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庸城外一天的距離之遙的地方,當夜陳林大軍紮營過夜。上庸越來越近,陳林心中越來越明朗,數千袁軍不是問題,可能入侵的蔡瑁也不是問題。唯一讓陳林不得不多想幾分的是,如何像張鬆所說的那樣,讓蔡瑁成為對話楚王的資本。而要做到這些,前提條件就是要抓住蔡瑁。要打敗蔡瑁不難,但是要活擒一個大將,卻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陳林在等,等即將回來到的斥候,陳林需要確切的知道蔡瑁到底會不會來上庸。要是不來,那就沒有什麽好說的,明天一早就直撲上庸,相信不管是勸降還是硬攻,不出半個月,都能收服整個上庸郡,直到丹水河。
果然,夜半的時候,陳林被吵醒了。帳外一聲:“大王有令,此乃重要消息,一旦回來立即送到大王手上,不管大王在幹什麽。”想必是近衛阻擋住了斥候,畢竟現在是夜晚,斥候隻好這樣說道。其實陳林現在已經醒來,大聲喊道:“進來吧。”值班的剛好是馬忠,就見馬忠先閃進來,身後跟著一名斥候,馬忠讓到一邊。
斥候:“稟大王,蔡瑁已經與四天前離開樊城,丹水東岸隨縣、朝陽等縣城已經相繼投降。蔡瑁大軍現在已經過了丹水河,丹水、酂縣等縣袁軍不敵,也相繼淪陷,現在一萬蔡瑁大軍已經到了冠軍縣,明日可到西城。據報,蔡瑁軍師蒯越不在軍中,而是在樊城之內,二人似乎有不合跡象。”
陳林一聽,急忙從榻上爬起來,馬忠急忙過去,幫忙穿衣。陳林張開雙手任由馬忠穿衣,自己想事情。一會,陳林:“馬忠,迅速命軍師還有各將軍立即到孤王這來。”馬忠轉身出去,不一會又回來,已經命令近衛去通知各位將軍了。
一炷香的時間,熟睡中被叫醒的眾人從四麵趕過來,一一進入陳林軍帳。陳林一看,笑道:“諸位,夜半把各位叫醒,孤王有愧。”張霸等人急忙說道:“願為主公分憂。”張鬆也說道:“主公,是不是樊城那邊的事情。”
陳林點點頭,說道:“子喬說的沒錯,蔡瑁領著一萬大軍,已經到了冠軍縣了,明天可到西城,後天可達上庸。”
上庸原本是張霸的防地,現在蔡瑁倒插一腳,張霸立即喊道:“那我們立即連夜起營,明天中午就能到上庸了,比蔡瑁快。”周泰也是大怒:“娘的,荊州兵真的敢來,主公,這一次一定讓他一個都別回去了。”隻有張鬆低頭不語,因為張鬆曾經就跟陳林設計過,這一次一定要抓住蔡瑁。蔡瑁無知,沒有見識過益州兵馬的厲害,益州兵從陳林入主漢中到現在就沒有停止過戰鬥,戰爭素質豈是安逸的荊州兵可比的。所以這一次要是不能好好設計設計,蔡瑁隻要一碰到益州兵,知道益州兵的厲害之後,憑他的膽子,一定立馬逃跑。所以這一次不是猛打,而是要好好謀略一番,畢竟要抓蔡瑁啊。
陳林停了張霸等人的大吼之後,微笑:“孤王就是煩心這一點,我們比蔡瑁快太多了。”張霸一愕:“什麽啊,比他快不是更好嗎,怎麽就煩心了呢。”
陳林見張霸都年近四十了,還是這副樣子,不由搖搖頭,望著張鬆說道:“之前子喬為孤王設了一計,這一次不是簡單的打敗蔡瑁,收複上庸,而是要活擒蔡瑁。”張勳腦子一轉,驚喜說道:“主公的意思是想以此作為與楚王談判的籌碼?”
陳林眼光一亮,看來張勳能作為袁術的大帥,不是浪得虛名啊。說道:“正是,蔡瑁此人在荊州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幾乎是荊州力量的一半。要是我們能抓住此人,劉景生為了荊州安定,一定會花大價錢來換此人。這一次我上庸和漢中遭此大難,民生受損,是需要好好補償的,就讓荊州楚王來補吧。”
張勳急忙跪下:“末將有罪。”陳林一愣,想起剛才說的話,急忙扶起張勳:“建公哪裏話,孤王不是那個意思,建公讓三萬大軍得以活命,何罪之有。”要知道入侵上庸可是以張勳為主的啊,難怪張勳請罪。
吳匡:“那主公,剛才說我們快了點,是什麽意思?”陳林揮手示意,讓諸將來到一個小木案前,陳林攤開一張地圖,指著上庸等地說道:“諸位請看,我軍現在距離上庸一日路程,若是不出意外,明日下午就到。要是我軍進入了上庸,如今張靈大軍在房陵,約有五千之眾。而那時候蔡瑁一萬大軍在西城,如此我三方勢力就成了三角之勢。放過張靈大軍不說,到時候我軍必定是與蔡瑁大軍在西城和上庸兩城之間會戰,蔡瑁一見勢頭不對,便可直接調頭往回跑,我們怎麽抓住他?”
張鬆圍著地圖看,聽著陳林說,此時說道:“三角之勢?主公的意思是我們放蔡瑁進入上庸?”
陳林臉色一喜,叫道:“對,明日開始,徐榮將軍就在此處按兵不動,並且做出大軍在此的動靜。而我軍步卒偷偷連夜趕到房陵,拿下房陵,不換旗幟,讓蔡瑁以為我軍還在上庸之西,沒有趕到上庸,而房陵還是張靈大軍。到時候蔡瑁一定會大軍直撲上庸,妄圖堵住我軍東進的路線,然後派人說降房陵,如此一來蔡瑁隻要死死守住上庸、房陵兩城,也不需要太多兵馬,隻要兩萬人,就完全有可能將我軍堵在上庸、房陵西麵。如此大的誘惑,你說蔡瑁能不能放過?”
張鬆:“不能,當蔡瑁興高采烈撲進上庸,派人來房陵說降的時候,就會發現,房陵根本不是張靈做主,而是一萬兩千益州大軍。到時我軍立即分兵迅速拿下西城,蔡瑁就會驚訝的發現,他雖然有一萬人馬,但是卻被困在上庸城中。”
陳林一錘案頭,大喊:“對,這時候,也就是我們與楚王交涉的時候,蔡瑁加上一萬荊州大軍,想必更有份量。”
張勳:“主公,末將請願,請為主公連夜趕去房陵,說降張靈。”陳林大喜,又有點擔憂,麵色不禁猶豫。要知道張勳說實話挺有潛質的,雖然現在在益州之中資質還不夠,但是要讓張勳孤身一人前去房陵,陳林還真有點擔心張勳的安危。
張勳一看,見陳林擔憂的神情,心中更加感動,更加堅定了要說降張靈的念頭。張勳跪下重重一拜:“主公,上庸二十萬百姓因末將而受苦,請主公讓末將結束這一切。”陳林急忙扶起張勳,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要是陳林還堅持還猶豫,那就冷了張勳的心了。陳林:“好,孤王依你,不知建公需要什麽帶去,隻不過我益州的規矩建公是知道的,張靈就算是歸降,也隻能最為一個副將。但是此事重大,孤王例外允他張靈日後可為一軍將領,不過是守將,領兩千人們鎮守上庸。”
張勳果真大膽,當夜領著幾個近衛就快馬飛向房陵。而張勳走後不到一個時辰,陳林立即就命令四部步卒大軍連夜趕路,大營中隻留下三千騎兵,由徐榮鎮守大營,並且派出騎兵搜查周圍,任何人不得刺探大營的事情。
馬上,張鬆問道:“主公,張將軍此去勝算極高,據報這張靈乃是張將軍沒有投靠袁公路之前就是張將軍的衛兵,後來張將軍得到了袁公路的重用,此人也水漲船高,做了將軍。這一次張將軍去漢中,唯獨留此人鎮守上庸,防守房陵,可見確實是心腹。”
陳林哦了一聲:“孤王道不知道還有這關係。”
張鬆:“主公,天亮了,若是繼續行軍隻怕上庸城會有發覺。”
陳林:“大軍昨夜也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那就尋一處紮營吧,日落再去房陵。也好讓大軍休息一番,就算建公不能成功,孤王就揮軍攻打房陵,料他五千守軍也擋不住我軍一萬兩千精銳之師。”
張鬆不由抬頭看著東麵,漸漸泛白的東方,輕輕說道:“最好不用打。”
大軍紮營,陳林,吳匡,魏延。陳林:“爵士,你我認識已經二十年將近。”說起來感慨啊,當年陳林還是吳匡部下一個小小的司馬,現在反成了吳匡之主了,坐擁益州富裕之地。
“孤王想給你介紹一員猛將,來給爵士你當個副將。這一次,收複上庸之後,讓爵士你當上庸太守。”
“文長,過來,你今後就去吳將軍麾下,當副將吧。”
吳匡老了,再當將軍,上陣殺敵,有點勉強。吳匡明白,魏延也明顯看出這點。可是沒想到陳林竟然安排魏延當吳匡的副將,不出兩年,魏延一定是接管這支兵馬的人。魏延在血色近衛中殺得痛快,可是魏延更喜歡自己當將軍,陳林如此一說,無疑是樂壞了魏延。魏延急忙看著吳匡,這事還得讓吳匡同意才行啊。
吳匡現在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自己老了,天打不動的事實。兒子吳班現在蜀郡絕對是一個人物,加上侄子吳懿,還有吳氏,現在吳匡說什麽也算是半個秦王親人。吳匡又想起這一次陳林來上庸,身後帶的那個不怎麽說話,卻將一萬五千大軍後勤管理得妥妥的的那個年輕人,閻溫,這遲早是上庸太守的人物啊。吳匡看人,毒啊,準。陳林心中當真就是這麽打算的,先讓閻溫做一兩年上庸縣令,然後吳匡就可以退下來了。
吳匡點點頭,沒有半點英雄暮年的淒涼。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果然,夜半的時候,陳林被吵醒了。帳外一聲:“大王有令,此乃重要消息,一旦回來立即送到大王手上,不管大王在幹什麽。”想必是近衛阻擋住了斥候,畢竟現在是夜晚,斥候隻好這樣說道。其實陳林現在已經醒來,大聲喊道:“進來吧。”值班的剛好是馬忠,就見馬忠先閃進來,身後跟著一名斥候,馬忠讓到一邊。
斥候:“稟大王,蔡瑁已經與四天前離開樊城,丹水東岸隨縣、朝陽等縣城已經相繼投降。蔡瑁大軍現在已經過了丹水河,丹水、酂縣等縣袁軍不敵,也相繼淪陷,現在一萬蔡瑁大軍已經到了冠軍縣,明日可到西城。據報,蔡瑁軍師蒯越不在軍中,而是在樊城之內,二人似乎有不合跡象。”
陳林一聽,急忙從榻上爬起來,馬忠急忙過去,幫忙穿衣。陳林張開雙手任由馬忠穿衣,自己想事情。一會,陳林:“馬忠,迅速命軍師還有各將軍立即到孤王這來。”馬忠轉身出去,不一會又回來,已經命令近衛去通知各位將軍了。
一炷香的時間,熟睡中被叫醒的眾人從四麵趕過來,一一進入陳林軍帳。陳林一看,笑道:“諸位,夜半把各位叫醒,孤王有愧。”張霸等人急忙說道:“願為主公分憂。”張鬆也說道:“主公,是不是樊城那邊的事情。”
陳林點點頭,說道:“子喬說的沒錯,蔡瑁領著一萬大軍,已經到了冠軍縣了,明天可到西城,後天可達上庸。”
上庸原本是張霸的防地,現在蔡瑁倒插一腳,張霸立即喊道:“那我們立即連夜起營,明天中午就能到上庸了,比蔡瑁快。”周泰也是大怒:“娘的,荊州兵真的敢來,主公,這一次一定讓他一個都別回去了。”隻有張鬆低頭不語,因為張鬆曾經就跟陳林設計過,這一次一定要抓住蔡瑁。蔡瑁無知,沒有見識過益州兵馬的厲害,益州兵從陳林入主漢中到現在就沒有停止過戰鬥,戰爭素質豈是安逸的荊州兵可比的。所以這一次要是不能好好設計設計,蔡瑁隻要一碰到益州兵,知道益州兵的厲害之後,憑他的膽子,一定立馬逃跑。所以這一次不是猛打,而是要好好謀略一番,畢竟要抓蔡瑁啊。
陳林停了張霸等人的大吼之後,微笑:“孤王就是煩心這一點,我們比蔡瑁快太多了。”張霸一愕:“什麽啊,比他快不是更好嗎,怎麽就煩心了呢。”
陳林見張霸都年近四十了,還是這副樣子,不由搖搖頭,望著張鬆說道:“之前子喬為孤王設了一計,這一次不是簡單的打敗蔡瑁,收複上庸,而是要活擒蔡瑁。”張勳腦子一轉,驚喜說道:“主公的意思是想以此作為與楚王談判的籌碼?”
陳林眼光一亮,看來張勳能作為袁術的大帥,不是浪得虛名啊。說道:“正是,蔡瑁此人在荊州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幾乎是荊州力量的一半。要是我們能抓住此人,劉景生為了荊州安定,一定會花大價錢來換此人。這一次我上庸和漢中遭此大難,民生受損,是需要好好補償的,就讓荊州楚王來補吧。”
張勳急忙跪下:“末將有罪。”陳林一愣,想起剛才說的話,急忙扶起張勳:“建公哪裏話,孤王不是那個意思,建公讓三萬大軍得以活命,何罪之有。”要知道入侵上庸可是以張勳為主的啊,難怪張勳請罪。
吳匡:“那主公,剛才說我們快了點,是什麽意思?”陳林揮手示意,讓諸將來到一個小木案前,陳林攤開一張地圖,指著上庸等地說道:“諸位請看,我軍現在距離上庸一日路程,若是不出意外,明日下午就到。要是我軍進入了上庸,如今張靈大軍在房陵,約有五千之眾。而那時候蔡瑁一萬大軍在西城,如此我三方勢力就成了三角之勢。放過張靈大軍不說,到時候我軍必定是與蔡瑁大軍在西城和上庸兩城之間會戰,蔡瑁一見勢頭不對,便可直接調頭往回跑,我們怎麽抓住他?”
張鬆圍著地圖看,聽著陳林說,此時說道:“三角之勢?主公的意思是我們放蔡瑁進入上庸?”
陳林臉色一喜,叫道:“對,明日開始,徐榮將軍就在此處按兵不動,並且做出大軍在此的動靜。而我軍步卒偷偷連夜趕到房陵,拿下房陵,不換旗幟,讓蔡瑁以為我軍還在上庸之西,沒有趕到上庸,而房陵還是張靈大軍。到時候蔡瑁一定會大軍直撲上庸,妄圖堵住我軍東進的路線,然後派人說降房陵,如此一來蔡瑁隻要死死守住上庸、房陵兩城,也不需要太多兵馬,隻要兩萬人,就完全有可能將我軍堵在上庸、房陵西麵。如此大的誘惑,你說蔡瑁能不能放過?”
張鬆:“不能,當蔡瑁興高采烈撲進上庸,派人來房陵說降的時候,就會發現,房陵根本不是張靈做主,而是一萬兩千益州大軍。到時我軍立即分兵迅速拿下西城,蔡瑁就會驚訝的發現,他雖然有一萬人馬,但是卻被困在上庸城中。”
陳林一錘案頭,大喊:“對,這時候,也就是我們與楚王交涉的時候,蔡瑁加上一萬荊州大軍,想必更有份量。”
張勳:“主公,末將請願,請為主公連夜趕去房陵,說降張靈。”陳林大喜,又有點擔憂,麵色不禁猶豫。要知道張勳說實話挺有潛質的,雖然現在在益州之中資質還不夠,但是要讓張勳孤身一人前去房陵,陳林還真有點擔心張勳的安危。
張勳一看,見陳林擔憂的神情,心中更加感動,更加堅定了要說降張靈的念頭。張勳跪下重重一拜:“主公,上庸二十萬百姓因末將而受苦,請主公讓末將結束這一切。”陳林急忙扶起張勳,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要是陳林還堅持還猶豫,那就冷了張勳的心了。陳林:“好,孤王依你,不知建公需要什麽帶去,隻不過我益州的規矩建公是知道的,張靈就算是歸降,也隻能最為一個副將。但是此事重大,孤王例外允他張靈日後可為一軍將領,不過是守將,領兩千人們鎮守上庸。”
張勳果真大膽,當夜領著幾個近衛就快馬飛向房陵。而張勳走後不到一個時辰,陳林立即就命令四部步卒大軍連夜趕路,大營中隻留下三千騎兵,由徐榮鎮守大營,並且派出騎兵搜查周圍,任何人不得刺探大營的事情。
馬上,張鬆問道:“主公,張將軍此去勝算極高,據報這張靈乃是張將軍沒有投靠袁公路之前就是張將軍的衛兵,後來張將軍得到了袁公路的重用,此人也水漲船高,做了將軍。這一次張將軍去漢中,唯獨留此人鎮守上庸,防守房陵,可見確實是心腹。”
陳林哦了一聲:“孤王道不知道還有這關係。”
張鬆:“主公,天亮了,若是繼續行軍隻怕上庸城會有發覺。”
陳林:“大軍昨夜也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那就尋一處紮營吧,日落再去房陵。也好讓大軍休息一番,就算建公不能成功,孤王就揮軍攻打房陵,料他五千守軍也擋不住我軍一萬兩千精銳之師。”
張鬆不由抬頭看著東麵,漸漸泛白的東方,輕輕說道:“最好不用打。”
大軍紮營,陳林,吳匡,魏延。陳林:“爵士,你我認識已經二十年將近。”說起來感慨啊,當年陳林還是吳匡部下一個小小的司馬,現在反成了吳匡之主了,坐擁益州富裕之地。
“孤王想給你介紹一員猛將,來給爵士你當個副將。這一次,收複上庸之後,讓爵士你當上庸太守。”
“文長,過來,你今後就去吳將軍麾下,當副將吧。”
吳匡老了,再當將軍,上陣殺敵,有點勉強。吳匡明白,魏延也明顯看出這點。可是沒想到陳林竟然安排魏延當吳匡的副將,不出兩年,魏延一定是接管這支兵馬的人。魏延在血色近衛中殺得痛快,可是魏延更喜歡自己當將軍,陳林如此一說,無疑是樂壞了魏延。魏延急忙看著吳匡,這事還得讓吳匡同意才行啊。
吳匡現在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自己老了,天打不動的事實。兒子吳班現在蜀郡絕對是一個人物,加上侄子吳懿,還有吳氏,現在吳匡說什麽也算是半個秦王親人。吳匡又想起這一次陳林來上庸,身後帶的那個不怎麽說話,卻將一萬五千大軍後勤管理得妥妥的的那個年輕人,閻溫,這遲早是上庸太守的人物啊。吳匡看人,毒啊,準。陳林心中當真就是這麽打算的,先讓閻溫做一兩年上庸縣令,然後吳匡就可以退下來了。
吳匡點點頭,沒有半點英雄暮年的淒涼。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