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十足把握


    在延和殿的小會議室裏,我讓小七泡好茶水,並示意賈似道和陳元坐下,然後開門見山道:“陳元,朕來問你,你是怎麽看待當今宋蒙局勢的,又是如何看待安南的未來。”


    陳元畢恭畢敬道:“天朝皇帝陛下,宋蒙大戰一觸即發,我安南國君自是希望大宋朝獲勝,至於安南,時時刻刻都會尊大宋為天朝,年年進貢。”


    我搖搖頭,淡淡道:“陳元,朕看你是明白人,所以朕才打算推心置腹地和你談談,你看這裏,除了朕和太師之外,再無旁人,就是因為朕想聽聽你的心裏話,而不是你這些冠冕堂皇的搪塞之詞。”


    陳元臉一紅,隨即站起道:“陛下,宋蒙之間確如陛下所言,勝負難分,從軍力上講,還是蒙古略勝一籌,但大宋有長江這條天然屏障相阻,也可一戰。”


    “正是因為勝負難以預測,所以你們安南采取了兩邊都不想得罪的策略。”


    陳元訕訕一笑:“陛下,其實我安南國君還是心向天朝的。”


    我也笑笑,喝了杯茶道:“這點朕也理解,不過呢,宋蒙之間是不可能長期對峙下去的,無論誰勝,安南的結局想必都和大理國一樣吧。”


    陳元聽我這般說法,心裏頓時一驚,暗道,“這才是正題吧。”


    “陳元,這個暫且不提,你和我朝的接觸也算很多了,你認為我朝最近一兩年來有何變化。”


    陳元由衷感慨道:“陛下,這兩年來,大宋的各方麵都得到長足的發展,陳元這次前來,沿途所見所聞都和上次有了不少區別,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來到臨安之後,發現這座城市越來越繁華,而且整座城市充滿了活力,就像一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


    “陳元,那你們安南百姓的生活呢。”


    “陛下,無法相比,我安南之地落後大宋不下百年。”


    “是嗎,陳元,你在安南也是首輔大臣,朕聽說你是位盡心盡力的好官,然,為官之道就當為百姓謀福利,造福這一方百姓,換而言之就是要讓百姓的生活一天好過一天,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你覺得你們安南的百姓達到了豐衣足食的基本生活要求了嗎。”


    “這個嘛,隻有少數人達到了。”


    “恩,陳元,你說的話朕認可,在安南,除了少數高官貴人外,一般百姓的生活都很艱難吧。”


    陳元羞愧道:“是,陛下。”


    “陳元,當一個地區的貧富差距超過一定限度時,你認為這個地區會發生什麽事情。”


    “這個,這個嘛,,,,,。”


    “朕知道你心中也有答案,當百姓的基本生活都滿足不了時,他們首先會抱怨,當這種抱怨情緒膨脹到一定地步時,就會造成動蕩的局麵,甚至是造反。”


    陳元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小聲道:“是,是,陛下高見。”


    “這並非朕之見識高人一等,而是數千年來的曆史已經證明了這點,陳元,你試想下,即便沒有外力的侵蝕,倘若安南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艱難,是不是會出現動蕩的局麵呢。”


    我接著道:“陳元,你作為安南重臣,一定不忍心看到這種局麵發生吧,今安南之地,陳煚退位而繼續攝政,陳晃當然不甘受控,一山容有二虎,此為上不正也;其次,對於宋蒙之間,安南搖擺不定,隻想居中而立,陳元,你也是政壇老人了,自然該知道,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前期時,中間派是雙方爭相拉攏的對象,但是,一旦塵埃落定,中間派的結局會怎樣,一定是很慘的,想要左右逢源,最終必將被拋棄,此為優柔寡斷也,再說了,安南之地資源貧乏,經濟落後,你們拿什麽來讓百姓豐衣足食。”


    陳元沉默片刻後道:“陛下之意是。”


    “陳元,安南地區說漢話,寫漢字,和我朝並無多大差別,朕奉行的是大一統的思想,當然,現在說這些為時尚早,你們安南,目前采取中立之法,朕默許之,但當朕揮師北伐,消滅蒙古,收複山河後,朕定會將安南納入我大宋之版圖,朕會讓安南的百姓也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作為安南國的首輔大臣,陳元當然清楚眼前的局勢,蒙古大汗忽必烈傳承了其先祖成吉思汗的強勢,繼續東征西伐,指揮蒙古鐵騎四處征戰,且是戰無不勝,而宋朝新皇帝和以往的曆朝宋燕京大不相同,勢態之強甚至遠遠超過了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更讓人費解的是,宋朝新帝並沒有擺出天朝的“派頭”,安於接受周邊小國的納貢,不久前,大宋已經將琉球群島納入版圖,成立了琉球省,這無疑就是在向天下示威,大宋之大一統行為已然昭顯盡露,安南小國,彈丸之地,身處兩頭猛虎之間,其結局也就不難猜測了,


    陳元沉默片刻,問道:“陛下,陳元有一疑問,可否相問。”


    “請講。”


    “陛下認為即將到來的宋蒙大戰,宋朝有幾分成算。”


    我毫不猶豫道:“朕有十足的把握。”


    “十足。”陳元猛地喝了一口熱茶,似乎給自己壯了壯膽,才繼續言道:“陛下,從蒙古成吉思汗崛起之後,先後統一了大漠,消滅了金國,收複了西夏和高麗,十年前更是將大理國吞並,一時風光無限,而大宋朝盡管守住了半壁江山,然自‘端平入洛’之後,軍力每況愈下,六年前,川中劉整投降,無疑又是雪上加霜,此消彼長之下,又怎麽能說,在未來的宋蒙之戰中,陛下有十成勝算呢。”


    陳元的想法,是當今天下絕大多數人的想法,在大家看來,即使是五五開,也是略微抬舉了宋朝,最合理的勝算比列應當是蒙古六成宋朝四成,這四成的原由主要就是因為有長江之險和城池的堅固,


    一旁的賈似道端著酒杯,好像也是十分想要知道我的答案,


    我笑笑:“陳元,決定戰爭勝敗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財力,二是物力,三是人力,這點你認可嗎。”


    “陛下言之極是。”


    “好,那朕就此三點逐一分析,首先是財力,這點朕以為不用多做解釋吧,我朝的財力雄厚,本就勝於蒙古,特別是近兩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朝的國庫曰漸充裕,蒙古忽必烈雖然也想發展經濟,但這個馬背上成長起來的大汗在這一點上是遠遠不如我朝的,第二是物力,盡管這些年來,蒙古人的疆域越來越大,然其所得之處都不是什麽富有之地,朕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朝將士的鎧甲和兵器就要勝過蒙古將士的裝備吧,整個軍需物資做一對比,除了戰馬之外,我朝均可勝出一籌,至於第三點,朕認為是你們最為關心的吧。”


    陳元下意識地點點頭道:“正是。”


    “決定戰爭勝負的直接因素就是軍力,軍力是什麽,大家都知道,就是軍隊的戰鬥力,人人都說,我朝自孟珙之後再無良將,蒙古鐵騎所向無敵,我大宋朝的軍隊隻會依托城池打防衛戰,若將雙方的整體軍力做一對比,蒙古人的單兵素質要遠勝過宋人將士,或許,你們也是這麽認為的,對此,朕暫且不去分辨。”


    “我朝剛剛占領了琉球群島,這點太師十分清楚,陳元,想必你也聽說了吧,這件事的起因是我朝水師為殲滅長期盤踞在我海域的海賊張瑄,而琉球之人竟然庇護張瑄,讓其登島躲避,我朝才不得已而為之,那張瑄在海上作惡多端,截殺來往船隻,私運禁品前往北方,於法於理,都早就該將其剿滅了,之前,我軍也數次征討,卻都無功而返,為何這次就能成功呢,你們想想,這並不是因為張瑄的實力大不如前,而我朝水師呢,還是原來的人馬,人馬戰船未變,但我軍的戰鬥力卻明顯變了,變得強大了,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麽呢,想必你們心裏都大致明白吧。”


    我自己答道:“是因為我大宋水師的士氣變了,是因為我大宋水師有了必勝的信念,是因為我大宋水師有了屬於他們的靈魂,而且,這種靈魂已經遍及我朝所有的軍隊之中,也就是說,我軍重新擁有了自己的軍魂,一百年前,我朝有支戰無不勝的嶽家軍,他們靠什麽取勝,就是因為嶽家軍有自己的軍魂,而今,我朝所有的軍隊都有了這種軍魂,難道還不能取勝嗎。”


    我看著無語的陳元道:“陳元先生,朕再回頭說說前麵的那些問題,良將,其實什麽時候都存在的,古人不是說,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嗎,就如我朝揚州軍區的製置使李庭芝,就是由太師親手提拔的,在李庭芝鎮守揚州的數年間,蒙古人絲毫不敢兵犯,其他的如夏貴、呂文德、高達、張玨等無一不是能征慣戰的良將,朕和賈太師都是世間少有的伯樂也,有了伯樂,何愁沒有良將,至於蒙古鐵騎的所向無敵,那是因為蒙古人自幼在馬背上長大,其騎射功夫天下無敵,這一點朕也承認,但這種情形呢,隻是存在於沒有騎軍克星出現之前,如果蒙古鐵騎的威力被製約,那無疑就是老虎被拔了牙,相對來說,便很好對付了,乃至於什麽依托城池打防禦戰,什麽單兵能力的問題也就都不複存在了。”


    “騎軍克星。”


    “神器。”


    陳元和賈似道分別想道,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帝王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無心不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無心不活並收藏穿越之帝王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