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的擔心不無道理,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他派人將名冊與張須陀請罪的折子送往江都,而他自己,卻沒有多言一個字。
既然被任命為虎威將軍,李玄霸自然不能像以前那般遊手好閑了,他在秦瓊的幫助下,慢慢熟悉如何統領一軍。雖然李玄霸很年幼,但由於他這次的表現,士兵沒有不佩服他的。
瓦崗賊勢力逐漸變大,張須陀在李玄霸的勸說下,終於開始招募士兵,百姓感恩於張須陀的庇佑,每天前來報名參軍的有數百人。滎陽城中的大戶,明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再加上張須陀盛名在外,送往軍中的物資也從未斷過。
張須陀的大軍正在恢複元氣,瓦崗寨裏卻一直處於爭執之中。擺出那麽大的陣仗,張須陀卻依然活著,這令翟讓心裏很不舒服。不過,畢竟第一次打敗了張須陀,甚至差點殺了他,這又令翟讓無法責怪李密。
李密拜見翟讓時,翟讓的臉色還有些難看。
“想我瓦崗三萬大軍,竟被一千騎兵嚇退。”時隔多日,翟讓終於打聽到那晚的援軍隻有秦瓊率領的一千多騎兵,他屏退左右,懊惱的說道:“真是功虧一簣。”
“張須陀還活著,密並不擔心。”休養幾日,李密已經恢複如初,他接話道:“張須陀率軍應戰,說明他並沒有識破我們的計策,既然能夠打敗他一次,那自然也可以打敗他第二次。”
“吃一塹,長一智,張須陀這次吃了大虧,以後怎麽可能還會中計。”翟讓皺著眉頭說道:“先生是否太過小看了張須陀?”
李密微微一笑,說道:“翟公,並非李密小看張須陀,而是張須陀此人本性便是如此。他一直想要消滅天下義軍,又如何願意被我們牽製在滎陽郡?隻要我們請戰,張須陀必然還會出城應戰。隻是......”
“隻是什麽?”翟讓聽說還有機會打敗張須陀,心中正喜,卻又聽到“隻是”二字,連忙詢問道。
“敵將秦叔寶率領千騎馳援,又假裝身後還有援兵,令我軍不得不暫避鋒芒。”李密沉吟片刻,說道:“密一直擔心的是想出這個應對之策的人。”
李玄霸雖然在軍中呆了數月,但一直沒有真正上過戰場,瓦崗賊甚至不知道李玄霸的存在。
“此時滎陽戒備森嚴,想要悄無聲息的混進去,難如登天,即便你說的人真的存在,隻怕也沒有辦法確認他的身份。”翟讓仔細回憶當時的情形,又得到李密的提醒,瞬間明白李密的意思。
“正是因為如此,才會令密寢食難安。”李密歎道:“如今寨中糧草短缺,攻下滎陽勢在必行,但如果沒辦法查出那個人,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滎陽城乃是東都的最後一道防線,想要攻陷,談何容易。”翟讓皺著眉頭,說道:“糧草固然重要,但兄弟們的性命更重要,讓不能再冒險了。”
“翟公仁厚。”李密恭維一句,拱手說道:“既然翟公暫時不願攻取滎陽郡,那麽當務之急,應該是練兵。”
瓦崗軍的戰力,翟讓自然心知肚明,他點頭說道:“先生所言甚是。”
“這次雖然沒有留下張須陀,卻也並非一無所獲。”李密這次獻策沒有完全成功,為了防止翟讓輕視,他把一直放在桌子上的那樣東西拿起來,送到翟讓麵前,說道:“朝廷的戰馬有些古怪,讓逃脫之後,便令人四處尋找他們逃走的戰馬,終於找到一匹,在馬蹄上發現了這樣東西。”
翟讓打開布匹,看到了馬蹄鐵。他翻來覆去看了幾遍,也沒明白馬蹄鐵的用處,好奇道:“這東西有何用?”
“將這東西釘在馬蹄上,戰馬就不會因為受到道路的影響。”李密解釋道:“翟公從突厥購買的戰馬應該很快就會送到,密以為,應該為戰馬配上這東西。”
李玄霸本想將馬蹄鐵作為秘密武器使用,不過聽聞李淵在對抗突厥,不忍之下,還是送了一批過去。他心裏清楚,隻要馬蹄鐵被用到戰場之中,就算不得什麽秘密了,於是他索性將剩餘的馬蹄鐵用在了張須陀軍中的戰馬身上。
不過,李玄霸沒有想到,李密心思如此縝密,這麽快就發現了馬蹄鐵的存在。
“先生覺得有用,派人去打造便是。”翟讓笑了笑,說道:“讓是粗人,見識自然比不得先生。”
李密客套幾句,便將話題引到別處。
江都離滎陽甚遠,但日夜兼程之下,李玄霸派人遞交的奏折,很快呈到了楊廣的手中。奏折就是張須陀請罪的折子,至於裏麵寫了什麽,李玄霸其實並不清楚。
“真沒想到,玄霸成長的如此之快。”楊廣看完奏折,不僅沒有動怒,反而笑道:“張須陀征戰多年,未嚐敗績,如今瓦崗賊算是給他敲了個警鍾,這樣也好,能讓他好好反省反省。”
此時已經退了早朝,江都宮裏隻有寥寥數人。
“張將軍雖自稱戰敗,不過瓦崗賊的損失更大。”裴蘊跟著笑道:“這明明是一場勝仗,張將軍卻不滿意,倒真是倔脾氣。”
“你啊,就會說好聽的話哄朕。”楊廣笑罵一聲,轉頭對李權誌說道:“陣亡將士的撫恤,還是按照以往的規矩來吧,這冊子你派人送到戶部去吧。”
李權誌恭聲應下,接過冊子。
“陳棱那邊怎麽樣了?”張須陀請罪的事情,楊廣並未放在心上,轉而關心起身邊之事。
“一些小股賊寇,右禦衛將軍親自領兵,自然所向披靡。”裴蘊含笑答道:“杜揚州已經伏法,沈覓敵雖然逃脫,不過也隻是喪家之犬罷了,陛下不用放在心上。”
宇文成都聞言,眉頭皺了起來。杜揚州,沈覓敵二人在東海作亂,人數達到數萬,沒想到在裴蘊口中卻隻是小股賊寇。
楊廣隨口應了一聲,也不再多問。待正事商議完畢,楊廣遣散眾人,單獨留下宇文成都。
“你年紀也不小了,喜怒還是掛在臉上。”宇文成都先前的表情,自然沒有逃過楊廣的眼睛,他搖頭說道:“陳棱先後擊敗李子通,左才相,又大勝屯兵六合的杜伏威,難道你以為朕真的不知道陳棱在做什麽?”
宇文成都臉色通紅,說道:“成都不敢質疑陛下。隻是陳將軍勞苦功高,裴大人卻有所欺瞞,身為武將,成都實在難以忍受。”
“時候還未到,就由他去吧。”楊廣輕笑一聲,說道:“如果不是許國公身體不適,朕真想把你也派出去。”接著,臉色變得有些陰鬱起來,歎道:“雖然朕心裏有了準備,卻沒想到南方亂到了這個地步。”
宇文成都低著頭,不知如何應答。
在洛陽時,宇文述一直裝病不上朝,如今到了江都,宇文述卻真的生病了。
但即便宇文述沒有生病,宇文成都也不會離開楊廣身邊,因為離開洛陽之前,李玄霸對他說過:“天下動亂,你既然陪駕南巡,就該時刻伴隨陛下左右,無論天下的逆賊有多少,你也要守衛在陛下身邊,寸步不離。”
宇文成都覺得有些奇怪,明明李玄霸已經武力盡失,怎麽自己反倒比以前更聽他的話了?
既然被任命為虎威將軍,李玄霸自然不能像以前那般遊手好閑了,他在秦瓊的幫助下,慢慢熟悉如何統領一軍。雖然李玄霸很年幼,但由於他這次的表現,士兵沒有不佩服他的。
瓦崗賊勢力逐漸變大,張須陀在李玄霸的勸說下,終於開始招募士兵,百姓感恩於張須陀的庇佑,每天前來報名參軍的有數百人。滎陽城中的大戶,明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再加上張須陀盛名在外,送往軍中的物資也從未斷過。
張須陀的大軍正在恢複元氣,瓦崗寨裏卻一直處於爭執之中。擺出那麽大的陣仗,張須陀卻依然活著,這令翟讓心裏很不舒服。不過,畢竟第一次打敗了張須陀,甚至差點殺了他,這又令翟讓無法責怪李密。
李密拜見翟讓時,翟讓的臉色還有些難看。
“想我瓦崗三萬大軍,竟被一千騎兵嚇退。”時隔多日,翟讓終於打聽到那晚的援軍隻有秦瓊率領的一千多騎兵,他屏退左右,懊惱的說道:“真是功虧一簣。”
“張須陀還活著,密並不擔心。”休養幾日,李密已經恢複如初,他接話道:“張須陀率軍應戰,說明他並沒有識破我們的計策,既然能夠打敗他一次,那自然也可以打敗他第二次。”
“吃一塹,長一智,張須陀這次吃了大虧,以後怎麽可能還會中計。”翟讓皺著眉頭說道:“先生是否太過小看了張須陀?”
李密微微一笑,說道:“翟公,並非李密小看張須陀,而是張須陀此人本性便是如此。他一直想要消滅天下義軍,又如何願意被我們牽製在滎陽郡?隻要我們請戰,張須陀必然還會出城應戰。隻是......”
“隻是什麽?”翟讓聽說還有機會打敗張須陀,心中正喜,卻又聽到“隻是”二字,連忙詢問道。
“敵將秦叔寶率領千騎馳援,又假裝身後還有援兵,令我軍不得不暫避鋒芒。”李密沉吟片刻,說道:“密一直擔心的是想出這個應對之策的人。”
李玄霸雖然在軍中呆了數月,但一直沒有真正上過戰場,瓦崗賊甚至不知道李玄霸的存在。
“此時滎陽戒備森嚴,想要悄無聲息的混進去,難如登天,即便你說的人真的存在,隻怕也沒有辦法確認他的身份。”翟讓仔細回憶當時的情形,又得到李密的提醒,瞬間明白李密的意思。
“正是因為如此,才會令密寢食難安。”李密歎道:“如今寨中糧草短缺,攻下滎陽勢在必行,但如果沒辦法查出那個人,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滎陽城乃是東都的最後一道防線,想要攻陷,談何容易。”翟讓皺著眉頭,說道:“糧草固然重要,但兄弟們的性命更重要,讓不能再冒險了。”
“翟公仁厚。”李密恭維一句,拱手說道:“既然翟公暫時不願攻取滎陽郡,那麽當務之急,應該是練兵。”
瓦崗軍的戰力,翟讓自然心知肚明,他點頭說道:“先生所言甚是。”
“這次雖然沒有留下張須陀,卻也並非一無所獲。”李密這次獻策沒有完全成功,為了防止翟讓輕視,他把一直放在桌子上的那樣東西拿起來,送到翟讓麵前,說道:“朝廷的戰馬有些古怪,讓逃脫之後,便令人四處尋找他們逃走的戰馬,終於找到一匹,在馬蹄上發現了這樣東西。”
翟讓打開布匹,看到了馬蹄鐵。他翻來覆去看了幾遍,也沒明白馬蹄鐵的用處,好奇道:“這東西有何用?”
“將這東西釘在馬蹄上,戰馬就不會因為受到道路的影響。”李密解釋道:“翟公從突厥購買的戰馬應該很快就會送到,密以為,應該為戰馬配上這東西。”
李玄霸本想將馬蹄鐵作為秘密武器使用,不過聽聞李淵在對抗突厥,不忍之下,還是送了一批過去。他心裏清楚,隻要馬蹄鐵被用到戰場之中,就算不得什麽秘密了,於是他索性將剩餘的馬蹄鐵用在了張須陀軍中的戰馬身上。
不過,李玄霸沒有想到,李密心思如此縝密,這麽快就發現了馬蹄鐵的存在。
“先生覺得有用,派人去打造便是。”翟讓笑了笑,說道:“讓是粗人,見識自然比不得先生。”
李密客套幾句,便將話題引到別處。
江都離滎陽甚遠,但日夜兼程之下,李玄霸派人遞交的奏折,很快呈到了楊廣的手中。奏折就是張須陀請罪的折子,至於裏麵寫了什麽,李玄霸其實並不清楚。
“真沒想到,玄霸成長的如此之快。”楊廣看完奏折,不僅沒有動怒,反而笑道:“張須陀征戰多年,未嚐敗績,如今瓦崗賊算是給他敲了個警鍾,這樣也好,能讓他好好反省反省。”
此時已經退了早朝,江都宮裏隻有寥寥數人。
“張將軍雖自稱戰敗,不過瓦崗賊的損失更大。”裴蘊跟著笑道:“這明明是一場勝仗,張將軍卻不滿意,倒真是倔脾氣。”
“你啊,就會說好聽的話哄朕。”楊廣笑罵一聲,轉頭對李權誌說道:“陣亡將士的撫恤,還是按照以往的規矩來吧,這冊子你派人送到戶部去吧。”
李權誌恭聲應下,接過冊子。
“陳棱那邊怎麽樣了?”張須陀請罪的事情,楊廣並未放在心上,轉而關心起身邊之事。
“一些小股賊寇,右禦衛將軍親自領兵,自然所向披靡。”裴蘊含笑答道:“杜揚州已經伏法,沈覓敵雖然逃脫,不過也隻是喪家之犬罷了,陛下不用放在心上。”
宇文成都聞言,眉頭皺了起來。杜揚州,沈覓敵二人在東海作亂,人數達到數萬,沒想到在裴蘊口中卻隻是小股賊寇。
楊廣隨口應了一聲,也不再多問。待正事商議完畢,楊廣遣散眾人,單獨留下宇文成都。
“你年紀也不小了,喜怒還是掛在臉上。”宇文成都先前的表情,自然沒有逃過楊廣的眼睛,他搖頭說道:“陳棱先後擊敗李子通,左才相,又大勝屯兵六合的杜伏威,難道你以為朕真的不知道陳棱在做什麽?”
宇文成都臉色通紅,說道:“成都不敢質疑陛下。隻是陳將軍勞苦功高,裴大人卻有所欺瞞,身為武將,成都實在難以忍受。”
“時候還未到,就由他去吧。”楊廣輕笑一聲,說道:“如果不是許國公身體不適,朕真想把你也派出去。”接著,臉色變得有些陰鬱起來,歎道:“雖然朕心裏有了準備,卻沒想到南方亂到了這個地步。”
宇文成都低著頭,不知如何應答。
在洛陽時,宇文述一直裝病不上朝,如今到了江都,宇文述卻真的生病了。
但即便宇文述沒有生病,宇文成都也不會離開楊廣身邊,因為離開洛陽之前,李玄霸對他說過:“天下動亂,你既然陪駕南巡,就該時刻伴隨陛下左右,無論天下的逆賊有多少,你也要守衛在陛下身邊,寸步不離。”
宇文成都覺得有些奇怪,明明李玄霸已經武力盡失,怎麽自己反倒比以前更聽他的話了?