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大亂中原,十月份,黃巾未平,西涼羌亂又起。金城羌人起兵反漢,擁護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北宮伯玉與李文侯又挾持西涼名士韓遂、邊章為軍政,攻殺金城太守。涼州刺史畏懼,不敢進攻,漢陽長史蓋勳蓋元固領兵抵擋。漢朝急令司空張溫領兵前去,莫讓羌人攻略三輔,張溫要求朱俊帳下孫堅同往,不成,恰好楊賜舉薦陳林,張溫於是命陳林為司馬輕身速行,趕往涼州。


    陳林隻好帶著黃燕、周倉並十幾員騎軍奔馳而去,就連途徑正在大戰的南陽,都沒來得及看一看。陳林馬不停蹄趕往金城,得知金城局勢。金城領十縣,治所允吾,今已經被反賊攻據六縣,隻剩令居等四縣,張溫兩萬朝廷大軍並漢陽長史蓋勳就是在令居據守。


    陳林急忙拜見張溫,張溫一看楊賜的弟子,竟如此英偉,也甚是喜歡,令陳林入座。陳林環視軍帳,見帳內數人,均是不認識,張溫急忙介紹引見。其中幾人乃是張溫自朝廷帶來的副將,隻有一人乃是西涼人,正是漢陽長史蓋勳,其人粗狂威嚴,雙目*人。陳林這才知道如今局勢有多嚴峻,當地守軍連同張溫帶來的兩萬大軍,不過區區三萬餘,多是步卒。羌人擁軍五萬餘,馬軍為主,如今羌漢雙方便一東北一西南的對峙著,漢軍在東北,形勢堪憂啊。


    陳林初來,不便多言,唯有靜聽。突然張溫轉身對陳林問道:“陳司馬,某聽聞汝南黃巾得以如此快的平息,陳司馬功不可沒,抬棺上牆之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感陳司馬對大漢的忠義,不知陳司馬可能為吾等說上一說?”轉眼帳內所有人都望向陳林,陳林無奈,說:“末將知道司空大人所問何事,當時汝南亦是敵眾我寡,末將不過是僥幸奪其糧倉,再做堅守,抵抗住黃巾的猛烈反擊,待其糧盡,僅此而已。”完了又詳細的說了一遍在汝南的一番動作,隻不過是隱瞞了偷運西華糧草回安陽的事。


    張溫等人一陣讚賞,這時蓋勳說:“涼州羌亂,不同於黃巾之亂,羌人以部落成集,就如同鮮卑、匈奴一般,加之又是騎軍為主,想要斷其糧道,難上又難。”陳林也知道蓋勳說的有理,西羌聚居地在涼州西部,就像是大漢北邊的大漠一樣,漢軍輕易不敢進去。眾人一時想不出個法子,最後張溫說話:“如今我等須嚴密堅守餘下四城,決不允許羌人再前進一步,陳司馬,命汝率領四千人馬前往允街縣城,主持防務,卻不可讓羌人突破允街。”


    陳林嚇了一跳,剛來不久,還未完全了解羌人情況呢,張溫就委以重任,陳林微微吃驚。其實是陳林在汝南的表現,讓張溫覺得陳林善守,因此才有此委托。陳林領命而去,領過張溫撥給的四千大軍帶上糧草就往允街開拔。金城郡餘下四城成南北走向一條線,防守著西部的羌人,四城隻要有一城被破,張溫初步擬定的金城防線就會失去效果,到時漢軍隻有退守天水、安定,將整個金城讓給反賊。


    來到允街,陳林又被嚇了一跳,允街城竟然沒有護城河,這就意味著敵軍可以直接就攻城,根本不用填河。允街縣城民兩千,聚有敗退下來的漢軍兩千五百餘人,加上陳林帶來的四千,隻有六千餘人。聽說羌人有好幾萬騎兵,陳林一臉蒼白的不知道是安慰自己還是安慰他人,對黃燕說:“好在騎兵不善攻城。”


    陳林一到允街,立馬接過允街的政權,允街縣長不過是一文人,知道此時危急,極為配合陳林。趁著此時羌人還未來攻,陳林急忙下令縣長頒布縣令,所有糧食統一發配,縣中青壯無論男女一律協助修城牆,搬運石頭伐木進城中,以備大戰之用。一時間允街縣城方圓十裏內,石頭、樹木均被采集一空。陳林又見西涼之地土質疏鬆,幹燥易粉,於是又命令軍民在城牆外搶挖溝壑,此倒是防城要務,全縣軍民都毫無怨言。隻是陳林又下令將所挖得的泥土也搬運進城,卻讓人不解,陳林笑而不語。自陳林一來,允街這個不及安陽縣一半大小的縣城就籠罩在了滿天飛揚的塵土中。


    如此十餘日過去,張溫也親自巡視過一次允街縣城,見陳林忙得井然有序,頗為滿意,又對陳林說,最近羌人頻頻調動兵馬,隻怕大戰不遠,要陳林務必小心防守允街城。陳林提出要加增兵馬,可惜張溫也沒有太多兵馬派遣,不過總有一樣讓陳林滿意,那便是糧草,城內糧草足夠全縣軍民三月之用,羌人總不能圍城三個月吧。張溫走之前看著允街城牆前雖無河水,卻深一丈有餘寬兩丈的溝壑,心想其他縣城也要如此。


    陳林到涼州後,一直未曾見西羌,現如今見允街縣準備頗足,於是決定親自前去查看羌人情況。於是陳林帶上幾名當地的軍事,騎馬就往西邊去。涼州雖不是羌人集聚之地,卻也住著不少內遷的羌人部落,此次作亂的就是涼州地麵上的羌人,若是涼州西麵的羌人來襲,隻怕都在二十萬上下,而不是五萬。此次作亂的也不全是羌人,其中不乏漢民,隻是因生活貧苦,便反了大漢朝。此次作亂反賊四位頭領中便有兩人都是涼州的大漢名士,韓遂與邊章,此二人先是被迫,如今卻是甘心為賊,當真可惡。


    允街西麵就是金城郡金城縣,也隻是如允街一般的小縣城,不知此時金城縣如何。離金城縣尚有二十裏路,陳林等人便遭遇一隊十人的斥候,那十人見陳林一眾二十騎,竟然絲毫不膽怯,隻是有一人轉身回跑,恐怕就是回去報信的,其餘九人隻是打馬遠遠的看著陳林等人。陳林見那九人不動,自己也不動,對黃燕說:“黃燕,可能射落一人。”黃燕雖不能跑馬射箭,但是騎在不動的馬上,還是能拉弓的。黃燕看了一下距離,略略估算一番,隻見黃燕迅速回刀,取弓搭箭拉弦放箭,一氣嗬成連射三箭,眨眼不到。對麵那九人正奇怪黃燕的動作,刺眼的太陽光中卻落下三支箭矢,正中一人肚腹,一人眼珠,一人肩膀,三人應聲而到。嚇得餘下六人慌忙打馬不理地上同伴生死,轉身跑遠。


    陳林哈哈大笑:“黃燕,好箭法,射得好。”黃燕隻一笑,收弓背上,對陳林說:“大少爺,反賊斥候已經回去通報,不時定有來追,大少爺還是盡早回歸的好。”陳林暗歎一聲,本還想偷看一下金城縣狀況,隻好作罷。


    陳林一行隻好趕馬回轉允街縣城,路上大風迎麵吹來,粉塵進嘴中,嗆得陳林連連咳嗽。陳林正欲抱怨,突然眼前一亮,又想出一計,心中大喜,連連打馬疾走,衝回允街城。一進城門,陳林就尋來縣長大人,商議,竟又是一個奇怪的命令,要縣長備足七千塊粗布,軍中每人一塊,隨身攜帶不得有誤。


    陳林奇怪,為何陳林出城這一日,竟不見這允街縣內有一座村落,於是問縣長大人。縣長回答說西涼地廣人稀,整個金城郡漢民不足四萬,又多有羌人小股作亂,因此極少有百姓居住在城外,即便是有,也是大型的村莊,都有守護村莊的壯丁。西涼之地,民風彪悍,幾乎人人可戰,弓馬之術雖不如胡人,卻比中原漢人優秀不知多少。先前大漢所稱的“涼州三明”,在涼州有著無上的地位,得到羌人漢民的尊敬,如今三明全部去世,這也是此次金城反賊膽敢反漢的原因之一。


    陳林稱歎,若是有人能將涼州收服,包括羌漢,豈不是可裝備一支勢不可擋的大軍。沒想到陳林一個稱歎,日後竟然真成為了現實,先是董卓,後是馬家,都憑借著西涼,稱霸一時。


    陳林等人正繼續深挖溝壑,不停的搬運泥土回城,在指定的地方堆放,直到慢慢成型,城內眾人才驚訝的發現,這竟然又是一堵城牆。隻因陳林竟將城內牆下一排房屋都空出來,並填進去泥土,現在隻剩下通往四門的四個缺口,不足三丈寬,到時候隻要將四個缺口堵上,城內軍士又可以上房頂防禦。而且陳林恰好算好,與城牆的距離在一箭之外,那時敵軍卻休想自牆上射箭。此時眾人看明白的,無不對陳林稱讚,也有恐懼的,陳林的模樣卻是要全城死戰啊,膽小的有些異動。陳林卻得張溫命令,有膽敢不服者,先斬後奏,於是一通殺之後,數十顆人頭就掛在牆頭。


    這一日,張溫快馬派人來報,說反賊聚集榆中,張溫欲與之一戰,急令陳林帶兵四千前去匯合,陳林聽完大吃一驚,如今反賊正士氣大振,漢軍隻宜堅守,如何能進攻啊。隻有依城堅守,消耗其銳氣,那時才是破敵之時啊。張溫又要犯當初趙謙在汝南的錯誤了,陳林雖大急,卻不能不執行命令,隻希望能在反賊進攻前勸說張溫。陳林急忙率領四千軍士趕向榆中,同時下令允街城繼續整軍備戰,搶修城牆,深挖溝壑。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汝南陳伯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辣吃不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辣吃不辣並收藏三國之汝南陳伯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