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戰大捷,當記軍功。
“……是役,西涼歿一萬三千二百五十一人,七千五百四十二馬,三千三百六十車,傷者不計其數。”三花張口即來,兩名隨軍書記官奮筆疾書:“蒼天助佑,皇恩浩蕩,此役我朝將士輕傷十二人,無重傷者,無殉亡者,經此一役……”
三花的話,水分很大,大到牡丹神將都聽不下去了:“我!我!說我!”
“咳,咳。”盡管水分很大,但有一點三花沒有造假,隆景將士一個人都沒有死,這是一個奇跡:“義勇人無禪,毀車八百七十二輛,英勇無敵,當記頭功……”牡丹神將拍案而起,怒道:“放屁!我!我才是頭功!”三花點了點頭,擠出一個諂媚的笑,接著一本正經說道:“義勇軍首領牛牡丹,英勇過人,斬敵二百五……”
所謂義勇軍,隻有四個人:牡丹,無禪,方殷,阿烏。
三花的戰後統計數據完全就是憑空捏造,當然好處也有方道士一份兒:“輔國大將軍之子方殷,同為義勇人,殺敵一百三十八,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聽到這裏牡丹再也聽不下去了,怒吼指點道:“好了好了,屁話少說!好處呢?好處!”三花屢次被她打斷,心中大為不滿,可是不敢發作:“捷報送出去,好處自然來。”
又一時,整整三大篇捷報寫好,畫押蓋章封劄,三花十分鄭重地交給了牡丹:“咳!”牡丹十二分鄭重地接過,並咳一聲以為暗號兒,然後傳喚道:“阿烏――”
阿烏的身份隻有一個,就是信使。
一隻鴿子飛上天空,融入黑夜,消失不見。
阿烏立在高高的旗杆之上,目送,衣袂旗幟共飄揚。
堂堂的阿烏大人,在軍中隻能作為一名編外信使,這委實是有些屈才了。
可是阿烏喜歡這裏,阿烏喜歡這裏的味道,這裏沒有陰謀。
隻有陽謀。
一個人眼界有多寬廣,要看他站在什麽樣的高度,阿烏大人站得比所有人都要高,因此能夠更多地領略到無邊風景的美妙。燈火通明處處,營帳連綿四方,一簇簇的火光比天上的星辰還要明亮,使阿烏不由得又一次文思如泉湧詩興大發作。可是這一次,阿烏強自壓抑住了吟詩的衝動,因為此時任何吟詠都是不合時宜的,阿烏流淚了。
因為有人在唱歌,阿烏在聽。
古老的歌聲,蒼涼的歌聲,豪邁而又優傷的歌聲,那是對於死者的緬懷對於亡靈的安撫。阿烏流淚了,盡管阿烏聽不懂,隻有歌聲能夠超越語言的界限,詩詞不成。三花的話是有一些誇張,但西涼軍的確是死了四五千人,數千人的生命就在短短的小半個時辰失去,那樣殘酷血腥的場麵即使鐵石心腸的阿烏也會動容――
當然阿烏心腸很軟,所謂鐵石心腸隻是阿烏自以為。
阿烏殺過人,殺過很多人,但是阿烏的心情從來都沒有這樣地沉重!
為什麽?
一個問題,困擾著四個人。
因為這是戰爭,懦弱猶疑婦人之仁要不得,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如同這一座石頭城,冰冷沉重,沒有感情。但人不是石頭,是人就有感情,正如同石頭也能為人遮風擋雨提供庇護,鐵血無情的殺戮過後同樣也有溫情的一麵展現出來。便於晨間西涼鳴金收兵之時,城頭上的隆景將士們同時放下了手中的刀槍弓箭,人人都似極為默契,沒有進一步地行動。
那時城下還有千百傷者,死人堆裏餘燼之中哀號翻滾,隆景軍沒有砸死他們射殺他們。戰鬥結束了,能走的走掉了,能爬的也爬走了,但仍有奄奄一息尚未氣絕的。默契就是,在半個時辰以後,數千西涼軍士赤手徒步而來,默默帶走傷者默默運走屍體,而城頭上的隆景將士一動不動。整個過程悄然進行迅速完成,直至城下隻餘車甲兵器死馬,所有人都走了,無論死活。
那時沒有仇恨,那時隻有尊敬,那時的沉默都是默哀,不分敵我。
死去的人將焚於烈火,皮融骨消,散於風中。
火是殘忍的,燃燒了血肉還有魂靈。
火是光明的,將黑暗中的醜惡焚盡。
是的,阿烏心裏明白,這並不值得慶祝,半點都不。
無論勝負。
“怎不說話了?”老夫子看過一眼,笑道:“是不想說話,還是無話可說?”
是無話可說,方道士盤坐於地,將鈞天劍橫置於膝:“呼――”還是想吐,又吐不出,頭暈腦漲心裏發毛,說不出的煩惡感覺:“哎!”長籲,短歎,現在的方道士就像是一個暮氣沉沉的老不死,形容舉止比老夫子還要老上三分。飯是吃不下,覺也睡不著,眼看著就是將行就木半截身子入土,沒有幾天好活了:“罪過罪過,南無阿彌陀佛――”
無禪在打坐,雷打也不動,老夫子在下棋,眼看又要輸了:“方大將軍,你瞧,這個小兵還會念經。”方老將軍話不多,但每句話都是一針見血:“他不會念經,他是嚇到了。”完全正確的判斷,極為準確的形容,方道士根本就是受到了驚嚇,就像是一頭驢子受到了驚嚇,不說驢話偏說人話:“恩啊――恩啊――”
這是撒嬌了,小方殷需要愛撫,最好有個溫暖的懷抱,最好有雙堅實的臂膀,最好有人在他耳邊輕輕唱著催眠的歌謠:“我困啦,睡覺覺。”於是,方殷躺了下去,將頭枕在無禪的腿上,找了一個舒服的姿勢,睡覺。甚麽都不可靠,隻有無禪可靠,淡淡的暖意傳來,忽而心中寧定煩擾盡消:“無禪,無禪,你說這是,為什麽呢?”
無禪無知無覺。
擔當不起,就先放下,一覺醒來天下太平:“啊――哈――”
“他很聰明,也很聽話。”孔老夫子將棋子一一放入棋匣,輕聲說道:“老方,我說的話,你還是再考慮一下。”
方老將軍搖了搖頭,緩緩起身:“我不信命,但我賭不起。”
“你殺人是為了救人,他也將會和你一般。”老夫子皺起了眉頭,目光咄咄分毫不讓:“他的路由他來走,由不得你來左右。”
“我是他爹。”老將軍淡淡道:“你不是。”
“哈!三無將軍!”老夫子冷笑:“無膽無能無殼,怪不得旁人罵你!”
到此為止,老將軍一走了之。
老夫子無可奈何。
說不過,就不說,不辯方為至辯之辯,方老將軍說話與空聞方丈是一個風格。爭論是有很多,分歧隻有一個,孔老夫子是說天降大任,父業子承,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必須要由方小將軍來擔當。這又與陀迦落活佛所說的話不謀而合。但方老將軍隻有方殷一個兒子,為了再一次避免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劇,方老將軍想要將方家世代相傳不得善終的魔咒打破。想將他一層層地包裹起來,就連自身也化作一個堅實的殼,將他藏於其間。
隻想讓他平平安安地,活著。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是役,西涼歿一萬三千二百五十一人,七千五百四十二馬,三千三百六十車,傷者不計其數。”三花張口即來,兩名隨軍書記官奮筆疾書:“蒼天助佑,皇恩浩蕩,此役我朝將士輕傷十二人,無重傷者,無殉亡者,經此一役……”
三花的話,水分很大,大到牡丹神將都聽不下去了:“我!我!說我!”
“咳,咳。”盡管水分很大,但有一點三花沒有造假,隆景將士一個人都沒有死,這是一個奇跡:“義勇人無禪,毀車八百七十二輛,英勇無敵,當記頭功……”牡丹神將拍案而起,怒道:“放屁!我!我才是頭功!”三花點了點頭,擠出一個諂媚的笑,接著一本正經說道:“義勇軍首領牛牡丹,英勇過人,斬敵二百五……”
所謂義勇軍,隻有四個人:牡丹,無禪,方殷,阿烏。
三花的戰後統計數據完全就是憑空捏造,當然好處也有方道士一份兒:“輔國大將軍之子方殷,同為義勇人,殺敵一百三十八,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聽到這裏牡丹再也聽不下去了,怒吼指點道:“好了好了,屁話少說!好處呢?好處!”三花屢次被她打斷,心中大為不滿,可是不敢發作:“捷報送出去,好處自然來。”
又一時,整整三大篇捷報寫好,畫押蓋章封劄,三花十分鄭重地交給了牡丹:“咳!”牡丹十二分鄭重地接過,並咳一聲以為暗號兒,然後傳喚道:“阿烏――”
阿烏的身份隻有一個,就是信使。
一隻鴿子飛上天空,融入黑夜,消失不見。
阿烏立在高高的旗杆之上,目送,衣袂旗幟共飄揚。
堂堂的阿烏大人,在軍中隻能作為一名編外信使,這委實是有些屈才了。
可是阿烏喜歡這裏,阿烏喜歡這裏的味道,這裏沒有陰謀。
隻有陽謀。
一個人眼界有多寬廣,要看他站在什麽樣的高度,阿烏大人站得比所有人都要高,因此能夠更多地領略到無邊風景的美妙。燈火通明處處,營帳連綿四方,一簇簇的火光比天上的星辰還要明亮,使阿烏不由得又一次文思如泉湧詩興大發作。可是這一次,阿烏強自壓抑住了吟詩的衝動,因為此時任何吟詠都是不合時宜的,阿烏流淚了。
因為有人在唱歌,阿烏在聽。
古老的歌聲,蒼涼的歌聲,豪邁而又優傷的歌聲,那是對於死者的緬懷對於亡靈的安撫。阿烏流淚了,盡管阿烏聽不懂,隻有歌聲能夠超越語言的界限,詩詞不成。三花的話是有一些誇張,但西涼軍的確是死了四五千人,數千人的生命就在短短的小半個時辰失去,那樣殘酷血腥的場麵即使鐵石心腸的阿烏也會動容――
當然阿烏心腸很軟,所謂鐵石心腸隻是阿烏自以為。
阿烏殺過人,殺過很多人,但是阿烏的心情從來都沒有這樣地沉重!
為什麽?
一個問題,困擾著四個人。
因為這是戰爭,懦弱猶疑婦人之仁要不得,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如同這一座石頭城,冰冷沉重,沒有感情。但人不是石頭,是人就有感情,正如同石頭也能為人遮風擋雨提供庇護,鐵血無情的殺戮過後同樣也有溫情的一麵展現出來。便於晨間西涼鳴金收兵之時,城頭上的隆景將士們同時放下了手中的刀槍弓箭,人人都似極為默契,沒有進一步地行動。
那時城下還有千百傷者,死人堆裏餘燼之中哀號翻滾,隆景軍沒有砸死他們射殺他們。戰鬥結束了,能走的走掉了,能爬的也爬走了,但仍有奄奄一息尚未氣絕的。默契就是,在半個時辰以後,數千西涼軍士赤手徒步而來,默默帶走傷者默默運走屍體,而城頭上的隆景將士一動不動。整個過程悄然進行迅速完成,直至城下隻餘車甲兵器死馬,所有人都走了,無論死活。
那時沒有仇恨,那時隻有尊敬,那時的沉默都是默哀,不分敵我。
死去的人將焚於烈火,皮融骨消,散於風中。
火是殘忍的,燃燒了血肉還有魂靈。
火是光明的,將黑暗中的醜惡焚盡。
是的,阿烏心裏明白,這並不值得慶祝,半點都不。
無論勝負。
“怎不說話了?”老夫子看過一眼,笑道:“是不想說話,還是無話可說?”
是無話可說,方道士盤坐於地,將鈞天劍橫置於膝:“呼――”還是想吐,又吐不出,頭暈腦漲心裏發毛,說不出的煩惡感覺:“哎!”長籲,短歎,現在的方道士就像是一個暮氣沉沉的老不死,形容舉止比老夫子還要老上三分。飯是吃不下,覺也睡不著,眼看著就是將行就木半截身子入土,沒有幾天好活了:“罪過罪過,南無阿彌陀佛――”
無禪在打坐,雷打也不動,老夫子在下棋,眼看又要輸了:“方大將軍,你瞧,這個小兵還會念經。”方老將軍話不多,但每句話都是一針見血:“他不會念經,他是嚇到了。”完全正確的判斷,極為準確的形容,方道士根本就是受到了驚嚇,就像是一頭驢子受到了驚嚇,不說驢話偏說人話:“恩啊――恩啊――”
這是撒嬌了,小方殷需要愛撫,最好有個溫暖的懷抱,最好有雙堅實的臂膀,最好有人在他耳邊輕輕唱著催眠的歌謠:“我困啦,睡覺覺。”於是,方殷躺了下去,將頭枕在無禪的腿上,找了一個舒服的姿勢,睡覺。甚麽都不可靠,隻有無禪可靠,淡淡的暖意傳來,忽而心中寧定煩擾盡消:“無禪,無禪,你說這是,為什麽呢?”
無禪無知無覺。
擔當不起,就先放下,一覺醒來天下太平:“啊――哈――”
“他很聰明,也很聽話。”孔老夫子將棋子一一放入棋匣,輕聲說道:“老方,我說的話,你還是再考慮一下。”
方老將軍搖了搖頭,緩緩起身:“我不信命,但我賭不起。”
“你殺人是為了救人,他也將會和你一般。”老夫子皺起了眉頭,目光咄咄分毫不讓:“他的路由他來走,由不得你來左右。”
“我是他爹。”老將軍淡淡道:“你不是。”
“哈!三無將軍!”老夫子冷笑:“無膽無能無殼,怪不得旁人罵你!”
到此為止,老將軍一走了之。
老夫子無可奈何。
說不過,就不說,不辯方為至辯之辯,方老將軍說話與空聞方丈是一個風格。爭論是有很多,分歧隻有一個,孔老夫子是說天降大任,父業子承,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必須要由方小將軍來擔當。這又與陀迦落活佛所說的話不謀而合。但方老將軍隻有方殷一個兒子,為了再一次避免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劇,方老將軍想要將方家世代相傳不得善終的魔咒打破。想將他一層層地包裹起來,就連自身也化作一個堅實的殼,將他藏於其間。
隻想讓他平平安安地,活著。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