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焉帶著兩千精兵舊部走了,一幹猶豫不定甚至不知情的人驚慌不已,劉焉這棵大樹徹底倒了。所謂樹倒猢猻散,沒有太多人願意跟著劉焉背井離鄉,劉焉也樂見其成,若是太多人跟著上路指不定會發生什麽麻煩呢。事情越來越明朗,所有人都應該看得出來,陳林一統益州隻是時間問題,劉焉的外走,讓還在談判的任安等人很是被動,加上現在甘家父子在江州與杜微招兵買馬,嚴己納士。劉焉之前的問題現在到任安等人開始麵臨,任安與周群其實早已經心灰意冷了,隻不過是身後無數的蜀中士族讓二人不得不硬著頭皮扛下去。這些士族當初選擇了任安周群,已經算是表明了立場,這些高傲的士族總以為無論是任何人來治理蜀中,沒有了他們這些本地人的支持都會管理不下去。


    事實證明,陳林沒有這麽一批人的支持一樣可以將廣漢和巴西管理得很好,陳林源源不斷的從漢中送來原本隻是低層的官吏入蜀,一轉眼就是委以重任,這些人無不是對陳林忠心耿耿。這完全得益於當初陳林從洛陽搶的那三百多車的書籍,回到漢中之後,以閻圃為首的一幹文士紛紛利用這些書籍高建樓閣。南鄭突然成了天下士子向往的地方,孤本絕本的書籍讓這些士子瘋狂不已。同時陳林免費讓這些士子進入樓閣抄襲書籍,閱讀書籍,一時間迎來無數庶人學子,而陳林從中大肆選用。陳林既不打壓本地的士族,又大量起用庶人學子,使得陳林入蜀之後盡管沒有得到太多蜀中士族的支持,但是起碼基本的治理還是通暢的。


    陳林的做法原本與任安等人無關,甚至還遭到江陽等地許多人的笑話,這些人無不是幸災樂禍的等著陳林吃癟,可是陳林軍事上的成功卻讓這些人不得不考慮日後的生存。任安周群想要投降,麾下士族紛紛表示不從,投降之後怎麽辦啊,陳林總是用那些鄉巴佬,我們堂堂的某某弟子,某某家族的子弟怎麽辦,蜀中以後還有我們的地位啊。所以如今對於江陽的歸順最大的問題就是陳林能給這些蜀中子弟一個什麽樣的前程,蜀中六成的士族學子現在都在江陽啊。


    這個問題也讓陳林很恐懼,任安周群兩個先生文士,居然高呼一聲就能引得蜀中六成的學子為之奔走,這樣的影響力讓陳林很恐懼。雖然是自己的師傅,可是就像現在一樣,也可能是敵人,要是日後任安與周群在以此做文章,那時候兩人的子弟又遍布蜀中各處都任要職,那陳林還是陳林嗎,益州到底是誰說了算。所以陳林也猶豫起來,也擔心起來,對於江陽那大批的學子,陳林說心裏話還是很向往的,他需要這些基層人員,為他治理地方。那麽到底要怎麽樣才能既能使得這些學子滿意,江陽和平歸順,讓陳林放心的使用這些蜀中學子為他服務,又能打消陳林心中的憂慮免得日後尾大不掉呢。


    賈詡張鬆等人為此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連剛剛從廣漢趕過來的法正也加入了這場爭論。張鬆以為這些人不過是區區書生,在朝堂之上爭爭吵吵行,勾心鬥角行,可是若是說道戰略眼光等就不行了,就像這一次一樣,任安周群聚集了蜀中六成的才子,又有數萬大軍,可是還是龜縮在江陽以南一事無成,可見這些人沒有多大的威脅,隻要陳林牢牢的抓住蜀中的軍權,這些人翻不了天。


    法正卻以為還是重視一點好,一兩個這樣的士族幹不了多大的事情,可是蜀中六成的學子今後若是自成一派,那還是很危險額。法正覺得應該給予這些蜀中的勢力加以平衡,就像現在一樣,陳林可以大肆選用其他地方而來的才子人才為官,這樣一樣蜀中士族的力量必定得到有效的節製和製衡,唯有這樣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蜀中本地士族常年霸占益州的問題。陳林心中暗暗點頭,不得不承認法正年紀雖小可是想問題還是很到位的。但是張鬆也好,法正也好,兩人的觀點和建議都很有道理,可是細想一番,就會發現其實他們都有點為自己說話的意思。張鬆本身乃是蜀中人,所說的話中略有為蜀中子弟開脫的意思,法正呢相當於外來人,來蜀中搶掠本地士族利益的人,自然讚成要大肆起用外來人。這兩個人對陳林忠心耿耿,可是免不了都要為自己考慮一番,這個陳林沒辦法怪他們。


    於是陳林不得不問計於元老賈詡,這一個私下沒有多少朋友從不應酬的謀士,陳林最信賴的外姓人,在陳林心中黃燕並不算是外人。賈詡低頭想了一想,說道:“孝直與子喬說的都在理,但是詡卻有自己的看法,主公,我漢中南鄭樓閣乃是現今大漢藏書最多的書院,主公心中一直想在南鄭設開一家書院,配以樓閣,教書育人。任定祖與周老先生兩人皆是不可多得的大賢,主公何不請這兩位先生到南鄭去主持書院。相信有兩位先生在,憑兩位先生的名望和才學,定能使我南鄭書院一舉趕上當年的洛陽書院和現在的潁川書院,還有荊州境內新起的荊山書院。”


    一語中的,這才是陳林想要的答案啊,這蜀中的問題不是這諸多的士族子弟學子問題,陳林擔憂的是任安兩人的影響力,張鬆沒有看到,法正也沒有看到,隻有賈詡一語中的。隻要堂而皇之的將任安與周群兩個人恭恭敬敬的調離蜀中,去到陳林的老本部南鄭,問題不久解決了嗎。蜀中子弟在蜀中力量是大,人數是多,可是沒有統一的號令,他們還會齊心協力嗎。任安周群影響力是大,可是遠離了蜀中,遠離了這些蜀中的子弟,又能怎麽樣呢。陳林心中唯一缺少的就是正當的理由去安排任安周群兩人,現在賈詡以南鄭書院主持來解決,不正是合理嗎。大書院的主持,博士,難道不是陳林對於任安與周群兩人最大的尊敬嗎,絕對是。


    陳林:“好,就依文和,文和立即以某的名義招辟恩師與周老先生為南鄭書院院長、博士,主持南鄭書院,為我益州培養、舉薦人才。如此一來想必子喬下一次再去江陽可不會空手而回了吧,哈哈哈。”張鬆已經為了招降的事情跑了三次江陽了,每次都隻是帶回無數的問題,讓張鬆大失麵子,聽到陳林這麽說,張鬆更加臉紅不已,急忙跪下:“主公恕罪,鬆無能。”陳林大驚,開玩笑而已,不用這樣,急忙上前親自扶起張鬆。張鬆這陣子整個人都清瘦了不少,一是為了江陽的事情,二來是家裏麵的事情,張肅現在整日閉門不出,讓張鬆很是為難。


    定好任安與周群的事情,陳林從新做好,問道:“叔至什麽時候能到成都?”黃燕這回說道:“大少爺,三少爺已經自南鄭出發了,已經有十日左右,相信半旬之內可到蜀中,月內可到蜀郡。”陳林已經定好了日後的益州治所,在南鄭而不在蜀中,那麽蜀中就必須要有一個信得過的人來主持,兄弟就成了最好的選擇。但是陳澤狼騎不利於蜀中行動,所以陳林決定讓陳到來蜀中,在蜀郡坐鎮,益州都尉非陳到莫屬。


    “正式命甘興霸為巴東校尉,傳令讓嚴希伯來成都見某,據說此人不在甘興霸之下,這一次臨江的事情也立了大功,某要親自見上一見。取消鍵為郡,並入蜀郡治理。益州南部某也不想留太多郡,隻留建寧郡、雲南郡和朱提郡。”陳林不說則以一說則驚人,而且看陳林認真的樣子似乎不打算跟眾人商議了,而是指指點點直接在地圖上畫出南部三郡的分布,說得句句有理,似乎經過深思熟慮一般。


    賈詡等人圍著陳林指指點點的地圖看,一麵聽陳林說,一麵想這樣做的後果,賈詡暗中驚訝,不難發現陳林的布局竟然如此易於軍士防務。蜀郡、朱提郡、建寧郡還有雲南郡四郡上下左右恰好圍成一個方形,蜀郡橫貫朱提郡和建寧郡,也就是說從蜀郡可以直接出兵這兩地。而朱提郡與建寧郡又一左一右的頂在雲南郡上頭,隻要雲南郡稍有反常,陳林可以直接從兩郡一左一右進軍雲南。這樣一來無論蜀中哪裏除了狀況,其他郡的太守都能兼顧相鄰的兩個郡,形成二打一的局麵。而且在軍事上麵也沒必要在江陽駐軍了,隻要在瀘水流域特別是瀘津關駐守一軍,就可以兼顧南部三郡之地。瀘水之西是朱提郡,東岸是建寧郡,南岸是雲南郡,加上瀘津關易守難攻,實在是再好不過的地方。


    賈詡急忙說道:“主公,詡認同主公的做法,詡建議主公在瀘津關設立軍營,主公請看。”說罷對陳林還有張鬆等人一一解說瀘津關的重要性,陳林連連點頭,臉上微笑不已。賈詡一看,遭了,難道陳林就是這麽想,那麽自己豈不是成了多此一舉在此賣弄了。頓時臉黑不已,陳林見賈詡突然停下,看見賈詡模樣,知道自己表現得過了,不能傷害賈詡的激情啊,急忙說道:“哎呀,文和真乃了得,某怎麽想不到。”張鬆幾人看不出來陳林做戲,賈詡能不知道?心中感動不已。


    話說一群人連人家任安都沒答應投降呢,就開始討論南部的事情,隻因大勢已定,蜀中一統。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汝南陳伯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辣吃不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辣吃不辣並收藏三國之汝南陳伯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