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此人說話不卑不亢,既不魯莽又不奸詐,似乎陳林就是一個平常人一樣,陳林大驚,暗道此人不凡,有心試練這徐晃的本領,於是假裝喝道:“某乃是漢中太守,特為討董而來,汝為何相助賊匪?”說完不等徐晃回話,便厲聲對周倉說:“周倉,拿下此人,休傷其性命。”周倉嘻嘻咧嘴,抽起八十斤大刀就跳出來,一麵大喊道:“小子受擒吧,某周倉也是。”猶如一陣狂風的刀麵就削過去,驚得徐晃也是急忙往地上一滾,巧妙的躲過了周倉的攻擊,同時心中大怒。周倉見徐晃這樣躲過自己,咦了一聲,繼而提刀又打,徐晃手中不過是木杆的長矛,小小的鐵尖起不了多大作用,轉眼就被周倉砍斷,徐晃心灰意冷,有心等死。不料周倉一看,嘴中哈哈大笑:“某不欺負汝。”說罷,哐當的一聲,將八十斤大刀雙手一握,兩腿一曲,死死插入地下,直莫刀身。便空手跳了上來,周倉的怪力讓徐晃無語,同時見周倉如此光明磊落,心中豪情也起。卷起袖子棄了斷矛也撲過來,兩人如同公牛角鬥一般,毫無保留的四手相碰,隻是角力。


    周倉的怪力再一次體現出來,兩人四手互推,頭頂著頭,徐晃被周倉捏得滿臉通紅,顯然是粗壯的大手也被周倉捏疼了,同時整個人雖然往前傾,兩腳死命的踩在地上,可是還是擋不住被周倉連連往後推。突然徐晃靈機一動,上半身忽的鬆開氣力,周倉還繼續往前使勁,徐晃向後倒,同時雙腿一蹬,恰好頂住順勢往前的周倉腹部,徐晃爆喊一聲,兩腿使勁一弓,就將龐大的周倉整個人頂了起來,飛出一丈有餘,一個狗吃屎的正好四肢著地,被摔在地上,吃了周倉一嘴的泥巴。周倉狼狽,徐晃也不見得好到哪裏去,雖然使盡全力頂飛周倉,可是自己也累得夠嗆,勉強站起來戒備。


    地上的周倉何時吃過這樣的虧,還是以這樣一種難堪的方式,頓時周倉大怒,四肢著力,嘭的一聲整個跳起來,真如一隻蛤蟆。落地時卻是雙腳著地,戰得穩穩的,此時周倉嘴巴因為剛才一個狗吃屎,砸在滿是碎石的地麵,滲了不少血,周倉一把抹過嘴巴,烏拉的滿臉都是血跡,甚是難看。加上周倉暴怒的模樣,怪嚇人的,就要大叫著衝過去,陳林眼見周倉發怒,大喝一聲:“周倉。”一聲激靈,嚇醒了周倉,急忙回過頭去看陳林,陳林:“回來。”周倉不甘心卻聽話不已,咚咚上前兩步,唰的一下拔起大刀,扛在肩上就退回來。


    陳林相當滿意,徐晃雖說取巧,但是能有這樣的效果,說明徐晃本領的確不錯。心中滿是喜歡,於是陳林開口:“公明身懷絕技,為何助賊?”徐晃見陳林罷手的意思,想起楊奉,徐晃又為難的說道:“太守大人不知,楊將軍與某有恩,某不能見死不救,某苦練武藝正是欲為國效力,斷不會做禍害百姓的事情,某隻要太守不傷害楊將軍,某願回山勸說山上百姓下山為民,此都是貧苦的百姓,久聞太守在漢中勤政愛民,望太守見憐,給山上百姓一條活路啊。”


    陳林想不到這徐晃竟然知道漢中的事情,見徐晃談吐風雅言順辭確,心中更加喜愛。同時心中一想,山裏果然是平常的百姓為主,大山不同外地,若是賊子一直躲在山裏,陳林這幾千人馬還真拿人家沒轍。聽到徐晃說願意回去勸說百姓下山,最好不過,於是當即說道:“公明不忘舊恩,此乃忠義,又能為山中百姓請命,此乃仁義,公明乃真英雄也。”“某在此承若,山上百姓十日之內下山從良,來澠池尋某,一律既往不咎,某一視同仁。”


    陳林接連承若了對待山上百姓的政策,一個個都是利民之策,徐晃聽得不由點頭,此不使為明主啊,可惜啊。陳林說完,有心招攬徐晃,說道:“公明既然欲報效天下,不若就此與某聯手,共同還天下一片太平,如何?”說罷一麵期待的望著徐晃,徐晃動容,但是徐晃一咬牙說道:“謝太守抬愛,此事容後再議,太守可願放某歸去,三日內必定勸得山上百姓下山歸順太守。”徐晃沒有拒絕,但是也沒有答應,陳林一陣失落,又聽到徐晃說三日,不由大喜道:“三日?當真?”徐晃朗聲喊道:“當真。”陳林急忙應道:“好,某大軍就在山下駐紮三日,三日後某迎接公明下山。”隨即命人給徐晃送上一匹戰馬,徐晃也不推辭,跨上戰馬,呼嘯而去,好一個英雄人物,陳林忍不住叫道。


    “大少爺,就這樣放其歸去,隻怕此人框我等。”黃燕說道,陳林笑了笑,望一眼徐晃消失的方向,低聲說:“不會,此人乃是真君子。”說完又回頭下令:“收兵,就在此地紮營,回報澠池給軍士知道。”陳林擺明了是對徐晃這個人深信不疑。


    卻說徐晃得了陳林的戰馬之後,直奔回山去,一路無話。見楊奉已經安全回來,驚慌落魄的樣子,楊奉見徐晃,急忙衝過來叫道:“今日多虧了公明,不然本將必死無疑啊,漢中兵馬十分厲害啊。”徐晃煞有心事的對楊奉說:“將軍,將軍可想過日後如何,莫非繼續如此,山內終究有十幾萬人要養活?”楊奉一聽,頓時泄氣,走來走去:“公明可有良策教本將。”


    徐晃:“如今天下混亂,朝綱敗壞,我等武人最好不過尋得一明主,退可衣食無憂,進可建功立業,將軍,晃要走了,尋那明主而去,晃勸將軍也早日下山,山下乃是漢中太守陳伯至,此人頗為愛民,將軍至少可要山中這十幾萬百姓下山去,也算功德無量。”


    楊奉大驚,曆經今日的事情之後,楊奉被嚇得不輕,也清醒不少,這山大王不是那麽好當的啊。但是想不到徐晃要走,這些日子以來一直都是徐晃幫助楊奉,少了徐晃,楊奉有點不知所措啊。於是楊奉急忙問道:“公明心中明主在何處,不若本將一同前去可好?”楊奉急需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啊。


    徐晃想起陳林對自己的態度,看得出陳林有意招攬自己,又送自己戰馬,徐晃心想不若就此還一份恩情給陳林吧,於是說:“甚好,不過將軍卻不可帶兵而走,試想路途遙遠,有沒有糧草為繼,豈不成亂兵,將軍不若將餘下的兵馬一同降了漢中太守,你我隻身前往。”聽徐晃這意思,他心中的明主可不是陳林,楊奉一聽,還好,真怕徐晃說要降了陳林,畢竟今日的接觸讓楊奉十分的不待見陳林,但是楊奉一時之間怎麽舍得這些“兵馬”猶豫不決。


    徐晃:“典軍校尉曹孟德大人才是真的明主,為求國家大業,不惜以身犯險,隻身刺董,當為我輩楷模,某欲投靠曹大人而去,聽聞曹大人正在揚州募兵,將軍可覺得能從此間帶走數千大軍去到揚州。且不說山下漢中大軍,再說洛陽還有十幾萬關東聯軍呢,我等在此為賊,實是董賊橫行,不得已而為之,如今董賊遠走,為何還要再次受苦,將軍三思啊。”


    徐晃說完便悄悄出去,讓楊奉一個人想,徐晃出去四處遊說山中的百姓,頓時間一傳十,十傳百,都知道此時崤山下大軍壓境,又知道陳林給出了十日的期限。開始有人意動,於是議論紛紛,這些百姓都餓怕了,山上實在是沒有什麽可以吃的了,易子而食的事情誰都不想做,於是開始有人偷偷的要溜下山去。


    陳林大營,陳林兩日前那一戰,打散了楊奉數千大軍,俘虜了有千人左右,昨日已經送回到澠池由賈詡處理。漢中兵馬現在澠池安民休養,與當地百姓秋毫無犯,這裏的人經曆了董卓之後,再遇到陳林,這種天壤之別的對待,讓陳林贏得無限的好評。區區幾日時間,周圍的百姓都知道漢中陳林的大名,紛紛拖家帶口的來澠池尋求庇護,賈詡來者不拒,反正糧草有的是,足夠全城軍民數月用度。


    比起陳林來,袁紹等人現在在洛陽吵得不可開交,據說是袁術不小心在洛陽皇宮之內找到了玉璽還是什麽的,袁紹嚷著要,袁術說沒有,其他的牧守又說洛陽該有個太守,或者河南伊之類的,誰當好呢,總之洛陽沒有一日是安靜的,卻沒有一個真正在乎陳林在澠池的所作所為。


    山下陸陸續續下來百姓,越來越多,陳林喜上眉梢,急忙派人安頓,同時會澠池取糧食,因為最先下山的這批人說起山上竟然有十幾萬人,嚇了陳林一跳。得知徐晃積極遊說百姓,陳林愈加喜歡徐晃。


    第三日,正是徐晃說定的時間,就見亂哄哄的一大群多到數不盡頭的人群衝陳林過來,卻是崤山之民。陳林左等右等,不見徐晃,連楊奉都不見。最後出現的才是一隊看似軍隊的人群,有幾千,果然就是楊奉的大軍,一問,陳林昂天長歎。


    徐晃跟楊奉投曹*去了,隻留下十二萬百姓。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汝南陳伯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辣吃不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辣吃不辣並收藏三國之汝南陳伯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