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民族矛盾


    時隔大半個月,我再次坐在了皇宮正殿這張象征皇權的龍椅上,看著眼前跪拜的一眾朝臣,我情不自禁地覺得有些飄飄然,這就是權力的欲望,哪怕是我這個穿越者,也同樣避免不了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眾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


    “在朕生病臥床期間,朝政仍然有條不紊,各部運行正常,朕甚感欣慰,各位愛卿辛苦了。”


    作為百官之首的賈似道當下出列道:“陛下身體安康乃我朝之福,臣等食陛下俸祿,自當盡心盡責。”


    “恩,師臣請坐。”我看著大臣們的不同表情,繼續道,“一轉眼,朕已經登基大半年了,時間過得真快。如今我朝各項事務均已井然有序,各部門也都走上正軌,隻是離我朝中興時曰尚遠,諸位愛卿還需努力。”


    “請陛下放心,臣等定不負陛下所望。”賈似道帶領百官言道。


    這段時間,朝臣們也都在猜測我是真的病臥在床,還是又似太子時代,沉迷於酒色,耽於上朝。有不少老臣對於太子時代的趙禥印象太深,以至於很容易就聯想到,皇上登基的三把火燒完了,是不是又回到從前了呢?


    我或多或少也聽到些傳聞,從官員神態各異的表情裏也能看出不少端倪。我道:“好!下麵朕就來說下近段時曰各部的事務安排。師臣。”


    “臣在。”賈似道忙起身道。


    “師臣,我朝與蒙古接壤之地幅員數千裏,今我朝分為三大戰區,朕以為不利於快速反應,樞密院和兵部能否考慮將原有的三大戰區增加為四到五個戰區,比如在廬州(合肥)一帶設立一個新的戰區,廬州離襄樊戰區,揚州戰區都很遠,無論受那邊節製,都不利於戰時需要,一旦蒙古人進攻廬州,待消息傳到襄樊或揚州,再由製置使定奪,時間會拖得太久導致我朝的反應遲緩。”


    “是,陛下,臣會召集樞密院和兵部來商議此事。”


    我點點頭繼續道:“商業部,江愛卿,廖愛卿。我朝商業行為的各項準則本月必須製定完畢,商業部和戶部需共同完成新稅收法的製定和審核,另外,你們可以重新派人前往福建路進行土地丈量。”


    “是,臣等接旨。那福建路上次查出的問題該如何處理?”


    “上次的問題暫且不提,即曰派人南下,全部重新來過。”


    “是,陛下。”江萬裏答道。


    “農業部趙葵趙愛卿,你部協助官田司,待全國經界丈量完畢後,官田司劃入農業部。”


    “老臣遵旨。”


    “農業部尚需加大力量,不斷尋找新品種和改良現有作物,以提高糧食畝產量,並對良田灌溉等問題提出建議,著工部配合實施。”


    “是,陛下。”


    “銀莊阮登炳,新版紙幣的發行準備好了嗎?”


    “陛下,尚在進行中,按預定時間,八月初一準時發行。”


    “好,在發行新幣之前,刑部配合,督州縣嚴錢法,禁民間用牌帖。”


    “臣遵旨。”


    “刑部陳宗禮,中書省翁應龍,你們一同著手修訂完善我朝現行律法,報政務院。”


    賈似道聽完暗道,“上報政務院?趙禥是想以政務院來取代中書省嗎?”


    “是,臣等遵旨。”陳宗禮,翁應龍出列道。


    “禮部馬愛卿。”


    “臣在。”


    “馬愛卿,先帝廟殿何時能成?”


    “回陛下,本月中即可,請陛下提名。”


    “恩,朕已想好,就名章熙。”


    “是,陛下。”


    “吏部,葉愛卿不在,朱貔孫朱愛卿,立刻發文,調福建路製置使施宏生入朝,其職另行安排,令原副製置使陳心書暫代製置使一職。”


    “是,臣接旨。”朱貔孫道。


    這道政令的發出立刻引起了朝中大臣的竊竊私語。


    “這是何意?”


    “莫非施大人得罪陛下了?”


    “老施是太後之人,或許是高升了吧。”


    我感覺到眾人臉上都顯詫異,對眾大臣而言或許是太突然了,事先並無征兆。福建路製置使相當於後世的福建省省長,封疆大吏,說換就換,這在我南下前自己也沒有想過。


    “工部,戶部按原有計劃繼續。”


    “是,臣等遵旨。”戶部馬光祖和工部湯漢出班答道。


    我轉頭看了看旁邊的小七,小七心領神會:“有本上奏,無本退朝。”


    “陛下,老臣有本上奏。”


    “師臣,請講。”


    “陛下,昨夜中書省接到荊湖北路的辰州府急報,當地吉首一帶的苗人發生暴亂。”


    我驚道:“暴亂?何故?”


    “陛下,據辰州府報,大致情況如下,其起因是有苗人和漢人因為口角發生糾紛,繼而發生鬥毆,吉首縣衙判苗人有罪,那苗人不服,遂集聚上百人包圍縣衙,並和衙役發生衝突,導致一苗人死亡,辰州府聞訊即派士卒前往,因此更加激怒了當地苗人,吉首附近的不少苗人村寨相繼卷入,事態越演越烈,局麵一度失控。辰州府不敢怠慢,八百裏加急速報荊湖北路,荊湖北路官員一麵已經派人前往吉首,一麵又以八百裏急報上報朝廷,請陛下定奪。”


    湘西峰巒疊嶂,林木參天,溪河縱橫,洞穴成群,民族眾多,以苗族,土家族為主,苗人愛憎分明,姓格剛烈,倘若當地官員處置不當,則很容易引起民族矛盾。


    宋末的曆史記載上,並沒有大規模的民族糾紛。但隻要涉及到漢苗之爭,始終是朝廷頭疼之事。唉,這宋末真是千瘡百孔!


    “師臣,速派人前往吉首,查清發生口角的原因,並通知荊湖北路,在調查清楚事實以前,當息事寧人,不得妄動。”我想了想繼續道,“民族矛盾始終是我朝內部矛盾,不得等同我朝與蒙古的敵我矛盾。既然是內部矛盾就應該按照我朝律法來做評判,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態度來處理。此事事關重大,朕欲派欽差前往,不知何人適合?”


    監察禦史趙順孫見左右無人便自告奮勇道:“臣趙順孫願意前往。”


    曆朝曆代的官員都不願意到湘西為官,湘西貧窮,一來沒有油水,二來就是因為無法處理好苗漢之間的關係。“這趙順孫倒是勇氣可嘉。”我暗道。


    “趙愛卿,你需要完成官員行事準則,此事刻不容緩,就暫且不要外出了。師臣,退朝後你立刻派人前去吉首,將事情調查清楚,記住處理此事的原則,漢人,苗人都是朕之子民,當一視同仁。至於欽差之選,朕需要好好考量,待朕想好後再定,退朝。”


    “是,陛下,老臣立即去辦。”


    “我需要親自走上一遭嗎?”退朝後我想到。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帝王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無心不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無心不活並收藏穿越之帝王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