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對李瑋的擔憂沒有放在心上。他對這些事一竅不通,對其中所涉及的製度和錯綜複雜的執行難度沒有任何概念。他認為既然大漢國的先輩們已經做過了,而且做的非常好,那為什麽現在的人不能做?現在的人有先輩們成熟的經驗和成功的事例,有先輩們曆經辛苦開墾的土地和開發的鹽池鐵礦,後輩們坐享其成,應該比先輩們做得更好才對。
至於李瑋所說的種種難題,李弘一概不考慮。他目前隻想知道能不能安置流民,有沒有辦法賺到錢,是不是馬上就能賺到錢。隻要有辦法安置流民,有辦法賺到錢,他心裏就有底,他就有信心說服張燕。這種心思他當然不能透漏給自己的部下。
現在大軍中有相當一部將領戰意盎然,正雄心勃勃的想通過這次平叛榮立戰功。還有一部分將領想早點打完黃巾軍,立即趕赴幽州戰場,回家鄉去。另外一部分從黃巾軍投降過來的將領卻意誌消沉,厭戰情緒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並州平叛到底怎麽處理,李弘當然不能說,他也要防備大軍內部出現意外。
李弘雖然幾次在軍議上表明了自己同情黃巾軍,有招撫黃巾軍的想法,但在部分將領看來,將軍大人也就是打仗打多了,有點累,情緒不穩定而已,並沒有想到曾經剿殺張牛角幾十萬大軍,和黃巾軍有深仇大恨的李弘會放棄武力,一門心思地隻想著招撫。
李瑋、宋文和謝明等人都是士子出身,自小所學都是經史典籍,心中對忠義根深蒂固,認為這是為人之根本,所以他們雖然對朝廷的**深惡痛絕,但心裏對叛逆還是不能接受。他們和朝廷的想法一樣,首先要堅決剿叛逆殺,其次才是解決產生叛逆的問題。李弘的提議,在他們看來,僅僅是將軍大人試圖在武力之外尋求解決黃巾蟻賊的一個手段而已,將軍大人真正想做的是安置流民,以解決持續叛亂的根源。
李瑋心中的造反和黃巾軍的造反是有很大區別的。李瑋希望李弘借助手上的強大武力,除奸閹,清君側,重建一個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國泰民安的大漢國,而不是象張角一樣,直接提出推翻劉氏王朝,毀滅大漢社稷,重建天下。所以他和宋文、謝明等人一樣,對李弘招撫黃巾軍存有很大的反感和抵製情緒。
他私下和宋文、謝明等人就李弘的提議商量過多次,就目前這個**的朝廷,要想實現李弘的提議,根本就是奢望,絕無可能。要不是一心一意想幫助李弘招撫黃巾軍的左彥極力讓他們放棄政治上的難題,他們甚至不願意提出什麽以商補農。沒有商人參予經營鹽鐵業就無法很快賺到錢,沒有錢就無法安置流民屯田,但要陛下和朝廷修改沿用了幾百年的祖宗之製,可能嗎?李瑋認為李弘在做無用功,在做春秋大夢。
李瑋等人的沮喪情緒很快影響了興致勃勃的李弘。李弘反複詢問墾地屯田和經營鹽鐵的細節,但李瑋等人一來沒有這方麵的實踐和經驗,二來對推行這些政策沒有信心,所以流於敷衍,有一句沒一句的隨口亂扯。
李弘看出他們嚴重缺乏信心,但他已經知道了這事的大概可行程度,所以他還是很高興,極力誇獎了他們幾句之後,吩咐他們去休息。
李瑋臨走時說:“自從跟隨大人出洛陽以來,我們雖然沒做什麽,但因為沾了大人和諸位將士擊敗鮮卑人的光,我們既升了官,又加了俸祿,於心有愧。大人要是有什麽指派,盡管說,我和斂之、長風等人雖肝腦塗地,亦在所不辭。”
李弘大笑道:“仲淵見外了。要是沒有你們,今日我就一籌莫展了。現在就有一件事,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幫我做到?”
李瑋和宋文等人麵麵相覷,心想這將軍大人還真不客氣。這裏才說兩句客氣話,他那裏就提要求了。
李弘說:“看到你們這些太學的士子一個個才華橫溢,遇到什麽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實在令人羨慕,還是有學問好。你們看,我這裏現在缺人,尤其缺象你們這樣有才華的掾史列曹,過一段時間假如要屯田,人手就更缺了,所以我想請你們幫幫忙,幫我招募一點人手,諸位看怎麽樣?”
李瑋和宋文等人對視一眼,均覺得將軍大人信心十足,對屯田一事好象十拿九穩似的。難道他在洛陽的時候,當真對陛下做過什麽承諾?如果有陛下的支持,他也許真能解決一係列的難題,但可怕的是,將來的事會怎麽發展呢?自己這幫人跟在他後麵,是什麽樣的命運呢?
李弘看看他們驚疑不定的眼神,接著說道:“不管是太學的學士還是各地的士子,隻要你們能請來,我一定呈報陛下,予以重用。”
李瑋略略遲疑了一下,問道:“大人,假如屯田的事由並州刺史部主掌……”
李弘笑著搖搖手,說道:“仲淵,即使是並州刺史部主掌,一樣需要人手。並州一下子增加百萬人口,沒有官吏,如何管理,你們還是盡早招募人手,以備燃眉之急。”
===
左彥看到李瑋走出大帳,立即擔憂地說道:“大人,這招募掾史列曹的事情大人應該上奏陛下,然後由陛下選派太學學士前來並州入仕。”
李弘看看左彥,問道:“你擔心什麽?”
左彥沒有做聲。李弘笑道:“俊義,我們在一起這麽長時間了,我難道還信不過你?你是不是當心他們都是李瑋的同室子弟,將來形成一股勢力?”
左彥歎了一口氣,說道:“大人也知道。”
李弘沉默不語。這種事他不是沒考慮過,現在軍中將士之間因不同種族不同地域不同出身而形成的各種大小勢力越來越多,他雖然通過不斷的整軍來消除這種影響,但效果並不理想。他總是安慰自己,認為出現這種事情是因為組軍時間太短,將士之間不太熟悉的緣故,但他心裏清楚,這種事情如果不處理,會隨著時間的延續越來越嚴重。
現在步兵軍以黃巾降兵和西涼邊軍為主,騎兵軍以胡人為主。漢人對胡人天生的仇恨造成了士卒之間的摩擦。打仗的時候彼此之間就有互不支援的情況,不打仗了,鬥毆的事就更多,他甚至聽說軍市裏的營妓都不願意接待胡人。一部分漢族將領雖然統領胡騎,但將士之間有對立情緒,有的上官還借故毆打胡兵。
騎兵軍裏的胡人現在各族都有,鮮卑人、羌人、烏丸人、匈奴人,他們之間也有仇恨也有摩擦;步兵軍裏這種情況更嚴重,西涼邊軍和冀州黃巾軍士兵因為各種小事,已經連續鬥毆數次,雖然衛政和各部將領都瞞著李弘私下處理了,但鄭信還是把這些事稟報了。李弘不願意插手這些事。他從士卒一步步做到將軍,這種事見得太多,無非都是一些意氣之爭。他知道要想避免這些事,僅靠軍律懲戒是不行的,必須要想辦法解決,但要解決士卒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各部將領之間的矛盾。刺奸大人衛政之所以一直隱瞞不報,就是因為這些鬥毆的背後其實都是各部將領之間有衝突。
將領之間的衝突最早就源於盧龍塞的馬匪軍官和幽州軍官。拳頭、胡子他們和鮮於輔、鮮於銀過去都是戰場上的對手,後來因為鮮卑人入侵才一起走到了李弘的帳下。其後又加進了冀州軍官。而冀州軍官又分為官軍和黃巾降將,這些人過去也是戰場上的對手。等到了西涼,情況更顯複雜,西涼有邊軍、郡國兵和羌兵將領。李弘每次在大帳召集各部將領議事,看到他們按照各自的小派係坐在一起,心裏就不痛快。他幾次命令他們按照各部曲就座,但到了下一次軍議,這些人還是我行我素,把李弘的話當耳邊風。李弘說了幾次後,自覺無趣,不說了,隨他們坐在一起親熱去。
這次到並州,李弘之所以不急於擊敗黃巾軍北上幽州,其中就有這個原因。他要想辦法處理一下這個問題,否則,下一仗可能要打敗。
至於李瑋等人恃才驕縱的問題,李弘也是最近才察覺。離開洛陽的時候,李弘依照李瑋的要求,從太學帶出了一幫士子。早期在冀州的時候,他還沒有感覺到李瑋的號召力,隻覺的李瑋說話做事很有魄力,他的一幫小兄弟喜歡圍著他轉,對他言聽計從,但這次李弘明顯感覺到了李瑋的影響力。李瑋因為對李弘的提議信心不足,一直沒有拿出什麽意見,直到李弘強製下令,李瑋等人才匆匆拿出了一個方案。這事本來應該是以左彥為主,召集眾人商議,但李瑋等人因為左彥曾經是黃巾軍的首領,一直排斥他,李瑋陰奉陽違,其他人甚至包括從冀州出來的宋文都跟在李瑋後麵出工不出力。左彥是個溫和敦厚的人,他雖然知道李瑋和宋文等人看不起他,不願意聽他的,但他還是豁達的一笑了之,主動邀請他們到帳中議事。然而,從李弘這個角度出發,他還是希望李弘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
現在將領之間已有矛盾,但他們都服李弘,打仗的時候,沒有人不聽李弘的,他們之間的摩擦目前還沒有影響到李弘的權威。左彥當心的是李瑋和宋文等人。如果李弘在自己不熟悉的政事方麵需要他們出謀劃策的時候,這些人因為政見問題故意誤導李弘的決策或者對抗李弘的命令,那問題就嚴重了。李弘在政事上的權威如果受到李瑋等人的挑釁,可能會直接危急到他在兵事上的權威。
對左彥來說,黃巾軍內部鬥爭的教訓太深刻了。無論是張角還是張牛角,化在這方麵的精力都遠遠大於打仗的時候。許多時候,各方陷於爭鬥的不是權力而是政見不一。現在李弘好象處於同樣的狀況。招撫黃巾軍,首先不是陛下同意不同意的問題,而是李弘的部下能否遵從的問題。
大軍已經逼近晉陽城了,但李弘一反常態,至今沒有拿出一個致勝的策略。是李弘沒有把握說服自己的部下還是他沒有把握說服張燕?左彥認為是前者,李弘肯定擔心自己的部下會拿著陛下的聖旨逼迫自己下令進攻。但慶幸的是,今天的大軍有五萬人是胡人,這些胡人都聽李弘的,這是李弘得以掌控大軍的絕對實力。部下的戰功多了,官做大了,許多事都會改變的。李弘手下現在有三個中郎將,這三個中郎將都可以獨自領軍作戰,雖然目前都受其節製,但隻有天子一道聖旨,三個人中的任何一人都可以立即代替李弘統帥大軍。左彥感到了危機,李弘也同樣看到了危機。並州的事一個處理不當,禍患可能連番而來。
當左彥把他的擔心慢慢說完的時候,李弘摟著他的肩膀,說了聲謝謝。
左彥苦笑道:“這麽多年,跟了幾個故主,就大人你最愚鈍。大人沒有心機,坦誠待人,也舍的吃虧,雖然信服你的人多,但這樣下去,終究不是事情。我看大人的性格和你失去記憶有很大關係。我打算派人到洛陽請幾個名醫來給你看看。”
李弘搖搖頭,笑道:“俊義,我腦子雖然有點問題,但還不至於影響到打仗,請什麽醫匠啊?算了算了。其實,有你們這些兄弟在身邊就行了。你想想,我一個人能幹什麽事,還不是要大家一起幹。我笨一點沒關係,隻要你們聰明就行。”
“以李瑋,宋文等人的學識,他們征募來的人手一定比朝廷送來的好,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這事還是請他們去辦吧。至於說到將來,你可以這麽想。如果並州穩定了,幽州叛亂平定了,大漢國就沒有戰禍,到時候,你也好,仲淵也好,羽行也好,不是到朝中為官,就是在地方州郡為官,和我已經沒有什麽關係了。我這個將軍沒有仗打,自然也就不是將軍,到時候陛下可能讓我戍守邊關。所以,再過兩年,大家就要各奔東西了,過一天是一天吧。”
左彥坐在那裏發了一會呆。他想來想去李弘說的也對。自己可能在黃巾軍時間待長了,總是想著將來如何生存,反倒忘記了自己現在的身份。李弘是朝廷重臣,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就象皇甫嵩一樣,立了戰功就是左車騎將軍,得罪了陛下,就是罷官回家,無須理由的。不象自己,官小,不想幹了,找個借口就可以辭官回家。李弘就是再有心機,將來無非也就是混個中兩千石的九卿幹幹。但看他那樣子,他也不想幹,大概還是想到盧龍塞做個邊關武將逍遙快活去。李弘既然胸無大誌,他當然不會象張角一樣,事事都要算計個萬無一失了。想想張角,神一般的一個人,怎麽就沒有算到自己會在黃巾軍最危難的時候死去呢?如果人人都象李弘這樣隨遇而安,張角當然也就不會創建太平道舉兵反叛了。說到底,李弘不過就是一個武夫而已。
左彥正在那裏胡思亂想,李弘又說話了。
“俊義,你到兵曹營老伯那裏去一趟,叫老伯派一個親信到長安去。”
“到長安幹什麽?”左彥不禁奇怪地問道。
“把雲天的兄長請來。”李弘說道,“仲淵他們雖然想出了辦法,但他們沒有經驗,具體如何操辦他們根本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我們要請一個商人來。這營商的事當然要問問商人了。”
“大人,這並州的事還沒開始,我們連晉陽城都沒看到,你就……”
“並州的事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解決的,還是先賺錢吧。”李弘笑道,“仲淵他們膽子小,人也太過正直,總是想著這事朝廷能不能同意,那事是不是違背大漢律。他就不想想,朝廷裏的貪官如果都這麽想,這大漢國還有貪官嗎?我在西涼肅貪的時候算是看透了,這年頭,隻有想不到的,沒有不敢幹的。你到洛陽看看,那裏的官僚一個月才拿多少俸祿,但他們哪一個不是錦衣玉食?哪一個沒有豪宅田產?哪一個家裏沒有幾十的侍婢奴仆?這錢都是從哪裏來的?我就不信這都是他們祖上留下來的。”
左彥心裏忐忑不安,他望著一臉憤慨的李弘問道:“大人想私下……”
“對。”李弘輕拍案幾,小聲說道,“還是文龍說的好啊,如其賺點小錢,還不如私下倒賣,賺個大錢。”
左彥臉上變色。
“你不要怕。”李弘笑道,“反正這錢都用於安置流民,用於國事,隻要我們自己不貪就行,沒什麽可怕的?”
“大人,這要是讓陛下知道……”
“你以為我不倒賣,就沒人誣告我倒賣嗎?”李弘搖頭笑道,“洛陽想殺我的人多了,我要是縮著腦袋做人死得更快。沒事,我自有應付之法。”
===
至於李瑋所說的種種難題,李弘一概不考慮。他目前隻想知道能不能安置流民,有沒有辦法賺到錢,是不是馬上就能賺到錢。隻要有辦法安置流民,有辦法賺到錢,他心裏就有底,他就有信心說服張燕。這種心思他當然不能透漏給自己的部下。
現在大軍中有相當一部將領戰意盎然,正雄心勃勃的想通過這次平叛榮立戰功。還有一部分將領想早點打完黃巾軍,立即趕赴幽州戰場,回家鄉去。另外一部分從黃巾軍投降過來的將領卻意誌消沉,厭戰情緒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並州平叛到底怎麽處理,李弘當然不能說,他也要防備大軍內部出現意外。
李弘雖然幾次在軍議上表明了自己同情黃巾軍,有招撫黃巾軍的想法,但在部分將領看來,將軍大人也就是打仗打多了,有點累,情緒不穩定而已,並沒有想到曾經剿殺張牛角幾十萬大軍,和黃巾軍有深仇大恨的李弘會放棄武力,一門心思地隻想著招撫。
李瑋、宋文和謝明等人都是士子出身,自小所學都是經史典籍,心中對忠義根深蒂固,認為這是為人之根本,所以他們雖然對朝廷的**深惡痛絕,但心裏對叛逆還是不能接受。他們和朝廷的想法一樣,首先要堅決剿叛逆殺,其次才是解決產生叛逆的問題。李弘的提議,在他們看來,僅僅是將軍大人試圖在武力之外尋求解決黃巾蟻賊的一個手段而已,將軍大人真正想做的是安置流民,以解決持續叛亂的根源。
李瑋心中的造反和黃巾軍的造反是有很大區別的。李瑋希望李弘借助手上的強大武力,除奸閹,清君側,重建一個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國泰民安的大漢國,而不是象張角一樣,直接提出推翻劉氏王朝,毀滅大漢社稷,重建天下。所以他和宋文、謝明等人一樣,對李弘招撫黃巾軍存有很大的反感和抵製情緒。
他私下和宋文、謝明等人就李弘的提議商量過多次,就目前這個**的朝廷,要想實現李弘的提議,根本就是奢望,絕無可能。要不是一心一意想幫助李弘招撫黃巾軍的左彥極力讓他們放棄政治上的難題,他們甚至不願意提出什麽以商補農。沒有商人參予經營鹽鐵業就無法很快賺到錢,沒有錢就無法安置流民屯田,但要陛下和朝廷修改沿用了幾百年的祖宗之製,可能嗎?李瑋認為李弘在做無用功,在做春秋大夢。
李瑋等人的沮喪情緒很快影響了興致勃勃的李弘。李弘反複詢問墾地屯田和經營鹽鐵的細節,但李瑋等人一來沒有這方麵的實踐和經驗,二來對推行這些政策沒有信心,所以流於敷衍,有一句沒一句的隨口亂扯。
李弘看出他們嚴重缺乏信心,但他已經知道了這事的大概可行程度,所以他還是很高興,極力誇獎了他們幾句之後,吩咐他們去休息。
李瑋臨走時說:“自從跟隨大人出洛陽以來,我們雖然沒做什麽,但因為沾了大人和諸位將士擊敗鮮卑人的光,我們既升了官,又加了俸祿,於心有愧。大人要是有什麽指派,盡管說,我和斂之、長風等人雖肝腦塗地,亦在所不辭。”
李弘大笑道:“仲淵見外了。要是沒有你們,今日我就一籌莫展了。現在就有一件事,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幫我做到?”
李瑋和宋文等人麵麵相覷,心想這將軍大人還真不客氣。這裏才說兩句客氣話,他那裏就提要求了。
李弘說:“看到你們這些太學的士子一個個才華橫溢,遇到什麽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實在令人羨慕,還是有學問好。你們看,我這裏現在缺人,尤其缺象你們這樣有才華的掾史列曹,過一段時間假如要屯田,人手就更缺了,所以我想請你們幫幫忙,幫我招募一點人手,諸位看怎麽樣?”
李瑋和宋文等人對視一眼,均覺得將軍大人信心十足,對屯田一事好象十拿九穩似的。難道他在洛陽的時候,當真對陛下做過什麽承諾?如果有陛下的支持,他也許真能解決一係列的難題,但可怕的是,將來的事會怎麽發展呢?自己這幫人跟在他後麵,是什麽樣的命運呢?
李弘看看他們驚疑不定的眼神,接著說道:“不管是太學的學士還是各地的士子,隻要你們能請來,我一定呈報陛下,予以重用。”
李瑋略略遲疑了一下,問道:“大人,假如屯田的事由並州刺史部主掌……”
李弘笑著搖搖手,說道:“仲淵,即使是並州刺史部主掌,一樣需要人手。並州一下子增加百萬人口,沒有官吏,如何管理,你們還是盡早招募人手,以備燃眉之急。”
===
左彥看到李瑋走出大帳,立即擔憂地說道:“大人,這招募掾史列曹的事情大人應該上奏陛下,然後由陛下選派太學學士前來並州入仕。”
李弘看看左彥,問道:“你擔心什麽?”
左彥沒有做聲。李弘笑道:“俊義,我們在一起這麽長時間了,我難道還信不過你?你是不是當心他們都是李瑋的同室子弟,將來形成一股勢力?”
左彥歎了一口氣,說道:“大人也知道。”
李弘沉默不語。這種事他不是沒考慮過,現在軍中將士之間因不同種族不同地域不同出身而形成的各種大小勢力越來越多,他雖然通過不斷的整軍來消除這種影響,但效果並不理想。他總是安慰自己,認為出現這種事情是因為組軍時間太短,將士之間不太熟悉的緣故,但他心裏清楚,這種事情如果不處理,會隨著時間的延續越來越嚴重。
現在步兵軍以黃巾降兵和西涼邊軍為主,騎兵軍以胡人為主。漢人對胡人天生的仇恨造成了士卒之間的摩擦。打仗的時候彼此之間就有互不支援的情況,不打仗了,鬥毆的事就更多,他甚至聽說軍市裏的營妓都不願意接待胡人。一部分漢族將領雖然統領胡騎,但將士之間有對立情緒,有的上官還借故毆打胡兵。
騎兵軍裏的胡人現在各族都有,鮮卑人、羌人、烏丸人、匈奴人,他們之間也有仇恨也有摩擦;步兵軍裏這種情況更嚴重,西涼邊軍和冀州黃巾軍士兵因為各種小事,已經連續鬥毆數次,雖然衛政和各部將領都瞞著李弘私下處理了,但鄭信還是把這些事稟報了。李弘不願意插手這些事。他從士卒一步步做到將軍,這種事見得太多,無非都是一些意氣之爭。他知道要想避免這些事,僅靠軍律懲戒是不行的,必須要想辦法解決,但要解決士卒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各部將領之間的矛盾。刺奸大人衛政之所以一直隱瞞不報,就是因為這些鬥毆的背後其實都是各部將領之間有衝突。
將領之間的衝突最早就源於盧龍塞的馬匪軍官和幽州軍官。拳頭、胡子他們和鮮於輔、鮮於銀過去都是戰場上的對手,後來因為鮮卑人入侵才一起走到了李弘的帳下。其後又加進了冀州軍官。而冀州軍官又分為官軍和黃巾降將,這些人過去也是戰場上的對手。等到了西涼,情況更顯複雜,西涼有邊軍、郡國兵和羌兵將領。李弘每次在大帳召集各部將領議事,看到他們按照各自的小派係坐在一起,心裏就不痛快。他幾次命令他們按照各部曲就座,但到了下一次軍議,這些人還是我行我素,把李弘的話當耳邊風。李弘說了幾次後,自覺無趣,不說了,隨他們坐在一起親熱去。
這次到並州,李弘之所以不急於擊敗黃巾軍北上幽州,其中就有這個原因。他要想辦法處理一下這個問題,否則,下一仗可能要打敗。
至於李瑋等人恃才驕縱的問題,李弘也是最近才察覺。離開洛陽的時候,李弘依照李瑋的要求,從太學帶出了一幫士子。早期在冀州的時候,他還沒有感覺到李瑋的號召力,隻覺的李瑋說話做事很有魄力,他的一幫小兄弟喜歡圍著他轉,對他言聽計從,但這次李弘明顯感覺到了李瑋的影響力。李瑋因為對李弘的提議信心不足,一直沒有拿出什麽意見,直到李弘強製下令,李瑋等人才匆匆拿出了一個方案。這事本來應該是以左彥為主,召集眾人商議,但李瑋等人因為左彥曾經是黃巾軍的首領,一直排斥他,李瑋陰奉陽違,其他人甚至包括從冀州出來的宋文都跟在李瑋後麵出工不出力。左彥是個溫和敦厚的人,他雖然知道李瑋和宋文等人看不起他,不願意聽他的,但他還是豁達的一笑了之,主動邀請他們到帳中議事。然而,從李弘這個角度出發,他還是希望李弘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
現在將領之間已有矛盾,但他們都服李弘,打仗的時候,沒有人不聽李弘的,他們之間的摩擦目前還沒有影響到李弘的權威。左彥當心的是李瑋和宋文等人。如果李弘在自己不熟悉的政事方麵需要他們出謀劃策的時候,這些人因為政見問題故意誤導李弘的決策或者對抗李弘的命令,那問題就嚴重了。李弘在政事上的權威如果受到李瑋等人的挑釁,可能會直接危急到他在兵事上的權威。
對左彥來說,黃巾軍內部鬥爭的教訓太深刻了。無論是張角還是張牛角,化在這方麵的精力都遠遠大於打仗的時候。許多時候,各方陷於爭鬥的不是權力而是政見不一。現在李弘好象處於同樣的狀況。招撫黃巾軍,首先不是陛下同意不同意的問題,而是李弘的部下能否遵從的問題。
大軍已經逼近晉陽城了,但李弘一反常態,至今沒有拿出一個致勝的策略。是李弘沒有把握說服自己的部下還是他沒有把握說服張燕?左彥認為是前者,李弘肯定擔心自己的部下會拿著陛下的聖旨逼迫自己下令進攻。但慶幸的是,今天的大軍有五萬人是胡人,這些胡人都聽李弘的,這是李弘得以掌控大軍的絕對實力。部下的戰功多了,官做大了,許多事都會改變的。李弘手下現在有三個中郎將,這三個中郎將都可以獨自領軍作戰,雖然目前都受其節製,但隻有天子一道聖旨,三個人中的任何一人都可以立即代替李弘統帥大軍。左彥感到了危機,李弘也同樣看到了危機。並州的事一個處理不當,禍患可能連番而來。
當左彥把他的擔心慢慢說完的時候,李弘摟著他的肩膀,說了聲謝謝。
左彥苦笑道:“這麽多年,跟了幾個故主,就大人你最愚鈍。大人沒有心機,坦誠待人,也舍的吃虧,雖然信服你的人多,但這樣下去,終究不是事情。我看大人的性格和你失去記憶有很大關係。我打算派人到洛陽請幾個名醫來給你看看。”
李弘搖搖頭,笑道:“俊義,我腦子雖然有點問題,但還不至於影響到打仗,請什麽醫匠啊?算了算了。其實,有你們這些兄弟在身邊就行了。你想想,我一個人能幹什麽事,還不是要大家一起幹。我笨一點沒關係,隻要你們聰明就行。”
“以李瑋,宋文等人的學識,他們征募來的人手一定比朝廷送來的好,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這事還是請他們去辦吧。至於說到將來,你可以這麽想。如果並州穩定了,幽州叛亂平定了,大漢國就沒有戰禍,到時候,你也好,仲淵也好,羽行也好,不是到朝中為官,就是在地方州郡為官,和我已經沒有什麽關係了。我這個將軍沒有仗打,自然也就不是將軍,到時候陛下可能讓我戍守邊關。所以,再過兩年,大家就要各奔東西了,過一天是一天吧。”
左彥坐在那裏發了一會呆。他想來想去李弘說的也對。自己可能在黃巾軍時間待長了,總是想著將來如何生存,反倒忘記了自己現在的身份。李弘是朝廷重臣,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就象皇甫嵩一樣,立了戰功就是左車騎將軍,得罪了陛下,就是罷官回家,無須理由的。不象自己,官小,不想幹了,找個借口就可以辭官回家。李弘就是再有心機,將來無非也就是混個中兩千石的九卿幹幹。但看他那樣子,他也不想幹,大概還是想到盧龍塞做個邊關武將逍遙快活去。李弘既然胸無大誌,他當然不會象張角一樣,事事都要算計個萬無一失了。想想張角,神一般的一個人,怎麽就沒有算到自己會在黃巾軍最危難的時候死去呢?如果人人都象李弘這樣隨遇而安,張角當然也就不會創建太平道舉兵反叛了。說到底,李弘不過就是一個武夫而已。
左彥正在那裏胡思亂想,李弘又說話了。
“俊義,你到兵曹營老伯那裏去一趟,叫老伯派一個親信到長安去。”
“到長安幹什麽?”左彥不禁奇怪地問道。
“把雲天的兄長請來。”李弘說道,“仲淵他們雖然想出了辦法,但他們沒有經驗,具體如何操辦他們根本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我們要請一個商人來。這營商的事當然要問問商人了。”
“大人,這並州的事還沒開始,我們連晉陽城都沒看到,你就……”
“並州的事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解決的,還是先賺錢吧。”李弘笑道,“仲淵他們膽子小,人也太過正直,總是想著這事朝廷能不能同意,那事是不是違背大漢律。他就不想想,朝廷裏的貪官如果都這麽想,這大漢國還有貪官嗎?我在西涼肅貪的時候算是看透了,這年頭,隻有想不到的,沒有不敢幹的。你到洛陽看看,那裏的官僚一個月才拿多少俸祿,但他們哪一個不是錦衣玉食?哪一個沒有豪宅田產?哪一個家裏沒有幾十的侍婢奴仆?這錢都是從哪裏來的?我就不信這都是他們祖上留下來的。”
左彥心裏忐忑不安,他望著一臉憤慨的李弘問道:“大人想私下……”
“對。”李弘輕拍案幾,小聲說道,“還是文龍說的好啊,如其賺點小錢,還不如私下倒賣,賺個大錢。”
左彥臉上變色。
“你不要怕。”李弘笑道,“反正這錢都用於安置流民,用於國事,隻要我們自己不貪就行,沒什麽可怕的?”
“大人,這要是讓陛下知道……”
“你以為我不倒賣,就沒人誣告我倒賣嗎?”李弘搖頭笑道,“洛陽想殺我的人多了,我要是縮著腦袋做人死得更快。沒事,我自有應付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