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明,汝南城內,州府大殿上,陳林正坐上位,兩排站立張霸等人,下麵竟然跪著三名小官吏,隻見那兩人哭哭泣泣的述說這兩日汝南城內的變故。如今的汝南城已經由陳林控製住了,安排蔡陽等人率領軍馬上城巡邏防守,又在城中維持安定,陳林一回到汝南城就有此三人跑出來麵見,說是汝南城內原先的小官吏,黃邵未能發現他們。此時隻見三人中一人道:“陳將軍,那晚半夜裏黃巾賊偷偷摸進城來,刺史大人以及眾官員都一一被黃巾賊擒獲,還有不少奮起反抗的都被砍頭了,如今刺史大人恐怕也是被擄走了。”


    打發三名官吏,陳林問眾人:“如今我等也算是收複汝南城,隻是未救回刺史大人,昨夜已經連夜稟告太守大人,在太守大人命令到之前,我等要如何做,但說無妨?”


    周倉跟張霸頭也不抬,此種事情他們懶得去想。隻見高順站出:“稟主公,順以為在太守軍令下來之前大軍隻在此處休養堅守,此外,主公,不知那三百餘俘虜要作何處置,望主公明示?”陳林見有人出聲,心喜,又忙問:“那依你之見當如何?”


    高順又是正身回應:“稟主公,順以為此些人不過是不得已而反之,若是主公能給其活路,定然願做安分守己之民。主公不如將之收服,以為義軍,待其帶罪立功,當顯主公仁義之名。”陳林一看黃燕,黃燕也是點點頭,應聲對高順說:“此計既是高順汝所獻,那此事便由高順負責,汝不是說於步戰有些見識嗎,那此三百人便歸入汝部下,至於能否降服便看汝本領,隻望汝能為吾*練出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之軍。”高順乃是第一個認陳林為主的人,陳林心中多少是信任的,高順就成了繼黃燕之後獨掌一軍的將領。


    陳林命令一下,其他人無不嫉妒又羨慕的看著高順,高順本人卻臉色波瀾不驚,毫無變化的應諾歸列站好,看不出心中是何反應。陳林對此很是滿意,此人也是阿爺說過的,耿直忠心,值得信任。俘虜的事情一了,陳林又問:“還有何事或者有何想法?”蔡陽出列道:“大少爺,如今步卒能戰者兩百餘,是否於這汝南城中招募義士?”陳林一想,現在步卒隻剩兩百多而已,的確不妥,於是說:“嗯,此事汝負責,仲至叔至在旁協助。”


    這是黃燕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陳林看見,於是下令:“既無他事,眾位散了吧,元化與居裏二人於城中巡視,但有亂法者,擒住,若是抵抗,就地格殺。”於是除黃燕周倉兩位近衛統領之外,其他人都退出去忙碌去了。


    陳林這是對黃燕說:“黃燕方才為何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黃燕一看,回答:“稟大少爺,方才的確是有話要說,隻是不方便說。”陳林嗬嗬笑罵:“那如今總能說了吧,莫非黃燕有事要瞞著本少爺?”


    黃燕忙道豈敢,說:“大少爺,是這般,昨夜攻下汝南城後,黃燕無意中發現一處,乃是豫州鐵官署,待吾帶兵撞開官署大門後,發現內間鐵器已經被黃巾賊搶掠一空。”說到這黃燕故意停了下來望著陳林,陳林下意識的說:“搶空了,汝說與我聽作甚。”陳林剛說完,自己卻一頓,想到了什麽,轉眼驚叫起來抓住黃燕雙手:“可是其中的鐵匠?”表情甚是驚喜。


    黃燕一笑:“大少爺說的不錯,汝南城乃是豫州治所,置有鐵官,豫州境內部分兵甲乃是自此而來,昨夜進城後,竟然發現其中有近百位鐵匠。”黃燕也是知道精湛鐵匠的價值,表情也是一臉得意。陳林聽完幾乎要跳起來,又問:“那黃邵既然能設計謀我等,定不是俗人,為何看不懂這鐵匠的用途,竟然不擒走?”


    黃燕笑道:“大少爺有所不知,黃邵賊子進城時,攻進官署卻不知官署中有幾間地下密室,專用於置放特殊刀甲之地,那鐵匠就是藏身於此得以幸免,如今卻為我近衛所控。”陳林急忙問:“此事還有何人知曉?”黃燕回答:“除去近衛,即便是二少爺等人都不知。”陳林擊掌叫好,高興說道:“我等還要在此幾日,黃燕你領百騎近衛,某不管汝用甚法子,都要偷偷將此夥人兩日之內送回陳家堡,好吃好喝的待著,就算不願去綁也要綁著去,問清楚了,若是有家室,連家室一起接過去,莫讓他人知曉。”損失近三百步卒的不快瞬間讓大喜替代,近百鐵匠啊,一年之內可為陳林打造三萬樸刀啊,陳林從此不必再愁兵甲之事,隻要有足夠的鐵礦,由不得他不開心。


    汝南城原有的官吏不是被擄走就是被砍頭,幸好士族大戶隻是有部分遭了大殃,倒也有不少隻是被訛詐許些錢糧,如今黃邵一跑,這些大族就像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陳林也懶得與此些人糾纏,幹脆退出汝南府邸,讓給了這些拚命爭權的人。陳林得黃燕出計,趁機訛詐了一把,對汝南城的士族大戶說,軍糧不足,軍餉不足,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支持。那些人也不傻,又見陳林不欲與他們爭權,又想讓陳林大軍為他們守城,於是聯合起來給陳林捐了兩千大軍三月的糧草以及兩千兩黃金。


    蔡陽在汝南城招募義士鄉勇的事情卻不像在安陽那般輕易,安陽縣人都信任陳林,而汝南城人百姓中多半不知陳林是何人,陳林之名隻在士子之中流傳,故而蔡陽連招募三日,才得七十人投軍。陳林一看幹脆令蔡陽停止,將那七十人編入步卒中,步卒就有三百人了。高順招降俘虜卻是順利異常,高順隻一通降者不殺、降後管飽之類的話,三百人無一不願留下。高順初掌軍,還給這支步卒起了個名號,叫甚“陷陣營”的,陳林去過兩次高順的軍營,隻見三百步卒*練用命,異常嚴格,不知日後遇戰如何而已。


    黃燕忙著處理陳林交待的任務,突然周倉進來說陳過帶領四百人到了汝南城外五裏處,問陳林如何。原先陳林還想以陳過投黃邵以為內應,不想如今稀裏糊塗的已經將汝南城攻下了。陳林對周倉說:“去讓陳過來吧,對張霸等人就說是有強人棄暗投明,願加入義軍,為國出力,周倉你隨本少爺親自出城去接陳過。”


    陳林跟周倉來到汝南城南門,不一會就見前方來了一隊人馬,其中有十幾員騎軍在前,為首一人正是陳過,當初的過三刀。陳林之所以敢讓陳過大搖大擺的出現,就是因為見過過三刀的人不多,又恰逢亂世當頭。陳林一身錦衣,雙手背扣,站立在護城河橋上,笑眯眯的望著陳過一行。陳過遠遠的看見城門處有一隊騎兵在迎接,當前一人下馬站立,不知是誰。待距離近了,一看竟然是陳林親自在等候自己,陳過心中感動,急忙下馬丟下隊伍,奔跑著到陳林麵前,咚的跪下,哭腔說:“大少爺,陳過不值得大少爺親自迎接啊。”


    陳林雙手扶起陳過,堅定的說:“這些年,讓汝受苦了,值得。”輕輕一句話,惹得陳過又是熱淚滿眶。陳林一望陳過身後,笑著說:“陳過,兵馬甚是英武啊。”


    張霸等眾人聽說有一隊人馬往汝南來,剛要急忙上城查看,卻見陳林帶著一大漢走近城門,身後一隊未見過的人馬,眾人不解。陳林笑著說:“此乃棄暗投明的大首領陳過,往日為貪官*迫不得已落草,如今見黃巾賊公然造反,願率部加入我義軍中來,往後於眾人可是一家人了,誰人敢拿往日之事挑釁,軍法無情。”陳林說到最後竟嚴厲的下令,陳過知道陳林是怕自己被眾人看不起眼,故而有此一說,心中又是感激不已。


    陳林特為陳過接風,眾人除了不準飲酒,肥肉大塊的吃著,軍帳內,陳林:“陳過,汝那三四百人便作為汝部曲,由汝統領。”對於陳林的這個任命,誰都不覺得出奇,因為誰都知道,陳過那四百人,誰也指揮不動。高順先是一愣,繼而也是明白其中關鍵,跟著眾人哈哈大笑,又專對陳過說:“陳將軍,如今主公帳下汝可是第三支獨立軍馬了,主公待汝不薄啊。”高順不知道陳過與陳林的關係,見陳過手握重兵,特意如此說,提高陳過對陳林的忠心。


    陳林一看高順如此,知道高順用意,心中對高順更是喜歡幾分。正當陳林眾人歡聲笑語時,突然軍士來報,上蔡來人。陳林急忙撤了宴席,令人帶進來,那人帶來了趙謙的命令。陳林打開一看,倒吸一口氣,眾人急問,陳林將之示以眾人,原來那趙太守的命令不是要陳林駐守汝南,也不是要陳林去上蔡助戰,而是命令陳林迅速救援平興。趙謙在上蔡與彭脫僵持,趙謙征集上蔡城中青壯,又令城中士族大戶捐獻護院一通守城。彭脫一時間攻不下,便以部分兵馬圍住上蔡,黃邵回去後,更是將豫州刺史大人砍頭揚威,趙謙嚇得心驚膽戰,隻牢牢死守上蔡。而黃邵又建議彭脫,留下兵馬圍住上蔡,領率七萬大軍轉攻平興,趙謙損失了三十多騎兵才將此信送到汝南城。


    陳林急忙問黃燕:“黃燕,汝南城中士族如今共有軍馬幾何?”黃燕:“稟大少爺,如今城中大戶紛紛招募青壯,據說已有近兩千人。”陳林一想,轉而大聲下令:“太守大人有令,不可不尊,我軍即可救援平興,黃燕何在。”


    黃燕應聲:“在”陳林對黃燕:“黃燕立刻告知城中士族,說我軍明早出發,救援平興,著令他們嚴防汝南城。”黃燕應了一聲歸隊。陳林又命眾人整頓軍馬,明早天明出發,眾人得令退去整備軍馬,就等明日出發。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汝南陳伯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辣吃不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辣吃不辣並收藏三國之汝南陳伯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