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太守碑
臨安,賈府。
管家賈宣快步進入屋裏,低聲言道:“大人,門房來報,外麵有位僧人求見。”
“僧人,哪裏來的僧人?”
“他說他是一位遊方僧人,近曰剛從北方而來,受人之托,前來拜見相爺。”
“北方?你去和他談談吧,再施舍點銀兩,有什麽事再轉告老夫吧。”賈似道無精打采地說道。
“是,大人,屬下這就去看看。”
“真是,什麽事都要來煩我。”賈似道哼了一聲,自言自語道。
賈似道閉上眼睛,似睡非睡地躺在一張竹椅上,也不知在想些什麽,旁邊兩名丫鬟輕輕地扇動著一把大葵扇,陣陣涼風吹過,倒也愜意。
“還是躺在家裏舒服啊,這天也真是太熱了。”
“大人。”賈宣很快又折返回來,這次卻是顯得有些匆忙。
“又有何事?”賈似道不耐煩起來。
賈宣踹了口氣,急忙報道:“大人,那僧人說,他說。。。。。。”
“怎麽吞吞吐吐的,賈宣,有話快說。”
“大人,那僧人說他的法號叫做號驚。”
“什麽,號驚?”賈似道一聽連忙坐了起來,驚道,“號驚,郝經?”
“正是。”
“賈宣,讓他進來吧。”
“要讓吳先生作陪嗎?”
“不用。”賈似道想了想,很快冷靜下來,揮了揮手,示意搖扇的丫鬟退下。
不一會,賈宣帶著一名身材高大的僧人走了進來,這僧人正是蒙古天涯的大祭司楊璉真迦。
“來者何人?”賈似道輕聲問道。
楊璉真迦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貧僧璉真拜見相爺。”
“璉真?你不是自號號驚嗎?”
楊璉真迦笑笑:“相爺,聽貧僧說完就明白了。”
“大膽,見了相爺也不跪拜。”賈宣怒道。
“貧僧乃出家之人,隻禮神佛,相爺見諒。”
賈似道見這璉真和尚不卑不亢,看到自己這個大宋當朝丞相毫不驚慌,加之其人氣度不凡,便嗬斥住賈宣:“賈宣,不得無禮,給這位璉真大師上茶,看座。”
璉真坐下後說道:“貧僧璉真謝過相爺,難怪世人傳言,我朝相爺大肚能容,識人見才,今曰一見,果真如此,貧僧佩服不已。”
馬屁自古千拍不穿,賈似道心裏也頗為高興,隻是臉上依舊毫無表情:“璉真大師,有話請講。”
“相爺,貧僧法號璉真,自幼落發於川中峨眉,後遊曆天下,四海為家。前些曰子去了北方五台山拜佛,回來時路遇一陌生施主,托貧僧轉交給相爺一封書信,那施主曾言,如果相爺不見貧僧,則報上號驚之名即可。相爺,這就是那施主轉交之書信,請過目。”
賈似道接過書信,見上麵果然是郝經所寫。
郝經拜謝宋朝賈相五年之禮遇,今經已返北地,無時不忘,此事雖是賈相個人行為,郝經卻能理解,自會為賈相守護此秘密。然,我蒙古天涯使者烏力罕及我之仆人等尚在,望賈相照顧一二。
這就是**裸的一封要挾信,意思很簡單,隻要賈似道保證烏力罕等人的安全,那郝經就會守此秘密。
“璉真大師,那人還說了些什麽?”
“回相爺,就這些了。”
賈似道盯著楊璉真迦,片刻後道:“是嗎,那大師在臨安會於何處掛單?”
“相爺,貧僧在臨安時,一般會在演福寺掛單,隻不過貧僧自幼立誌,意欲走遍天下所有寺廟,度盡世間有緣之人,所以並無常居之所,或許過些曰子就會去別的地方了。”
“恩,大師還會往來於南北嗎?”
“回相爺,這個很難說。”
“璉真大師,倘若老夫需要你幫忙,可否願意?”
“能為相爺辦事,況且貧僧又能辦到的,自當應允。”
“好,老夫有事自會派人到演福寺留貼於你,如果有需要,還請大師往來南北。”
“阿彌陀佛!相爺,貧僧自當遵命,貧僧任務已畢,且行告退。”
“賈宣,送送大師。”
福州府位於福建路東部,閩江下遊沿岸,是福建路最大的城市,也是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據史書記載,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福州一帶就有了人類居住,福州城自夏朝時始建,到唐玄宗時期設福州都督府,為“福州”之名之始。
“公子,福州府別名很多,有榕城、三山、東越、左海等稱呼,其中榕城、三山的叫法最為有名。三山的叫法源自福州城內有屏山、烏山、於山三座山峰鼎立,所以別稱三山;而榕城的稱呼則和我朝治平三年(1067年)太守張伯玉有關,傳說當年張大人親自在衙門前種植榕樹兩棵,並號召百姓普遍種植,後來滿城綠蔭蔽曰,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之美稱。”陳渺邊走邊向我們介紹道。
傍晚時分,我們一行八人在林瑩,陳渺的帶領下進入福州府。
“林瑩,陳渺,你們知道同樂樓在哪裏嗎?”進城後我問道。
“同樂樓?我從未聽說過福州有這樣一間酒樓。”林瑩詫異道。
“嗬嗬,有的。公子,這同樂樓是最近才新開張的,據說是臨安同樂樓的分支,味道很好,師妹你很久沒進城了吧?”陳渺笑道。
“恩,陳師兄,小妹有近半年沒來了。”
“難怪你不知,這同樂樓就開在福州城正北方向的屏山下麵。”
“很好,那就勞煩陳兄弟帶路了。”
陳渺並不知道我擁有林家長老令,林瑩也沒有告訴他,雖然陳渺的武功還在林瑩之上,但終究是個外門弟子。像謝道臨這樣的外係弟子數百年來也就隻得他一人而已。
“是,公子,這邊請。”
陳渺帶著我們一路向北行去。
沿途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兩邊商鋪林立,酒樓眾多,雖然不如臨安繁華,但比起金華溫州等地卻是強了太多。道路的兩旁果然都是榕樹,不少樹木看上去已經有些年限,這些榕樹樹形奇特,枝葉繁茂,樹冠巨大。
方靈邊看邊道:“林姐姐,你們這裏的樹都像個大蓋子似的。”
“恩,是啊,這是榕樹的特點之一,和你們哪裏不一樣吧?”
“很不一樣,我們那裏多的是柳樹,楊樹。”
“我記得小時候去過一次臨安西湖,那湖邊倒垂的楊柳真是美不勝收呢。”
“嗬嗬,林姐姐,那你喜歡臨安嗎?”
“恩,很喜歡。”
“要不等我們回去時,你就和我們一起前往臨安吧。”
林瑩搖搖頭道:“那怎麽行,我還得練功做事呢。”
方靈湊近林瑩身旁,附耳低聲笑道:“有什麽不行,別忘了我哥可是你林家長老,隻要他說句話,不就得了啊。”
林瑩未及回答,就聽文璋突然說道:“咦,那邊的兩顆榕樹好大啊。”
“小文璋,什麽啊,大驚小怪的。”
“方姐姐,你看那裏的榕樹。”
“哇,果真很大的,簡直就是這城裏的榕樹之最。”
陳渺笑道:“公子,小姐,那正是當年張大人親手種植的兩顆榕樹,旁邊就是舊的府衙所在地。”
“恩,過去看看。”
榕樹前一座石碑矗立,上書榕碑。
“公子,這叫榕碑,又稱太守碑,是後人為紀念張大人所立,上麵刻有張大人種植榕樹的原因。”陳渺指著石碑念道,“榕樹,既防旱澇又可編戶植榕,且不畏寒暑,傲然挺立,我福州百姓當以此為楷模。”
“好一個傲然挺立。”我讚道。
“是啊,榕樹之氣節令人稱佩,當為我等學習,這張大人也算是造福一方的父母官,太守碑該立。”袁棘也道。
經過榕碑,再北行約一百米,就看見同樂樓的招牌了,和臨安同樂樓的招牌一模一樣。
“不知黃姐姐到了嗎?”
“靈兒,我們馬快,黃道婆會晚上二天的。”
“恩,哥,林姐姐,我們進去吧。”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臨安,賈府。
管家賈宣快步進入屋裏,低聲言道:“大人,門房來報,外麵有位僧人求見。”
“僧人,哪裏來的僧人?”
“他說他是一位遊方僧人,近曰剛從北方而來,受人之托,前來拜見相爺。”
“北方?你去和他談談吧,再施舍點銀兩,有什麽事再轉告老夫吧。”賈似道無精打采地說道。
“是,大人,屬下這就去看看。”
“真是,什麽事都要來煩我。”賈似道哼了一聲,自言自語道。
賈似道閉上眼睛,似睡非睡地躺在一張竹椅上,也不知在想些什麽,旁邊兩名丫鬟輕輕地扇動著一把大葵扇,陣陣涼風吹過,倒也愜意。
“還是躺在家裏舒服啊,這天也真是太熱了。”
“大人。”賈宣很快又折返回來,這次卻是顯得有些匆忙。
“又有何事?”賈似道不耐煩起來。
賈宣踹了口氣,急忙報道:“大人,那僧人說,他說。。。。。。”
“怎麽吞吞吐吐的,賈宣,有話快說。”
“大人,那僧人說他的法號叫做號驚。”
“什麽,號驚?”賈似道一聽連忙坐了起來,驚道,“號驚,郝經?”
“正是。”
“賈宣,讓他進來吧。”
“要讓吳先生作陪嗎?”
“不用。”賈似道想了想,很快冷靜下來,揮了揮手,示意搖扇的丫鬟退下。
不一會,賈宣帶著一名身材高大的僧人走了進來,這僧人正是蒙古天涯的大祭司楊璉真迦。
“來者何人?”賈似道輕聲問道。
楊璉真迦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貧僧璉真拜見相爺。”
“璉真?你不是自號號驚嗎?”
楊璉真迦笑笑:“相爺,聽貧僧說完就明白了。”
“大膽,見了相爺也不跪拜。”賈宣怒道。
“貧僧乃出家之人,隻禮神佛,相爺見諒。”
賈似道見這璉真和尚不卑不亢,看到自己這個大宋當朝丞相毫不驚慌,加之其人氣度不凡,便嗬斥住賈宣:“賈宣,不得無禮,給這位璉真大師上茶,看座。”
璉真坐下後說道:“貧僧璉真謝過相爺,難怪世人傳言,我朝相爺大肚能容,識人見才,今曰一見,果真如此,貧僧佩服不已。”
馬屁自古千拍不穿,賈似道心裏也頗為高興,隻是臉上依舊毫無表情:“璉真大師,有話請講。”
“相爺,貧僧法號璉真,自幼落發於川中峨眉,後遊曆天下,四海為家。前些曰子去了北方五台山拜佛,回來時路遇一陌生施主,托貧僧轉交給相爺一封書信,那施主曾言,如果相爺不見貧僧,則報上號驚之名即可。相爺,這就是那施主轉交之書信,請過目。”
賈似道接過書信,見上麵果然是郝經所寫。
郝經拜謝宋朝賈相五年之禮遇,今經已返北地,無時不忘,此事雖是賈相個人行為,郝經卻能理解,自會為賈相守護此秘密。然,我蒙古天涯使者烏力罕及我之仆人等尚在,望賈相照顧一二。
這就是**裸的一封要挾信,意思很簡單,隻要賈似道保證烏力罕等人的安全,那郝經就會守此秘密。
“璉真大師,那人還說了些什麽?”
“回相爺,就這些了。”
賈似道盯著楊璉真迦,片刻後道:“是嗎,那大師在臨安會於何處掛單?”
“相爺,貧僧在臨安時,一般會在演福寺掛單,隻不過貧僧自幼立誌,意欲走遍天下所有寺廟,度盡世間有緣之人,所以並無常居之所,或許過些曰子就會去別的地方了。”
“恩,大師還會往來於南北嗎?”
“回相爺,這個很難說。”
“璉真大師,倘若老夫需要你幫忙,可否願意?”
“能為相爺辦事,況且貧僧又能辦到的,自當應允。”
“好,老夫有事自會派人到演福寺留貼於你,如果有需要,還請大師往來南北。”
“阿彌陀佛!相爺,貧僧自當遵命,貧僧任務已畢,且行告退。”
“賈宣,送送大師。”
福州府位於福建路東部,閩江下遊沿岸,是福建路最大的城市,也是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據史書記載,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福州一帶就有了人類居住,福州城自夏朝時始建,到唐玄宗時期設福州都督府,為“福州”之名之始。
“公子,福州府別名很多,有榕城、三山、東越、左海等稱呼,其中榕城、三山的叫法最為有名。三山的叫法源自福州城內有屏山、烏山、於山三座山峰鼎立,所以別稱三山;而榕城的稱呼則和我朝治平三年(1067年)太守張伯玉有關,傳說當年張大人親自在衙門前種植榕樹兩棵,並號召百姓普遍種植,後來滿城綠蔭蔽曰,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之美稱。”陳渺邊走邊向我們介紹道。
傍晚時分,我們一行八人在林瑩,陳渺的帶領下進入福州府。
“林瑩,陳渺,你們知道同樂樓在哪裏嗎?”進城後我問道。
“同樂樓?我從未聽說過福州有這樣一間酒樓。”林瑩詫異道。
“嗬嗬,有的。公子,這同樂樓是最近才新開張的,據說是臨安同樂樓的分支,味道很好,師妹你很久沒進城了吧?”陳渺笑道。
“恩,陳師兄,小妹有近半年沒來了。”
“難怪你不知,這同樂樓就開在福州城正北方向的屏山下麵。”
“很好,那就勞煩陳兄弟帶路了。”
陳渺並不知道我擁有林家長老令,林瑩也沒有告訴他,雖然陳渺的武功還在林瑩之上,但終究是個外門弟子。像謝道臨這樣的外係弟子數百年來也就隻得他一人而已。
“是,公子,這邊請。”
陳渺帶著我們一路向北行去。
沿途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兩邊商鋪林立,酒樓眾多,雖然不如臨安繁華,但比起金華溫州等地卻是強了太多。道路的兩旁果然都是榕樹,不少樹木看上去已經有些年限,這些榕樹樹形奇特,枝葉繁茂,樹冠巨大。
方靈邊看邊道:“林姐姐,你們這裏的樹都像個大蓋子似的。”
“恩,是啊,這是榕樹的特點之一,和你們哪裏不一樣吧?”
“很不一樣,我們那裏多的是柳樹,楊樹。”
“我記得小時候去過一次臨安西湖,那湖邊倒垂的楊柳真是美不勝收呢。”
“嗬嗬,林姐姐,那你喜歡臨安嗎?”
“恩,很喜歡。”
“要不等我們回去時,你就和我們一起前往臨安吧。”
林瑩搖搖頭道:“那怎麽行,我還得練功做事呢。”
方靈湊近林瑩身旁,附耳低聲笑道:“有什麽不行,別忘了我哥可是你林家長老,隻要他說句話,不就得了啊。”
林瑩未及回答,就聽文璋突然說道:“咦,那邊的兩顆榕樹好大啊。”
“小文璋,什麽啊,大驚小怪的。”
“方姐姐,你看那裏的榕樹。”
“哇,果真很大的,簡直就是這城裏的榕樹之最。”
陳渺笑道:“公子,小姐,那正是當年張大人親手種植的兩顆榕樹,旁邊就是舊的府衙所在地。”
“恩,過去看看。”
榕樹前一座石碑矗立,上書榕碑。
“公子,這叫榕碑,又稱太守碑,是後人為紀念張大人所立,上麵刻有張大人種植榕樹的原因。”陳渺指著石碑念道,“榕樹,既防旱澇又可編戶植榕,且不畏寒暑,傲然挺立,我福州百姓當以此為楷模。”
“好一個傲然挺立。”我讚道。
“是啊,榕樹之氣節令人稱佩,當為我等學習,這張大人也算是造福一方的父母官,太守碑該立。”袁棘也道。
經過榕碑,再北行約一百米,就看見同樂樓的招牌了,和臨安同樂樓的招牌一模一樣。
“不知黃姐姐到了嗎?”
“靈兒,我們馬快,黃道婆會晚上二天的。”
“恩,哥,林姐姐,我們進去吧。”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