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一心分二


    靜知歎了口氣,憂心忡忡道:“唉,對於這人,貧道也是絲毫不知,就似憑空而出,好像是專門為這次比試而來。”


    文璋勸道:“道長不必憂慮,這赤鬆貼數百年來也無人破解,即便那何家莊之人入內探究,也不會有成果的。”


    “文璋,貧道倒不是擔心何家莊之人能夠破解,畢竟都是赤鬆派的傳人,這麽多年來,我們道家,俗家進入隱齋之人都是知根知底的,隻有這個唐風來曆不明,貧道是怕有外人假借此名,實欲窺視赤鬆貼。”


    我想了想說道:“那何莊主一把年紀了,應該自有分寸才是。”


    “但願如公子所說,隻是何家莊連敗三年,那何家莊莊主又是喜歡走極端之人,貧道擔心其為達目地不擇手段,從而走上邪路。”


    “那道長有何打算?”


    “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靜知沉默片刻,接著說道,“各位,是否有興趣隨貧道前往隱齋一觀?”


    我一愣:“道長,既然是貴派秘籍,我等不方便觀之吧?”


    靜知笑道:“公子,我赤鬆一派和龍虎山淵源頗深,上代天師遊曆天下時曾經在寶積觀作客,貧道師傅得其教誨,而道法大師也曾指點過貧道一二,你們和文璋一起,也都不算外人,貧道直言,除了這位年紀稍長的先生和呼延公子我看不透外,其他幾位的武學造詣,包括這位女善人在內,都應該不在貧道之下,你們如此年輕,或許在你們之中有人與赤鬆貼有緣呢。”


    我見靜知這般說到,也就不再推辭:“那好吧,道長,請。”


    靜知的武功深淺我看不出來,但以他一派之長,說他看不透袁棘,還是足見其眼力不凡,當然,其言看不透我,也許隻是句客套話吧,言下之意,我的武功在這裏麵是最低的。


    隱齋在寶積觀的一處角落,靠著山崖而建,十分隱秘,如果無人帶路,還真是不好找。靜知所言的石壁就在隱齋之內,進去後我們才知道赤鬆貼原來是刻在隱齋圍起來的山崖上。


    “各位請看,這上麵所刻的就是赤鬆貼。”靜知指著石壁說道。


    石壁上有字有圖,雖曆經千年,卻依舊清晰可見。這些字句都如易經般,十分拗口,我也沒看懂,那幾張圖倒是簡單明了,有圓有方,這圓形和方形構成了類似太極的陰陽相錯圖。


    袁棘邊看邊對我說道:“這壁上所刻應該是赤鬆派的修煉內息之法,修煉此法,需要一心分二,這是什麽意思?一手畫圓,一手畫方,且同時成形,方可續之。”念到這裏,袁棘停下來空手比劃下,搖搖頭,“做不到啊。”


    文璋有些驚奇道:“師傅傳授我武藝時,說一心不能二用,怎麽和赤鬆貼上所言不符呢?”


    方靈也道:“就是,兩隻手分別畫出圓形和方形,不可能吧?”


    袁棘看著石壁,繼續說道:“左右各分,心屬其二,一控左,一製右,讀力駕馭,不受幹涉,不偏不倚,均衡待之。”


    我突然想起老頑童周伯通,脫口說道:“這不就是左右互搏術嗎?”


    “左右互搏?”方靈道,“哥,那是什麽?”


    “左右互搏術是指將人的心一分為二,一部分控製左手,一部分控製右手,簡單而言,就是雙手分別使出不同的招式,傳說是一位名叫周伯通的高人所創。”


    袁棘思索半天也想不出有這麽一位高人:“周伯通,這是哪派高人?”


    方靈看著我驚訝道:“哥,你是怎麽知道的?”


    袁棘,靜知等人也是一臉的迷惑,齊齊望著我。


    “嗬嗬,我是從一本古籍上看來的。”古籍啊,托夢啊已經成為我的招牌謊言,我看著眾人笑道,“大家先別看赤鬆貼了,轉過身來,凝神定氣,嚐試著將自己的內心分為兩半,一半控製左手,畫出圓形,一半控製右手,畫出方形。”


    按照我的方法,大家背對石壁,伸出雙手,各自畫了起來。


    半個時辰後,文璋最先收手道:“這個太難了,我一點都做不到。”


    話音一落,藍羽,沈墨也先後收手歎道:“公子,我們也一樣,做不到。”


    接著,靜知也收手而立。


    最後,袁棘和方靈幾乎同時收手道:“做不到。”


    從各自收手的先後順序,我按照玄幻的概念猜測到,文璋的精神力最弱,袁棘和方靈的最強。


    “嗬嗬,這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傳說中的那位奇人周伯通也是苦練多年,而且心無雜念,方有大成。”


    “哥,那你行嗎?”


    “我也做不到的,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後麵的修煉法都是要建立在心分為二的基礎上進行,以分心之術來控製體內氣息的走勢。


    看完後,靜知來到我麵前,恭恭敬敬行了個禮道:“無上天尊,公子大智大慧,解貧道多年之惑也。貧道終於明白這赤鬆貼之謎了,原來與此貼有緣之人乃是呼延公子,貧道先前多有怠慢。”


    “道長不用客氣,這秘密是何?”


    靜知笑笑:“公子,各位,你們有所不知,貧道自幼便學習這赤鬆貼,至今已有數十年了,從我的祖輩起,都將赤鬆貼上的內容理解錯了,我們大都認為左右刀法必須讓左臂和右臂力量相當,前輩何元慶將軍的精湛武功更是讓我們堅信這點,原來全都錯了,何將軍天生神力,非我等可比。正如呼延公子所言,赤鬆一派的武學技藝是在心,而不是在力,我們本末倒置,使得本門武功一蹶不振。唉,隻不過要做到這點的確太難,難怪兩位先祖大仙能夠得道升天。”


    “道長,貴派武學創自仙人,自然就是仙技,遠超其它門派,當然是很難練成的了。”


    “對對,公子所言極是,仙人之技藝自然難練。”靜知明白赤鬆貼之後,心情大好道。


    “哥,如果我練成這左右互搏,就相當於兩個我同時攻擊敵人了?”


    “正是,當年那位奇人便是憑借此術打遍天下無敵手。”


    袁棘也似有所悟:“道長,你看看貴派的雙溪合流是不是這般。”袁棘按照觀看清河與唐風一戰的記憶,右手使招,先是快速地使出這招,隨後又放慢速度,用左手重新施展了一遍,說道,“如果左右手同時使出這招,但速度和力量均是不同,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雙溪合流吧,就像寶積觀前的兩條小溪,一急一緩,到交合點時才一起發力。”


    靜知聽罷,也是頓悟道:“先生貴姓?”


    “在下姓袁。”


    “袁先生,佩服,如果貧道沒看錯,先生的技藝似乎不下於道法大師。”


    袁棘笑而不語。


    盡管和道法相比,十多年前的袁棘略遜一籌,不過袁棘畢竟年輕了十多歲,心中自是不服,如果此時再行比試,袁棘自信能夠不相上下了。


    “能夠和道法大師相提並論,姓袁,就隻有,啊,先生是帝王穀的袁棘,袁先生?”靜知驚呼道。


    袁棘笑道:“正是。”


    “失禮,失禮,沒想到竟是袁先生大駕光臨。”靜知禮畢,下意識地看了我一眼,心到,先前是文璋,現在竟然連袁棘這個江湖上的頂尖高手也是其屬下,這呼延公子不知是何來頭。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帝王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無心不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無心不活並收藏穿越之帝王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