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漢中大軍來到魯陽,陳林也終於見到了孫堅這麽一個人物,較之孫堅的容貌不凡,陳林更加注意的是孫堅的數萬大軍,隻見三萬人馬大營連綿數裏,整個魯陽城之外毅然成為了一個偌大的軍營。人聲沸騰,卻絲毫不顯混亂,各營進進退退,井然有序,看軍士容貌,但見孫堅大軍軍備雖不是十分的精良,但是人人鬥誌盎然。陳林回頭一看高順,隻見高順點點頭,孫堅在場,高順並不好說話。恰一接觸,陳林自覺孫堅為人闊達豪爽,作風幹練,陳林十分喜歡。孫堅年長與陳林,兩人一見如故,孫堅將陳林迎入軍帳,因都是討董而來,而陳林又是第一個起兵響應孫堅的人,故而孫堅以及孫軍眾將對陳林都是客客氣氣。兩邊人分列坐下,竟不相上下,左邊陳林一派漢中將領謀臣,右麵一派孫堅麾下,人數之上不相上下。而自一進大帳,賈詡就盯上了一人,隻見那人文不文武不武,一身輕甲卻滿顯卓倫,而那人也不由的直視賈詡,兩人竟不約而同的大聲朗笑起來。惹得陳林孫堅等人齊齊望來,一愣過後,孫堅指著那人對陳林道:“伯至,此乃是南陽名士,婁圭字子伯,乃是堅軍師,不知那位先生如何稱呼?”原來這就是婁圭啊,傳言婁圭文武雙全,看樣子應該不假。陳林急忙回道:“文和,來,文台兄,此乃是西涼大賢,賈詡,賈文和,亦是林不可離棄之人。”


    雙方將領哈哈大笑,好不融洽,一介紹,陳林才驚奇的發現,孫堅竟然設了四個長沙都尉,分別是黃蓋、程普、祖茂、韓當四人,都是不世勇將,還有數名軍中將領,幸好陳林軍中高順等人並不輸於人,越聊越有英雄相惜的意思。最終還是賈詡理智,說道:“孫大人,不知如何看待如今局勢,我等初來,望孫大人指點。”賈詡可不喜歡這種玩過家家似地宴會,幹脆直接問孫堅的打算,畢竟孫堅已經在此逗留了一個月了吧,三萬大軍已經是整軍待發了。


    孫堅也是幹脆人,知道大家的目的並不是宴席敘話來的,於是將宴席一撤,命人擺上地圖,於是陳林等人就圍了上去。孫堅:“伯至,文和先生請看,如今關東各牧守相繼起兵,同時堅已經同關東大軍聯係上了,原本河北渤海郡袁本初等人還想分兵進攻河內,但是子伯以為董賊勢大,我討董大軍因集兵攻其一處,於是半月前堅已經說服袁本初等河北軍南下,與兗州各軍屯兵於酸棗。而董賊也是聚兵堅守滎陽一線,與關東大軍相拒,麵前還沒有爆發太大的戰事,雙方人馬都沒有出戰的意思。堅本前日就想率兵趕往酸棗會盟,聽到伯至不日將至故而多留了兩人,隻等伯至到來並合兵一處,一同開往酸棗。隻要攻克滎陽一線,緊*汜水關,汜水關一破,便可直取洛陽,斬殺董賊,還權漢室。”


    陳林與賈詡一望,天下英雄不可小視啊,不僅僅是賈詡能想到要強攻汜水關,其他人也能想到。於是陳林又說:“文台兄,據說袁公路也有三萬大軍就要趕來,不等等袁太守了?”陳林這樣問是因為之前猜測孫堅已經歸附袁術了,但是現在看來又不是那麽一回事,於是陳林試探問道。孫堅笑了笑道:“袁太守如今還在宛城,少不得要慢上十日八日的,我軍在此已經夠久了,不等了。”


    回到漢中軍的大營,兩軍相隔有兩裏的路程,陳林問賈詡:“文和,如今看來孫太守與袁公路似乎沒有合為一體,想必方才那位婁子伯出力不少啊,文和觀此人如何?”賈詡想起婁圭的淺笑,說道:“此人不可小視,天下賢能何其多,難得的是婁子伯文武雙全,詡不如也。”賈詡雖然嘴上說不如,可是陳林可將賈詡眼中的那種傲氣看得一清二楚,看來是不服輸的樣子。


    不管怎麽說,今天見到孫堅,卻讓陳林有了更進一層的明悟,現在陳林也好,孫堅也罷,都不過隻是一個郡太守,加上袁術,手下無不是良謀猛將強兵,區區一郡守竟然趕上了當年大漢的一個大將軍。也怕討董之後,天下也是你爭我鬥。陳林想想自己,又想想別人,以及這大漢天下,歎了一口氣,縱然是陳林,也是不願意放下如今的地位,何況別人,陳林沒有了之前那些憂慮,隻希望大家能同心協力完成討董大業。


    賈詡:“主公,如今關東大軍聚集,與董賊一戰不可避免,詡想這日後兩軍大戰不知何年何月方能結束,那時中原大戰,必然有許多百姓流離失所。主公何不下令回漢中,著令漢中積極收攏招納流民到我漢中郡,充實漢中戶口,以備他日之用。”賈詡永遠比別人想多一步,別人想著怎麽在討董之戰中獲利,撈名聲,賈詡卻能從另一個角度為日後做準備。


    陳林聽完之後,沒有太多的高興,不是他不同意賈詡的做法,而是想起了這場戰亂的後果,如今唯一能安慰陳林的就是希望能多做些利國利民的善事,於是陳林當即就令人回報漢中閻圃,要閻圃做好搶奪流民的工作,一定要在別人反應過來之前最大化的收攏百姓到漢中去。這其中必定少不得無影的配合,現在的無影都分成兩部了,一部以軍事為主,一部以政務為主。


    說完這個之後,陳林又說道:“眼見不日就要同關東大軍會盟於酸棗,文和與某蘇理一下關東起兵各牧守的情況吧。”


    賈詡:“是主公,如今已發布起兵會盟的牧守共有十三處,分別是:


    出自四世三公袁家,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袁本初;


    西園八校尉之一典軍校尉曹*曹孟德;


    屈己待士兗州刺史大人劉岱劉公山;


    知今博古新任豫州刺史孔伷孔公緒;


    博覽九經冀州牧韓馥韓文節;


    仗義疏財河內太守王匡王公節;


    賑窮救急陳留太守張邈張孟卓;


    聰敏有學東郡太守橋瑁橋元偉;


    秀氣文華山陽太守袁遺袁伯業;


    擅武能文濟北相鮑信鮑允城;


    還有如今袁公路以及孫太守並主公三處,各處人馬各有數千數萬不等。其中又以祁鄉侯渤海太守袁本初起兵五萬,最為雄壯,其次就是孫太守、袁公路,以及冀州牧,都是起兵三萬,最少的乃是典軍校尉曹孟德,隻有八千餘兵力,其他的都是兩萬餘上下,如今主公並和張公子之後也有一萬兩千兵馬,人數並不占優,不過我漢中兵馬卻比他處精銳不少。所有兵馬加起來將近三十萬,據聞董賊在洛陽一線也有十五萬上下,另有六七萬駐守三輔。詡以為董賊除去駐守河東、黃河一線、武關以及洛陽,董賊能投入滎陽並汜水關的兵力不會超過八萬。若是聯軍能在滎陽、成皋一線消滅部分董軍,不至於使其退回汜水關,那麽對於聯軍攻打汜水關將是百利無一害。”


    對於賈詡所說的希望能在汜水關之外消滅部分董軍想法,陳林非常讚同,因為陳林見過汜水關的雄偉,若是強攻重兵把守的汜水關那是相當困難的。陳林更加吃驚的是關東起兵討董的大軍,袁氏本家就占了三家,袁紹、袁術、袁遺,還有冀州牧韓馥乃是袁家的門生,河內太守王匡更是誰都知道他跟袁紹的關係,同時曹*也算是袁紹少時的親友,也就是說十三家起兵的牧守有半數跟袁氏有非凡的關係。陳林猛然發現,世人總說袁氏門生故吏遍天下,現在見識了。何進也好,董卓也好,不知道這些人怎麽想的,有袁氏一門在,誰能隨意稱霸。陳林震驚了,現在才意識到袁氏的可怕,陳林甚至想袁術與袁紹的不合是不是袁家為了迷惑世人而故意為之。


    陳林不敢往下想了,對賈詡說:“文和,這是天下討董,還是袁氏討董?”陳林對袁氏有了一絲絲的恐懼。賈詡想了想,瞬間明白陳林的擔憂,對陳林說:“主公,可是擔心袁氏一族過於強大?主公放心吧,袁本初雖是長子,但是乃是庶出,加上詡觀袁公路其人,必是不甘人後之輩,袁伯業默默無聞。如今三人各自成家,部下已然成了三派,就算日後袁氏一族合並,必不能相容,所以主公寬心。”賈詡還是相當開心的,因為陳林能從簡單的起兵人馬中就能發現危機,這是賈詡所期待的,所以盡力為陳林解釋,事實上,袁氏三人也的確不能融為一體。


    聽完賈詡的分析,陳林心中稍安,仔細想想袁紹袁術兩人,陳林也覺得兩人不可能是假意不合,而是真的不能相容,又想起自家的陳澤與陳到兩位盡心輔助自己的兄弟,陳林心中一股自豪。當即朗聲下令道:“全軍早早休息,明日奔赴酸棗會盟。”


    且說這討董會盟,真的會像陳林賈詡所願的那樣順利嗎。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汝南陳伯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辣吃不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辣吃不辣並收藏三國之汝南陳伯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