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縣城內,如今的鄧縣毅然成了一座軍營,五萬五千大軍在鄧縣城內已經有十天了,此時韓胤回到鄧縣,急忙拜見袁術交差去。隻見袁術見韓胤回來,急忙問道:“怎麽樣?陳家子可有答應?”
韓胤想起陳林提出的條件就害怕,不是害怕袁術因此而發火,而是害怕袁術毫不猶豫的就答應。韓胤能作為袁術身邊少有的謀士,總是有幾分本事的,陳林說要在丹水四縣發糧賑災,為了方便行事要駐軍四縣維持治安,這分明了就是要霸占四縣嗎。可是如今丹水的情況讓韓胤明白,袁術巴不得擺脫這十幾萬的災民,不向他張手要錢要糧。也許袁術還巴不得陳林最好能將丹水東岸這幾個縣的災民也要去呢,唉,袁術哪裏知道人口的重要,哪裏知道丹水四縣的重要,就知道盯著自己口袋裏的那點錢。
果然,韓胤一說完,袁術嗬嗬大笑,想都不想就同意了,不就四個縣嗎,四個破地方。這邊楊弘大急,楊弘也看出來這陳林分明就是趁機霸占南陽的地方啊,楊弘急忙大叫:“主公萬萬不可啊,萬萬不可啊,丹水四縣若是讓漢中駐軍,日後定不複我南陽所有啊,主公。”袁術大手一揮,不耐煩的說道:“知道,知道,這四縣破破爛爛的,要來作甚,還是等六日之後就兵發樊城。”袁術本來就是個眼界高的人,如今得了豫州,一舉成了中原最為強壯的諸侯,愈發驕傲起來,更加聽不得反對他的聲音。
無論楊弘在地上怎麽磕頭呐喊,袁術就是不聽,幹脆一甩手離開了大廳。袁術除了大廳之後就命:“命雷將軍五日之後率五千兵馬出城,順丹水自北而南將暴民緩緩趕向南部,不許將暴民趕盡殺絕,隻許追趕,不得有誤。”身後大廳之內隻剩下一臉失望的跪在地上的楊弘還有無奈的韓胤,兩人相望一眼,均是蒼白的神情。
與此同時,漢水一葉扁舟之上,張鬆正立於船頭,身後就是五大三粗的周倉。周倉對張鬆說道:“先生,船頭浪高風大,先生還是回船內吧,主公臨行前可要某好好保護先生,要是先生有個風寒流鼻涕什麽的,主公非宰了某不可。”張鬆回頭看見一臉懇求的周倉,哈哈哈大笑。
原來這張鬆是要去襄陽,原本送走韓胤之後,賈詡提出要由賈詡親自去一趟襄陽,好好的敲詐一番劉表,要不然陳林為何要對袁術拖那麽多天的時間啊,就是為了兩頭吃,既要讓袁術覺得陳林是中了袁術的計謀,幫他堵住丹水渡口。另一邊又要及時通知劉表,將袁術南下討荊州的消息賣給劉表,裝成是劉表的盟友,向劉表討要糧食。到時候陳林一出兵丹水縣,陳兵在丹水西岸,兩邊人都覺得陳林是幫自己,那時候陳林就成功兩頭吃了。
但是張鬆覺得賈詡目標太大,天下有幾個不認識賈詡的,要是袁術的斥候發現賈詡不在陳林身邊,總是不好的,所以張鬆自薦下荊州。陳林但是張鬆出事,特意讓周倉保護,寸步不離。
張鬆意氣風發,這是他第一次獨自辦事,正是讓主公大開眼界的時候,張鬆心中暗暗的想到,要是此行不敲詐回來四五萬石糧食,張鬆就死在襄陽得了。快舟順水而下,一日百餘裏,轉眼張鬆的小舟就到了襄陽。荊州的治所本不在襄陽,但是劉表單騎下荊州之後,就在襄陽辦公了,襄陽自然也就成了荊州的治所之地。張鬆一上岸,就覺得這荊州風景與漢中蜀中大不同,現已近年關,荊州還是一片青蔥,隨處可見綠色相依,令人心曠神怡。張鬆感慨,怪不得荊州出名士,如此環境正是專心研學的好地方啊,靈氣,靈氣啊。
張鬆要見劉表,卻不能光明正大的表明自己的身份,隻能暗中與劉表接觸,這就難多了。堂堂州牧可不是誰都能見到的。張鬆有招,好不容易進了襄陽之後,張鬆連夜帶著珠寶來見蔡瑁。這蔡瑁可是了不得的人物,蔡瑁姑丈就是老太尉張溫,而蔡瑁如今的兩個妹妹,一個是州牧劉表的妻妾,一個是荊州名士黃容黃承彥的妻妾。蔡瑁此時又是蔡家的家主,蔡瑁在荊州的實力幾乎通天了。但是蔡瑁為人自傲自喜,還有點貪婪,於是張鬆決定從蔡瑁這裏打開絕口。
周倉也不知道張鬆跟蔡瑁說了什麽,周倉隻知道那晚他跟張鬆帶著珠寶去了一趟蔡府,給看門的丟了十兩金子,就見到了蔡瑁。再後來的事情周倉就不知道,因為他被蔡瑁安排在外麵大魚大肉的吃了起來。等周倉吃飽,正打嗝呢,張鬆就出來了,身後蔡瑁也在讓張鬆走之後,就急忙騎馬出門,也不知道去幹嘛。第二日天剛剛亮,就有軍士來尋張鬆,說是州牧請見。
張鬆笑了笑,昨夜不過是對蔡瑁先是一通誇,送上珠寶,然後再一通言語說服,事情就搞定了,張鬆對蔡瑁說自己是來借糧的,蔡瑁隻要做個引見就行,一箱子的金子都在手中了,做個引見有何不可啊,於是今日劉表就命人來請了。
借糧?哼,張鬆心中暗道,很快就讓你們自己送糧。
因為張鬆沒有遞交文書,所以劉表隻當成是一次簡單的會麵,在偏廳接見了張鬆,張鬆一愣,繼而心中鄙夷劉表的這種行為,看不起某,等下就要來求某,張鬆如是想。
劉表與蔡瑁還有蒯良,蒯良乃是劉表迅速掌控荊州的功臣,同時也是荊州士族的代表之一,深得劉表信任。原本劉表連都不願意接見張鬆的,也是蒯良說漢中乃是荊州近鄰,相處好了對荊州有好處,況且現在南陽還沒有收回來。劉表才勉強同意接見張鬆,但是此時一見張鬆身材短小,相貌醜陋的樣子,頓時不喜。劉表本身長得一表人才,加上又有一身的文學修為,自認瀟灑,對於張鬆這樣的人,肯定是不喜的。
張鬆一看劉表的表情,心中惱怒,但是多年的這種待遇已經讓張鬆習慣了,天下隻有主公能真心相待啊。張鬆故意不敗見劉表,開口就說:“州牧大人,鬆乃漢中太守幕僚,前來借糧,望州牧大人借給漢中十萬石糧草。”
劉表大怒,本身就不喜這人,開口又那麽粗狂無禮,十萬石,十萬石夠一萬普通人過兩年了。劉表張口就喊:“來人啊,將此狂徒打出去。”蔡瑁大為氣憤,這張鬆不是存心給蔡瑁找不痛快嗎。倒是蒯良十分的冷靜,漢中太守陳林是一個年輕有為的太守,將漢中治理得很好,蒯良早有耳聞,怎麽漢中借糧可能會派這樣的狂徒而來呢,其中定有隱情。急忙喊住:“主公且慢。”
張鬆一臉的淡定和冷靜,見此人喊停,深思此人不簡單啊,但見此人身高八尺羽扇在手,一副運籌帷幄的神情。張鬆不由問道:“敢問先生大名?”
“荊州主薄蒯良蒯子柔。”
張鬆一副原來如此的神情,又見蒯良問道:“先生前來借糧,不知為何不願乘上公文呢,而是私下而來,其中必有隱情,先生不妨直說。”
無非就是今年大水,漢中數十萬人陷於災難之中,糧草不足,不足以支撐到明年秋收,特來借糧什麽的。劉表越聽越氣,不顧蒯良的神情,一揮手:“沒有,荊州此次也遭了大水,無數百姓等著救援呢,沒有餘糧借出去。”
張鬆笑了,打一開始,張鬆就因為劉表的表情而沒有想過要好好說,張鬆心中有氣。這點蒯良在與張鬆對話幾句之後倒立馬發現了,因為張鬆與蒯良對話卻是有利有條有理有據的,絲毫沒有那股衝勁。隻有對劉表的時候才這樣。劉表見張鬆反而大笑,更加不喜,喊道:“不送。”
張鬆哼了一句,轉身就走,蒯良急得,三步,張鬆回頭說了一句:“十萬大軍虎視眈眈望荊州,不日就要進攻,州牧大人可要小心了。”劉表蒯良蔡瑁都大驚失色,蒯良急忙衝上來拉住張鬆:“子喬,何故如此?”劉表更加心驚,莫看當年劉表一個人獨闖荊州,其實膽小著呢。劉表大叫:“十萬?漢中哪來的十萬大軍?”劉表還以為是張鬆在拿漢中來嚇唬自己。
張鬆更加不屑,漢中人口才五十萬,怎麽可能有十萬大軍,這話都問的出來。“我漢中無緣無故自不會攻打州牧,既然州牧大人不願借糧,容某告退。”劉表大驚失聲喊道:“站住。”張鬆回頭一看,斜著頭冷冷的說道:“州牧大人要強留某?如此隻怕我漢中就真的要派人來尋某了。”如今漢朝失威,諸侯成形,各不相理,誰也不在受誰的命令,所以怒氣上頭的張鬆才敢這樣對劉表,要是放了以前,就是劉表當著張鬆頭上吐痰張鬆都不見得敢大聲說話。
蒯良眼見越來越僵,急忙對劉表說道:“主公,不若等張先生說完如何。”又急忙回頭對張鬆說道:“子喬,張先生,主公不是這樣的意思,還望子喬說清楚那十萬大軍的事情啊。”
“那不知借糧一事……”整一無賴。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韓胤想起陳林提出的條件就害怕,不是害怕袁術因此而發火,而是害怕袁術毫不猶豫的就答應。韓胤能作為袁術身邊少有的謀士,總是有幾分本事的,陳林說要在丹水四縣發糧賑災,為了方便行事要駐軍四縣維持治安,這分明了就是要霸占四縣嗎。可是如今丹水的情況讓韓胤明白,袁術巴不得擺脫這十幾萬的災民,不向他張手要錢要糧。也許袁術還巴不得陳林最好能將丹水東岸這幾個縣的災民也要去呢,唉,袁術哪裏知道人口的重要,哪裏知道丹水四縣的重要,就知道盯著自己口袋裏的那點錢。
果然,韓胤一說完,袁術嗬嗬大笑,想都不想就同意了,不就四個縣嗎,四個破地方。這邊楊弘大急,楊弘也看出來這陳林分明就是趁機霸占南陽的地方啊,楊弘急忙大叫:“主公萬萬不可啊,萬萬不可啊,丹水四縣若是讓漢中駐軍,日後定不複我南陽所有啊,主公。”袁術大手一揮,不耐煩的說道:“知道,知道,這四縣破破爛爛的,要來作甚,還是等六日之後就兵發樊城。”袁術本來就是個眼界高的人,如今得了豫州,一舉成了中原最為強壯的諸侯,愈發驕傲起來,更加聽不得反對他的聲音。
無論楊弘在地上怎麽磕頭呐喊,袁術就是不聽,幹脆一甩手離開了大廳。袁術除了大廳之後就命:“命雷將軍五日之後率五千兵馬出城,順丹水自北而南將暴民緩緩趕向南部,不許將暴民趕盡殺絕,隻許追趕,不得有誤。”身後大廳之內隻剩下一臉失望的跪在地上的楊弘還有無奈的韓胤,兩人相望一眼,均是蒼白的神情。
與此同時,漢水一葉扁舟之上,張鬆正立於船頭,身後就是五大三粗的周倉。周倉對張鬆說道:“先生,船頭浪高風大,先生還是回船內吧,主公臨行前可要某好好保護先生,要是先生有個風寒流鼻涕什麽的,主公非宰了某不可。”張鬆回頭看見一臉懇求的周倉,哈哈哈大笑。
原來這張鬆是要去襄陽,原本送走韓胤之後,賈詡提出要由賈詡親自去一趟襄陽,好好的敲詐一番劉表,要不然陳林為何要對袁術拖那麽多天的時間啊,就是為了兩頭吃,既要讓袁術覺得陳林是中了袁術的計謀,幫他堵住丹水渡口。另一邊又要及時通知劉表,將袁術南下討荊州的消息賣給劉表,裝成是劉表的盟友,向劉表討要糧食。到時候陳林一出兵丹水縣,陳兵在丹水西岸,兩邊人都覺得陳林是幫自己,那時候陳林就成功兩頭吃了。
但是張鬆覺得賈詡目標太大,天下有幾個不認識賈詡的,要是袁術的斥候發現賈詡不在陳林身邊,總是不好的,所以張鬆自薦下荊州。陳林但是張鬆出事,特意讓周倉保護,寸步不離。
張鬆意氣風發,這是他第一次獨自辦事,正是讓主公大開眼界的時候,張鬆心中暗暗的想到,要是此行不敲詐回來四五萬石糧食,張鬆就死在襄陽得了。快舟順水而下,一日百餘裏,轉眼張鬆的小舟就到了襄陽。荊州的治所本不在襄陽,但是劉表單騎下荊州之後,就在襄陽辦公了,襄陽自然也就成了荊州的治所之地。張鬆一上岸,就覺得這荊州風景與漢中蜀中大不同,現已近年關,荊州還是一片青蔥,隨處可見綠色相依,令人心曠神怡。張鬆感慨,怪不得荊州出名士,如此環境正是專心研學的好地方啊,靈氣,靈氣啊。
張鬆要見劉表,卻不能光明正大的表明自己的身份,隻能暗中與劉表接觸,這就難多了。堂堂州牧可不是誰都能見到的。張鬆有招,好不容易進了襄陽之後,張鬆連夜帶著珠寶來見蔡瑁。這蔡瑁可是了不得的人物,蔡瑁姑丈就是老太尉張溫,而蔡瑁如今的兩個妹妹,一個是州牧劉表的妻妾,一個是荊州名士黃容黃承彥的妻妾。蔡瑁此時又是蔡家的家主,蔡瑁在荊州的實力幾乎通天了。但是蔡瑁為人自傲自喜,還有點貪婪,於是張鬆決定從蔡瑁這裏打開絕口。
周倉也不知道張鬆跟蔡瑁說了什麽,周倉隻知道那晚他跟張鬆帶著珠寶去了一趟蔡府,給看門的丟了十兩金子,就見到了蔡瑁。再後來的事情周倉就不知道,因為他被蔡瑁安排在外麵大魚大肉的吃了起來。等周倉吃飽,正打嗝呢,張鬆就出來了,身後蔡瑁也在讓張鬆走之後,就急忙騎馬出門,也不知道去幹嘛。第二日天剛剛亮,就有軍士來尋張鬆,說是州牧請見。
張鬆笑了笑,昨夜不過是對蔡瑁先是一通誇,送上珠寶,然後再一通言語說服,事情就搞定了,張鬆對蔡瑁說自己是來借糧的,蔡瑁隻要做個引見就行,一箱子的金子都在手中了,做個引見有何不可啊,於是今日劉表就命人來請了。
借糧?哼,張鬆心中暗道,很快就讓你們自己送糧。
因為張鬆沒有遞交文書,所以劉表隻當成是一次簡單的會麵,在偏廳接見了張鬆,張鬆一愣,繼而心中鄙夷劉表的這種行為,看不起某,等下就要來求某,張鬆如是想。
劉表與蔡瑁還有蒯良,蒯良乃是劉表迅速掌控荊州的功臣,同時也是荊州士族的代表之一,深得劉表信任。原本劉表連都不願意接見張鬆的,也是蒯良說漢中乃是荊州近鄰,相處好了對荊州有好處,況且現在南陽還沒有收回來。劉表才勉強同意接見張鬆,但是此時一見張鬆身材短小,相貌醜陋的樣子,頓時不喜。劉表本身長得一表人才,加上又有一身的文學修為,自認瀟灑,對於張鬆這樣的人,肯定是不喜的。
張鬆一看劉表的表情,心中惱怒,但是多年的這種待遇已經讓張鬆習慣了,天下隻有主公能真心相待啊。張鬆故意不敗見劉表,開口就說:“州牧大人,鬆乃漢中太守幕僚,前來借糧,望州牧大人借給漢中十萬石糧草。”
劉表大怒,本身就不喜這人,開口又那麽粗狂無禮,十萬石,十萬石夠一萬普通人過兩年了。劉表張口就喊:“來人啊,將此狂徒打出去。”蔡瑁大為氣憤,這張鬆不是存心給蔡瑁找不痛快嗎。倒是蒯良十分的冷靜,漢中太守陳林是一個年輕有為的太守,將漢中治理得很好,蒯良早有耳聞,怎麽漢中借糧可能會派這樣的狂徒而來呢,其中定有隱情。急忙喊住:“主公且慢。”
張鬆一臉的淡定和冷靜,見此人喊停,深思此人不簡單啊,但見此人身高八尺羽扇在手,一副運籌帷幄的神情。張鬆不由問道:“敢問先生大名?”
“荊州主薄蒯良蒯子柔。”
張鬆一副原來如此的神情,又見蒯良問道:“先生前來借糧,不知為何不願乘上公文呢,而是私下而來,其中必有隱情,先生不妨直說。”
無非就是今年大水,漢中數十萬人陷於災難之中,糧草不足,不足以支撐到明年秋收,特來借糧什麽的。劉表越聽越氣,不顧蒯良的神情,一揮手:“沒有,荊州此次也遭了大水,無數百姓等著救援呢,沒有餘糧借出去。”
張鬆笑了,打一開始,張鬆就因為劉表的表情而沒有想過要好好說,張鬆心中有氣。這點蒯良在與張鬆對話幾句之後倒立馬發現了,因為張鬆與蒯良對話卻是有利有條有理有據的,絲毫沒有那股衝勁。隻有對劉表的時候才這樣。劉表見張鬆反而大笑,更加不喜,喊道:“不送。”
張鬆哼了一句,轉身就走,蒯良急得,三步,張鬆回頭說了一句:“十萬大軍虎視眈眈望荊州,不日就要進攻,州牧大人可要小心了。”劉表蒯良蔡瑁都大驚失色,蒯良急忙衝上來拉住張鬆:“子喬,何故如此?”劉表更加心驚,莫看當年劉表一個人獨闖荊州,其實膽小著呢。劉表大叫:“十萬?漢中哪來的十萬大軍?”劉表還以為是張鬆在拿漢中來嚇唬自己。
張鬆更加不屑,漢中人口才五十萬,怎麽可能有十萬大軍,這話都問的出來。“我漢中無緣無故自不會攻打州牧,既然州牧大人不願借糧,容某告退。”劉表大驚失聲喊道:“站住。”張鬆回頭一看,斜著頭冷冷的說道:“州牧大人要強留某?如此隻怕我漢中就真的要派人來尋某了。”如今漢朝失威,諸侯成形,各不相理,誰也不在受誰的命令,所以怒氣上頭的張鬆才敢這樣對劉表,要是放了以前,就是劉表當著張鬆頭上吐痰張鬆都不見得敢大聲說話。
蒯良眼見越來越僵,急忙對劉表說道:“主公,不若等張先生說完如何。”又急忙回頭對張鬆說道:“子喬,張先生,主公不是這樣的意思,還望子喬說清楚那十萬大軍的事情啊。”
“那不知借糧一事……”整一無賴。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