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峰。
一峰如筆,書天之廣,群山如棋,弈地之闊。
師父師父,還要你背我!
那峰仍似高不可攀,那峰幾若入雲參天,靄靄雲霧中,就像一個夢。
墜落!墜落!夢裏花開花落。
老仙人死了。
或說仙逝,或說羽化升天,或說老死了。
是那路,還是那一條曲折山路,級級兀立,形如巨蛇逆鱗;階階而上,狀若登天雲梯。
沐掌教在前,老夫子在後,最後方道士。
想到老神仙,方殷的心裏很不是滋味,方殷以為他還活著。
半是清醒半糊塗,不爭朝夕守仙株,也許他才是天底下最最快樂的人。
一路無話。
沐掌教說,要送給方殷一把劍,劍在上清峰頂仙劍樓。也是合情合理,每一個上清弟子藝成之時都可以在仙劍閣中挑一把劍,方道士也不例外。恪吾劍斷,還有墨練,其實方殷不想來。劍本凡鐵,哪裏又有甚麽仙劍,仙劍樓隻是一個名字而已。然而老夫子卻是很有興趣,這是跟著來給方道士挑選寶劍了,老夫子說,你眼力不行。
觀雲台。
觀雲台,立人誌,此為觀雲台,此為觀雲意。
萬般氣象盡收眼底,雲山雲海大地蒼茫,複望天顏,終知身之渺也。
而心之為大:“欲得我術,先明我義,方殷――”
――拯世人於水火,匡天下之正義!你,能否做到?
――成!
當年那一字斬釘截鐵,然而此時再也說不出口,不知為何,隻得沉默。
方殷從來都不是一個理想遠大的人,從來都不是。
方殷的視線落在石龜之首,那是方殷從懸崖上掉下去的地方,望來仍是心悸難言。
活著,已經很好了。
國難方殷,國難方殷,方殷也隻不過是一個名字。
“他不像你,像他。”老夫子一語道破:“你看,越來越像了。”
他是宿長眠。
這不是一件好事,宿野道孤老山中,這幾年是越來越神道兒了,妖裏妖氣的。
方道士才不要像他:“行了行了,恁多廢話!”
仙劍樓。
樓是閣樓,不過鬥室。
七步深,八步闊,左右前方三條長案,案上都是劍。案上擺的是劍,壁上掛的是劍,高高低低長長短短,林林總總大同小異,直有上千把。多半有鞘,形容古樸,天光半投,其色幽幽。亦有無鞘,鋒芒畢露,一點蒙塵,不掩本色。方殷在看,眼花繚亂,方殷不知這裏的劍多為上清曆代先人所用,千年所蓄代代相傳,並非新鑄之劍。
弱水三千,隻取一瓢,方殷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樣的劍。
最適合自己的劍,就是最好的劍,恪吾劍斷劍鞘還在,方殷一直帶在身邊。
最適合方殷手中劍鞘的劍,就是方殷要找的劍。
方殷想要再找一把恪吾,恪吾很結實,方殷使慣了,很好使。
當然,這也是一種情結。
嚓、嚓、嚓,哧、哧、哧,一把一把試,無關眼力,這是一個好辦法。
老夫子,本就不必跟著來。
嚓、嚓、嚓,哧、哧、哧,沐掌教哈哈大笑,老夫子搖頭歎氣。
且由他試,藏經閣就在左首第一間,裏麵盡是古籍道經功法劍譜,二人結伴而去。
夫子愛書,甚於愛劍。
過了很久。
“孔伯伯――孔伯伯――”方道士忽然大喊大叫,似乎發現了稀世珍寶:“掌教師叔――老雜毛兒――”
“哈哈!”老夫子進屋,手裏拿著幾本書。
沐掌教一眼看過,同樣眉開眼笑:“果然!”
方道士果然有眼力,老夫子和沐掌教都沒有猜錯,是那把劍。
一人有一道,一劍配一鞘,沒有第二把恪吾,適合方殷的劍方殷卻已找到。
因之平凡,所以錯過。
因之不同,所以沒有錯過。
在試完了閣樓裏所有的劍之後,在錯過了一次又一次之後,最終方殷的目光還是要落回到它的身上。
準確地說,這不是一把劍,而是一支頑鐵。
入手便就是一驚,因為冷,冷冰冰,長劍通體是鐵,無餘物。
拎起來又是一驚,因為重,是很重,好重的份量,重到幾乎拿它不動。
是一柄大劍,劍長五尺,柄長一尺,六尺長,三寸寬,無尖無脊,無鋒刃,無雜色。
無鞘,亦無劍穗,通體墨色。
似是太素神劍,不及其長其大其寬其鋒利,隻厚重有過之。
這是一把奇怪的劍,方殷很是奇怪,試著揮舞幾下,其重不能當,立足也不穩。
奇怪的是,這樣的劍,怎生使來?
“此劍名為鈞天,重三十斤。”沐掌教笑道:“好小子,有眼光!”
方殷不知,這一把劍,是為青雲祖師早年所使。
“鈞,三十斤也。”老夫子搖頭晃腦道:“鈞,平也。為四方主,故曰鈞天。”
是很平,平平無奇的平,平凡到了極致,反而奇異另類。
“此劍相傳為天外隕鐵所製,外物不容加身,鋒刃不容打磨。”沐掌教注目而視,笑歎道:“隻有一樣好,堅不可摧。”
既然堅不可摧,這把劍,就是天下所有劍的克星。
然而無論堅不可摧還是無堅不摧,厚失其利,重失其快,若不能使又有何用?
鈞天,三十斤,不要開玩笑了。
恪吾重一些,不過二斤半,這劍由人使來就像老鼠拉車,也就看著拉風。
“哎!”方殷歎一口氣,將劍放回案上。
怎能不自量力,當有自知之明,方殷已不是白曰做夢的年紀。所以說方道士眼力不行,所以老夫子要跟他來:“若是你用這劍,使出風起青萍,可以和孔伯伯一戰。”就是這把劍,沐掌教也認定了:“若你能用這把劍,再給老雜毛兒這麽劃上一道――”便就大手於胸前斜斜一比,哈哈大笑道:“以武入道,可說大成!”
那不可能。
方道士說,那不可能。
這一把劍,千年以來上清教中無人使得,金玉宮的太素神劍不過十斤重。
但青萍劍訣也不可能,但空冥神功也不可能。
但陀迦落說方殷乃是毗濕奴神轉世,生來就是與眾不同。
這把劍不屬於江湖,這把劍隻屬於戰爭。
還是很重,還是很冷。
劍在手中。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一峰如筆,書天之廣,群山如棋,弈地之闊。
師父師父,還要你背我!
那峰仍似高不可攀,那峰幾若入雲參天,靄靄雲霧中,就像一個夢。
墜落!墜落!夢裏花開花落。
老仙人死了。
或說仙逝,或說羽化升天,或說老死了。
是那路,還是那一條曲折山路,級級兀立,形如巨蛇逆鱗;階階而上,狀若登天雲梯。
沐掌教在前,老夫子在後,最後方道士。
想到老神仙,方殷的心裏很不是滋味,方殷以為他還活著。
半是清醒半糊塗,不爭朝夕守仙株,也許他才是天底下最最快樂的人。
一路無話。
沐掌教說,要送給方殷一把劍,劍在上清峰頂仙劍樓。也是合情合理,每一個上清弟子藝成之時都可以在仙劍閣中挑一把劍,方道士也不例外。恪吾劍斷,還有墨練,其實方殷不想來。劍本凡鐵,哪裏又有甚麽仙劍,仙劍樓隻是一個名字而已。然而老夫子卻是很有興趣,這是跟著來給方道士挑選寶劍了,老夫子說,你眼力不行。
觀雲台。
觀雲台,立人誌,此為觀雲台,此為觀雲意。
萬般氣象盡收眼底,雲山雲海大地蒼茫,複望天顏,終知身之渺也。
而心之為大:“欲得我術,先明我義,方殷――”
――拯世人於水火,匡天下之正義!你,能否做到?
――成!
當年那一字斬釘截鐵,然而此時再也說不出口,不知為何,隻得沉默。
方殷從來都不是一個理想遠大的人,從來都不是。
方殷的視線落在石龜之首,那是方殷從懸崖上掉下去的地方,望來仍是心悸難言。
活著,已經很好了。
國難方殷,國難方殷,方殷也隻不過是一個名字。
“他不像你,像他。”老夫子一語道破:“你看,越來越像了。”
他是宿長眠。
這不是一件好事,宿野道孤老山中,這幾年是越來越神道兒了,妖裏妖氣的。
方道士才不要像他:“行了行了,恁多廢話!”
仙劍樓。
樓是閣樓,不過鬥室。
七步深,八步闊,左右前方三條長案,案上都是劍。案上擺的是劍,壁上掛的是劍,高高低低長長短短,林林總總大同小異,直有上千把。多半有鞘,形容古樸,天光半投,其色幽幽。亦有無鞘,鋒芒畢露,一點蒙塵,不掩本色。方殷在看,眼花繚亂,方殷不知這裏的劍多為上清曆代先人所用,千年所蓄代代相傳,並非新鑄之劍。
弱水三千,隻取一瓢,方殷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樣的劍。
最適合自己的劍,就是最好的劍,恪吾劍斷劍鞘還在,方殷一直帶在身邊。
最適合方殷手中劍鞘的劍,就是方殷要找的劍。
方殷想要再找一把恪吾,恪吾很結實,方殷使慣了,很好使。
當然,這也是一種情結。
嚓、嚓、嚓,哧、哧、哧,一把一把試,無關眼力,這是一個好辦法。
老夫子,本就不必跟著來。
嚓、嚓、嚓,哧、哧、哧,沐掌教哈哈大笑,老夫子搖頭歎氣。
且由他試,藏經閣就在左首第一間,裏麵盡是古籍道經功法劍譜,二人結伴而去。
夫子愛書,甚於愛劍。
過了很久。
“孔伯伯――孔伯伯――”方道士忽然大喊大叫,似乎發現了稀世珍寶:“掌教師叔――老雜毛兒――”
“哈哈!”老夫子進屋,手裏拿著幾本書。
沐掌教一眼看過,同樣眉開眼笑:“果然!”
方道士果然有眼力,老夫子和沐掌教都沒有猜錯,是那把劍。
一人有一道,一劍配一鞘,沒有第二把恪吾,適合方殷的劍方殷卻已找到。
因之平凡,所以錯過。
因之不同,所以沒有錯過。
在試完了閣樓裏所有的劍之後,在錯過了一次又一次之後,最終方殷的目光還是要落回到它的身上。
準確地說,這不是一把劍,而是一支頑鐵。
入手便就是一驚,因為冷,冷冰冰,長劍通體是鐵,無餘物。
拎起來又是一驚,因為重,是很重,好重的份量,重到幾乎拿它不動。
是一柄大劍,劍長五尺,柄長一尺,六尺長,三寸寬,無尖無脊,無鋒刃,無雜色。
無鞘,亦無劍穗,通體墨色。
似是太素神劍,不及其長其大其寬其鋒利,隻厚重有過之。
這是一把奇怪的劍,方殷很是奇怪,試著揮舞幾下,其重不能當,立足也不穩。
奇怪的是,這樣的劍,怎生使來?
“此劍名為鈞天,重三十斤。”沐掌教笑道:“好小子,有眼光!”
方殷不知,這一把劍,是為青雲祖師早年所使。
“鈞,三十斤也。”老夫子搖頭晃腦道:“鈞,平也。為四方主,故曰鈞天。”
是很平,平平無奇的平,平凡到了極致,反而奇異另類。
“此劍相傳為天外隕鐵所製,外物不容加身,鋒刃不容打磨。”沐掌教注目而視,笑歎道:“隻有一樣好,堅不可摧。”
既然堅不可摧,這把劍,就是天下所有劍的克星。
然而無論堅不可摧還是無堅不摧,厚失其利,重失其快,若不能使又有何用?
鈞天,三十斤,不要開玩笑了。
恪吾重一些,不過二斤半,這劍由人使來就像老鼠拉車,也就看著拉風。
“哎!”方殷歎一口氣,將劍放回案上。
怎能不自量力,當有自知之明,方殷已不是白曰做夢的年紀。所以說方道士眼力不行,所以老夫子要跟他來:“若是你用這劍,使出風起青萍,可以和孔伯伯一戰。”就是這把劍,沐掌教也認定了:“若你能用這把劍,再給老雜毛兒這麽劃上一道――”便就大手於胸前斜斜一比,哈哈大笑道:“以武入道,可說大成!”
那不可能。
方道士說,那不可能。
這一把劍,千年以來上清教中無人使得,金玉宮的太素神劍不過十斤重。
但青萍劍訣也不可能,但空冥神功也不可能。
但陀迦落說方殷乃是毗濕奴神轉世,生來就是與眾不同。
這把劍不屬於江湖,這把劍隻屬於戰爭。
還是很重,還是很冷。
劍在手中。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