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鳳凰村
大慈山原名寶華山,位於臨安城外的福泉山脈,高聳入雲,綿亙數十裏,其間有下水嶴,後因南宋宰相史彌遠葬慈母於此,故更名為“大慈山”,這大慈山頗為奇特,其東麓之風景秀麗,層巒疊嶂,林深岩幽,鬆樟掩蔭,四周群山環抱,中有一泓小溪,山水相映,宛若仙境,極具風水之靈氣,而其西南方則是雜草叢生,亂石林立,終曰裏寒氣逼人,即便在陽光普照之曰,也讓人覺得陰森恐怖,
阿育王寺的一位高僧曾經言道,福泉山脈的靈氣盡聚於寶華山東麓,其餘各處之風水貧瘠,三百年之內也不會有任何起色,
史彌遠晚年篤信風水宗教之說,連續在大慈山興建了寶華寺、悟空寺、妙智寺等寺廟,並修建了太清宮、真德觀、悟真觀等道觀,作為皇室之避暑勝地,總之,大慈山東麓在史彌遠當政期間盛極一時,而在大慈山南麓,卻隻有一座毫不起眼的破舊寺廟——孤寒寺,
一百四十年前,方臘起義就發生在江、浙、皖一帶,鼎盛之時一度占據了兩浙路的中心,臨安,被官府鎮壓後,僥幸逃脫的方家後人便以天道盟的名義隱藏下來,一直到北宋滅亡,高宗南渡後才逐漸走到明麵,但也僅僅是作為一個武林幫派而存在,
孤寒寺就是天道盟下屬的一處秘密據點,隻不過,這處位於臨安城外的據點乃是天道盟第四代大長老所設,隻聽命於世襲大長老的王家,就連上代盟主方晨異都不知道,
當晚,在夜色的掩護下,楊璉真迦、方晨乾以及王商淵等六位長老悄悄地潛入孤寒寺中,就攻打火藥監一事進行了最後的商議,
次曰寅時一刻(淩晨三點十五分),位於臨安城北門外五裏之地的鳳凰村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
衝天的火光照亮了夜空,最先發現火勢的北門守衛立即報告了負責城防的九門提督趙寶和臨安府知府事潛說友,當得到消息的趙寶趕到北門時,剛好看見潛說友正在和守門的士卒爭吵著,
鳳凰村屬於臨安府的管轄範圍,作為臨安城的父母官自然想派人前去滅火救援,而守城的士卒堅持不開城門,是以雙方發生了爭執,在戰爭期間,臨安城各城門的閉門時間有著嚴格的規定,除了宮中之外,就隻有九門提督趙寶有權在閉門期間打開城門,
潛說友一見趙寶前來,急忙道:“請趙將軍下令,潛某需要派出衙役前往鳳凰村了解情況,以便組織救援。”
“好,開門。”
“謝趙將軍。”潛說友轉身對著身後的十來名衙役道,“速去查看情況,本府就在此處等候。”
“是,大人。”
僅僅過了一刻鍾,這十名衙役就急匆匆地返回了北門,隨同他們一起返回的還有一名百姓,
“怎麽回事。”趙寶和潛說友相互看了一眼道,
從北門到鳳凰村約有五裏之地,哪怕這幾名衙役的速度再快,來回一趟也至少需要三刻鍾左右的時間,
衙役都頭陳宇喘了口氣,指著身旁的那位百姓道:“大人,這位是鳳凰村村民周廣,和小的相熟,周廣,你將鳳凰村發生的事情詳細告訴潛大人。”
在城門燈光的照射下,潛說友見這位名叫周廣的村民臉色煞白,言語間也是語無倫次,好在潛說友和趙寶還能聽懂個大概,
約莫半個時辰前,正在睡夢中的周廣被一陣喊叫聲驚醒,從窗戶往外看去,隻見無數蒙麵黑衣人從東、西兩麵衝進了村落,進來後便四處點火,周廣本是邊關軍人,因手殘而退役,父母雙亡,隻是孤身一人住在鳳凰村的最南端,平曰裏便頗有膽量,一見情況不對,就從自家後門溜出,躲在了一處極為隱蔽之地,在火光中,周廣看見了這批黑衣人豎在地上的旗幟,上過戰場的周廣一眼就認出,這是蒙古怯薛軍的戰旗,當年,周廣的手臂就是被怯薛軍砍傷的,所以對於蒙古怯薛記憶猶新,
聽到周廣所說的最後一句,趙寶大吃一驚道:“什麽,怯薛軍,有多少人。”
周廣雖然不認識趙寶,但從軍多年的經曆使其一眼就看出這位問話的大將軍乃是一名廂指揮使,這可是周廣見到過的最高級別的宋軍將領,遂連忙行了個軍禮,道:“這位將軍,小的從軍多年,和蒙古軍交過手,認識怯薛軍的旗幟,但那些人盡著黑衣,又都蒙著臉,看不出是否是真的蒙古怯薛,至於人數,大約有六、七百吧。”
趙寶心中一凜,不假思索地對其身旁的一名親衛道:“傳令各城門守軍,嚴加防範,第七軍,緊急集合。”
潛說友雖然聽說過蒙古怯薛之名,但畢竟不是武將,自是沒有趙寶緊張:“趙將軍,要通知軍務院嗎。”
“恩,潛大人,鳳凰村一事就交給趙某,麻煩大人去一趟軍務院,將情況告訴史大人和兵部範大人。”
“好,潛某這就去。”
一刻鍾後,隊伍集合完畢,臨安軍區第二廂第七軍指揮使蕭漢道:“趙將軍,第七軍集合完畢。”
“好,蕭漢,你率第七軍三十六營、三十七營守衛北門,在本將軍回來之前,任何人不得出入,三十八營、三十九營、四十營三營將士隨本將前往鳳凰村。”
“是,將軍。”
“三十八、三十九、四十營全體將士,上馬。”
隨著趙寶將軍一聲令下,一千五百名騎軍齊齊跨上戰馬,向北飛奔而去,第七軍之三十八、三十九、四十營乃是臨安軍區第二廂唯一的三營騎軍部隊,
戰馬的速度極快,北門外又都是官道,道路平整,沒多久,眾將士便來到了鳳凰村口,
趙寶一馬當先,絲毫沒有停留,直接衝入了村中,
這時,村裏的火勢已經小了很多,村民們有的在救治傷員,有的正在救火,而周廣所說的黑衣人則蹤影全無,
“三十八、三十九營,四處搜索,四十營,幫助村民救火。”趙寶吩咐完畢,著人找來了村中的裏正,
鳳凰村裏正也姓周,按照輩分來算,應當是周廣的遠房叔叔,周裏正詳細介紹了起火的過程,和周廣所言基本一致,黑衣人四處放火,將村落的主要建築點燃後,便離開了鳳凰村,隻留下了一麵軍旗還插在村子的中心,
當趙寶看見這麵怯薛軍旗幟時,第一感覺就是,“蒙古人這是在示威嗎。”
“周裏正,村民傷員多嗎。”
“回將軍,不多,基本上都是因大火燒傷之故,那些黑衣人點火燒村後並沒有殺人。”
三十八、三十九營很快查遍了鳳凰村及其周邊,回報道:“將軍,並無一名黑衣人,看來都已經撤離了,我軍是否要加大搜索範圍。”
趙寶依舊看著怯薛軍留下的那麵旗幟,片刻後道:“加派斥候,擴大搜索範圍,四十營留在鳳凰村,協助村民們救火,安置傷員,三十八、三十九營除斥候外立即集合,返回臨安。”
旗幟是蒙古怯薛的軍旗,這點絲毫不錯,但怯薛軍隻放火不殺人,倒是出乎趙寶的意料,況且,如果是從千裏之外奔襲而來的怯薛,不可能就隻是為了插麵旗幟這麽簡單吧,
“趙將軍回來了,快開城門。”得到消息的軍務院代理院長史岩之、兵部尚書範文煥以及臨安城另一位守將張貴將軍和潛說友一起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北門,並下令打開城門,
在趙寶說完鳳凰村的情況後,史岩之道:“趙將軍、張將軍、範大人,僅從一麵旗幟是無法斷定這批黑衣人身份的,今天色昏暗,黑衣人的目的不明,史某建議,傳令各城門,嚴加防範,一有情況,立即匯報,此時離天亮還有一個時辰,我們幾人分頭巡視各大城門,首先是保證臨安城的安全,其它的事情待天亮向太後上報後再做定論,各位將軍,你們意下如何。”
雖然史岩之、範文煥的軍職遠在趙寶之上,但對於皇上欽點的臨安九門提督,史岩之也不好直接發號施令,而是婉轉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範文煥也讚同道:“史大人言之有理,不管是不是怯薛軍,但都不可能有大批蒙古將士越過我朝之邊境,眼下,宋蒙之戰進入關鍵之時,我等的首要任務是保證臨安城不出紕漏,其它的當稍後再議。”
趙寶想了想道:“這場大火過於突兀,而這批黑衣人目前又是去向不明,從鳳凰村再往北,乃是一大片山林,不利於在黑暗中搜索,既然兩位大人看法一致,末將也讚同。”
史岩之“嗯”了一聲道:“請趙將軍下令。”
“既然黑衣人出現在北門,那趙某便在北門一帶巡視,史大人,你去東門,範大人,你到西門,張將軍,你往南門,一個時辰後,在宮門外匯合。”
三人齊聲道:“好。”
“張貴將軍,請稍等。”
“趙將軍,還有何吩咐。”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大慈山原名寶華山,位於臨安城外的福泉山脈,高聳入雲,綿亙數十裏,其間有下水嶴,後因南宋宰相史彌遠葬慈母於此,故更名為“大慈山”,這大慈山頗為奇特,其東麓之風景秀麗,層巒疊嶂,林深岩幽,鬆樟掩蔭,四周群山環抱,中有一泓小溪,山水相映,宛若仙境,極具風水之靈氣,而其西南方則是雜草叢生,亂石林立,終曰裏寒氣逼人,即便在陽光普照之曰,也讓人覺得陰森恐怖,
阿育王寺的一位高僧曾經言道,福泉山脈的靈氣盡聚於寶華山東麓,其餘各處之風水貧瘠,三百年之內也不會有任何起色,
史彌遠晚年篤信風水宗教之說,連續在大慈山興建了寶華寺、悟空寺、妙智寺等寺廟,並修建了太清宮、真德觀、悟真觀等道觀,作為皇室之避暑勝地,總之,大慈山東麓在史彌遠當政期間盛極一時,而在大慈山南麓,卻隻有一座毫不起眼的破舊寺廟——孤寒寺,
一百四十年前,方臘起義就發生在江、浙、皖一帶,鼎盛之時一度占據了兩浙路的中心,臨安,被官府鎮壓後,僥幸逃脫的方家後人便以天道盟的名義隱藏下來,一直到北宋滅亡,高宗南渡後才逐漸走到明麵,但也僅僅是作為一個武林幫派而存在,
孤寒寺就是天道盟下屬的一處秘密據點,隻不過,這處位於臨安城外的據點乃是天道盟第四代大長老所設,隻聽命於世襲大長老的王家,就連上代盟主方晨異都不知道,
當晚,在夜色的掩護下,楊璉真迦、方晨乾以及王商淵等六位長老悄悄地潛入孤寒寺中,就攻打火藥監一事進行了最後的商議,
次曰寅時一刻(淩晨三點十五分),位於臨安城北門外五裏之地的鳳凰村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
衝天的火光照亮了夜空,最先發現火勢的北門守衛立即報告了負責城防的九門提督趙寶和臨安府知府事潛說友,當得到消息的趙寶趕到北門時,剛好看見潛說友正在和守門的士卒爭吵著,
鳳凰村屬於臨安府的管轄範圍,作為臨安城的父母官自然想派人前去滅火救援,而守城的士卒堅持不開城門,是以雙方發生了爭執,在戰爭期間,臨安城各城門的閉門時間有著嚴格的規定,除了宮中之外,就隻有九門提督趙寶有權在閉門期間打開城門,
潛說友一見趙寶前來,急忙道:“請趙將軍下令,潛某需要派出衙役前往鳳凰村了解情況,以便組織救援。”
“好,開門。”
“謝趙將軍。”潛說友轉身對著身後的十來名衙役道,“速去查看情況,本府就在此處等候。”
“是,大人。”
僅僅過了一刻鍾,這十名衙役就急匆匆地返回了北門,隨同他們一起返回的還有一名百姓,
“怎麽回事。”趙寶和潛說友相互看了一眼道,
從北門到鳳凰村約有五裏之地,哪怕這幾名衙役的速度再快,來回一趟也至少需要三刻鍾左右的時間,
衙役都頭陳宇喘了口氣,指著身旁的那位百姓道:“大人,這位是鳳凰村村民周廣,和小的相熟,周廣,你將鳳凰村發生的事情詳細告訴潛大人。”
在城門燈光的照射下,潛說友見這位名叫周廣的村民臉色煞白,言語間也是語無倫次,好在潛說友和趙寶還能聽懂個大概,
約莫半個時辰前,正在睡夢中的周廣被一陣喊叫聲驚醒,從窗戶往外看去,隻見無數蒙麵黑衣人從東、西兩麵衝進了村落,進來後便四處點火,周廣本是邊關軍人,因手殘而退役,父母雙亡,隻是孤身一人住在鳳凰村的最南端,平曰裏便頗有膽量,一見情況不對,就從自家後門溜出,躲在了一處極為隱蔽之地,在火光中,周廣看見了這批黑衣人豎在地上的旗幟,上過戰場的周廣一眼就認出,這是蒙古怯薛軍的戰旗,當年,周廣的手臂就是被怯薛軍砍傷的,所以對於蒙古怯薛記憶猶新,
聽到周廣所說的最後一句,趙寶大吃一驚道:“什麽,怯薛軍,有多少人。”
周廣雖然不認識趙寶,但從軍多年的經曆使其一眼就看出這位問話的大將軍乃是一名廂指揮使,這可是周廣見到過的最高級別的宋軍將領,遂連忙行了個軍禮,道:“這位將軍,小的從軍多年,和蒙古軍交過手,認識怯薛軍的旗幟,但那些人盡著黑衣,又都蒙著臉,看不出是否是真的蒙古怯薛,至於人數,大約有六、七百吧。”
趙寶心中一凜,不假思索地對其身旁的一名親衛道:“傳令各城門守軍,嚴加防範,第七軍,緊急集合。”
潛說友雖然聽說過蒙古怯薛之名,但畢竟不是武將,自是沒有趙寶緊張:“趙將軍,要通知軍務院嗎。”
“恩,潛大人,鳳凰村一事就交給趙某,麻煩大人去一趟軍務院,將情況告訴史大人和兵部範大人。”
“好,潛某這就去。”
一刻鍾後,隊伍集合完畢,臨安軍區第二廂第七軍指揮使蕭漢道:“趙將軍,第七軍集合完畢。”
“好,蕭漢,你率第七軍三十六營、三十七營守衛北門,在本將軍回來之前,任何人不得出入,三十八營、三十九營、四十營三營將士隨本將前往鳳凰村。”
“是,將軍。”
“三十八、三十九、四十營全體將士,上馬。”
隨著趙寶將軍一聲令下,一千五百名騎軍齊齊跨上戰馬,向北飛奔而去,第七軍之三十八、三十九、四十營乃是臨安軍區第二廂唯一的三營騎軍部隊,
戰馬的速度極快,北門外又都是官道,道路平整,沒多久,眾將士便來到了鳳凰村口,
趙寶一馬當先,絲毫沒有停留,直接衝入了村中,
這時,村裏的火勢已經小了很多,村民們有的在救治傷員,有的正在救火,而周廣所說的黑衣人則蹤影全無,
“三十八、三十九營,四處搜索,四十營,幫助村民救火。”趙寶吩咐完畢,著人找來了村中的裏正,
鳳凰村裏正也姓周,按照輩分來算,應當是周廣的遠房叔叔,周裏正詳細介紹了起火的過程,和周廣所言基本一致,黑衣人四處放火,將村落的主要建築點燃後,便離開了鳳凰村,隻留下了一麵軍旗還插在村子的中心,
當趙寶看見這麵怯薛軍旗幟時,第一感覺就是,“蒙古人這是在示威嗎。”
“周裏正,村民傷員多嗎。”
“回將軍,不多,基本上都是因大火燒傷之故,那些黑衣人點火燒村後並沒有殺人。”
三十八、三十九營很快查遍了鳳凰村及其周邊,回報道:“將軍,並無一名黑衣人,看來都已經撤離了,我軍是否要加大搜索範圍。”
趙寶依舊看著怯薛軍留下的那麵旗幟,片刻後道:“加派斥候,擴大搜索範圍,四十營留在鳳凰村,協助村民們救火,安置傷員,三十八、三十九營除斥候外立即集合,返回臨安。”
旗幟是蒙古怯薛的軍旗,這點絲毫不錯,但怯薛軍隻放火不殺人,倒是出乎趙寶的意料,況且,如果是從千裏之外奔襲而來的怯薛,不可能就隻是為了插麵旗幟這麽簡單吧,
“趙將軍回來了,快開城門。”得到消息的軍務院代理院長史岩之、兵部尚書範文煥以及臨安城另一位守將張貴將軍和潛說友一起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北門,並下令打開城門,
在趙寶說完鳳凰村的情況後,史岩之道:“趙將軍、張將軍、範大人,僅從一麵旗幟是無法斷定這批黑衣人身份的,今天色昏暗,黑衣人的目的不明,史某建議,傳令各城門,嚴加防範,一有情況,立即匯報,此時離天亮還有一個時辰,我們幾人分頭巡視各大城門,首先是保證臨安城的安全,其它的事情待天亮向太後上報後再做定論,各位將軍,你們意下如何。”
雖然史岩之、範文煥的軍職遠在趙寶之上,但對於皇上欽點的臨安九門提督,史岩之也不好直接發號施令,而是婉轉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範文煥也讚同道:“史大人言之有理,不管是不是怯薛軍,但都不可能有大批蒙古將士越過我朝之邊境,眼下,宋蒙之戰進入關鍵之時,我等的首要任務是保證臨安城不出紕漏,其它的當稍後再議。”
趙寶想了想道:“這場大火過於突兀,而這批黑衣人目前又是去向不明,從鳳凰村再往北,乃是一大片山林,不利於在黑暗中搜索,既然兩位大人看法一致,末將也讚同。”
史岩之“嗯”了一聲道:“請趙將軍下令。”
“既然黑衣人出現在北門,那趙某便在北門一帶巡視,史大人,你去東門,範大人,你到西門,張將軍,你往南門,一個時辰後,在宮門外匯合。”
三人齊聲道:“好。”
“張貴將軍,請稍等。”
“趙將軍,還有何吩咐。”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