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這小子咋這麽大膽子,王旁笑吟吟的看著他:“你不幹,放著賺錢的營生你不幹,傻瘋了不成。”
“王爺,我是代您管著茶場呢,不過我本來就是追隨您來的,生意的事我不敢興趣,我就願意在王府做事,更何況如今我還抽空讀書呢,萬一我能考中有個一官半職的,那也是王爺您的成全。”
王旁看著陸慎言,不由得發笑:“你小子要是能考中,那我肯定想辦法推舉你。”
“這可是您說啊。”陸慎言說著從懷著討出一張紙,上麵有官府的印鑒,這家夥竟然已經是經過了縣裏考試的貢生,
“噯,我說你小子行啊,這花多少銀子買的。”
陸慎言一本正經的說道:“王爺,您就別取笑我了,您又不是不知道我那虎娘多狠啊,她打罵可是下的去手,再說咱也有兒子了不是嘛,以後兒子越來越大了,總不能讓兒子老看著老子挨打啊,所以啊,我就一較勁兒黑白的溫習,總算是對的起祖先,現在我就等著明年的大考呢。”
他這一番話將王旁和侯書獻都說笑了,王旁點了點頭,自己是沒參加過什麽考試,但未必能有幾個人有自己這番際遇,“好,你若是能考中進士,那我必定重賞。”
陸慎言聽罷樂得嘴都合不上了:“多謝王爺。”
“你先別謝我,既然茶場的事不用來做,那你就為本王推薦一人。”
陸慎言眨巴眨巴眼睛,臉上帶著笑容說道:“王爺,這人我早給你想好了,我前段時間回鄉赴試的時候,特意拜見過張逸老先生,老先生十分掛念王爺您,如今老先生雖然年歲大些,但是精氣神兒不減當年,我覺得,不如王爺請張老先生來主持大局,另外劉奇現在已經十七八歲了,若是您和大公子說一說讓劉奇幫著老先生做事,那不是挺好的嘛。”
“好,還是你想的周到,不愧是我王府的陸大總管,你回頭問問劉奇是否願意,我也得抽空去看看師父了。”王旁一邊讚著陸慎言,一邊也覺得慚愧,師父張逸教了自己不少東西,自己卻很少有時間去看老人家,陸慎言聽到王旁誇獎更加喜不自禁,見王旁還有事要和侯書獻談,便辭別了二人轉身出去了,
這回房間隻剩下王旁和侯書獻二人,王旁說了半天的話,現在府上的經營上的事安排下去,就等著最後拍板了,他放鬆似的深深的呼了一口氣,
侯書獻知道,王旁剛剛卸下的這些是多年經營的心血,也是大多數人一輩子不可能實現的,他微笑著看著眼前這個充滿決斷的年輕人:“王爺,看您這意思,是下決心棄商從政了。”
“是啊,這些生意上的事,以後我也顧不過來,再說大家做的也挺好的,有些還是放開好。”王旁淡淡的說道,他的心裏也很明白,現在即使按股份去分成,收益也足夠維持偌大王府的開銷了,更何況以後的一些事自己也該退到幕後,他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要做,
門外幾聲輕輕的叩門聲,接著柔兒走了進來:“王爺,剛剛陸總管說您安排的差不多了,現在隻有侯先生和您在書房,我過來問問您午飯在哪裏用膳。”
王旁這才想起來,自己從皇宮回來還沒吃飯呢:“把我和侯先生的午飯,送到這裏來吧,我們還有事要說。”
柔兒答了了聲“好”,接著又說道:“蔡京和南將軍他們回來了,說是事情已經辦好,正等著您的吩咐。”
侯書獻對王旁說道:“看來他們走的也不慢,南將軍估計已經將刺客送到了刑部,估計不久就該有人來請王爺了。”
王旁微微一笑:“這事也沒什麽複雜,不過是幾個賊心不死的人興風作浪,最多牽扯些官員進來,朝廷的事讓朝廷自己去想辦法。”他又對柔兒說道:“你先讓他們休息一下,晚一些我會叫他們的。”
柔兒點了點頭:“王爺,這裏還有幾封請柬,是請您去的。”說著將手中的請柬放到王旁書案上,王旁看了看,都是京城的大小官員,多是要給自己接風之類的事情,
“這個可以先放放,回頭你讓人去請三司使蔡襄,翰林歐陽修以及開封府李參明晚到府上一敘。”
“嗯……”柔兒想了想又說道:“王爺,蘇王妃派人送信來說過快到京城了,我已經讓陸嫂安頓迎接蘇王妃的事;另外有個揚州的官員叫做徐良,說是要求見您,也已經讓他先回去等消息;還有大公子問您什麽時候忙完,童貫也鬧著說要見您……”
“還有嗎。”王旁忽然抬起頭看著柔兒,
“沒了”柔兒搖了搖頭,
王旁見柔兒垂手站在麵前,以前的小丫頭如今已經是亭亭玉立,這幾年的錘煉反而讓柔兒多了幾分幹練,他忽然哈哈起來:“你這丫頭現在回事倒也是有輕重緩急了,不過這些事以後也不用你做了,畢竟你也算是王府的主人,行了,你去準備吧。”
柔兒轉身出了房間,王旁搖頭笑著對侯書獻說道:“想不到柔兒培養幾年,還真是女秘書的材料。”
“何謂女秘書。”侯書獻不解,
“哈哈,就是女書童。”
侯書獻也笑了:“王爺剛剛說得有理,柔兒姑娘雖是側室,但畢竟也算是王府的貴人,這麽出入張羅也不是個事,現在您又讓蔡京多溫習,將來走仕途,那您身邊也得有來回支使的人。”
“我將賈憲也調回來了,能夠配合你我做些事。”
侯書獻提議到:“王爺,我到有個想法,府上少年不少,折克雋之子折可適,賀行遠之子賀鑄,還有少公子童貫,現今都已經十五六歲,也到了能做事跟著長輩錘煉的年齡了,不如您從這幾個孩子之中選一個放在身邊。”
王旁聽此言不由得一歎:“是啊,一眨眼我都來了快十年了,當年我也是這麽大,第一次到皇宮參加賞菊宴,第一次見到宋仁宗。”
侯書獻奇怪王旁為什麽說自己來了快十年,不過也聽出王旁是認同了自己的話,府上的侍女將飯菜放到書房窗邊的桌子上,王旁站起身來和侯書獻坐到桌邊:“我決定了,讓他們都在身邊聽事,賈憲就負責協調銀行的事;折可適這孩子是個武將的好苗子,多讓他接觸邕州防禦上的事情;賀鑄好文,可以接替蔡京做一做文書上麵的工作;至於童貫這小子,淘氣的很,我得好好看著他。”
“原來王爺比我想的周到。”侯書獻笑笑,兩個人簡單的吃了幾口,放下筷子侯書獻說道:“王爺放下其他事,看來還有重要的事要和我說吧。”
王旁接過侍女準備好的毛巾,淨麵淨手,人也感覺清爽了許多,侍女將桌上飯菜撤下,又端上準備好的茶,等侍女退下王旁說道:“今天去皇宮見到聖上,如果我沒推算錯的話,恐怕英宗皇上熬不過今冬了。”
侯書獻剛剛端起的的水杯又放下,一臉驚惶:“怎麽,龍體有恙,。”
“是,而且他不肯靜養,還硬撐著,這樣隻會加重病情。”
侯書獻低聲說道:“王爺的意思是,趙頊不久就會接位。”
王旁也壓低了聲音:“所以,我才請教侯先生,我擔心一旦趙頊接位,朝廷多少會有些動蕩。”
這會輪到侯書獻做了一個深呼吸,然後說道:“我明白王爺的用意了,太子新繼位朝中官員必定人心不穩,而且很可能是對朝中權臣手中權利的重新分配。”他頓了一下,看著王旁的眼睛接著推斷到:“王爺的意思,是要輔佐太子執政,又不能讓舊臣有抨擊王爺的地方,所以才棄商,以免有一共謀私之嫌。”
王旁微笑的點點頭:“不愧是深謀遠略的侯先生,這麽快就想到我的用意,不過讓人無懈可擊這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您也知道,我常年在外,朝中隻有長輩稍有追隨,說話的份量可就未必能有效果了。”
“所以,王爺才鼓勵陸慎言,蔡京等人科考,這倒也對,不過就是見效慢一些。”
“那依先生高見。”王旁的心裏已經有一些想法,他謙虛的請教更希望從侯書獻這裏得到一些認可,
侯書獻卻會心一笑:“王爺,您的功課也沒少做啊,不論是蘇軾,還是王韶,李格非,再到程頤程顥兄弟,還有那連中三元的王岩叟,哪個不是您王爺的至交好友,隻要太子願意啟用新人,您還擔心什麽啊。”
王旁知道,自己多年經營的人際網,早晚會派上用場,“我擔心我這年齡啊,再說我也不是什麽天子門生,大宋重文輕武之風也不是一時一刻就可以改變的。”他朝自己指了指,
“王爺考慮的對,要完成令尊心願,必須有一個人能從才學,從閱曆上壓得住眾人的。”
王旁點點頭:“現在我邕州還隻是剛開始試驗,雖然有些效果,就連當年一直反對範仲淹先生新政的張方平,此次回京也在聖上麵前大加讚揚,所以,我打算回邕州繼續再將根基紮穩一些,不可能留在京城,侯先生,您是知道我父的脾氣的,倔起來誰也沒辦法,我倒是希望,家父能夠重新出山,主持大局。”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王爺,我是代您管著茶場呢,不過我本來就是追隨您來的,生意的事我不敢興趣,我就願意在王府做事,更何況如今我還抽空讀書呢,萬一我能考中有個一官半職的,那也是王爺您的成全。”
王旁看著陸慎言,不由得發笑:“你小子要是能考中,那我肯定想辦法推舉你。”
“這可是您說啊。”陸慎言說著從懷著討出一張紙,上麵有官府的印鑒,這家夥竟然已經是經過了縣裏考試的貢生,
“噯,我說你小子行啊,這花多少銀子買的。”
陸慎言一本正經的說道:“王爺,您就別取笑我了,您又不是不知道我那虎娘多狠啊,她打罵可是下的去手,再說咱也有兒子了不是嘛,以後兒子越來越大了,總不能讓兒子老看著老子挨打啊,所以啊,我就一較勁兒黑白的溫習,總算是對的起祖先,現在我就等著明年的大考呢。”
他這一番話將王旁和侯書獻都說笑了,王旁點了點頭,自己是沒參加過什麽考試,但未必能有幾個人有自己這番際遇,“好,你若是能考中進士,那我必定重賞。”
陸慎言聽罷樂得嘴都合不上了:“多謝王爺。”
“你先別謝我,既然茶場的事不用來做,那你就為本王推薦一人。”
陸慎言眨巴眨巴眼睛,臉上帶著笑容說道:“王爺,這人我早給你想好了,我前段時間回鄉赴試的時候,特意拜見過張逸老先生,老先生十分掛念王爺您,如今老先生雖然年歲大些,但是精氣神兒不減當年,我覺得,不如王爺請張老先生來主持大局,另外劉奇現在已經十七八歲了,若是您和大公子說一說讓劉奇幫著老先生做事,那不是挺好的嘛。”
“好,還是你想的周到,不愧是我王府的陸大總管,你回頭問問劉奇是否願意,我也得抽空去看看師父了。”王旁一邊讚著陸慎言,一邊也覺得慚愧,師父張逸教了自己不少東西,自己卻很少有時間去看老人家,陸慎言聽到王旁誇獎更加喜不自禁,見王旁還有事要和侯書獻談,便辭別了二人轉身出去了,
這回房間隻剩下王旁和侯書獻二人,王旁說了半天的話,現在府上的經營上的事安排下去,就等著最後拍板了,他放鬆似的深深的呼了一口氣,
侯書獻知道,王旁剛剛卸下的這些是多年經營的心血,也是大多數人一輩子不可能實現的,他微笑著看著眼前這個充滿決斷的年輕人:“王爺,看您這意思,是下決心棄商從政了。”
“是啊,這些生意上的事,以後我也顧不過來,再說大家做的也挺好的,有些還是放開好。”王旁淡淡的說道,他的心裏也很明白,現在即使按股份去分成,收益也足夠維持偌大王府的開銷了,更何況以後的一些事自己也該退到幕後,他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要做,
門外幾聲輕輕的叩門聲,接著柔兒走了進來:“王爺,剛剛陸總管說您安排的差不多了,現在隻有侯先生和您在書房,我過來問問您午飯在哪裏用膳。”
王旁這才想起來,自己從皇宮回來還沒吃飯呢:“把我和侯先生的午飯,送到這裏來吧,我們還有事要說。”
柔兒答了了聲“好”,接著又說道:“蔡京和南將軍他們回來了,說是事情已經辦好,正等著您的吩咐。”
侯書獻對王旁說道:“看來他們走的也不慢,南將軍估計已經將刺客送到了刑部,估計不久就該有人來請王爺了。”
王旁微微一笑:“這事也沒什麽複雜,不過是幾個賊心不死的人興風作浪,最多牽扯些官員進來,朝廷的事讓朝廷自己去想辦法。”他又對柔兒說道:“你先讓他們休息一下,晚一些我會叫他們的。”
柔兒點了點頭:“王爺,這裏還有幾封請柬,是請您去的。”說著將手中的請柬放到王旁書案上,王旁看了看,都是京城的大小官員,多是要給自己接風之類的事情,
“這個可以先放放,回頭你讓人去請三司使蔡襄,翰林歐陽修以及開封府李參明晚到府上一敘。”
“嗯……”柔兒想了想又說道:“王爺,蘇王妃派人送信來說過快到京城了,我已經讓陸嫂安頓迎接蘇王妃的事;另外有個揚州的官員叫做徐良,說是要求見您,也已經讓他先回去等消息;還有大公子問您什麽時候忙完,童貫也鬧著說要見您……”
“還有嗎。”王旁忽然抬起頭看著柔兒,
“沒了”柔兒搖了搖頭,
王旁見柔兒垂手站在麵前,以前的小丫頭如今已經是亭亭玉立,這幾年的錘煉反而讓柔兒多了幾分幹練,他忽然哈哈起來:“你這丫頭現在回事倒也是有輕重緩急了,不過這些事以後也不用你做了,畢竟你也算是王府的主人,行了,你去準備吧。”
柔兒轉身出了房間,王旁搖頭笑著對侯書獻說道:“想不到柔兒培養幾年,還真是女秘書的材料。”
“何謂女秘書。”侯書獻不解,
“哈哈,就是女書童。”
侯書獻也笑了:“王爺剛剛說得有理,柔兒姑娘雖是側室,但畢竟也算是王府的貴人,這麽出入張羅也不是個事,現在您又讓蔡京多溫習,將來走仕途,那您身邊也得有來回支使的人。”
“我將賈憲也調回來了,能夠配合你我做些事。”
侯書獻提議到:“王爺,我到有個想法,府上少年不少,折克雋之子折可適,賀行遠之子賀鑄,還有少公子童貫,現今都已經十五六歲,也到了能做事跟著長輩錘煉的年齡了,不如您從這幾個孩子之中選一個放在身邊。”
王旁聽此言不由得一歎:“是啊,一眨眼我都來了快十年了,當年我也是這麽大,第一次到皇宮參加賞菊宴,第一次見到宋仁宗。”
侯書獻奇怪王旁為什麽說自己來了快十年,不過也聽出王旁是認同了自己的話,府上的侍女將飯菜放到書房窗邊的桌子上,王旁站起身來和侯書獻坐到桌邊:“我決定了,讓他們都在身邊聽事,賈憲就負責協調銀行的事;折可適這孩子是個武將的好苗子,多讓他接觸邕州防禦上的事情;賀鑄好文,可以接替蔡京做一做文書上麵的工作;至於童貫這小子,淘氣的很,我得好好看著他。”
“原來王爺比我想的周到。”侯書獻笑笑,兩個人簡單的吃了幾口,放下筷子侯書獻說道:“王爺放下其他事,看來還有重要的事要和我說吧。”
王旁接過侍女準備好的毛巾,淨麵淨手,人也感覺清爽了許多,侍女將桌上飯菜撤下,又端上準備好的茶,等侍女退下王旁說道:“今天去皇宮見到聖上,如果我沒推算錯的話,恐怕英宗皇上熬不過今冬了。”
侯書獻剛剛端起的的水杯又放下,一臉驚惶:“怎麽,龍體有恙,。”
“是,而且他不肯靜養,還硬撐著,這樣隻會加重病情。”
侯書獻低聲說道:“王爺的意思是,趙頊不久就會接位。”
王旁也壓低了聲音:“所以,我才請教侯先生,我擔心一旦趙頊接位,朝廷多少會有些動蕩。”
這會輪到侯書獻做了一個深呼吸,然後說道:“我明白王爺的用意了,太子新繼位朝中官員必定人心不穩,而且很可能是對朝中權臣手中權利的重新分配。”他頓了一下,看著王旁的眼睛接著推斷到:“王爺的意思,是要輔佐太子執政,又不能讓舊臣有抨擊王爺的地方,所以才棄商,以免有一共謀私之嫌。”
王旁微笑的點點頭:“不愧是深謀遠略的侯先生,這麽快就想到我的用意,不過讓人無懈可擊這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您也知道,我常年在外,朝中隻有長輩稍有追隨,說話的份量可就未必能有效果了。”
“所以,王爺才鼓勵陸慎言,蔡京等人科考,這倒也對,不過就是見效慢一些。”
“那依先生高見。”王旁的心裏已經有一些想法,他謙虛的請教更希望從侯書獻這裏得到一些認可,
侯書獻卻會心一笑:“王爺,您的功課也沒少做啊,不論是蘇軾,還是王韶,李格非,再到程頤程顥兄弟,還有那連中三元的王岩叟,哪個不是您王爺的至交好友,隻要太子願意啟用新人,您還擔心什麽啊。”
王旁知道,自己多年經營的人際網,早晚會派上用場,“我擔心我這年齡啊,再說我也不是什麽天子門生,大宋重文輕武之風也不是一時一刻就可以改變的。”他朝自己指了指,
“王爺考慮的對,要完成令尊心願,必須有一個人能從才學,從閱曆上壓得住眾人的。”
王旁點點頭:“現在我邕州還隻是剛開始試驗,雖然有些效果,就連當年一直反對範仲淹先生新政的張方平,此次回京也在聖上麵前大加讚揚,所以,我打算回邕州繼續再將根基紮穩一些,不可能留在京城,侯先生,您是知道我父的脾氣的,倔起來誰也沒辦法,我倒是希望,家父能夠重新出山,主持大局。”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