽,相反,中官們卻循規蹈矩起來,他們待在皇宮裏,盡心盡力地籌辦陛下回鄉的事情。
洛陽門閥世族的關係突然複雜起來。以司空許相為家主的許閥因為新娘子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搶走,顏麵大損,他們痛定思痛之後,決定和樊陵、曹嵩等一幫官宦世家另成一係,他們既不和中官們走得太近,也不和大將軍搞什麽親密關係,同時因為學術、地域和政見的不同,他們和其他各大門閥之間的關係也比較緊張。門閥世族過去的派係就很多很複雜,新年裏給許劭在太學裏說了一番驚人言論之後,現在更加混亂了。
大將軍何進最近寢食難安。過年之後,邊境的形勢突然緊張起來,告急文書就象雪片一樣,一個接一個地送到了京城。大將軍府的幕僚們整天待在議事大堂裏分析局勢,討論外族入侵的問題。
鮮卑大王和連這次召集了四部十幾萬大軍陳兵邊境,其入侵的決心很堅決。
鮮卑人的主攻方向在哪裏?大將軍府的幕僚們為這個問題已經爭論好幾天了。
大將軍府長史趙歧認為,中部鮮卑大人慕容風和東部鮮卑大人彌加前年入侵幽州時,曾經遭到重擊,人員損失嚴重,短期內很難恢複元氣,這次他們再度集結軍隊,陳兵邊境,其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牽製我們的主力。
“和連此次出兵,無非就是想建功立業,重振彈汗山王庭的威信,但你們看看,四部大人,除了北部鮮卑大人拓跋鋒以外,沒有人聽和連的。”趙歧指著地圖上的幽州說道,“慕容風是什麽人?他會在自己元氣未複的時候倉促出兵?現在遼西、遼東的烏丸人蠢蠢欲動,很有謀反之意,在這種情況下,慕容風絕對不會冒著和烏丸人鬧反臉的危險,擅自進入幽州,所以鮮卑人的意圖很明顯,他們想把我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幽州,然後再集中主力,出其不意攻打並州。”
司馬何顒不同意趙歧的說法。
“鮮卑人和居於並州的烏丸人,匈奴的休屠各部族關係一向較好,如果鮮卑人將主攻方向定在並州,他們就要事先和匈奴的休屠部落、烏丸人結盟,否則鮮卑人入侵,首先就要和他們打起來,但我們一直沒有接到這方麵的消息。”何顒說道,“那個休屠部落極端仇視我們大漢人,對羌渠單於也是陰奉陽違,數次起兵謀反,所以我們一直對他們很注意,尤其是羌渠單於,對他們盯得更緊,但我們確實沒有得到這方麵的消息。”
他抬頭看看圍坐四周的府中掾史,鄭重地指著西涼說道:“我認為和連和拓跋鋒會攻擊西涼。”
大將軍何進和府內眾人一片驚愣,大家疑惑地望著地圖上的西涼,覺得何顒的話有點不可思議。
“伯求兄,李弘的七萬大軍如今就駐紮在長安附近,和連除非是瘋子,否則他絕不會攻擊西涼。”王允笑道,“伯求兄,你想錯了。”
“李弘的這七萬大軍在我眼裏,它就是一盤散沙,毫無威脅可言。”何顒傲然一笑道。
“伯求,你能解釋一下嗎?”何進慎重地問道,“如果李弘的七萬大軍就是一盤散沙,我們必須要重新考慮兵力的分配問題,實在不行,北軍就要再次西上。”
何顒望了一眼袁紹。袁紹馬上躬身回道:“李弘的七萬大軍裏,有三萬是湟中羌,先零羌和其他種羌士兵,這三萬人除了李弘,誰能控製?李弘的風雲鐵騎和黑豹義從都是鮮卑人和烏丸人,這一萬多人除了李弘,誰又能控製?剩下三萬步兵,一部分是西涼本地的邊軍,一部分是李弘從冀州帶到西涼的黃巾降兵。我們除了西涼邊軍可以完全控製以外,那些黃巾降兵誰敢放心使用?”
大家恍然。
“盧龍塞大戰之後,李弘所在的部隊死傷慘重,而當時幽州戰事又非常頻繁,他在沒有時間征募訓練士兵的情況下,隻好征用北疆的馬匪、胡人甚至胡人的俘虜來補充部隊,所以他的手下一直都是以胡人為主,這種情況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袁紹繼續說道,“胡人隻服李弘這種狠人,如果李弘死了,現在的這支七萬大軍瞬間就會崩潰。我們即使讓威名天下的皇甫嵩去統領這支部隊,其命運也不會改變,那些黃巾降兵首先就會造反。”
“我們這麽想,和連也會這麽想,所以李弘現在在冀州的安全非常令人擔憂。”何顒笑道,“但這個問題我們現在不討論,我們說得是鮮卑人入侵。不論鮮卑人的攻擊方向是並州還是西涼,目前我們的防禦兵力都綽綽有餘,隻要李弘不死。”
“比較穩妥一點的辦法就是征調河東的董卓部到太原,以防止鮮卑人從並州方向攻擊,同時命令李弘立即回到長安統領大軍,以防鮮卑人攻擊西涼。”
大將軍何進沉思良久,緩緩點頭。
“最近陛下和朝中大臣都在忙碌陛下回鄉祭祖的事,這件事我一個人上奏恐怕無人理睬。”何進看看趙歧、王允、荀攸,苦笑道,“老大人、子師、公達,麻煩三位分別跑一趟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你們盡力說服三位大人,希望可以四府同奏,以便引起陛下足夠的重視。”
==================
許攸的密信讓大將軍何進很吃驚,他派人匆匆喊來何顒和袁紹。
“這個宋文是什麽人?子遠怎麽這麽大意?李弘掌握了王芬貪贓枉法的把柄,就有可能抓他。如果李弘派人在冀州大抓一通,所有的事就全暴露了。”何顒惱怒地說道,“我們暗中送了他們幾億錢,怎麽還沒有錢用?錢呢?”
“都給他們拿回家了。”袁紹歎道,“我們的人回稟說,王芬自己就拿了一億錢,許攸也拿了六千萬錢,哪裏還有錢?”
“錢就有那麽好嗎?”何顒憤怒地指著自己的衣服說道,“我這件長袍裏外都打了幾個補丁了,但還不是一樣穿嗎?我家裏一個仆役都沒有,我夫人燒飯給我吃,我還不是一樣吃飯嗎?隻要暖和就行,隻要吃飽就行,為什麽一定要穿錦衣華服?一定要吃山珍海味?這幫貪婪的小人,早該給李弘殺了。我大漢國之所以衰落至此,就是因為這些自私自利的貪婪小吏天天喝著大漢國的血,吃著大漢國的肉,活活把我大漢國喝幹了,吃光了,現在大漢國就剩下一副累累白骨了,他們還趴在上麵啃。”
何進臉色非常難看。
袁紹拍拍激動地何顒,小聲勸慰道:“伯求兄,大將軍就在當麵,說話注意一點吧。你不要太激動嘛。”
“我怎麽能不激動?陛下老家的宗廟可曾修繕?陛下的臨時行宮可曾完工?大概他們連大梁都還沒有架上去吧?難道為了錢,他們可以連自己的性命,自己的祖宗,甚至連自己的大漢國都不要了嗎?他們嘴裏念叨著要為大漢國效忠,其實心裏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把大漢國一口吞下去,一群卑鄙的小人。”何顒大聲罵道,“應該把他們拖去出殺了。”
袁紹無奈地笑笑,說道,“伯求,現在,我們除了立即殺死李弘以外,沒有任何辦法了。”
何進想了一下,說道:“李弘一旦對王芬動手,計謀就會暴露,所有的事情都會功虧一簣,而且這事還會驚動陛下,讓他產生警覺,從此我們就再也找不到這樣的機會了。”
“為什麽鏟除奸閹就這樣難?”何顒歎道,“我努力了幾十年,頭發都快白了,但奸閹依舊還在朝堂上耀武揚威,擅權禍國,難道我大漢國真的氣數已盡?”
“怎麽可能?”袁紹笑道,“伯求兄危言聳聽了。有大將軍在,一切還盡在我們掌握之中嘛。”
“伯求,沒有信心了?”何進笑道。
何顒搖搖頭,苦笑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幹怎麽辦?我立即回信許攸。”
“洛陽的事呢?”袁紹問道,“善後的事要先處理好。”
“想李弘死的人太多了,隨便找幾個理由就行,不愁沒人拍手稱快。”何顒說道,“但李弘死了,我們隻要放棄西涼。”
何進心裏一顫,一股痛楚驀然鑽入了心肺。我這麽做,到底是中興了大漢國還是害了大漢國?失去了西涼,我還有何麵目去見先祖先列?他不由自主地伸手抵住額頭,黯然歎息。
“目前鮮卑人入侵,已經箭在弦上,勢在必發。他們的攻擊時間應該就在三月,最遲不會超過四月。”袁紹無奈地說道:“我們本來打算通過四府聯名上奏,逼迫陛下將李弘調回西涼,以抵擋鮮卑人的入侵,這樣,我們的事即使造成一段時間的中原內亂,但也不至於壞了大漢國的根本,但現在……”
“沒有挽救的辦法嗎?”何進抬頭看看兩位手下,求助地問道,“放棄西涼,我無法做到。”
“董卓的部隊我們肯定無法征調,剩下的就是洛陽的北軍。”袁紹遲疑著說道,“但是……”
何顒思索良久,說道:“大將軍如果不願意放棄西涼,就要放棄……”他沒有說下去,他也不能說下去。
“大將軍願意嗎?”袁紹小聲問道。
何進呆呆地望著案幾,久久無語。
==================
李弘已經進駐香雨山大營五天了,但李弘還是沒有離開鄴城的意思,王芬非常著急。
許攸這兩天天天跑到軍營裏找李弘催討軍資,李弘起先還應付兩句,但後來煩了,讓謝明去接待他。許攸好下棋,他經不起謝明的誘惑,一頭紮到棋盤上去了,全然忘了催錢的事。他一連輸了兩盤,生氣了,竟然連城都不回,要和謝明通宵達旦地連續博弈。
就在王芬焦爛額的時候,他接到了苦酋的密信。
“伯彥,好消息啊。”王芬看完密信,笑道,“李弘這下算是死得其所了。”
陳逸奇怪地看著他,問道:“什麽好消息?”
“李弘手下的那個都尉顏良,他的兩個夫人都是楊鳳的妹妹。”王芬興奮地說道,“李弘私通黃巾蟻賊,意圖劫持天子,證據確鑿,他被我們抓住之後,畏罪自殺了。”
“他有三千黑豹義從。”陳逸提醒道,“我們沒有擊敗黑豹義從的力量,所以也就沒有殺死李弘的機會。”他斜瞅著王芬,無精打采地說道,“這個消息好是好,但對於我們來說,和沒有是一樣的。”
王芬笑了起來。
“李弘不會一直待在香雨山,他必須要到河間國去,所以我估計他這兩天肯定要走了。李弘一走,香雨山大營就要留人統領。你看李弘的手下,隻有顏良一個都尉,隻有他才有統軍資格,李弘除了把他留下,還能留誰?他總不會留下北軍的袁術吧?他能信任袁術嗎?”
“至於黑豹義從……”王芬哈哈一笑道,“顏良留在香雨山,總要帶上兩千人吧,否則,他拿什麽威懾人。黑豹義從一分為二,實力大減,隻能任人宰殺了。”
陳逸連連點頭,隨即他想起什麽,擔心地問道:“元山兄,殺顏良當然要比殺李弘容易多了,但李弘……”
“殺李弘的辦法我要和許子遠商量商量。”王芬笑道,“子遠怎麽還沒有回來?”
他正念叨著,許攸興衝衝地跑回來了。
“大人,我們明天到大營拿軍資。”
===================
李弘請來長水校尉袁術,商議讓誰留下來坐鎮香雨山大營。
“這件事,大人就可以做主,為何要和我商量?”袁術笑道,“我隻管長水營的事,其它的事我不管。”
“依照大漢軍律,別部司馬可以統軍的,因此,我打算讓別部司馬薑舞坐鎮香雨山大營。”李弘笑道,“考慮到香雨山大營的安全,我打算請長水營的軍司馬何風也留下,請他做薑舞的副手。”
袁術稍一錯愣,說道:“我還以為坐鎮香雨山大營的是顏良顏大人呢?”隨即他拱手說道,“大人這個人選大大的不妥。”
“袁大人,你說說,為什麽不妥啊?薑舞薑大人在西涼統率過幾千人的大軍,統軍經驗很豐富啊。”李弘疑惑地問道。
“他是西涼人,冀州士兵不熟悉他,而且也聽不懂他的西疆話,大家不一定能接受。顏大人就不一樣了,他是都尉,又是冀州常山人,還臨時帶了他們好幾天,士兵們熟悉他,當然應該是他留在香雨山了。”袁術笑道,“大人難道另有什麽目的?”
“我主要是想留下你們北軍的何風。我看何風和薑舞很談得來,所以才這麽安排的。”李弘笑道,“大人願意留下何風嗎?”
袁術搖搖頭,無奈地說道:“大人,我離開洛陽前,大將軍一再交待,長水營隻受你指揮,不受你支配,所以……”
“但我的部隊人數太少,如果全部留在香雨山……”
“大人是不相信我,還是不相信長水營的五千士兵?”袁術立即拉下臉,不高興地說道,“難道我長水營五千士兵都不能保證大人的安全嗎?”
“大人誤解了,誤解了。”李弘急忙賠笑說道,“既然這樣,就依袁大人吧。”
送走袁術,李弘坐在大帳內猶豫不決。
“大人,顏大人留在香雨山,有什麽不妥嗎?”李瑋問道,“我看你很猶豫啊。”
李弘苦笑,說道:“黃巾軍的楊鳳是他的大舅子。”
李瑋和謝明聞言大驚。
“大人,那你猶豫什麽?當然是子龍或者薑舞坐鎮香雨山了,顏大人切切不可留下。”謝明說道,“如果王芬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我們豈不是作繭自縛,自找麻煩。”
“我不是擔心王芬利用這事做文章,我是擔心顏良他們的安全。”李弘擔憂地說道,“我們本來就是要逼王芬狗急跳牆的,所以無論他在算計我們,還是我們在算計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實力擊敗他。”
李瑋稍加沉吟,說道:“大人既然探出了袁術的口風,當然也能揣測出袁術的心思。現在長水營我們是指望不上了,我們隻有三千黑豹義從,實力上的確查了一點,除非……”
李弘搖搖手,笑道:“不要除非了,就這麽辦了,否則我們死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