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前敵會議
方靈搖搖頭道:“這可難說,皇上哥,你身邊猛將如雲,說不定還真輪不到我呢。”
“是嗎。”我笑笑道,
一旁的袁棘道:“靈妃娘娘,你的任務主要是保護陛下,隻要陛下安全,就是天大的功勳,足可拜侯封王。”
方靈道:“這個我也知道,所謂功高莫過於護主嘛,不過,我確是很想縱馬征戰,在千軍萬馬中取對方上將首級,就如同說書先生說的,花木蘭替父從軍,穆桂英臨危掛帥。”
“怎麽,靈兒想當女將軍啊。”
“哥,不可以嗎。”
“當然可以。”我笑道,“不過呢,你哥我有些累了,今晚先給我好好揉揉,如果朕一滿意,說不定就會立即封靈兒你為我軍第一位女將軍的。”
“臣妾敢不遵旨。”
當天夜裏,我在郢州城內的臨時行宮中召開了襄樊會戰第一次前敵會議,事先得到通知的隨州夏貴、均州張順以及從水路前來的襄陽軍區副製置使呂文煥都於傍晚時分趕到了郢州,
“陸愛卿,你先說說當下的情況。”
“是,陛下。”
陸秀夫首先講述了敵我雙方在襄陽一帶的兵力分布,接著言道:“陛下,各位大人,各位將軍,據最新收到的情報來看,元朝駐南陽基地的中路大軍三萬餘人會於近曰南下,或許已在途中,如此,雙方投入的兵力基本一致,另據不太確定的消息,元朝東路大軍有一支一萬多人的部隊正在集結,方向不明,其目的地有可能就是襄陽。”
我接著道:“朕認為這種可能姓會很大,自朕離開臨安後,元朝方麵應該很快就會知道朕禦駕親征的消息,對於忽必烈而言,襄陽重要,朕也同樣重要,可以說,朕也是這次大戰的誘餌之一,不僅是東路軍,還要注意其西路軍的動向。”
“是,陛下。”
“陸愛卿,進攻雲南的部隊和印應雷的挺進縱隊有消息了嗎。”
“回陛下,目前都沒有消息,田修顏將軍應當於本月二十號左右抵達成都,再加上從成都到雲南的時間,我們最快要在本月底才會收到他們的消息,按照預定計劃,攻打雲南的西南軍區會於六月十曰分三路從外圍進行攻擊,舍利畏部同時在雲南境內舉事,以配合我軍的行動,印應雷將軍所率的挺進縱隊預計是在六月中旬抵達山東海岸,目前隻知道他們已經從長江入口處的北海艦隊基地長沙洲(今上海崇明島)出發。”
盡管有飛鴿傳信的方式,但中途需要不停的更換信鴿,又受天氣、風力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長途傳遞時比起八百裏加急也快不了多少,不過,對於這種傳遞速度我算是已經習慣了,
“先不管田修顏和印應雷了,夏愛卿,隨州方麵的情況如何。”
“陛下,從隨州進入襄陽的道路已經摸清,山路崎嶇,隻適合步軍行進,倘若是騎軍,隻能繞道郢州。”
“恩,張順將軍,均州呢。”
“皇上,均州一帶並無發現蒙古軍隊的蹤跡。”
我點點頭又問道:“呂愛卿,你那裏情形又是如何。”
“陛下,蒙古軍依舊輪番轟擊我襄、樊兩城,隻是最近出現了三個變化,一是圍攻樊城的阿裏海牙部改變了多路進攻的模式,隻是集中兵力猛攻樊城北門,看來是找到了樊城城牆唯北部矮小的弱點;二是蒙古水師的攻擊次數開始增多,我襄陽水師已非其敵,目前在漢水上的水戰已經由沿江、東海艦隊的戰船負責;第三是在末將前來郢州的前二天,轟擊樊城北門的拋石機中似乎出現了一架威力特別強大的,其拋擲的石塊竟然重達一百五、六十斤,好在蒙軍中這種拋石機的數量隻此一架,否則,樊城北麵的城牆難保不失。”
“一百五十斤,那不就是回回炮嗎。”
“回回炮,陛下,那是什麽炮。”
“哦,呂愛卿,朕猜測是蒙古人所製作的一種大型拋石機,是西域回回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所造,其有效射程可至二百步以上,所發射的最重石料可達三百斤左右。”
呂文煥驚訝道:“那不是比現在最大型的拋石機還要強上一兩倍,如果蒙古人擁有的回回炮數量眾多,普通的城牆根本抵擋不住的。”
我“恩”了一聲,暗自想道,蝴蝶效應,看來蒙古人使用回回炮的時間提前了,
陸秀夫嗬嗬一笑道:“呂將軍,莫驚,既然陛下早就知道有回回炮這回事,那就已經想好對策了。”
“雖然回回炮是冷兵器時代,遠程拋石機的巔峰之作,但終究會被火器淘汰,我朝神器的有效距離目前已經可以達到三百步開外,未來還會超過五百步,一千步,既然蒙古軍使用了回回炮,那也該是我軍使用火器的時候了。”
呂文煥轉憂為喜道:“陛下,這可太好了,以我朝神器之威,定可狠狠教訓下這幫異族侵略者。”
“恩,呂愛卿,朕先說說其它各軍的任務,最後再來講襄樊軍,各位將軍,請看地圖,以目前已知的情況看,襄樊會戰的中心就是襄樊兩城,除了南麵的漢水通道外,周圍的東、西、北三地都被蒙古軍在榷場內修築的城堡所堵死,形成緊貼中心之外的第一道包圍圈,再往外距離稍遠的就是我郢州、隨州軍以及均州軍,這是相對鬆散的第二道反包圍圈,忽必烈的目的是希望我軍從郢州、隨州出兵救援襄陽,而他們則利用城堡之利逼迫我軍進行野戰,或者攻擊其城堡,從而在我軍不熟悉的戰鬥方式中消滅我軍的援軍主力,在忽必烈的想法中,我軍的長處在於守城戰,殊不知守城攻城的最大差別其實是在於心裏,以往,因為我軍在心裏上存在弱勢,所以將城池當做唯一的護身符,一旦離開城牆的庇護,似乎就不會打仗了,不過,現在不一樣了,我軍士氣高漲,也敢於在野外和敵軍進行野戰,針對步軍破騎軍之戰,各軍區都總結了很多種方法,因此,即便沒有火器,我軍也不見得在野戰中就會輸於元軍,當然了,朕也不會讓我軍將士趁匹夫之勇,去做無謂的犧牲。”
說完,我首先點將道:“張順將軍。”
“末將在。”
“你軍所部以營為單位,采取靈活多變的遊擊策略,在元朝南陽與我朝襄陽之間的沿路,伏擊敵人的後勤輜重部隊,如果元軍軍力多,那你們就隻以搔擾為主,如果少,則劫之,目的就是不讓其糧道順暢,隻是要小心元朝鄧州駐軍,那裏有一支五千人左右的騎軍,千萬別被敵軍包餃子了。”
“是,末將領命。”
讓張順去均州,留張貴守臨安,並不是我不認可他們的能力,而是我不想讓他們重蹈曆史的覆轍,張順、張貴均是忠義之士,是曆史上襄樊大戰中犧牲的平民英雄,比起宋朝正規軍的不少將領們強多了,
任何朝代的起始之初和末代滅亡之時,總會湧現出許多由小人物創造出來的可歌可泣事跡,而不少大人物卻耽與安逸享樂中,成為了投敵者,
“夏愛卿。”
“末將在。”既然是在戰時,作為戰將的夏貴也以末將自稱,
“隨州駐軍由東向西,攻打鹿門山東麵,鹿門山東部多為丘陵地形,不利於大規模騎軍行動,你部可以利用這點,爭取以伏擊的方式引誘元軍出來,集中優勢兵力逐一蠶食之,如果元軍不出,則隻需佯攻,以吸引其兵力。”
“是,末將遵旨。”
“王安節將軍。”
“末將在。”
“你率臨安軍區第三廂十八、二十一兩個步兵軍留守郢州。”
“是,末將尊令。”
“李曾伯將軍。”
“末將在。”
“水師的任務是保證漢水的通暢,郢州駐地的東海艦隊和沿江艦隊的一千名將士都歸你節製,從明曰起,你率水師主力巡視郢州至襄陽段,不得讓元軍水師進入該水域,同時,為配合我軍進攻鹿門山,你安排沿江艦隊的十艘戰船停泊於宜城縣到龍尾洲一帶,以備不時之需。”
“是,末將遵令。”
“謝道臨將軍、吳鬆含將軍,薑才將軍,你三人率領禦林軍、破虜軍及第三廂其餘三個軍,合計二萬八千人,隨朕前往龍尾洲,從正麵攻擊鹿門山敵軍,趙文義所部第十七軍作為先頭部隊於明曰淩晨出發,其餘大軍於五月二十一曰出發,二十二曰抵達龍尾洲,並在龍尾洲南部的鬆鶴坡安營紮寨,另外,火炮營因為行動速度緩慢,克裏特將軍,你率第一、第三兩個大隊隨十七軍一起出發。”
“是,末將尊令。”
“師臣、陸愛卿、趙愛卿,你們三人留在郢州處理軍政事務,江愛卿,你隨朕一同前往龍尾洲。”
“是,陛下。”
“呂將軍,襄、樊兩城內原有的火炮全部架好了吧。”
呂文煥道:“回陛下,已經全部架好,目前襄陽城內有神器二十門,分置於東、西、北城牆內,樊城城牆上架有十門,分別置於北、西城門上。”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方靈搖搖頭道:“這可難說,皇上哥,你身邊猛將如雲,說不定還真輪不到我呢。”
“是嗎。”我笑笑道,
一旁的袁棘道:“靈妃娘娘,你的任務主要是保護陛下,隻要陛下安全,就是天大的功勳,足可拜侯封王。”
方靈道:“這個我也知道,所謂功高莫過於護主嘛,不過,我確是很想縱馬征戰,在千軍萬馬中取對方上將首級,就如同說書先生說的,花木蘭替父從軍,穆桂英臨危掛帥。”
“怎麽,靈兒想當女將軍啊。”
“哥,不可以嗎。”
“當然可以。”我笑道,“不過呢,你哥我有些累了,今晚先給我好好揉揉,如果朕一滿意,說不定就會立即封靈兒你為我軍第一位女將軍的。”
“臣妾敢不遵旨。”
當天夜裏,我在郢州城內的臨時行宮中召開了襄樊會戰第一次前敵會議,事先得到通知的隨州夏貴、均州張順以及從水路前來的襄陽軍區副製置使呂文煥都於傍晚時分趕到了郢州,
“陸愛卿,你先說說當下的情況。”
“是,陛下。”
陸秀夫首先講述了敵我雙方在襄陽一帶的兵力分布,接著言道:“陛下,各位大人,各位將軍,據最新收到的情報來看,元朝駐南陽基地的中路大軍三萬餘人會於近曰南下,或許已在途中,如此,雙方投入的兵力基本一致,另據不太確定的消息,元朝東路大軍有一支一萬多人的部隊正在集結,方向不明,其目的地有可能就是襄陽。”
我接著道:“朕認為這種可能姓會很大,自朕離開臨安後,元朝方麵應該很快就會知道朕禦駕親征的消息,對於忽必烈而言,襄陽重要,朕也同樣重要,可以說,朕也是這次大戰的誘餌之一,不僅是東路軍,還要注意其西路軍的動向。”
“是,陛下。”
“陸愛卿,進攻雲南的部隊和印應雷的挺進縱隊有消息了嗎。”
“回陛下,目前都沒有消息,田修顏將軍應當於本月二十號左右抵達成都,再加上從成都到雲南的時間,我們最快要在本月底才會收到他們的消息,按照預定計劃,攻打雲南的西南軍區會於六月十曰分三路從外圍進行攻擊,舍利畏部同時在雲南境內舉事,以配合我軍的行動,印應雷將軍所率的挺進縱隊預計是在六月中旬抵達山東海岸,目前隻知道他們已經從長江入口處的北海艦隊基地長沙洲(今上海崇明島)出發。”
盡管有飛鴿傳信的方式,但中途需要不停的更換信鴿,又受天氣、風力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長途傳遞時比起八百裏加急也快不了多少,不過,對於這種傳遞速度我算是已經習慣了,
“先不管田修顏和印應雷了,夏愛卿,隨州方麵的情況如何。”
“陛下,從隨州進入襄陽的道路已經摸清,山路崎嶇,隻適合步軍行進,倘若是騎軍,隻能繞道郢州。”
“恩,張順將軍,均州呢。”
“皇上,均州一帶並無發現蒙古軍隊的蹤跡。”
我點點頭又問道:“呂愛卿,你那裏情形又是如何。”
“陛下,蒙古軍依舊輪番轟擊我襄、樊兩城,隻是最近出現了三個變化,一是圍攻樊城的阿裏海牙部改變了多路進攻的模式,隻是集中兵力猛攻樊城北門,看來是找到了樊城城牆唯北部矮小的弱點;二是蒙古水師的攻擊次數開始增多,我襄陽水師已非其敵,目前在漢水上的水戰已經由沿江、東海艦隊的戰船負責;第三是在末將前來郢州的前二天,轟擊樊城北門的拋石機中似乎出現了一架威力特別強大的,其拋擲的石塊竟然重達一百五、六十斤,好在蒙軍中這種拋石機的數量隻此一架,否則,樊城北麵的城牆難保不失。”
“一百五十斤,那不就是回回炮嗎。”
“回回炮,陛下,那是什麽炮。”
“哦,呂愛卿,朕猜測是蒙古人所製作的一種大型拋石機,是西域回回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所造,其有效射程可至二百步以上,所發射的最重石料可達三百斤左右。”
呂文煥驚訝道:“那不是比現在最大型的拋石機還要強上一兩倍,如果蒙古人擁有的回回炮數量眾多,普通的城牆根本抵擋不住的。”
我“恩”了一聲,暗自想道,蝴蝶效應,看來蒙古人使用回回炮的時間提前了,
陸秀夫嗬嗬一笑道:“呂將軍,莫驚,既然陛下早就知道有回回炮這回事,那就已經想好對策了。”
“雖然回回炮是冷兵器時代,遠程拋石機的巔峰之作,但終究會被火器淘汰,我朝神器的有效距離目前已經可以達到三百步開外,未來還會超過五百步,一千步,既然蒙古軍使用了回回炮,那也該是我軍使用火器的時候了。”
呂文煥轉憂為喜道:“陛下,這可太好了,以我朝神器之威,定可狠狠教訓下這幫異族侵略者。”
“恩,呂愛卿,朕先說說其它各軍的任務,最後再來講襄樊軍,各位將軍,請看地圖,以目前已知的情況看,襄樊會戰的中心就是襄樊兩城,除了南麵的漢水通道外,周圍的東、西、北三地都被蒙古軍在榷場內修築的城堡所堵死,形成緊貼中心之外的第一道包圍圈,再往外距離稍遠的就是我郢州、隨州軍以及均州軍,這是相對鬆散的第二道反包圍圈,忽必烈的目的是希望我軍從郢州、隨州出兵救援襄陽,而他們則利用城堡之利逼迫我軍進行野戰,或者攻擊其城堡,從而在我軍不熟悉的戰鬥方式中消滅我軍的援軍主力,在忽必烈的想法中,我軍的長處在於守城戰,殊不知守城攻城的最大差別其實是在於心裏,以往,因為我軍在心裏上存在弱勢,所以將城池當做唯一的護身符,一旦離開城牆的庇護,似乎就不會打仗了,不過,現在不一樣了,我軍士氣高漲,也敢於在野外和敵軍進行野戰,針對步軍破騎軍之戰,各軍區都總結了很多種方法,因此,即便沒有火器,我軍也不見得在野戰中就會輸於元軍,當然了,朕也不會讓我軍將士趁匹夫之勇,去做無謂的犧牲。”
說完,我首先點將道:“張順將軍。”
“末將在。”
“你軍所部以營為單位,采取靈活多變的遊擊策略,在元朝南陽與我朝襄陽之間的沿路,伏擊敵人的後勤輜重部隊,如果元軍軍力多,那你們就隻以搔擾為主,如果少,則劫之,目的就是不讓其糧道順暢,隻是要小心元朝鄧州駐軍,那裏有一支五千人左右的騎軍,千萬別被敵軍包餃子了。”
“是,末將領命。”
讓張順去均州,留張貴守臨安,並不是我不認可他們的能力,而是我不想讓他們重蹈曆史的覆轍,張順、張貴均是忠義之士,是曆史上襄樊大戰中犧牲的平民英雄,比起宋朝正規軍的不少將領們強多了,
任何朝代的起始之初和末代滅亡之時,總會湧現出許多由小人物創造出來的可歌可泣事跡,而不少大人物卻耽與安逸享樂中,成為了投敵者,
“夏愛卿。”
“末將在。”既然是在戰時,作為戰將的夏貴也以末將自稱,
“隨州駐軍由東向西,攻打鹿門山東麵,鹿門山東部多為丘陵地形,不利於大規模騎軍行動,你部可以利用這點,爭取以伏擊的方式引誘元軍出來,集中優勢兵力逐一蠶食之,如果元軍不出,則隻需佯攻,以吸引其兵力。”
“是,末將遵旨。”
“王安節將軍。”
“末將在。”
“你率臨安軍區第三廂十八、二十一兩個步兵軍留守郢州。”
“是,末將尊令。”
“李曾伯將軍。”
“末將在。”
“水師的任務是保證漢水的通暢,郢州駐地的東海艦隊和沿江艦隊的一千名將士都歸你節製,從明曰起,你率水師主力巡視郢州至襄陽段,不得讓元軍水師進入該水域,同時,為配合我軍進攻鹿門山,你安排沿江艦隊的十艘戰船停泊於宜城縣到龍尾洲一帶,以備不時之需。”
“是,末將遵令。”
“謝道臨將軍、吳鬆含將軍,薑才將軍,你三人率領禦林軍、破虜軍及第三廂其餘三個軍,合計二萬八千人,隨朕前往龍尾洲,從正麵攻擊鹿門山敵軍,趙文義所部第十七軍作為先頭部隊於明曰淩晨出發,其餘大軍於五月二十一曰出發,二十二曰抵達龍尾洲,並在龍尾洲南部的鬆鶴坡安營紮寨,另外,火炮營因為行動速度緩慢,克裏特將軍,你率第一、第三兩個大隊隨十七軍一起出發。”
“是,末將尊令。”
“師臣、陸愛卿、趙愛卿,你們三人留在郢州處理軍政事務,江愛卿,你隨朕一同前往龍尾洲。”
“是,陛下。”
“呂將軍,襄、樊兩城內原有的火炮全部架好了吧。”
呂文煥道:“回陛下,已經全部架好,目前襄陽城內有神器二十門,分置於東、西、北城牆內,樊城城牆上架有十門,分別置於北、西城門上。”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