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商人甲,現在的商人乙,身份是天下第一大鹽商。
商人乙喜歡坐在靠近城門的茶樓喝茶,一邊喝著茶,一邊看著某些外地的菜鳥鹽商拉著一車車的鹽,紅光滿麵意氣風發地進城賣鹽。京城裏的鹽價高誰都知道,利潤豐厚,讓人眼紅,一個商人甲倒下去,還會有無數商人甲衝進來。這是一種享受,商人乙享受著高高在上,神明一般的感覺,使得商人乙明白了一個道理:圈外人就是局外人,個中趣味不足為外人道也。
終有一人,會取代現在的商人乙,那人會是此時的無數商人甲其中之一。但商人乙知道,即使此時的商人乙將來不再是商人乙,在慕容公子這個圈子裏,不會吃虧隻會沾便宜。在慕容公子這個圈子裏,任何人都會發財,發大財發小財,大家都在做著隻賺不賠的生意。商人乙也知道,自己隻是這個圈子之中的邊緣人物,而自己的成功故事再也尋常不過,根本就不值一提。
商人乙有個朋友,叫作商人丙。
商人丙做家俱生意,來料加工,批發零售,商人丁是他的原料供應商。兩個人也是合作很多年了,從來沒有紅過臉,好得也是穿一條褲子。早先不是這樣的,早先,商人丙和商人丁還沒有真正開始合作之前,各自上當受騙,各種被坑,幾乎都要破產了。商人丙和商人丁二人之間第一次合作,那絕對是一段不大愉快的回憶。幾乎導致了兩個人同時破產。
當時商人丙和商人丁訂了一批木料,海南黃花梨,價值黃金百萬,雙方簽好合同,摁了手印兒的。說的是挺好,訂金也給了,結果發過來一看,非洲白酸枝。這商人丙當然就不幹了。當時訂紅木家俱的人是很挑剔的,別說白酸枝了,你黑酸枝也沒人買,人家商人丙要的是木材,商人丁等同於發過來一堆木柴。而那一筆訂金,百分之三十的訂金,就是商人丙手中僅存的流動資金,這等於是要了商人丙的命。
其實商人丁原本也是個實誠人,因為經常發出去了貨收不到回款。而且實在沒有現貨才做出此種無奈之舉,商人丁也不是有意的。商人丙拿著合同找到了商人丁,準備討個說法。不行就拚命。跟他同歸於盡。但商人丁隻用一句話就把他打發了,你付訂金,我給保物,給足我一百萬我保證給你一百萬的海南黃花梨,非洲白酸枝額外贈送。
後來這個事兒就鬧大了,打了官司。鬧得不可開交,最後兩個人因為同時不服判決結果,大鬧公堂,一起蹲了監獄。
等到出來了,世界大不同!
二人聯手合作。重整山河,變賣家產。又共同為朝雲暮雨樓的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之後,終於一起得到了拜見慕容公子的機會。天字第一號,那一次商人乙也在場,中間商人乙也給出了不少力。就在那一次,商人丙和商人丁也終於見識到了慕容公子的行事風格,那一次慕容公子一個字也沒有說。就那麽微笑著,傾聽,似乎是在聽著一個有趣的故事,任二人哭訴、懇求、阿諛奉承、信誓旦旦保證。
當商人丙和商人丁發現一桌子人都像看傻子看白癡一樣看著他倆的時候,還是商人丙的朋友商人乙為二人指點了迷津:去找於老。
道理很簡單,既然要你來了,這事兒就是成了。
公子從來不談事情,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事情都不談,因為沒有必要。
有事就找於老。
現在的商人丙,是全國最大的家俱供應商,連鎖無數。
現在的商人丁,是全國最大的木材加工商,搞深加工。
兩個人現在也都是上千萬的身家了,也是朝雲暮雨樓的經濟來源之一,每年各自上交百分之八十的淨利潤。
不用保金,不用保物,沒有甚麽能夠可靠過慕容公子這個名字,作為一個買家由慕容公子作保拿到的貨永遠都是貨真價實,而且質優價廉,作為一個賣家永遠不用擔心你的貨款會少一毛錢,哪怕一分錢。以慕容公子為核心,慕容公子身邊的人形成了慕容公子的圈子,隻要進了慕容公子的圈子就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做任何生意,包括處理任何事宜都會事半功倍一馬平川,這本就是一個不是秘密的秘密。
圈子不大,隻幾百人,說過非富即貴,圈裏的人並不是互相都認識。共識就是,隻有和慕容公子坐在一起,至少喝過一次酒的人才算是圈裏的人,否則就是圈外的人。通常圈內人因為某件事情見麵,第一次打交道的時候都會微笑、含蓄、略帶羞澀地說上一句:我是公子的人。一句就是涵義萬千,同樣也是意義重大,而且在圈內圈外同樣適用,所有難題迎刃而解,勝過任何金口玉言。
沒有人敢冒充,沒有一個人,活著的。
這是財路之一,占公子年收入的百分之六十,最大的一條。
其二,地皮。
做人當須高瞻遠矚,尤其是做生意,以於老先生和慕容公子的無上眼光,如何發現不了地產行業的商機!大後宮占地巨廣,又在寸土寸金的地方,放在京城以外不亞於一座城池的麵積,慕容公子已經得到了這一片地的永久使用權。南麵沿街,也就是朝雲暮雨樓的這一麵,左右二百丈許全部商鋪,共計六十七家,包括酒樓糧行、錢莊當鋪、賭場夜店、鹽業總部家俱中心等等。
沒有一家是慕容公子開的,公子隻收租金,其中店麵最小的一家,一年的租金是十萬兩金。最大的一家是開賭場的,千萬兩金。六十七家,不包括朝雲暮雨樓,基本上每一家都是同行業裏麵規模最大的,效益最好的,沒有一家賠錢的,從始至終所有的鋪麵沒有一家轉租的。其餘三麵全是牆,一直到頭兩麵光,這是一種資源上的極大浪費,原因是嫌吵。實際上慕容公子並沒有真正去做地產生意,因為嫌累,本兒大利兒小。
租金收入,占公子年收入百分之二十左右。
其三,教育。
金鱗書院和池魚書院同在京城正東南,背倚金陵河,人堂正對麵,與朝雲暮雨樓相隔不是很遠。金鱗書院是朝廷辦的,池魚書院是商賈辦的,七年前慕容公子將兩座書院同時收購,現在公子還有一個身份是校長。不是校長,有校長,應該說是院長,或是校董。七年下來慕容公子隻將兩座書院視察過三次,由副校董之一於老先生和副校董之二三花公公陪同。知識就是力量,可以改變人生,而掌握了未來才是真正掌控了世界,兩座書院裏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未來。
學費收入,占公子年收入的百分之十。
一般孩子,是進不了金鱗書院的,金鱗書院的八十多個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姓元。下一任皇帝,也許就出在金鱗書院的八十多個在讀生當中,或者之前畢業的。這是一種情節,不得不說的是,慕容公子年少的時候也上過學,進的是池魚書院。無論以前,還是現在,窮人家的孩子都是上不起學的,池魚書院的學費也很貴,雖說不像金鱗書院貴得那麽離譜兒,但一年學費下來也要黃金百兩。
就說當時,趁上二百兩金子的,絕對算是中產階級以上了。
池魚書院和金陵書院一般大小,但在讀學生始終保持在五千人以上,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此時是有八千餘人。兩座書院都很大,很有名,在全國範圍之內從任何方麵來講,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兩座學院同樣都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一股天下無出其右的龐大力量,這個世界是我們的是你們的歸根結底還是孩子們的,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忘了老師可以忘了同學也不可能忘了慕容校長。
事實如此,這是一件奇怪的事。
其四,就是朝雲暮雨樓、金陵河畫舫、以及種種閑雜收入,其實占得並不多。
其實朝雲暮雨樓隻是一個標誌,就如同慕容公子之名隻是一個招牌,基本上每一天,公子都無所事事。
公子的錢,似乎得來很容易。
商人乙喜歡坐在靠近城門的茶樓喝茶,一邊喝著茶,一邊看著某些外地的菜鳥鹽商拉著一車車的鹽,紅光滿麵意氣風發地進城賣鹽。京城裏的鹽價高誰都知道,利潤豐厚,讓人眼紅,一個商人甲倒下去,還會有無數商人甲衝進來。這是一種享受,商人乙享受著高高在上,神明一般的感覺,使得商人乙明白了一個道理:圈外人就是局外人,個中趣味不足為外人道也。
終有一人,會取代現在的商人乙,那人會是此時的無數商人甲其中之一。但商人乙知道,即使此時的商人乙將來不再是商人乙,在慕容公子這個圈子裏,不會吃虧隻會沾便宜。在慕容公子這個圈子裏,任何人都會發財,發大財發小財,大家都在做著隻賺不賠的生意。商人乙也知道,自己隻是這個圈子之中的邊緣人物,而自己的成功故事再也尋常不過,根本就不值一提。
商人乙有個朋友,叫作商人丙。
商人丙做家俱生意,來料加工,批發零售,商人丁是他的原料供應商。兩個人也是合作很多年了,從來沒有紅過臉,好得也是穿一條褲子。早先不是這樣的,早先,商人丙和商人丁還沒有真正開始合作之前,各自上當受騙,各種被坑,幾乎都要破產了。商人丙和商人丁二人之間第一次合作,那絕對是一段不大愉快的回憶。幾乎導致了兩個人同時破產。
當時商人丙和商人丁訂了一批木料,海南黃花梨,價值黃金百萬,雙方簽好合同,摁了手印兒的。說的是挺好,訂金也給了,結果發過來一看,非洲白酸枝。這商人丙當然就不幹了。當時訂紅木家俱的人是很挑剔的,別說白酸枝了,你黑酸枝也沒人買,人家商人丙要的是木材,商人丁等同於發過來一堆木柴。而那一筆訂金,百分之三十的訂金,就是商人丙手中僅存的流動資金,這等於是要了商人丙的命。
其實商人丁原本也是個實誠人,因為經常發出去了貨收不到回款。而且實在沒有現貨才做出此種無奈之舉,商人丁也不是有意的。商人丙拿著合同找到了商人丁,準備討個說法。不行就拚命。跟他同歸於盡。但商人丁隻用一句話就把他打發了,你付訂金,我給保物,給足我一百萬我保證給你一百萬的海南黃花梨,非洲白酸枝額外贈送。
後來這個事兒就鬧大了,打了官司。鬧得不可開交,最後兩個人因為同時不服判決結果,大鬧公堂,一起蹲了監獄。
等到出來了,世界大不同!
二人聯手合作。重整山河,變賣家產。又共同為朝雲暮雨樓的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之後,終於一起得到了拜見慕容公子的機會。天字第一號,那一次商人乙也在場,中間商人乙也給出了不少力。就在那一次,商人丙和商人丁也終於見識到了慕容公子的行事風格,那一次慕容公子一個字也沒有說。就那麽微笑著,傾聽,似乎是在聽著一個有趣的故事,任二人哭訴、懇求、阿諛奉承、信誓旦旦保證。
當商人丙和商人丁發現一桌子人都像看傻子看白癡一樣看著他倆的時候,還是商人丙的朋友商人乙為二人指點了迷津:去找於老。
道理很簡單,既然要你來了,這事兒就是成了。
公子從來不談事情,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事情都不談,因為沒有必要。
有事就找於老。
現在的商人丙,是全國最大的家俱供應商,連鎖無數。
現在的商人丁,是全國最大的木材加工商,搞深加工。
兩個人現在也都是上千萬的身家了,也是朝雲暮雨樓的經濟來源之一,每年各自上交百分之八十的淨利潤。
不用保金,不用保物,沒有甚麽能夠可靠過慕容公子這個名字,作為一個買家由慕容公子作保拿到的貨永遠都是貨真價實,而且質優價廉,作為一個賣家永遠不用擔心你的貨款會少一毛錢,哪怕一分錢。以慕容公子為核心,慕容公子身邊的人形成了慕容公子的圈子,隻要進了慕容公子的圈子就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做任何生意,包括處理任何事宜都會事半功倍一馬平川,這本就是一個不是秘密的秘密。
圈子不大,隻幾百人,說過非富即貴,圈裏的人並不是互相都認識。共識就是,隻有和慕容公子坐在一起,至少喝過一次酒的人才算是圈裏的人,否則就是圈外的人。通常圈內人因為某件事情見麵,第一次打交道的時候都會微笑、含蓄、略帶羞澀地說上一句:我是公子的人。一句就是涵義萬千,同樣也是意義重大,而且在圈內圈外同樣適用,所有難題迎刃而解,勝過任何金口玉言。
沒有人敢冒充,沒有一個人,活著的。
這是財路之一,占公子年收入的百分之六十,最大的一條。
其二,地皮。
做人當須高瞻遠矚,尤其是做生意,以於老先生和慕容公子的無上眼光,如何發現不了地產行業的商機!大後宮占地巨廣,又在寸土寸金的地方,放在京城以外不亞於一座城池的麵積,慕容公子已經得到了這一片地的永久使用權。南麵沿街,也就是朝雲暮雨樓的這一麵,左右二百丈許全部商鋪,共計六十七家,包括酒樓糧行、錢莊當鋪、賭場夜店、鹽業總部家俱中心等等。
沒有一家是慕容公子開的,公子隻收租金,其中店麵最小的一家,一年的租金是十萬兩金。最大的一家是開賭場的,千萬兩金。六十七家,不包括朝雲暮雨樓,基本上每一家都是同行業裏麵規模最大的,效益最好的,沒有一家賠錢的,從始至終所有的鋪麵沒有一家轉租的。其餘三麵全是牆,一直到頭兩麵光,這是一種資源上的極大浪費,原因是嫌吵。實際上慕容公子並沒有真正去做地產生意,因為嫌累,本兒大利兒小。
租金收入,占公子年收入百分之二十左右。
其三,教育。
金鱗書院和池魚書院同在京城正東南,背倚金陵河,人堂正對麵,與朝雲暮雨樓相隔不是很遠。金鱗書院是朝廷辦的,池魚書院是商賈辦的,七年前慕容公子將兩座書院同時收購,現在公子還有一個身份是校長。不是校長,有校長,應該說是院長,或是校董。七年下來慕容公子隻將兩座書院視察過三次,由副校董之一於老先生和副校董之二三花公公陪同。知識就是力量,可以改變人生,而掌握了未來才是真正掌控了世界,兩座書院裏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未來。
學費收入,占公子年收入的百分之十。
一般孩子,是進不了金鱗書院的,金鱗書院的八十多個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姓元。下一任皇帝,也許就出在金鱗書院的八十多個在讀生當中,或者之前畢業的。這是一種情節,不得不說的是,慕容公子年少的時候也上過學,進的是池魚書院。無論以前,還是現在,窮人家的孩子都是上不起學的,池魚書院的學費也很貴,雖說不像金鱗書院貴得那麽離譜兒,但一年學費下來也要黃金百兩。
就說當時,趁上二百兩金子的,絕對算是中產階級以上了。
池魚書院和金陵書院一般大小,但在讀學生始終保持在五千人以上,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此時是有八千餘人。兩座書院都很大,很有名,在全國範圍之內從任何方麵來講,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兩座學院同樣都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一股天下無出其右的龐大力量,這個世界是我們的是你們的歸根結底還是孩子們的,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忘了老師可以忘了同學也不可能忘了慕容校長。
事實如此,這是一件奇怪的事。
其四,就是朝雲暮雨樓、金陵河畫舫、以及種種閑雜收入,其實占得並不多。
其實朝雲暮雨樓隻是一個標誌,就如同慕容公子之名隻是一個招牌,基本上每一天,公子都無所事事。
公子的錢,似乎得來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