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很簡單,第二件事也不難,王旁接著說道:“第二件就是廣招陪審團的團員的事,這事要上雲摘,而且我覺得讓蘇軾來主筆比較合適。”
“那個倔驢子……好吧。”趙頊雖然口中罵著,但對蘇軾一向也很器重,王旁的第二個要求也答應了下來,
“第三件,就是想請聖上保媒”
“怎麽,你又要納妾。”趙頊看著王旁笑著問道,
王旁一指王元澤:“是為他,他看上了狄公的女兒,又怕狄公與家父政見不合。”
趙頊笑道:“這還不簡單,明日官家召見狄公就是了。”
正說著,楊戩走進垂拱殿,在趙頊耳邊低於了幾句,趙頊起身說道:“唉,好容易和王兄聊得正歡。”
王旁見狀知道趙頊有要事,反正今日要說的事已經差不多了,他也想起今天答應童貫去瓊林院南橫街那片空地去看看蹴鞠,於是告辭了趙頊,
趙頊離開垂拱殿,心急火燎的朝慈寧殿走去,楊戩來報告說母後身體不適,這下趙頊可有點著急,故意躲著那是怕皇太後嘮叨,但趙頊是個孝順孩子,聽說皇太後病了,心裏自然有些放不下,楊戩在前麵引路,王元澤提著個小盒子在後麵跟著,裏麵紙筆等物,這些都是用來記錄皇上言行用的,
一進慈寧殿,趙頊就看到趙顥也在,太後正坐在坐榻上,看氣色似乎沒什麽大恙,但神情卻是侍奉嚴肅,
見趙頊走進慈寧殿,互相見過禮後,趙頊問道:“母後身體如何了,有沒有請禦醫來看過。”
太後頗有微辭的說道:“聖上還想得起來關心我的身體嗎。”
趙頊把趙顥拉到一邊,低聲問道:“兄弟來了多時了吧?母後這是怎麽了”
趙顥小聲說道:“太皇太後把母後訓斥了一番,母後這是生氣了。”
“為什麽啊。”
“嗨,還不是曹田的事嘛,怎麽說也是親戚,王旁私自殺了大臣,太皇太後埋怨你縱容王旁。”說完,他看到門口的王元澤,知道這幾句話王元澤未必聽的清楚,而且這種會麵,修起居注隻會記錄大致情景,如聖上見皇太後之類的,於是他朝王元澤笑了笑,王元澤心領神會也就不多記錄,
“你們別一見麵就竊竊私語的,坐過來說話。”太後這時見到皇上來了,自然氣也就消了一半,“皇上,曹田的事你要如何處置,這邊關大將說沒了就沒了,朝堂上難道沒有爭議嗎。”
趙頊做到皇太後身邊說道:“太後,曹田違反軍令,已經觸犯法紀,而且王旁有仁宗先皇所賜金牌,又是奉命出征……”
皇太後聽到這已經明白,怎麽說趙頊也是向著王旁的,她無奈說道:“罷了,你是一朝之君,說多少次你也要信那個王旁,真不知道,這王旁怎麽就這麽好,竟讓你不顧皇親……”
王元澤站在殿門口,聽太後說這話忙低下頭,畢竟說的是自己親兄弟,想回避也來不及,
趙顥勸到:“母後不要再生氣了,王旁畢竟有他過人之處,這次仗打贏了,還帶回那麽多戰利品。”
聽趙顥也這麽說,高太後也不好再說什麽,她向趙頊說道:“還好你知道孝順,聽說我身體不適就來了,我這也就是急的!”
趙頊見母後不再糾結此事,也笑著說道:“本來我早該來看望母後,隻是政務繁忙,今日既然來了,就陪母後慈寧殿用膳如何。”
高太後這才展開笑容:“那是好,正好你弟弟在,我有件大事要和你商議。”她說著,笑眯眯的看著兩個兒子:“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弟弟也到年紀了,如今你是長兄又是當朝皇上,該為你弟弟成家了。”
趙顥笑了笑:“我這事,怎麽敢勞煩皇兄。”趙頊忙說道:“沒事,應該的,弟弟可有意中人了。”
高太後說道:“我看趙顥的事馬虎不得,聽說狄公有一女兒,不但長的標誌,而且識文斷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王元澤遠遠的聽到,不由得抬起頭,見趙頊正看向他,忙又低下頭心中暗想,怎麽趙顥也看上龐荻了嗎,
趙頊看看王元澤,轉頭向太後問道:“母後,這龐公有幾個女兒啊。”
“就一個啊。”
這下趙頊有點為難了,剛剛答應了王旁,自己為王元澤和龐公之女做媒,現在母後提出給自己親弟弟許親,這可夠讓他頭疼的,“哎呀,頭疼。”趙頊說到,
一聽趙頊說頭疼,高太後嚇壞了,宋英宗就經常鬧頭疼,“這是怎麽回事,快請禦醫。”
趙頊捂著頭站起來說道:“母後,大概是今日早朝起的太早了,我先回宮,弟弟成親之事,回頭再議……”
這頭疼的挺突然,趙顥和高太後有點手足無措,楊戩趕忙上來扶著趙頊出了慈寧殿,王元澤跟在他們身後,走出慈寧殿的殿院門,趙頊回頭看了一眼,沒有宮女太監跟出來,這才鬆開楊戩:“趕緊走。”說著一溜煙的回到勤政殿,
楊戩和王元澤上氣不接下氣的跟了進來,楊戩氣喘籲籲的問道:“聖上,您不是頭疼嗎,嚇死我了,要不要請禦醫啊。”
趙頊回過神來說道:“請什麽禦醫,元澤,你看這事怎麽辦,怎麽你和趙顥都看中了狄公的女兒了啊。”
王元澤紅著臉說道:“我怎麽知道,現在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趙頊似乎很鎮定:“怎麽辦,還能怎麽辦,我都答應了王兄,總不能言而無信,那邊又是母後和我親弟弟,真是讓官家為難。”
楊戩湊過來說道:“聖上,我有個讓您不為難的好辦法。”趙頊和王元澤都看向楊戩,
楊戩說道:“我的辦法,有麻煩,找王旁。”
趙頊元澤兩個人異口同聲的說道:“去,這辦法用你說啊。”
王旁回到府上,童貫早就等的著急了,見王旁回來飛奔過來:“爹,咱們去南橫街吧。”
“等下我換下衣服,你叫上折可適,種師道,韓德容和漫常,都換了便服,咱們一塊去。”王旁說著朝辦公樓走去,
童貫答應一聲,小跑著去通知眾人,王旁進了辦公樓,徑直上了二樓,來到侯書獻的房間,推門進來的時候,見侯書獻正在伏案寫著什麽,蔡京靠近房門的一張桌子,見到王旁進來急忙起身說道:“王爺,您來了。”
“你忙你的,我找侯先生說點事。”
侯書獻忙起身相迎,二人在窗邊的硬木方桌邊坐下,蔡京忙招呼樓下聽事的侍女端茶上來,隨後又坐回自己的書桌前專心的看著書籍,
“侯先生,你這個學生還挺用功啊。”王旁說道,
“是啊,元長一向用功,總說等考取功名一定要盡力為王爺做事。”侯書獻回答著王旁的話,
王旁笑了笑,把剛剛向趙頊推舉侯書獻的事說了一遍,侯書獻忙起身向王旁行禮:“多謝王爺推舉,明日能麵君,您看我要準備些什麽嗎。”
“既然說的是農田水利的事,侯先生就把咱們準備推行的農田水利法再好好審一遍,明天見到聖上必然會提及此事。”
侯書獻忙應聲到:“好,好,我已經整理差不多了,王爺您要不要再看看。”
王旁心想侯先生應該不會出什麽問題,而且豎版繁體字自己看多了也頭疼,侍女端茶上來,王旁一上午在朝堂沒少說話,這會端起水杯說道:“我就不用再看了,明日見到聖上,肯定先生還要再闡述的。”
蔡京這會放下書本,聽著二人的對話說道:“王爺,您是讓我老師去邕州嗎,這次我要不要同行啊。”
王旁說道:“這次不用了,你安心科考,若是能考中自然我會請聖上讓你也能去邕州,這樣你既可以繼續跟著侯先生學習,而且還能真正去做事。”
蔡京聽了大喜:“那太好了,可是,要是萬一沒考中呢。”
王旁放下水杯走到他旁邊拍了拍他肩膀:“沒考中怕什麽,沒考中就先去邕州跟著侯先生,三年之後再考就是了。”
蔡京點點頭:“隻要王爺不嫌我笨就是了。”
“哪的話……你們先忙著,我出去一趟。”
“王爺。”蔡京在王旁身後說道:“那個農田水利法,我覺得有問題。”
王旁剛要出房門,聽蔡京這麽說忙站住腳步,轉身問道:“你覺得哪裏有問題。”
蔡京看了看侯書獻,侯先生笑道:“說吧,你的想法很好。”蔡京這才說道:“王爺,我堂兄蔡襄也多專注水利之事,雖然在堂兄身邊時間很短,但我也接觸了很多農民,您知道嗎,真正需要修水利的地方,農民百姓沒有錢,窮的種地買種子的錢都要擠牙縫的擠出來,都知道修水利可以利農田,但這是既掏錢又搭功夫的事,見效還漫的事,你這農田水利法,鼓勵老百姓自己掏錢出力,然後朝廷才會給賞賜,這根本不可能,而且這如果被地方官硬性攤派,那百姓成了苦工還會增加課稅,等到修好了官員再到朝廷領賞,那這農田水利法可就苦了百姓了。”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那個倔驢子……好吧。”趙頊雖然口中罵著,但對蘇軾一向也很器重,王旁的第二個要求也答應了下來,
“第三件,就是想請聖上保媒”
“怎麽,你又要納妾。”趙頊看著王旁笑著問道,
王旁一指王元澤:“是為他,他看上了狄公的女兒,又怕狄公與家父政見不合。”
趙頊笑道:“這還不簡單,明日官家召見狄公就是了。”
正說著,楊戩走進垂拱殿,在趙頊耳邊低於了幾句,趙頊起身說道:“唉,好容易和王兄聊得正歡。”
王旁見狀知道趙頊有要事,反正今日要說的事已經差不多了,他也想起今天答應童貫去瓊林院南橫街那片空地去看看蹴鞠,於是告辭了趙頊,
趙頊離開垂拱殿,心急火燎的朝慈寧殿走去,楊戩來報告說母後身體不適,這下趙頊可有點著急,故意躲著那是怕皇太後嘮叨,但趙頊是個孝順孩子,聽說皇太後病了,心裏自然有些放不下,楊戩在前麵引路,王元澤提著個小盒子在後麵跟著,裏麵紙筆等物,這些都是用來記錄皇上言行用的,
一進慈寧殿,趙頊就看到趙顥也在,太後正坐在坐榻上,看氣色似乎沒什麽大恙,但神情卻是侍奉嚴肅,
見趙頊走進慈寧殿,互相見過禮後,趙頊問道:“母後身體如何了,有沒有請禦醫來看過。”
太後頗有微辭的說道:“聖上還想得起來關心我的身體嗎。”
趙頊把趙顥拉到一邊,低聲問道:“兄弟來了多時了吧?母後這是怎麽了”
趙顥小聲說道:“太皇太後把母後訓斥了一番,母後這是生氣了。”
“為什麽啊。”
“嗨,還不是曹田的事嘛,怎麽說也是親戚,王旁私自殺了大臣,太皇太後埋怨你縱容王旁。”說完,他看到門口的王元澤,知道這幾句話王元澤未必聽的清楚,而且這種會麵,修起居注隻會記錄大致情景,如聖上見皇太後之類的,於是他朝王元澤笑了笑,王元澤心領神會也就不多記錄,
“你們別一見麵就竊竊私語的,坐過來說話。”太後這時見到皇上來了,自然氣也就消了一半,“皇上,曹田的事你要如何處置,這邊關大將說沒了就沒了,朝堂上難道沒有爭議嗎。”
趙頊做到皇太後身邊說道:“太後,曹田違反軍令,已經觸犯法紀,而且王旁有仁宗先皇所賜金牌,又是奉命出征……”
皇太後聽到這已經明白,怎麽說趙頊也是向著王旁的,她無奈說道:“罷了,你是一朝之君,說多少次你也要信那個王旁,真不知道,這王旁怎麽就這麽好,竟讓你不顧皇親……”
王元澤站在殿門口,聽太後說這話忙低下頭,畢竟說的是自己親兄弟,想回避也來不及,
趙顥勸到:“母後不要再生氣了,王旁畢竟有他過人之處,這次仗打贏了,還帶回那麽多戰利品。”
聽趙顥也這麽說,高太後也不好再說什麽,她向趙頊說道:“還好你知道孝順,聽說我身體不適就來了,我這也就是急的!”
趙頊見母後不再糾結此事,也笑著說道:“本來我早該來看望母後,隻是政務繁忙,今日既然來了,就陪母後慈寧殿用膳如何。”
高太後這才展開笑容:“那是好,正好你弟弟在,我有件大事要和你商議。”她說著,笑眯眯的看著兩個兒子:“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弟弟也到年紀了,如今你是長兄又是當朝皇上,該為你弟弟成家了。”
趙顥笑了笑:“我這事,怎麽敢勞煩皇兄。”趙頊忙說道:“沒事,應該的,弟弟可有意中人了。”
高太後說道:“我看趙顥的事馬虎不得,聽說狄公有一女兒,不但長的標誌,而且識文斷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王元澤遠遠的聽到,不由得抬起頭,見趙頊正看向他,忙又低下頭心中暗想,怎麽趙顥也看上龐荻了嗎,
趙頊看看王元澤,轉頭向太後問道:“母後,這龐公有幾個女兒啊。”
“就一個啊。”
這下趙頊有點為難了,剛剛答應了王旁,自己為王元澤和龐公之女做媒,現在母後提出給自己親弟弟許親,這可夠讓他頭疼的,“哎呀,頭疼。”趙頊說到,
一聽趙頊說頭疼,高太後嚇壞了,宋英宗就經常鬧頭疼,“這是怎麽回事,快請禦醫。”
趙頊捂著頭站起來說道:“母後,大概是今日早朝起的太早了,我先回宮,弟弟成親之事,回頭再議……”
這頭疼的挺突然,趙顥和高太後有點手足無措,楊戩趕忙上來扶著趙頊出了慈寧殿,王元澤跟在他們身後,走出慈寧殿的殿院門,趙頊回頭看了一眼,沒有宮女太監跟出來,這才鬆開楊戩:“趕緊走。”說著一溜煙的回到勤政殿,
楊戩和王元澤上氣不接下氣的跟了進來,楊戩氣喘籲籲的問道:“聖上,您不是頭疼嗎,嚇死我了,要不要請禦醫啊。”
趙頊回過神來說道:“請什麽禦醫,元澤,你看這事怎麽辦,怎麽你和趙顥都看中了狄公的女兒了啊。”
王元澤紅著臉說道:“我怎麽知道,現在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趙頊似乎很鎮定:“怎麽辦,還能怎麽辦,我都答應了王兄,總不能言而無信,那邊又是母後和我親弟弟,真是讓官家為難。”
楊戩湊過來說道:“聖上,我有個讓您不為難的好辦法。”趙頊和王元澤都看向楊戩,
楊戩說道:“我的辦法,有麻煩,找王旁。”
趙頊元澤兩個人異口同聲的說道:“去,這辦法用你說啊。”
王旁回到府上,童貫早就等的著急了,見王旁回來飛奔過來:“爹,咱們去南橫街吧。”
“等下我換下衣服,你叫上折可適,種師道,韓德容和漫常,都換了便服,咱們一塊去。”王旁說著朝辦公樓走去,
童貫答應一聲,小跑著去通知眾人,王旁進了辦公樓,徑直上了二樓,來到侯書獻的房間,推門進來的時候,見侯書獻正在伏案寫著什麽,蔡京靠近房門的一張桌子,見到王旁進來急忙起身說道:“王爺,您來了。”
“你忙你的,我找侯先生說點事。”
侯書獻忙起身相迎,二人在窗邊的硬木方桌邊坐下,蔡京忙招呼樓下聽事的侍女端茶上來,隨後又坐回自己的書桌前專心的看著書籍,
“侯先生,你這個學生還挺用功啊。”王旁說道,
“是啊,元長一向用功,總說等考取功名一定要盡力為王爺做事。”侯書獻回答著王旁的話,
王旁笑了笑,把剛剛向趙頊推舉侯書獻的事說了一遍,侯書獻忙起身向王旁行禮:“多謝王爺推舉,明日能麵君,您看我要準備些什麽嗎。”
“既然說的是農田水利的事,侯先生就把咱們準備推行的農田水利法再好好審一遍,明天見到聖上必然會提及此事。”
侯書獻忙應聲到:“好,好,我已經整理差不多了,王爺您要不要再看看。”
王旁心想侯先生應該不會出什麽問題,而且豎版繁體字自己看多了也頭疼,侍女端茶上來,王旁一上午在朝堂沒少說話,這會端起水杯說道:“我就不用再看了,明日見到聖上,肯定先生還要再闡述的。”
蔡京這會放下書本,聽著二人的對話說道:“王爺,您是讓我老師去邕州嗎,這次我要不要同行啊。”
王旁說道:“這次不用了,你安心科考,若是能考中自然我會請聖上讓你也能去邕州,這樣你既可以繼續跟著侯先生學習,而且還能真正去做事。”
蔡京聽了大喜:“那太好了,可是,要是萬一沒考中呢。”
王旁放下水杯走到他旁邊拍了拍他肩膀:“沒考中怕什麽,沒考中就先去邕州跟著侯先生,三年之後再考就是了。”
蔡京點點頭:“隻要王爺不嫌我笨就是了。”
“哪的話……你們先忙著,我出去一趟。”
“王爺。”蔡京在王旁身後說道:“那個農田水利法,我覺得有問題。”
王旁剛要出房門,聽蔡京這麽說忙站住腳步,轉身問道:“你覺得哪裏有問題。”
蔡京看了看侯書獻,侯先生笑道:“說吧,你的想法很好。”蔡京這才說道:“王爺,我堂兄蔡襄也多專注水利之事,雖然在堂兄身邊時間很短,但我也接觸了很多農民,您知道嗎,真正需要修水利的地方,農民百姓沒有錢,窮的種地買種子的錢都要擠牙縫的擠出來,都知道修水利可以利農田,但這是既掏錢又搭功夫的事,見效還漫的事,你這農田水利法,鼓勵老百姓自己掏錢出力,然後朝廷才會給賞賜,這根本不可能,而且這如果被地方官硬性攤派,那百姓成了苦工還會增加課稅,等到修好了官員再到朝廷領賞,那這農田水利法可就苦了百姓了。”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