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沒進門之前,王旁把他形容的上通天文下曉地理,簡直就是無所不知的神人,蘇小妹暗想,這該是如何一個人,王旁所說加十分,她是知道,是夫君讚揚自己說對了意思,被沈括這麽一打著岔,小妹撲哧就笑了出來,


    王旁趕忙將二人做了介紹,沈括見蘇小妹也不是外人,他便拉這王旁的胳膊說道:“你這小子,那時候在京城的時候咱們怎麽說的。”


    “怎麽說的。”王旁一愣“你說過兩天來看我,一等就是一年多~”沈括埋怨到,


    王旁嚇了一跳,怎麽這還要唱起來不成,不過他也想起來,自己第一次南下之前曾經說過:等他路過揚州去看沈括,不過那次走內陸,並未經過揚州,所以沈括的埋怨也不是沒道理,他笑道:“沈兄別來無恙啊,我看你這又折騰新鮮物件,估計也沒空想起我,哈哈”他指著沈括書房裏擺設的那些渾儀,漏壺,家具等物說道,


    沈括摸了摸,這些被他精心改製的物件,“我生平就好琢磨這些東西,這個毛病是改不了了,你不也是這樣嗎,我都聽說了,你把聖上的龍床龍椅都改了,你比我強啊,,哈哈。”他笑了笑又說道:“賢弟啊~,你看你這喜事也不提前通知我,賀禮我也沒準備,這麽著……你看這裏的物件兒你喜歡什麽,我送給你~”


    蘇小妹一旁偷笑不語,心想王旁誇了半天這個人,自己還以為也和自己相公一樣,不說才貌出眾,至少也是一文人學者,這一見麵倒見沈括憨憨厚厚,圓圓乎乎,生的就有幾分不像讀書人,說話也是大大咧咧的,一說這賀禮更是有趣,別人送王旁金銀都怕王旁看不入眼,這沈括拿這自己改製的小東西當賀禮,未免有些小家子氣,


    她的這點小心思哪裏逃的過王旁的眼睛,王旁指著這套燕幾對沈括說道:“這些可是沈兄的心血,向來你很少贈與他人,這可是件厚禮,如今我正想在此添置宅院,再開設一間銀行分號,我看這組合家具不錯,我娘子也是喜歡,不如沈兄將他送給我如何啊。”


    沈括皺起了眉頭:“組合家具。”他恍然大悟王旁說的那組燕幾:“哦~,你說是它啊,兄弟你真是好眼力,千挑萬選的選了一件不是我做的東西,~”


    話音一落,蘇小妹更是忍不住笑了出來,王旁聽了也笑了,“哦,難道還有比沈兄心思奇巧的人麽。”


    沈括略帶嚴肅的說道:“雖然我聽出了你是在奉承我,可是我還是很欣慰,哈哈。”三人人一起笑了起來笑罷,沈括問道:“兄弟這次來揚州是為了什麽事,剛才你說要在揚州開什麽銀行分號,銀行是個什麽生意,而且我剛聽侍衛來稟報說什麽鎮南王來了,這又是怎麽回事。”這個沈括還不如一個高郵的縣令消息靈通,可見平時的心思大多用在研究上了,


    王旁便把自己第一次南下以及回京之後被封王,以及在京城開銀行的事對沈括訴說了一遍,沈括一邊聽一邊點頭,五官還一會驚一會喜的,所有的表情都寫在臉上,最後王旁告訴沈括,這次來揚州就是了解一下此地的情況,等安頓好邕州的事,便調派人馬在揚州也做一家銀行分號,


    沈括聽完問道:“這麽說兄弟要在揚州呆上幾日了。”


    “正是,開銀行可不是小事,我還要勞煩沈兄您點事呢。”


    “嗨,你現在是鎮南王,能有什麽事要勞煩我。”沈括一撇嘴說道,


    王旁微微一笑:“沈兄如今是揚州的司裏參軍,我臨從京城出來打聽了一下,揚州的知府,通判我都不很熟悉,勞煩沈兄要代為引薦。”


    “你看你,你現在是王爺,想見誰那還不容易,不過,要依我說啊,你見見他們也應該,畢竟他們主持地方,不過我剛聽明白你這銀行的生意,我覺得有一個人你一定要見的。”


    “誰啊。”


    “當今宰相的女婿李格非啊,。”


    王旁一聽李格非,離開驚訝的問道:“文叔也在揚州,他任何職。”


    李格非王旁可是非常熟悉的,他即是父親的學生,也是自己的好友,而且除了李格非是宰相王珪的女婿之外,王旁還知道,李格非會生一個女兒,就是大名鼎鼎宋代才女李清照,他和李格非有好幾年沒見麵了,沒想到在揚州能夠碰上,


    “我就知道,你肯定和他相熟,他現在不在揚州,但卻管淮南東路的事。”


    王旁現在對宋朝的地方行政區劃已經十分了解,他知道宋朝基本上是兩級製,即府、州、軍、監為一級,縣為一級,宋朝的地方官均以中央官吏派出任“知xx事”,高級官吏則稱“判xx事”,以州為標準單位,多稱“知x州軍州事”,知州照例兼廂軍正印職,除知州外,每州設“通判”一人,其地位類似隋朝通守,州一級發出文件,必須通判簽署,才能生效,目的就是要牽掣一下知州的權力,


    所以,王旁要辦銀行的事一定要有知府和通判這些在地方上有威懾力的人支持,但在地方之上有一大區,稱作“路”,路一級的機構和職官,有監司和帥司,沈括既然說到李格非雖不在揚州,卻管著淮南東路的事,心中大喜忙問道:“他現在何處,是做何監司。”


    沈括說道:“他所在到是不遠,而且這幾天就要到揚州來,你找他才是正管的人,如今他是在漕司,正是淮南東路的轉運使,(漕司即轉運司,長官稱轉運使,負責一路的財賦和監察)就連知府和通判都要看他的臉色的。”


    王旁一笑,自古官大一級壓死人,更別說地方和中央的差異,更笑,無論古今,想做什麽事,無非就是一張關係網,自己前世雖沒有什麽太突出的專項,但卻在生意場打拚,早將這關係網看的透徹,更別說自己穿越到了宋朝,竟然給自己這麽好的一個身份,剛來宋朝的時候年紀小,但結交了一堆朋友,現在這些人慢慢都起來了,而且將來也都會成為朝廷的中流砥柱,那這張大網中可是做起事來如魚得水,


    見王旁並不急於走,沈括忙張羅著給王旁安排住處,又親自去請知府和通判來見,這天晚些時候,沈括又派人到王旁的下榻處,請王旁到府上一敘,並說揚州知府和通判也都到了,


    又要應酬,蘇小妹囑咐王旁少吃酒,王旁笑道:“這種應酬都是應酬不完的,雖說李格非是主漕司,但地方的人是萬萬怠慢不得。”


    揚州府衙的後宅有大小不同的院落,宋朝官員走到哪都會有官邸,揚州大小官員的官邸,都處在府衙後麵這大小院落群組中,王旁穿庭過院,心中不由感歎,比起京城隻見莊嚴華貴的建築,揚州的庭院園林,更多了幾分精巧細致,隋煬帝為開運河三下揚州,盡管宋代揚州經曆戰火,但仍見亭台星布,堤柳如煙,遠近的廳堂,亭觀,塔橋在柳樹遮掩下若明若暗,更顯出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別致,


    王旁進入府宅,早有人傳話進去,聽說鎮南王來了,房中的揚州知府與通判都從廳堂出迎了出來,見王旁邁步進了庭院,沈括招呼到:“來,鎮南王,我與你引薦……”他說著指向一位老者:“這位,便是咱們揚州的知府”老者別看有六七十歲,但身份所限,見到王旁這二十出頭的小夥子,也得躬身施禮,“下官胡宿”


    王旁忙扶住他:“胡知府免禮”口中說著,心裏卻想,這麽大歲數怎麽還沒退休呢,


    沈括又王旁引薦另外一個人:“這位就是揚州的通判。”


    這位通判看年紀四五十歲,也拱手向王旁說道:“在下王拱辰”


    王旁一看這個王拱辰,心想這人我認識啊,,這人要是揚州的通判,以後的事還真未必好辦,這個王拱辰,以前是翰林學士,也曾代理過三司使,但是說話辦事總是不得仁宗喜歡,就比如說仁宗在位時期想推行“慶曆新政”,這個王拱辰就是最積極的反對者,到後來,他的好友湖南轉運判官李章、潭州知州任顓賤價強買商人的珠寶,罪行敗露後被抓,王拱辰將全部珠寶都賄賂給了後宮,結果終於被彈劾,現在在地方上做一名通判,雖說也是掌握一州的權利,那又怎麽比的了京官呢,隻是王旁想到這人對“慶曆新政”就如此抵觸,不知道過了這麽多年之後,他的想法是不是會有所轉變呢,


    四個人進入廳堂,寬敞的大廳,一張會客桌擺在廳堂正中,桌上擺放著準備好的酒宴,眾人請王旁上座,落座之後又互相客氣了一番,聽說王旁打算在揚州開家銀行,知府胡宿和通判王拱辰都看過了旨意,忙異口同聲說道:“這是好事,王爺如果有需要下官做的事,定是在所不辭。”


    王旁舉杯說道:“那日後還請各位同僚多多擔待。”


    眾人笑著飲罷,沈括說道:“王爺,你還是請這二位多擔待吧,我處理完手上的這個案子也就回京城了。”


    此時席間的氣氛已經不是那麽拘謹,王拱辰轉頭向沈括問道:“你手頭那件案怎麽還沒審完,我還等這你給我妹夫捎封信去呢。”


    沈括哈哈笑道:“那案子有點棘手,你給誰捎信,你妹夫,那不是你姐夫嗎。”


    “我妹夫~。”王拱辰又堅持說道,


    沈括一看王旁:“王爺,您先給斷斷,這醉翁到底是王通判的姐夫還是妹夫呢。”


    王旁一聽這裏怎麽還有歐陽修的事,但看連知府都低頭笑了笑,王拱辰更是自顧笑的得意,一邊笑一邊說道“舊女婿為新女婿;管他大姨與小姨。”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爭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坐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坐佳並收藏爭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