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雖然他如今對唯心至道的理解已經有了一個完善的輪廓,可是將這種的思想用筆墨描述出來,成為流傳千百世的經典,則是極為困難,因為至道無為無形,怎麽去描述?


    要想繼續寫下去,他尚需許多更深刻的領悟,也需要知道的更多。


    楊玄覺得自己積累尚不充分,急功近利隻會將唯心至道的思想描述成一團亂麻,漏洞百出,遭那些衛道士、理學大家的攻擊,被批為邪魔外道。甚至予以抹殺,而且他要想宣揚這種唯心至道學說,至少也得等自己積累起強大的實力之後,方可付諸行動。再大的道理,沒有與之匹配的力量,也不過是空中樓閣。


    想明白這些問題之後,楊玄又提筆在另外一章紙上寫下了自在、不屈、善惡、殺伐四個標題。


    而後將自己凝練本性念頭的經驗、方法一一寫下,他沒有讀過詩詞歌賦,也寫不出太多華麗的辭藻,因此文章風格也寫的十分樸素,簡單到讓人一看就懂。零零總總寫了四五頁,卻並沒結尾,如今他的理解尚不全麵,日後肯定有許多需要補充甚至刪改的地方,除此之外,他將自己的武道經驗也寫了下來。


    諸天生死輪的武道精神其實也是符合唯心至道的,便是以心意改變因果,又以因果運轉諸天。


    如今楊玄領悟了唯心至道,對諸天生死輪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筆又寫了幾個意義隱諱標題,分別是順因逆果、預知因果、停轉因果、推轉因果、逆轉因果。但隻在順因逆果和預知因果下麵寫下了自己的感悟以及經驗。因為楊玄如今也隻領悟了這兩層已經,後麵幾層境界都是知其形。不知其意。


    順因逆果就是順應起因逆轉結果,悟透之後,在廝殺之中能根據敵人反應而料敵先機,克敵製勝,屬於諸天生死輪最淺顯的一層意境。但隻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也有死地求生之能。


    就好像一個杠杆,你能挑起多大的力量。起覺得性的作用的還是你自身擁有多少力量。


    預知因果較之順因逆果又要高出一個境界,在你不知道任何前因之時,就能感覺到會發生的結果,這種境界可遇不可求,也更加玄妙,第一層境界還可以靠眼力以及經驗達成。


    而這種境界,完全就得靠機緣或者說個人的悟性了,有的人或許天生就懂,有些人一輩子也無法領悟。


    至於後麵三層境界就完全是楊玄如今憑借感覺臆測出來的了。已經摻雜了時間的玄妙。因為因果就是以時間為軸,要想真正的做到以因果運轉諸天的地步,必須要能夠把握時間。才能達到那種地步。


    隻是如今楊玄修為尚淺,更是領悟不到那種境界,無法洞悉時間玄妙。


    便連如今第二層意境。楊玄也隻是僅僅把握到了一層皮毛,預知範圍僅僅局限在幾個呼吸之中,遠遠沒達到朝可見夕的地步,至於靈犀一動能感知將來的境界距他更是遙不可及。


    除了對武道精神的描述講解,楊玄也將如今自己琢磨出來的武道經驗統統寫了進去。


    一點沒有保留,包括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的測量、強化。都在書中。


    整本書如今已經漸漸有了眉//最快文字無彈窗無廣告//目,共分內篇、神魂篇、武道篇三部分。零零總總不過七八頁紙,可謂傾盡了楊玄畢生的心血,除了其中武道經驗的部分尚且生澀淺薄,在其他方麵都足以永世流傳。


    若非如今實力不夠,怕引此書一出引起太多麻煩,楊玄都打算將地藏經與陣法總綱編進書中。


    他著書立說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民於倒懸。


    若不明晰心中本性,世上之人永遠信奉天道,那天道便亙古長存,倒懸在他頭上的深淵便不會消去。


    所以他此舉目的不僅是心中善念所使,也是為了自己。


    人心中的偽道不除,天道便不會消亡。天道不消亡,他便無法真正的自在!


    然而在這個以充滿條框規則的世界裏,要想遵循心中本性,必須要有強大的實力,否則隻有空談。


    楊玄將桌上的幾頁紙仔細收好,而後提筆在封麵上寫下了四個大字——唯心至道。


    收筆瞬間,整張紙都發出了一陣哢嚓哢嚓的聲音,好像承受不住至理的分量,要碎裂開來,又好像這四個字已經產生了靈性,要從紙上飛騰出去,直入天際,與高懸眾生頭頂的天道一爭高下。


    字跡並不算磅礴大氣,卻融合了楊玄如今心中所有體悟,以念頭刻畫。似乎沒一個字都是楊玄如今神魂的投影,蘊含著天地間無可辯駁的至理,一眼看去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意境,而後深深陷進去,若是心智不夠堅定,恐怕立馬就會被其中蘊含的道理所折服,改變原有的認知,心中斬除的本性又將死灰複燃。


    楊玄將這初稿收了起來,雖然此書內容稀少,遠遠還沒達到可以稱作經典的地步,但僅僅是現有的內容,如果流傳開去,恐怕也會引起不小的轟動,給他惹來無窮無盡的麻煩,他倒是明白這點。


    此書目前除了武道篇可以傳於親信參悟,內篇、神魂篇決不能公諸於世。


    神魂篇中所的本性凝練法,一種本性可以凝練一種念頭,也就是說他將來步入化氣境神魂之中就包含了許多種念頭,而世間其他法門,卻隻有一種,哪怕是地藏經,修煉到禦氣境,也隻有一枚地藏之念,在以這一枚念頭不斷分化其他小念頭,卻遠遠不如本性念頭強大,要想增加念頭,必須修煉其他法門。


    但是世間功法大多道理不同,盲目同修隻會導致各種念頭糾纏不清,無法凝聚起來。


    所以楊玄多出來的這幾枚本性念頭對於旁人來講,可謂占據了極大的優勢,例如同樣是通神境巔峰的修為,二人鬥法,楊玄幾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將對手碾死。而且唯心至道之中的神魂修煉法門為世間至真之法,能將一切旁門之法都同化吸納,連地藏經、陣法總綱都能包容兼並,何況其他微末法門。


    這等意義不言而喻,當然修煉此法麵對的阻撓也會更大,畢竟如今天道高懸!


    楊玄將心思放空,不再去考慮這些問題,打來冰涼的井水洗漱,而後便開始睡覺。如今他已經將地藏佛法包容兼並,雖然還是地藏經的外形,但是其中的思想卻已經被楊玄以唯心至道的學說加以替換,自然也就不必入定參禪拘泥於形式。隻要本性壯大,修為便會不斷的提高。


    而壯大本性之法,就是依照本性行事,往大了說不著邊際,往小了說,其實卻也很簡單。


    就是餓了吃飯,困了就睡覺,想做什麽便去做。


    一夜飽睡,楊玄打著哈欠起來。


    第一次覺得心中如此自在,睡了一夜,縷縷念頭都順暢無比,竟然比入定參禪效果還要明顯。


    楊玄借著上午時間,巡視了一圈鷹眼衛的營地,又是發現了諸多需要改善之處。


    鷹眼衛的營房實在太過破舊,一到冬天恐怕很難熬過。良好的物質基礎是保證部隊戰鬥力的前提,吃不飽穿不暖的部隊,即便是實力再強、意誌力再堅定,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


    他從不把這些人當作囚犯對待,因為他心中有自己獨特的一套衡量對錯的標準。


    中午時候,楊玄已經將整個鷹眼衛的大致情況掌握在了心裏,正在書〖房〗中研讀鷹眼衛過去幾年裏大大小小的幾十次行動報告,包括幾年內出關的各種遭遇,如今對他而言,這些東西可都是極為有用的資料。


    裴鉶的親兵正好在這時候前來邀請,說是都尉已經擺好酒宴,楊玄換了常服便跟著他一路去了。


    到了中營,後院huā廳裏已經有幾個校官在那閑聊,驃騎營一共四衛人馬,如今卻隻來了四個人,如此看來有一衛的人馬應該是林燕的嫡係,可見此人在驃騎營中的確有著不小的勢力。


    裴鉶此時正坐在上席,也跟一幹屬下聊得起興。


    桌上酒水絲毫未動,還在不停傳菜,看來裴鉶對他也是頗為用心,不見他人來都不準備開席,以上級身份等待下級,甚至有些刻意示好的味道在裏麵。楊玄自然也看得透他的打算,並沒有太多抵製的情緒,也不怕裴鉶拿它當槍使,反正是他與林燕交惡在前,而且裴鉶待他不薄,也當是還他一個人情。


    似乎私下裏裴鉶已經跟眾人打過招呼,那兩校尉監軍對楊玄頗為和氣,並不以他鷹眼衛監軍的身份而輕視他,酒席之上眾人嚴詞拘謹頗為融洽,幾杯酒下來楊玄就跟幾人熟絡起來,雖談不上什麽交情深厚,至少不算生疏,平時照麵也能相互顧忌個情麵,也是裴鉶刻意營造氣氛的結果,否則以這幾人未必就待見他。


    如此打開局麵之後,對楊玄在軍中鋪開人脈也頗有好處。


    “楊校尉初來乍到,不知可有什麽難出可與大家說說,能幫的地方我們幾個老哥盡量相幫。”說話之人是驃騎營左騎衛校尉馬陽,性子比較浮誇,因此這話實在也就是說來給人聽的。


    不過楊玄卻是偏偏順竿子往上爬,嗬嗬一笑說道:“還真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碗青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碗青砂並收藏阿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