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九死一生
我自然明白印應雷此刻的心情,自從孤軍深入北方敵占區後,挺進隊曆盡千辛萬苦,其中的酸甜苦辣自是很難用言語來形容的,如果不是有投擲彈之助,如果不是元軍主將額都驕傲自大,如果不是,,,,,,總之,印應雷部在幾個月來的“土匪生涯”中,數次和死神擦肩而過,直可謂九死一生,
“印愛卿,晚些將你的經曆詳細告訴朕。”
“是,陛下。”
這時,印應雷身旁的韓靖小聲道:“印帥,還不快請皇上及各位將軍入城歇息。”
印應雷“啊”了一聲,忙道:“陛下,各位將軍,請隨末將入城。”
“好,進城。”
晚飯後,印應雷向我講述了過去幾個月來的經曆,
在李北洋所率水師的協助下,挺進隊在山東半島順利登陸,剛剛登陸時,挺進隊所有隊員包括印應雷自己在內,均是意氣風發,心裏想到,先消滅幾批元軍,以鼓舞士氣,開始時,一些小城鎮的分散元軍的確不堪一擊,很快便成為挺進隊的盤中餐,不過,幾次下來,也暴露了挺進隊的行蹤和實力,先是蒙古東路軍出兵合圍,後有額都率領的五千怯薛進行追殺,再加上各州府縣衙堅壁清野,沒隔多久,挺進隊便陷入困境之中,進退兩難,
最困難的那段曰子要算被怯薛軍追擊之時,
怯薛軍速度快,英勇善戰,盡管人數少於挺進隊,但整體戰鬥力卻要強於挺進隊,加上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一度迫得挺進隊東躲藏省,隻能行於山路鄉村之間,額都調動了沿路駐防元軍,圍追堵截,挺進隊隻要一出大山,就會遇到元軍的圍堵,而額都率領怯薛軍又會及時趕到,
到了去年九月,天寒地凍,食物奇缺,山裏麵能吃的都吃完了,住在大山裏的百姓本就十分稀少,而位於大山附近的村民一來被官府嚴重警告,不得幫助四處流竄的土匪,否則全村論斬,二來也不認同這支打著宋軍旗號的隊伍,認為他們就是一群“流寇”,盡管挺進隊從未搶過百姓一粒糧食,也盡量宣傳他們是大宋的正規軍,但在短時間內也無法得到這些北方漢人的認可,
無奈之下,印應雷下令,讓部隊搶劫小縣城元軍或者蒙古族人的糧草,搶了幾次後,地方上的元軍也學聰明了,要嘛堅壁清野,要嘛以糧草為誘餌,引宋軍上鉤,再通知附近的怯薛實施圍攻,最為驚險的一次,印應雷率領兩個都的兵力下山,被六百多名元軍及地方武裝伏擊,不巧的是,怯薛軍距離很近,隻需兩刻鍾的工夫就能趕到,伏擊的元軍雖然戰鬥力不強,但印應雷等人一時半會也闖不出去,好在接應的韓靖及時趕到,大展神威,以一己之力,單槍匹馬擊殺了正麵的一百多名敵軍,硬是生生嚇退了這支元軍,在怯薛軍到來的前一刻救出了印應雷,否則的話,很難說印應雷是否可以全身而退,
在躲藏途中,印應雷和眾將合計,皇上所說的遊擊戰術,必須要在“遊”中才能抓住“擊”的機會,於是,挺進隊開始了近三個月的急行軍,以山路為主,走到哪吃到哪,有時毫無目的,有時又分兵行動,疑兵不斷,讓後麵追擊的額都四處兜圈子,雖然挺進隊將士個個疲憊不堪,但也使得額都所部到處奔波,這些怯薛軍將士人人心高氣傲,被印應雷帶得東奔西跑,卻一無所獲,就像一隻看見老鼠的貓,卻始終無法將其抓住,漸漸地,怯薛將士開始急躁起來,
終於,印應雷抓住機會,在聊城西南的一處偏僻村莊附近設下埋伏,
在說到這一段時,印天涯明顯激動起來,
當時,額都應該已經察覺到挺進隊的謀略,但自負的額都絲毫不把挺進隊的計策放在眼裏,正所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額都認為,即使對方有埋伏,也拿他們怯薛軍沒有辦法,更何況,宋軍全是步卒,實在不行,以蒙古戰馬的速度,一走了之就是,
額都的想法得到了其他怯薛軍將領的認同,急躁的心理明顯占據了上風,宋軍設下的圈套,在他們看來,反而變成了極好的機會,一戰解決,省得再度東奔西走了,
不可否認,怯薛軍的戰鬥力是元軍中最為強大的,正因為如此,怯薛軍的傲氣也是數一數二的,
當怯薛軍大搖大擺地進入伏擊點後,並沒有等到意料中的宋軍將士向其發動攻擊,而是迎來了成百上千的投擲彈,
在元朝所有軍隊中,隻有中路軍見識過火器的威力,為了不影響其他各軍的士氣,忽必烈並沒有仔細說明南朝火器的威力,隻是籠統地下令,遇到南朝的火器,各軍需得小心防範,而一向驕傲的蒙古族將士,特別是怯薛軍哪裏會認為南朝的火器有多厲害,圍剿挺進隊的元軍主將額都身為皇族,技出名門,一杆大槍頗為了得,即使和阿術、伯顏等人相比,也是相差無幾,但額都一直在忽必烈身邊擔任怯薛宿衛,除了武藝高強外,並無太多的實戰經驗,當年,忽必烈下令讓伯顏擔任怯薛軍的大統領,訓練怯薛,而沒有讓資格更老的額都擔任,是以,額都一直心懷不滿,在他的思維中,南朝火器厲害之說,隻不過是阿術、伯顏他們為失敗所找的理由罷了,
當一顆又一顆投擲彈在怯薛軍中炸開時,額都等人才感到了恐慌,首先是戰馬失控,即使沒有被投擲彈擊中,但煙霧、碎片以及震耳的爆炸聲也足以讓戰馬四處亂奔,接下來,不停地有怯薛軍將士落馬身亡,隨著越來越多的投擲彈在怯薛軍中爆炸,額都發現,身邊的將士能夠騎穩在馬上的越來越少,
額都想到了突圍,但四麵八方扔來的投擲彈讓怯薛軍的戰馬亂作一團,最終,額都下令,組成一支三百人的敢死隊,認準一個方向,棄馬步戰,為鼓舞士氣,額都親自揮舞手中長槍,和敢死隊一起衝在了最前麵,
不過,怯薛軍沒有料到,挺進隊的投擲彈竟然有如此威力,在數千顆投擲彈的攻擊下,一向無敵的怯薛軍被炸得潰不成軍,敢死隊幾乎全軍覆滅,
武功高強的額都,雖然帶著二十多名敢死隊員衝出了投擲彈爆炸的範圍,卻也身負重傷,或許是他的運氣實在太差,命當如此,當他衝到挺進隊的陣地時,正好遇到了宋軍中的第一高手,副將韓靖,
按照兩人伯仲之間的本事,若放在平時,必會鬥得旗鼓相當,而身負重傷的額都隻在韓靖槍下堅持了十餘招,就被一槍擊中,死在了韓靖手中,
敢死隊的全體陣亡,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後續的一千多名怯薛軍趁機衝出了包圍圈,挺進隊難以阻擋,隻好任其離去,
此戰之後,挺進隊衝出了元軍的大包圍圈,並派人和李庭芝取得了聯係,
再後來,印應雷得到我的命令,立即調整策略,向汴梁、許昌一帶靠近,並在許昌城下和張順軍匯合,一舉擊潰了郭侃所部,收複了許昌,
“印將軍此行真是不容易啊。”聽完印應雷的親自敘述後,方靈歎道,
我最後問道:“印愛卿,抵達許昌城下時,一萬名挺進隊隊員傷亡了多少。”
印應雷聲音低沉道:“我軍傷亡將士加上部分失蹤人員,超過了四千人。”
一萬人馬損失了四千多,將近一半的比例,不可謂不大,
“印愛卿,挺進隊北進,打亂了元軍的部署,使得其位於大都的怯薛主力沒能及時地前往襄陽或者鄧州,減緩了我中路北伐軍的壓力,有可取之處,但總體說來,朕考慮欠佳,使得四千多名將士長眠於此,而且,要在敵占區建立大規模的根據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付出更大的代價,這一點,朕當作自我檢討。”
“陛下,挺進隊的方式是完全可行的,隻是末將對於陛下的遊擊思想領悟得不夠深,所以才會有如此多的將士陣亡,這些犧牲的將士死得其所,他們是我軍的驕傲。”
“恩,朕和大宋都會記住他們的,印愛卿,經過實踐,火器的威力完全可以克製蒙古人強悍的戰力,因此,挺進隊就此解散,所部編入中路北伐大軍。”
“是,陛下,末將遵旨。”
“好,印愛卿,你將你部殲滅額都的經過告訴隨軍記者,讓他們潤色後在大宋皇家報發表,這對於提升我朝百姓的信心又是一件極好的事例。”
“是,陛下。”
二月二十四曰,在到達許昌的第二天,我收到了雲南軍區汪立信的戰報,雲南境內的敵對勢力基本肅清,按照起初的規劃,雲南軍區主力部隊將會北上川中,加入西路北伐軍,
二十五曰,我收到了東路李庭芝的作戰計劃,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我自然明白印應雷此刻的心情,自從孤軍深入北方敵占區後,挺進隊曆盡千辛萬苦,其中的酸甜苦辣自是很難用言語來形容的,如果不是有投擲彈之助,如果不是元軍主將額都驕傲自大,如果不是,,,,,,總之,印應雷部在幾個月來的“土匪生涯”中,數次和死神擦肩而過,直可謂九死一生,
“印愛卿,晚些將你的經曆詳細告訴朕。”
“是,陛下。”
這時,印應雷身旁的韓靖小聲道:“印帥,還不快請皇上及各位將軍入城歇息。”
印應雷“啊”了一聲,忙道:“陛下,各位將軍,請隨末將入城。”
“好,進城。”
晚飯後,印應雷向我講述了過去幾個月來的經曆,
在李北洋所率水師的協助下,挺進隊在山東半島順利登陸,剛剛登陸時,挺進隊所有隊員包括印應雷自己在內,均是意氣風發,心裏想到,先消滅幾批元軍,以鼓舞士氣,開始時,一些小城鎮的分散元軍的確不堪一擊,很快便成為挺進隊的盤中餐,不過,幾次下來,也暴露了挺進隊的行蹤和實力,先是蒙古東路軍出兵合圍,後有額都率領的五千怯薛進行追殺,再加上各州府縣衙堅壁清野,沒隔多久,挺進隊便陷入困境之中,進退兩難,
最困難的那段曰子要算被怯薛軍追擊之時,
怯薛軍速度快,英勇善戰,盡管人數少於挺進隊,但整體戰鬥力卻要強於挺進隊,加上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一度迫得挺進隊東躲藏省,隻能行於山路鄉村之間,額都調動了沿路駐防元軍,圍追堵截,挺進隊隻要一出大山,就會遇到元軍的圍堵,而額都率領怯薛軍又會及時趕到,
到了去年九月,天寒地凍,食物奇缺,山裏麵能吃的都吃完了,住在大山裏的百姓本就十分稀少,而位於大山附近的村民一來被官府嚴重警告,不得幫助四處流竄的土匪,否則全村論斬,二來也不認同這支打著宋軍旗號的隊伍,認為他們就是一群“流寇”,盡管挺進隊從未搶過百姓一粒糧食,也盡量宣傳他們是大宋的正規軍,但在短時間內也無法得到這些北方漢人的認可,
無奈之下,印應雷下令,讓部隊搶劫小縣城元軍或者蒙古族人的糧草,搶了幾次後,地方上的元軍也學聰明了,要嘛堅壁清野,要嘛以糧草為誘餌,引宋軍上鉤,再通知附近的怯薛實施圍攻,最為驚險的一次,印應雷率領兩個都的兵力下山,被六百多名元軍及地方武裝伏擊,不巧的是,怯薛軍距離很近,隻需兩刻鍾的工夫就能趕到,伏擊的元軍雖然戰鬥力不強,但印應雷等人一時半會也闖不出去,好在接應的韓靖及時趕到,大展神威,以一己之力,單槍匹馬擊殺了正麵的一百多名敵軍,硬是生生嚇退了這支元軍,在怯薛軍到來的前一刻救出了印應雷,否則的話,很難說印應雷是否可以全身而退,
在躲藏途中,印應雷和眾將合計,皇上所說的遊擊戰術,必須要在“遊”中才能抓住“擊”的機會,於是,挺進隊開始了近三個月的急行軍,以山路為主,走到哪吃到哪,有時毫無目的,有時又分兵行動,疑兵不斷,讓後麵追擊的額都四處兜圈子,雖然挺進隊將士個個疲憊不堪,但也使得額都所部到處奔波,這些怯薛軍將士人人心高氣傲,被印應雷帶得東奔西跑,卻一無所獲,就像一隻看見老鼠的貓,卻始終無法將其抓住,漸漸地,怯薛將士開始急躁起來,
終於,印應雷抓住機會,在聊城西南的一處偏僻村莊附近設下埋伏,
在說到這一段時,印天涯明顯激動起來,
當時,額都應該已經察覺到挺進隊的謀略,但自負的額都絲毫不把挺進隊的計策放在眼裏,正所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額都認為,即使對方有埋伏,也拿他們怯薛軍沒有辦法,更何況,宋軍全是步卒,實在不行,以蒙古戰馬的速度,一走了之就是,
額都的想法得到了其他怯薛軍將領的認同,急躁的心理明顯占據了上風,宋軍設下的圈套,在他們看來,反而變成了極好的機會,一戰解決,省得再度東奔西走了,
不可否認,怯薛軍的戰鬥力是元軍中最為強大的,正因為如此,怯薛軍的傲氣也是數一數二的,
當怯薛軍大搖大擺地進入伏擊點後,並沒有等到意料中的宋軍將士向其發動攻擊,而是迎來了成百上千的投擲彈,
在元朝所有軍隊中,隻有中路軍見識過火器的威力,為了不影響其他各軍的士氣,忽必烈並沒有仔細說明南朝火器的威力,隻是籠統地下令,遇到南朝的火器,各軍需得小心防範,而一向驕傲的蒙古族將士,特別是怯薛軍哪裏會認為南朝的火器有多厲害,圍剿挺進隊的元軍主將額都身為皇族,技出名門,一杆大槍頗為了得,即使和阿術、伯顏等人相比,也是相差無幾,但額都一直在忽必烈身邊擔任怯薛宿衛,除了武藝高強外,並無太多的實戰經驗,當年,忽必烈下令讓伯顏擔任怯薛軍的大統領,訓練怯薛,而沒有讓資格更老的額都擔任,是以,額都一直心懷不滿,在他的思維中,南朝火器厲害之說,隻不過是阿術、伯顏他們為失敗所找的理由罷了,
當一顆又一顆投擲彈在怯薛軍中炸開時,額都等人才感到了恐慌,首先是戰馬失控,即使沒有被投擲彈擊中,但煙霧、碎片以及震耳的爆炸聲也足以讓戰馬四處亂奔,接下來,不停地有怯薛軍將士落馬身亡,隨著越來越多的投擲彈在怯薛軍中爆炸,額都發現,身邊的將士能夠騎穩在馬上的越來越少,
額都想到了突圍,但四麵八方扔來的投擲彈讓怯薛軍的戰馬亂作一團,最終,額都下令,組成一支三百人的敢死隊,認準一個方向,棄馬步戰,為鼓舞士氣,額都親自揮舞手中長槍,和敢死隊一起衝在了最前麵,
不過,怯薛軍沒有料到,挺進隊的投擲彈竟然有如此威力,在數千顆投擲彈的攻擊下,一向無敵的怯薛軍被炸得潰不成軍,敢死隊幾乎全軍覆滅,
武功高強的額都,雖然帶著二十多名敢死隊員衝出了投擲彈爆炸的範圍,卻也身負重傷,或許是他的運氣實在太差,命當如此,當他衝到挺進隊的陣地時,正好遇到了宋軍中的第一高手,副將韓靖,
按照兩人伯仲之間的本事,若放在平時,必會鬥得旗鼓相當,而身負重傷的額都隻在韓靖槍下堅持了十餘招,就被一槍擊中,死在了韓靖手中,
敢死隊的全體陣亡,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後續的一千多名怯薛軍趁機衝出了包圍圈,挺進隊難以阻擋,隻好任其離去,
此戰之後,挺進隊衝出了元軍的大包圍圈,並派人和李庭芝取得了聯係,
再後來,印應雷得到我的命令,立即調整策略,向汴梁、許昌一帶靠近,並在許昌城下和張順軍匯合,一舉擊潰了郭侃所部,收複了許昌,
“印將軍此行真是不容易啊。”聽完印應雷的親自敘述後,方靈歎道,
我最後問道:“印愛卿,抵達許昌城下時,一萬名挺進隊隊員傷亡了多少。”
印應雷聲音低沉道:“我軍傷亡將士加上部分失蹤人員,超過了四千人。”
一萬人馬損失了四千多,將近一半的比例,不可謂不大,
“印愛卿,挺進隊北進,打亂了元軍的部署,使得其位於大都的怯薛主力沒能及時地前往襄陽或者鄧州,減緩了我中路北伐軍的壓力,有可取之處,但總體說來,朕考慮欠佳,使得四千多名將士長眠於此,而且,要在敵占區建立大規模的根據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付出更大的代價,這一點,朕當作自我檢討。”
“陛下,挺進隊的方式是完全可行的,隻是末將對於陛下的遊擊思想領悟得不夠深,所以才會有如此多的將士陣亡,這些犧牲的將士死得其所,他們是我軍的驕傲。”
“恩,朕和大宋都會記住他們的,印愛卿,經過實踐,火器的威力完全可以克製蒙古人強悍的戰力,因此,挺進隊就此解散,所部編入中路北伐大軍。”
“是,陛下,末將遵旨。”
“好,印愛卿,你將你部殲滅額都的經過告訴隨軍記者,讓他們潤色後在大宋皇家報發表,這對於提升我朝百姓的信心又是一件極好的事例。”
“是,陛下。”
二月二十四曰,在到達許昌的第二天,我收到了雲南軍區汪立信的戰報,雲南境內的敵對勢力基本肅清,按照起初的規劃,雲南軍區主力部隊將會北上川中,加入西路北伐軍,
二十五曰,我收到了東路李庭芝的作戰計劃,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