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軍營
“陛下,各位大人。”一直站著的何去塵介紹道,“對於火槍手的訓練方法,軍部有專門的規定,這些方法分為準備、個人發射、齊射三個階段,陛下剛才看見的持槍平舉靜立就是準備階段的一種訓練方法,準備階段的訓練課目又分為持槍平舉靜立式、持槍平舉半蹲式、填彈、點火、清洗等幾個步驟,每個步驟都有規定的時間,比如持槍靜立,就要求至少在四個字以上;個人發射階段的訓練課目主要有各種姿勢的單眼瞄準和睜眼瞄準,並能在一定的距離內擊中目標,如果有能力的火槍手則可以練習無瞄準射擊;以上兩個階段都是個人素質的訓練,第三個階段是齊射階段,訓練的是團隊意識,即是要求隨著指揮官的命令,同步進行射擊,還有就是要在三段式射擊時,保證團隊的同步。”
眼下的火槍發射速度明顯慢於弓箭,因此除了個人素質外,對團隊的合作要求就會很高,
何去塵見我略微點頭,繼續說道:“按照目前的排序,早訓時除了隊列訓練,體能訓練等我朝陸軍練兵手冊上規定的內容外,就是準備階段的持槍平舉靜立和半蹲訓練,上午的訓練課目主要是練習填彈等準備階段的項目和練習投擲彈的力度和精準度,下午進行的是團隊合作訓練和實彈瞄準訓練,夜間則是針對士卒各自的特長,進行武技或者其它方麵的特別訓練。”
盡管何去塵的介紹有些淩亂,但我還是基本能夠聽明白,我“恩”了一聲又問道:“何旅長,朕知道禦林軍第二旅裏麵有位叫做李隆的神槍手,你們第六旅雖然接觸真正的槍支時間很短,但事前也有過不少的模擬訓練,目前有沒有發現類似李隆的神槍手。”
何去塵有些臉紅道:“回陛下,目前還沒有。”
“何旅長,你也不必太過自謙。”張世傑接過話題,笑道,“陛下,在第六旅中,何旅長的槍法就很好,再過上兩三個月,就可以和李隆一較長短了。”
“是嗎。”我知道像李隆這般神射天才少之又少,沒想到這何去塵竟也能夠得到對將士要求極為嚴格的張世傑之好評,
張世傑道:“陛下,臣可不敢隨意包庇下屬,這句話不是臣說的,說這話之人正是李隆。”
“李隆不是在第二旅嗎。”
謝道臨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經臣等商議,已任命李隆擔任我禦林軍的火槍總教頭,無論哪個旅,隻要是先天資質好的槍手,在經過李隆的測試後,都可以加入狙擊手小隊,接受他的特別輔導,何去塵雖然身為旅長,卻也是狙擊手小隊中的一員,李隆言道,何旅長天生就該是一名火槍手,其天分和毅力在兩旅之將士中也是極其罕見的。”
何去塵憨厚地笑道:“這也多虧了文師長和李教頭的教導。”
文璋道:“何去塵,你的槍法出眾,和李教頭的教導有關,和我可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文帥,怎麽會沒有關係。”何去塵有些著急,一下叫出了在青年衛時對文璋的尊稱,“若非文,文師長教了我近一年的武功,我哪裏會有對槍支的感悟啊。”
我笑道:“好,謝愛卿,你們要引導軍中的將士形成你趕我超的練兵氣氛,充分發揮像李隆等優秀將士的長處,朕不光需要一個李隆,更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李隆湧現出來。”
“是,陛下。”
“對於其他各旅人馬,在不影響常規訓練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原青年衛的模擬訓練方式,逐步開始訓練起來了,根據火藥司的估計,大約在今年八、九月份,火藥司即可打造出近萬支火槍,到那時,禦林軍便可全體裝配了,同時,你們需要加強對於軍中新人的考察,盡量做好保密工作。”
“是,臣領旨。”
“曹愛卿。”
“臣在。”
“對於軍中高級將領的軍事知識訓導也要同步開展起來,戰爭可是靈活多變的,你要教會我軍的各級將領因時製宜、因地製宜的製定戰略方針,即便火器有著獨特的威力,但火槍畢竟是死的,決定戰爭勝敗的終究還是人。”
曹士雄起身道:“是,陛下,臣遵旨。”
“好了,時間不早了,朕還要去臨安軍區看看。”
“陛下,在此吃過中飯再去吧。”
“不用了,此時離中飯時間還有一會,朕到臨安軍區再吃。”
謝道臨等人在將我送出軍營時,文璋小聲問道:“陛下,火藥司的神器,哦,也就是火炮能否給我們配上幾門。”
“文璋,你也知道那是我朝的神器,可沒有這麽快的。”
“陛下,那就先給我們配上一門吧,陛下,你可是我們禦林軍的軍長啊。”文璋知道火藥司已經有了一門火炮成品,不死心地繼續道,
我笑笑,看了看同樣心急的謝道臨,小聲道:“文璋,朕看這樣吧,你和謝愛卿商議下,先派五十名絕對可靠的將士前去火藥司學習火炮的發射方法,在今年年中,朕會撥給你們禦林軍十門火炮。”
“十門啊。”文璋興奮道:“是,臣遵旨。”
曆史證明,軍隊是曆朝曆代穩定的基礎,誰擁有軍權,誰就有足夠的話語權,後世的一位偉人總結過,“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這句金玉良言,對於我這位穿越者來說自是時刻牢記在心,
在非戰爭時期,禦林軍無疑會成為拱衛京師的重要力量,加上以印應雷為製置使的臨安軍區,都會成為以我為代表的政權的重要支撐,這和原先拱衛京師的禁軍完全不同,那時的禁軍給我以一種心有餘悸的感覺,
離開禦林軍營地,我跨上禦馬飛燕,道:“各位,快馬加鞭,趕至中飯前抵達臨安軍區。”
一行五十多人沿著連接兩處營地的兵道一路西行,徑直向臨安軍區的主營地而去,
臨安軍區的主營地就是原先我到過的禁軍西大營,兵道乃是僅供軍隊使用的道路,一路上自是通行無阻,縱馬奔馳,如風馳般,沒過多久,便已到達,
“臣印應雷、臣王安節參見陛下。”
“末將趙寶、末將吳鬆含、末將張順參見皇上。”
“眾位愛卿,免禮。”我下馬後對軍營前一眾迎接的將領道,
“陛下,請入營。”印應雷道,“陸大人,各位大人,請。”
“請。”袁棘、陸秀夫等人回禮道,
“陛下,已是午時過半,臣等備下薄宴,請陛下先去用餐吧。”
“恩,印愛卿,朕也的確餓了,先吃飯。”
離臨安軍區中軍大帳不遠處有座頗具規模的軍社(軍中食堂),來到近前,隻見一批批排列整齊的隊伍依序出入其中,當他們看見我們這一行五十多人時,也僅僅是在臉上露出好奇之色,隊列卻是依舊不亂,我在印應雷的帶領下,走進其中的一間屋內,
“陛下,軍中簡陋,臣令廚子炒了幾道家常菜,陛下莫怪。”
從龍牙情報部的消息中,我早就得知這印應雷頗為簡樸,
果然,這幾道菜都是極為普通的家常菜,或許是一路奔波之故,我覺得這些飯菜和宮中的禦膳也沒有多大區別,吃得津津有味,
“小七。”我吃完後道,
“小的在。”
“你去下旁邊的軍社中,將其中的飯菜端來,朕還要吃點。”
大鍋菜自是不如小炒,不過種類卻也很多,我仔細品味之下,點點頭道:“軍中夥食尚可,印愛卿,是過年之故還是一直如此。”
“回陛下,一直如此。”
“好,印愛卿,就在這裏說說臨安軍區的情況吧。”
“是,陛下。”印應雷道,“我臨安軍區計有三廂軍力,其中張順將軍的第一廂駐紮在原禁軍北大營,第二、第三廂駐紮此地,臣和王副製置使各司其職,臣不善練兵,所以主要負責軍紀和將領的培訓,王將軍則負責全軍將士的訓練,軍紀部分,臣製定出三項基本準則,第一項是針對全體將士的,違抗軍紀者,輕者鞭之,重者依軍法處之;第二項是針對各級將領的,內容是克扣軍餉軍糧著,輕者鞭之,重者殺之;另外一項是針對士卒的,訓練不達標者,補測,補測三次仍不達標者,逐之,至於將領的培訓,臣每曰會針對不同級別的將領,輪流和他們商討戰例或模擬出一個戰爭案例,讓他們隨機分為三組,其中的兩組擔當敵對雙方的指揮官,另一組作為評判,並將其內容印製成冊,讓每個小組在第二次培訓時上交心得。”
王安節補充道:“陛下,士卒的訓練分為三部分,首先是常規姓訓練,軍區將我朝陸軍練兵手冊中的所有內容均作了目標量化,並要求所有士卒都要達標;二是進行各兵種的配合訓練,常見的刀槍盾手,三五人組成一個小組,其目的是讓他們在混戰中能夠充分發揮靈活的特點;三是陣型訓練,有槍陣、刀陣、刀槍混合陣、箭矢陣、破馬陣、攻城陣、巷地陣等。”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陛下,各位大人。”一直站著的何去塵介紹道,“對於火槍手的訓練方法,軍部有專門的規定,這些方法分為準備、個人發射、齊射三個階段,陛下剛才看見的持槍平舉靜立就是準備階段的一種訓練方法,準備階段的訓練課目又分為持槍平舉靜立式、持槍平舉半蹲式、填彈、點火、清洗等幾個步驟,每個步驟都有規定的時間,比如持槍靜立,就要求至少在四個字以上;個人發射階段的訓練課目主要有各種姿勢的單眼瞄準和睜眼瞄準,並能在一定的距離內擊中目標,如果有能力的火槍手則可以練習無瞄準射擊;以上兩個階段都是個人素質的訓練,第三個階段是齊射階段,訓練的是團隊意識,即是要求隨著指揮官的命令,同步進行射擊,還有就是要在三段式射擊時,保證團隊的同步。”
眼下的火槍發射速度明顯慢於弓箭,因此除了個人素質外,對團隊的合作要求就會很高,
何去塵見我略微點頭,繼續說道:“按照目前的排序,早訓時除了隊列訓練,體能訓練等我朝陸軍練兵手冊上規定的內容外,就是準備階段的持槍平舉靜立和半蹲訓練,上午的訓練課目主要是練習填彈等準備階段的項目和練習投擲彈的力度和精準度,下午進行的是團隊合作訓練和實彈瞄準訓練,夜間則是針對士卒各自的特長,進行武技或者其它方麵的特別訓練。”
盡管何去塵的介紹有些淩亂,但我還是基本能夠聽明白,我“恩”了一聲又問道:“何旅長,朕知道禦林軍第二旅裏麵有位叫做李隆的神槍手,你們第六旅雖然接觸真正的槍支時間很短,但事前也有過不少的模擬訓練,目前有沒有發現類似李隆的神槍手。”
何去塵有些臉紅道:“回陛下,目前還沒有。”
“何旅長,你也不必太過自謙。”張世傑接過話題,笑道,“陛下,在第六旅中,何旅長的槍法就很好,再過上兩三個月,就可以和李隆一較長短了。”
“是嗎。”我知道像李隆這般神射天才少之又少,沒想到這何去塵竟也能夠得到對將士要求極為嚴格的張世傑之好評,
張世傑道:“陛下,臣可不敢隨意包庇下屬,這句話不是臣說的,說這話之人正是李隆。”
“李隆不是在第二旅嗎。”
謝道臨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經臣等商議,已任命李隆擔任我禦林軍的火槍總教頭,無論哪個旅,隻要是先天資質好的槍手,在經過李隆的測試後,都可以加入狙擊手小隊,接受他的特別輔導,何去塵雖然身為旅長,卻也是狙擊手小隊中的一員,李隆言道,何旅長天生就該是一名火槍手,其天分和毅力在兩旅之將士中也是極其罕見的。”
何去塵憨厚地笑道:“這也多虧了文師長和李教頭的教導。”
文璋道:“何去塵,你的槍法出眾,和李教頭的教導有關,和我可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文帥,怎麽會沒有關係。”何去塵有些著急,一下叫出了在青年衛時對文璋的尊稱,“若非文,文師長教了我近一年的武功,我哪裏會有對槍支的感悟啊。”
我笑道:“好,謝愛卿,你們要引導軍中的將士形成你趕我超的練兵氣氛,充分發揮像李隆等優秀將士的長處,朕不光需要一個李隆,更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李隆湧現出來。”
“是,陛下。”
“對於其他各旅人馬,在不影響常規訓練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原青年衛的模擬訓練方式,逐步開始訓練起來了,根據火藥司的估計,大約在今年八、九月份,火藥司即可打造出近萬支火槍,到那時,禦林軍便可全體裝配了,同時,你們需要加強對於軍中新人的考察,盡量做好保密工作。”
“是,臣領旨。”
“曹愛卿。”
“臣在。”
“對於軍中高級將領的軍事知識訓導也要同步開展起來,戰爭可是靈活多變的,你要教會我軍的各級將領因時製宜、因地製宜的製定戰略方針,即便火器有著獨特的威力,但火槍畢竟是死的,決定戰爭勝敗的終究還是人。”
曹士雄起身道:“是,陛下,臣遵旨。”
“好了,時間不早了,朕還要去臨安軍區看看。”
“陛下,在此吃過中飯再去吧。”
“不用了,此時離中飯時間還有一會,朕到臨安軍區再吃。”
謝道臨等人在將我送出軍營時,文璋小聲問道:“陛下,火藥司的神器,哦,也就是火炮能否給我們配上幾門。”
“文璋,你也知道那是我朝的神器,可沒有這麽快的。”
“陛下,那就先給我們配上一門吧,陛下,你可是我們禦林軍的軍長啊。”文璋知道火藥司已經有了一門火炮成品,不死心地繼續道,
我笑笑,看了看同樣心急的謝道臨,小聲道:“文璋,朕看這樣吧,你和謝愛卿商議下,先派五十名絕對可靠的將士前去火藥司學習火炮的發射方法,在今年年中,朕會撥給你們禦林軍十門火炮。”
“十門啊。”文璋興奮道:“是,臣遵旨。”
曆史證明,軍隊是曆朝曆代穩定的基礎,誰擁有軍權,誰就有足夠的話語權,後世的一位偉人總結過,“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這句金玉良言,對於我這位穿越者來說自是時刻牢記在心,
在非戰爭時期,禦林軍無疑會成為拱衛京師的重要力量,加上以印應雷為製置使的臨安軍區,都會成為以我為代表的政權的重要支撐,這和原先拱衛京師的禁軍完全不同,那時的禁軍給我以一種心有餘悸的感覺,
離開禦林軍營地,我跨上禦馬飛燕,道:“各位,快馬加鞭,趕至中飯前抵達臨安軍區。”
一行五十多人沿著連接兩處營地的兵道一路西行,徑直向臨安軍區的主營地而去,
臨安軍區的主營地就是原先我到過的禁軍西大營,兵道乃是僅供軍隊使用的道路,一路上自是通行無阻,縱馬奔馳,如風馳般,沒過多久,便已到達,
“臣印應雷、臣王安節參見陛下。”
“末將趙寶、末將吳鬆含、末將張順參見皇上。”
“眾位愛卿,免禮。”我下馬後對軍營前一眾迎接的將領道,
“陛下,請入營。”印應雷道,“陸大人,各位大人,請。”
“請。”袁棘、陸秀夫等人回禮道,
“陛下,已是午時過半,臣等備下薄宴,請陛下先去用餐吧。”
“恩,印愛卿,朕也的確餓了,先吃飯。”
離臨安軍區中軍大帳不遠處有座頗具規模的軍社(軍中食堂),來到近前,隻見一批批排列整齊的隊伍依序出入其中,當他們看見我們這一行五十多人時,也僅僅是在臉上露出好奇之色,隊列卻是依舊不亂,我在印應雷的帶領下,走進其中的一間屋內,
“陛下,軍中簡陋,臣令廚子炒了幾道家常菜,陛下莫怪。”
從龍牙情報部的消息中,我早就得知這印應雷頗為簡樸,
果然,這幾道菜都是極為普通的家常菜,或許是一路奔波之故,我覺得這些飯菜和宮中的禦膳也沒有多大區別,吃得津津有味,
“小七。”我吃完後道,
“小的在。”
“你去下旁邊的軍社中,將其中的飯菜端來,朕還要吃點。”
大鍋菜自是不如小炒,不過種類卻也很多,我仔細品味之下,點點頭道:“軍中夥食尚可,印愛卿,是過年之故還是一直如此。”
“回陛下,一直如此。”
“好,印愛卿,就在這裏說說臨安軍區的情況吧。”
“是,陛下。”印應雷道,“我臨安軍區計有三廂軍力,其中張順將軍的第一廂駐紮在原禁軍北大營,第二、第三廂駐紮此地,臣和王副製置使各司其職,臣不善練兵,所以主要負責軍紀和將領的培訓,王將軍則負責全軍將士的訓練,軍紀部分,臣製定出三項基本準則,第一項是針對全體將士的,違抗軍紀者,輕者鞭之,重者依軍法處之;第二項是針對各級將領的,內容是克扣軍餉軍糧著,輕者鞭之,重者殺之;另外一項是針對士卒的,訓練不達標者,補測,補測三次仍不達標者,逐之,至於將領的培訓,臣每曰會針對不同級別的將領,輪流和他們商討戰例或模擬出一個戰爭案例,讓他們隨機分為三組,其中的兩組擔當敵對雙方的指揮官,另一組作為評判,並將其內容印製成冊,讓每個小組在第二次培訓時上交心得。”
王安節補充道:“陛下,士卒的訓練分為三部分,首先是常規姓訓練,軍區將我朝陸軍練兵手冊中的所有內容均作了目標量化,並要求所有士卒都要達標;二是進行各兵種的配合訓練,常見的刀槍盾手,三五人組成一個小組,其目的是讓他們在混戰中能夠充分發揮靈活的特點;三是陣型訓練,有槍陣、刀陣、刀槍混合陣、箭矢陣、破馬陣、攻城陣、巷地陣等。”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